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大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代步工具而驶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私家车辆的日益增多,道路拥堵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能够正常使用。然而,在荷载、温度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路基路面难免产生一些病害,这些病害轻则影响路基路面正常使用,严重时将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有效的路基路面治理对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引言
为了改善我国城市交通,市政部门除了要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速度外,还应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最为密切,所以加大对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意义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意义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路面的平整程度,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可以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进度符合既定要求。另外,科学、合理的使用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可明显降低重复返工情况出现的概率,对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2道路路基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
首先是沉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和与之相连的路面产生近似垂直方向的下沉。路基沉降产生原因包括:水损坏、路堤的碾压不密实,尤其是对填挖交界部位的处理不到位、湿软段没有得到彻底处理,在施工完成后产生明显沉降、构造物边侧填土由于对刚柔过渡段进行的处理不当导致沉降;V型或U型沟的填方由于坡积层在土石界面上发生滑移导致路基整体滑移和发生沉陷。对于路基沉降病害,当是在施工中产生的时,立即进行返修;当沉降量不大时,可采取补强措施进行处理,最常用的就是复合地基,如干拌碎石桩、干拌水泥碎石桩和灰土挤密桩;针对V型或U型沟的填方段路基沉陷,首先开挖盲沟等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然后将湿软的填料开挖干净,再回填满足要求的新填料。此外,还可采用注浆法或旋喷桩方法来处理沉陷。其次是抗滑桩。抗滑桩和普通桩基相似,但它主要承受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在当前的路基边坡工程当中,以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比较常用。在抗滑桩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下列要求:抗滑桩所能提供的有效阻滑力应确保滑坡体保持稳定;抗滑桩自身应保持稳定且有较高的强度;抗滑桩周围地基实际抗力与滑体产生的变形应处于允许范围之内;抗滑桩实际埋设深度、有效锚固深度、间隔距离等应合理恰当且安全可靠。
3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3.1夯实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之一是夯实技术。在开展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夯实技术在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使用重力锤来锤击路面,有助于使路面的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可提升市政道路中路基结构的稳定程度,为后续施工可以顺利实施起到坚实的促进作用。
3.2振动压实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之二是振动压实技术。振动压实技术是在压路机的压实滚轮中设置振动器,通过频率较高的振动来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碾压,从而实现压实路面的目的。振动压实技术通用可降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使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获得明显提升。另外,振动压实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碾压时间,从而可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可以在施工计划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3.3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之三是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探地雷达的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①发射设备;②天线;③接收设备,这些设备部件之间具有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检测活动中,探地雷达的应用原理为:先通过雷达天线发送与接收信号,然后向计算机传送数据信息,再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得检测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使其了解路基路面的具体状况,找到病害问题及具体原因,进而技术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通过实践发现,探地雷达检测数据精准,检测效率高,有利于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问题的识别与判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益。比如,某公路项目中,针对路基路面采用探地雷达检测手段,数据结果显示其85%的路面可以达到质量标准,其他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问题,需要进行处理或修复。
4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工艺要点
4.1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是保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厂家的评估与管理,重视材料采购全过程的管理。通过档案以及信誉度的方式强化管理。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材料检验,通过现场实验室进行材料的性能和负荷等各项参数的检验,标记不同材料的存储和应用要点。
4.2裂缝控制要点
裂缝是路面最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横向与纵向裂缝、块状裂缝和龟裂等。裂缝的产生原因为:受行车荷载作用后,路面产生具有破坏性的开裂,这一裂缝属于荷载性裂缝;受温度变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裂缝,即温度裂缝,这一裂缝属于非荷载性裂缝。此外,基层产生裂缝也会引起面层开裂,此时面层上的裂缝即为反射裂缝。路面使用时,由于受到荷载作用和环境因素影响而不断损坏,裂縫是路面上产生最早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就目前而言,常用裂缝治理对策有封缝、灌缝与贴缝,其中,以灌缝最为常用。实践表明,灌缝能改善路面使用状况。贴缝适合在基层与横断面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使用;而封缝适合由于沥青老化而产生的开裂与透水比较严重的部分。这两种方法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不超过2-3年,且费用很高,施工难度大。
4.3路基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病害出现之前落实预防性养护措施是较为合理,也是较为科学的,这样鞥能够降低病害影响,避免恶化蔓延。现阶段,预防性养护技术多种多样,例如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雾封层技术,这三种是应用普遍且效率较高的技术种类。应用稀浆封层技术时,集合水、填料、细集料、添加剂、乳化沥青等,通过混合搅拌将其作为混合料,利用专门设备将其铺筑在原路面上,构成一层薄的保护层。在应用中要关注混合料质量是否符合原路面特点,需要进行配比实验提高混合料的适用性。针对轻微的车辙病害可以采用微表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路面的抗滑能力,防止水分向下渗透,避免路面松散和老化,有利于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应用雾封层技术时,主要是借助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材料,将其采用雾状喷洒方式置于路面,从而达到封堵路面缝隙、孔隙的目的。这一技术较多的用于原路面基层状态佳、横断面良好、横向或纵向裂缝轻微的公路工程中,而且雾封层技术可以对已经老化的路面进行修复处理。
结语
总之,在道路工程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其路基、路面可能产生一些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不仅影响后续施工或正常使用,而且还会不断恶化、发展,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因此,必须根据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尽可能早的使用有效对策进行治理,使路基、路面始终处在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卢冬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技术的合理选择[J].科技风
