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是推进教育内涵的基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体现了“教育发展人”这一内涵的发展,主要指标是质量和效益,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自1986年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以来,通过20多年的努力,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让所有孩子有学上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办好优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就甘州而言,近年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加快科教兴区、科教强区进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职、普招生比达4.5∶5.5;高考录取率达92.2%,高考升学率多年位居全省、全市前列。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优质教育更为关注,迫切要求我们科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使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始终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做到“五个坚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保障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支持城镇小区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健全学前教育办学机制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要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要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大力推进普教、特教融合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要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纳入资助范围,完善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生活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建设更高水准的优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途径。面对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区的新任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质量观,从重“教的立场”转到重“学的立场”上来,把“人人成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关注成长。要大力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教育,全面推行教师岗位管理,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末位调整等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要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扩大各级各类教师中、高级职务岗位数额,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力争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评价的公正,教育结果的公平公正,引导学校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好学校应当在办学水平等元素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特色发展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办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对学生一以贯之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多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品德素养和社会公德,塑造合格公民。坚持能力为重,大力加强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坚持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强健体魄,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坚持把文化治教作为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打造更为丰富的校园文化。学校是真理的殿堂,更是文化的圣地。文化治教的最终目标是确立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推动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和积淀。要引导和支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在改善环境中践行文化治校,有效增强各学校自身的发展潜力和能力,实现区内每一所学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要在课程中践行文化治教,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积极发展艺术教育,繁荣社团文化活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以学校特色课程催生学校品牌,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自我需求、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要在管理中践行文化治教,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放办学等措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行为文化,形成学校教育的师训文化,弘扬学校教育的开放文化。要在重建制度中践行文化治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推动个性办学,真正以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以丰富多元的课程文化培养人,以人性科学的管理文化推动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进而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教育。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鲜明标志,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甘州而言,要解决好目前存在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教学布局还不尽合理等问题,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化发展,根本出路还在于改革创新。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机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各类民办教育,加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力度,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 编辑:马中华
就甘州而言,近年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加快科教兴区、科教强区进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职、普招生比达4.5∶5.5;高考录取率达92.2%,高考升学率多年位居全省、全市前列。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优质教育更为关注,迫切要求我们科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使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始终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做到“五个坚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保障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支持城镇小区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健全学前教育办学机制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要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要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大力推进普教、特教融合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要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纳入资助范围,完善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生活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建设更高水准的优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途径。面对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区的新任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质量观,从重“教的立场”转到重“学的立场”上来,把“人人成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关注成长。要大力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教育,全面推行教师岗位管理,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末位调整等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要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扩大各级各类教师中、高级职务岗位数额,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力争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评价的公正,教育结果的公平公正,引导学校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好学校应当在办学水平等元素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特色发展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办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对学生一以贯之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多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品德素养和社会公德,塑造合格公民。坚持能力为重,大力加强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坚持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强健体魄,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坚持把文化治教作为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打造更为丰富的校园文化。学校是真理的殿堂,更是文化的圣地。文化治教的最终目标是确立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推动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和积淀。要引导和支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在改善环境中践行文化治校,有效增强各学校自身的发展潜力和能力,实现区内每一所学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要在课程中践行文化治教,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积极发展艺术教育,繁荣社团文化活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以学校特色课程催生学校品牌,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自我需求、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要在管理中践行文化治教,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放办学等措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行为文化,形成学校教育的师训文化,弘扬学校教育的开放文化。要在重建制度中践行文化治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推动个性办学,真正以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以丰富多元的课程文化培养人,以人性科学的管理文化推动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进而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教育。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鲜明标志,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甘州而言,要解决好目前存在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教学布局还不尽合理等问题,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化发展,根本出路还在于改革创新。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机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各类民办教育,加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力度,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 编辑:马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