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学习是基于问题与探究的学习,以课程整合设计为内容。单元整合性教学是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探索统编版教材中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统编版教材;单元整合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9-0038-02
引 言
当前语文教学课堂上,仍存在教师“教”得浅层化,学生“学”得表层化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深度学习理念应运而生,而单元整合教学是语文课堂上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单元整合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内容作为基本教学单位。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呢?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一、整合教学模块,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统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以单元呈现,单元意识强烈,教材着力于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教学模块形成合力,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1]。简言之,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通过整单元的教学来实现“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统观全局,从单元学习目标出发,整合单元模块、统筹教学资源、调整教材顺序,从而提高单元教学效率。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和略读课文《黄继光》。这些课文文体不一,但都体现了“伟大的品格”这一人文主题,且人物描写方法多样。“口语交际”设置“自我介绍”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多角度地介绍自己;“词句段运用”设置人物连续性动作的表达训练,“习作”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单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学生学情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尤其是小古文的能力尚在培养中,对古文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懼感;从阅读任务出发,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文章的阅读策略,学生只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将难以习得、巩固、提升阅读策略;从习作任务来看,四年级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综合以上几点,本单元的教学顺序可以调整为:《“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文言文二则》《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重点在“教”,教给学生体会人物品格的阅读策略,教给学生多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习得阅读策略与表达方法后,学生可以将其迁移运用到《黄继光》的学习中;学完两篇描写人物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进行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连续性动作表达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后再学《文言文二则》,学生既能克服学习古文的畏惧心理,又能更轻松地理解内容,感受人物品格;有了整个单元学习“以事表人”的学习模式后,学生学好《古诗三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主抓双线结构,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不应该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一线教学的实践者要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作为统编版教材的实践者,我们应有整单元教学意识,充分理解选文内容,明确编排目的,定准单元教学目标,进而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在统编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会发现,统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实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结构体系。每一单元的首页中,旧版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变成精短的“人文主题”和明确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双线结构明显:单元导语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经典名言,引出“伟大的品格”这一人文主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读”的具体要求,“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是“写”的任务。这两条线索贯穿整个单元,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在研究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紧握双线结构,将其当成制定整单元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在整单元的教学中,重点要放在体会伟大人物的“伟大品格”的同时,有层次地落实语文要素。
针对落实语文要素这一教学任务,根据教材调整后的顺序,笔者制定了单元学习总目标与分目标(见表1)。
【注】表格中的教学目标只呈现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有关的内容。
为落实语文要素,实现深度学习,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呈“初学—总结—迁移—提炼—运用”的循序渐进模式,把学习任务分为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在各个教学模块中。
三、迁移运用知识,优化语言实践成果
当前,一些教师经常会将“听说读写”“语文与生活”等教学活动割裂开来。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的迁移过程,在整单元教学中,迁移运用能力尤为重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实现知识建构后,教师要致力于对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和转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贯穿整单元的教学,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将习得的技能内化为自身语文能力。在教学《黄继光》一课时,黄继光舍身摧毁敌人火力点的场面尤为感人,作者通过对黄继光的连续性动作描写,展现了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的关键语句,反复品读,从黄继光坚定不移的一连串动作中,感受其伟大的品格。在学生体会到动作描写有如此大的表现力后,教师将“词句段运用”中的连续性动作表达训练前置,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读”中学到的表达技巧运用到“写”的活动中去。如此一来,“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自然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从而内化成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的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结 语
总之,整单元教学既符合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又整合了模块资源,教学目标清晰、重点突出,能够更好地发挥统编版教材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曲丽梅.落实语文要素,教出统编教材“真味道”[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52-53.
作者简介:李婉玲(1989.10-),女,福建厦门人,一级职称。
关键词:深度学习;统编版教材;单元整合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9-0038-02
引 言
当前语文教学课堂上,仍存在教师“教”得浅层化,学生“学”得表层化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深度学习理念应运而生,而单元整合教学是语文课堂上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单元整合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内容作为基本教学单位。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呢?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一、整合教学模块,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统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以单元呈现,单元意识强烈,教材着力于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教学模块形成合力,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1]。简言之,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通过整单元的教学来实现“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统观全局,从单元学习目标出发,整合单元模块、统筹教学资源、调整教材顺序,从而提高单元教学效率。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和略读课文《黄继光》。这些课文文体不一,但都体现了“伟大的品格”这一人文主题,且人物描写方法多样。“口语交际”设置“自我介绍”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多角度地介绍自己;“词句段运用”设置人物连续性动作的表达训练,“习作”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单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学生学情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尤其是小古文的能力尚在培养中,对古文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懼感;从阅读任务出发,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文章的阅读策略,学生只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将难以习得、巩固、提升阅读策略;从习作任务来看,四年级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综合以上几点,本单元的教学顺序可以调整为:《“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文言文二则》《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重点在“教”,教给学生体会人物品格的阅读策略,教给学生多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习得阅读策略与表达方法后,学生可以将其迁移运用到《黄继光》的学习中;学完两篇描写人物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进行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连续性动作表达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后再学《文言文二则》,学生既能克服学习古文的畏惧心理,又能更轻松地理解内容,感受人物品格;有了整个单元学习“以事表人”的学习模式后,学生学好《古诗三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主抓双线结构,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不应该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一线教学的实践者要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作为统编版教材的实践者,我们应有整单元教学意识,充分理解选文内容,明确编排目的,定准单元教学目标,进而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在统编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会发现,统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实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结构体系。每一单元的首页中,旧版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变成精短的“人文主题”和明确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双线结构明显:单元导语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经典名言,引出“伟大的品格”这一人文主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读”的具体要求,“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是“写”的任务。这两条线索贯穿整个单元,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在研究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紧握双线结构,将其当成制定整单元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在整单元的教学中,重点要放在体会伟大人物的“伟大品格”的同时,有层次地落实语文要素。
针对落实语文要素这一教学任务,根据教材调整后的顺序,笔者制定了单元学习总目标与分目标(见表1)。
【注】表格中的教学目标只呈现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有关的内容。
为落实语文要素,实现深度学习,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呈“初学—总结—迁移—提炼—运用”的循序渐进模式,把学习任务分为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在各个教学模块中。
三、迁移运用知识,优化语言实践成果
当前,一些教师经常会将“听说读写”“语文与生活”等教学活动割裂开来。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的迁移过程,在整单元教学中,迁移运用能力尤为重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实现知识建构后,教师要致力于对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和转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贯穿整单元的教学,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将习得的技能内化为自身语文能力。在教学《黄继光》一课时,黄继光舍身摧毁敌人火力点的场面尤为感人,作者通过对黄继光的连续性动作描写,展现了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的关键语句,反复品读,从黄继光坚定不移的一连串动作中,感受其伟大的品格。在学生体会到动作描写有如此大的表现力后,教师将“词句段运用”中的连续性动作表达训练前置,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读”中学到的表达技巧运用到“写”的活动中去。如此一来,“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自然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从而内化成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的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结 语
总之,整单元教学既符合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又整合了模块资源,教学目标清晰、重点突出,能够更好地发挥统编版教材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曲丽梅.落实语文要素,教出统编教材“真味道”[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52-53.
作者简介:李婉玲(1989.10-),女,福建厦门人,一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