[2]聂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
[3]陈开,张青.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3):278-279.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引言
为了改善我国城市交通,市政部门除了要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速度外,还应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最为密切,所以加大对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意义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意义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路面的平整程度,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可以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进度符合既定要求。另外,科学、合理的使用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可明显降低重复返工情况出现的概率,对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2道路路基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
首先是沉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和与之相连的路面产生近似垂直方向的下沉。路基沉降产生原因包括:水损坏、路堤的碾压不密实,尤其是对填挖交界部位的处理不到位、湿软段没有得到彻底处理,在施工完成后产生明显沉降、构造物边侧填土由于对刚柔过渡段进行的处理不当导致沉降;V型或U型沟的填方由于坡积层在土石界面上发生滑移导致路基整体滑移和发生沉陷。对于路基沉降病害,当是在施工中产生的时,立即进行返修;当沉降量不大时,可采取补强措施进行处理,最常用的就是复合地基,如干拌碎石桩、干拌水泥碎石桩和灰土挤密桩;针对V型或U型沟的填方段路基沉陷,首先开挖盲沟等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然后将湿软的填料开挖干净,再回填满足要求的新填料。此外,还可采用注浆法或旋喷桩方法来处理沉陷。其次是抗滑桩。抗滑桩和普通桩基相似,但它主要承受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在当前的路基边坡工程当中,以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比较常用。在抗滑桩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下列要求:抗滑桩所能提供的有效阻滑力应确保滑坡体保持稳定;抗滑桩自身应保持稳定且有较高的强度;抗滑桩周围地基实际抗力与滑体产生的变形应处于允许范围之内;抗滑桩实际埋设深度、有效锚固深度、间隔距离等应合理恰当且安全可靠。
3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3.1夯实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之一是夯实技术。在开展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夯实技术在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使用重力锤来锤击路面,有助于使路面的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可提升市政道路中路基结构的稳定程度,为后续施工可以顺利实施起到坚实的促进作用。
3.2振动压实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之二是振动压实技术。振动压实技术是在压路机的压实滚轮中设置振动器,通过频率较高的振动来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碾压,从而实现压实路面的目的。振动压实技术通用可降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使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获得明显提升。另外,振动压实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碾压时间,从而可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可以在施工计划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3.3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之三是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探地雷达的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①发射设备;②天线;③接收设备,这些设备部件之间具有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检测活动中,探地雷达的应用原理为:先通过雷达天线发送与接收信号,然后向计算机传送数据信息,再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得检测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使其了解路基路面的具体状况,找到病害问题及具体原因,进而技术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通过实践发现,探地雷达检测数据精准,检测效率高,有利于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问题的识别与判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益。比如,某公路项目中,针对路基路面采用探地雷达检测手段,数据结果显示其85%的路面可以达到质量标准,其他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问题,需要进行处理或修复。
4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工艺要点
4.1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是保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厂家的评估与管理,重视材料采购全过程的管理。通过档案以及信誉度的方式强化管理。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材料检验,通过现场实验室进行材料的性能和负荷等各项参数的检验,标记不同材料的存储和应用要点。
4.2裂缝控制要点
裂缝是路面最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横向与纵向裂缝、块状裂缝和龟裂等。裂缝的产生原因为:受行车荷载作用后,路面产生具有破坏性的开裂,这一裂缝属于荷载性裂缝;受温度变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裂缝,即温度裂缝,这一裂缝属于非荷载性裂缝。此外,基层产生裂缝也会引起面层开裂,此时面层上的裂缝即为反射裂缝。路面使用时,由于受到荷载作用和环境因素影响而不断损坏,裂縫是路面上产生最早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就目前而言,常用裂缝治理对策有封缝、灌缝与贴缝,其中,以灌缝最为常用。实践表明,灌缝能改善路面使用状况。贴缝适合在基层与横断面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使用;而封缝适合由于沥青老化而产生的开裂与透水比较严重的部分。这两种方法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不超过2-3年,且费用很高,施工难度大。
4.3路基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病害出现之前落实预防性养护措施是较为合理,也是较为科学的,这样鞥能够降低病害影响,避免恶化蔓延。现阶段,预防性养护技术多种多样,例如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雾封层技术,这三种是应用普遍且效率较高的技术种类。应用稀浆封层技术时,集合水、填料、细集料、添加剂、乳化沥青等,通过混合搅拌将其作为混合料,利用专门设备将其铺筑在原路面上,构成一层薄的保护层。在应用中要关注混合料质量是否符合原路面特点,需要进行配比实验提高混合料的适用性。针对轻微的车辙病害可以采用微表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路面的抗滑能力,防止水分向下渗透,避免路面松散和老化,有利于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应用雾封层技术时,主要是借助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材料,将其采用雾状喷洒方式置于路面,从而达到封堵路面缝隙、孔隙的目的。这一技术较多的用于原路面基层状态佳、横断面良好、横向或纵向裂缝轻微的公路工程中,而且雾封层技术可以对已经老化的路面进行修复处理。
结语
总之,在道路工程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其路基、路面可能产生一些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不仅影响后续施工或正常使用,而且还会不断恶化、发展,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因此,必须根据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尽可能早的使用有效对策进行治理,使路基、路面始终处在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卢冬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技术的合理选择[J].科技风
[2]聂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
[3]陈开,张青.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3):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