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解、研究学生是技校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一项基本技能。新时期班主任应该做个善于了解、研究学生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了解、研究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学生,与学生实现有效的沟通。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提出了了解研究学生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技工院校作为为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心理健康、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基地,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和完善人的重要使命。但缘于种种因素,个别技校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给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笔者在担任技工院校班主任的过程中也发现,每年的新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法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他们或沉默不语,或自顾看书,无法很好地参与班级活动或者是班级讨论。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是班里的同学们对这几个学生比较排斥,还是自己忽视了他们?是不是这几个学生缺少融入集体的必要技能?抑或是对这些学生来说,班主任安排的讨论是否太难了……”这些疑惑的答案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师生的无障碍沟通呢?笔者认为,班主任一定要学会了解、研究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抓住学生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的行为,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
一、了解、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较多地关注优等生的发展和中等生的转变,很少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的班主任因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无法巧妙地驾驭班会课堂和管理班级,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
行为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关注一个学生的行为,需要班主任从恰当的途径去观察,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班主任能力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只有在准确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或者爱好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从而运用相应的管理和沟通策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律师、医生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是基于对案例和服务对象的研究分析。同样,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如果离开对学生这一主体的观察、了解、研究和分析,很难想象其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能力能有所提高。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经营管理者,对班主任而言,适应学生的多样性行为是一项额外的任务,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会得到回报。也就是说,班主任只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案例进行了解、研究,就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学生的长者和朋友。
二、班主任实施学生行为观察的内容与依据
班主任对学生行为的观察是一种专业观察。为使观察更加系统全面,班主任要在接到新班之初就有一定的目标,针对每一个学生拟定成长方案,这样才不至于陷入为观察而观察的简单模式,使研究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效果。
课堂是了解学生的重要场所之一。新班主任最好担任自己班的科目老师,利用教学的时间,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加深对学生观察,对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课堂行为、课堂思维状况、课堂情绪等方面开展研究。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来判断其学习态度是否主动,注意力是否集中。又如,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或者到黑板前练习的情况,判断学生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是否焦虑或者不耐烦,与同学关系是否融洽,有无退缩、冷漠等情绪表现。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表现,对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管理学生都是十分有用的信息。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多种场合了解学生。一是经常到学生宿舍检查学生的内务,把观察和调查结合起来,做到多方面、多途径了解。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迷恋电子游戏,影响了学业成绩和上课的出勤率。这些情况都需要班主任平时多去宿舍才能掌握。二是从其他同学和家长处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学生在校外和校内的表现。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班主任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程度,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关心的事物,再结合自己平日的观察,“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还可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学生的个人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辩证地了解、研究学生。
三、班主任如何深入开展对学生行为的了解和研究
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一个班主任全面地了解、研究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的时候,他总是会尽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表扬鼓励学生。这既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班主任树立工作信心的基础。同时,当班主任实事求是地了解和分析学生了身上的问题及其原因后,不仅可以使工作更有针对性,而且能增强责任心和信心。
1.以典型学生为观察对象,注重观察的连续性
新班新学生,面对着一张张新面孔,在迎接他们的时候笔者是很有信心教导他们的。但学生入学一个月后,笔者发现这些学生思想都比较叛逆,爱说谎,喜欢拿同学开玩笑,攀比,贪玩贪吃,不肯学习,爱旷课请假……这些问题让笔者非常头疼。但笔者也发现,只要加强观察,做个学会观察学生的班主任,多了解学生的心情、环境、爱好,是可以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的。
卢梭曾经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班主任不可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研究新班级初期,班主任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为表现的学生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通过个案研究,逐步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为研究和观察其他学生提供参照。当然,学生单次的行为表现并不足以使班主任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是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个案知识”。由此,班主任才能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
在和学生解释事件和谈话的过程中,笔者时刻记住避免形式主义和装腔作势。笔者尽量营造一种师生推心置腹地交流的气氛,让学生能把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怀疑和问题与笔者无拘无束地谈起来。在班主任充满爱的语言中,让学生心中感到热呼呼,心情舒畅。反之,则容易搞成冷酷的、僵死的训诫,让师生沟通不畅顺。但班主任也不能凡事都“和稀泥”。由于笔者平时不喜欢出处分通知,所以对学生的处分一直没有实施。2013年10月,针对班里比较顽皮的学生,笔者感觉不能再给他们如此宽松的环境了,就出了几个处分通知。没曾想还收到了一些正面的效果,学生知道自己的处分从一般警告上升到严重警告后,行为有所收敛了。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唱红脸,也要善于唱白脸,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鼓励,鼓励可以是正面奖励,也可以使负面处罚,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学生。笔者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关键是班主任要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技工院校作为为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心理健康、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基地,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和完善人的重要使命。但缘于种种因素,个别技校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给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笔者在担任技工院校班主任的过程中也发现,每年的新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法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他们或沉默不语,或自顾看书,无法很好地参与班级活动或者是班级讨论。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是班里的同学们对这几个学生比较排斥,还是自己忽视了他们?是不是这几个学生缺少融入集体的必要技能?抑或是对这些学生来说,班主任安排的讨论是否太难了……”这些疑惑的答案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师生的无障碍沟通呢?笔者认为,班主任一定要学会了解、研究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抓住学生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的行为,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
一、了解、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较多地关注优等生的发展和中等生的转变,很少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的班主任因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无法巧妙地驾驭班会课堂和管理班级,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
行为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关注一个学生的行为,需要班主任从恰当的途径去观察,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班主任能力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只有在准确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或者爱好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从而运用相应的管理和沟通策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律师、医生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是基于对案例和服务对象的研究分析。同样,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如果离开对学生这一主体的观察、了解、研究和分析,很难想象其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能力能有所提高。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经营管理者,对班主任而言,适应学生的多样性行为是一项额外的任务,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会得到回报。也就是说,班主任只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案例进行了解、研究,就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学生的长者和朋友。
二、班主任实施学生行为观察的内容与依据
班主任对学生行为的观察是一种专业观察。为使观察更加系统全面,班主任要在接到新班之初就有一定的目标,针对每一个学生拟定成长方案,这样才不至于陷入为观察而观察的简单模式,使研究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效果。
课堂是了解学生的重要场所之一。新班主任最好担任自己班的科目老师,利用教学的时间,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加深对学生观察,对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课堂行为、课堂思维状况、课堂情绪等方面开展研究。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来判断其学习态度是否主动,注意力是否集中。又如,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或者到黑板前练习的情况,判断学生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是否焦虑或者不耐烦,与同学关系是否融洽,有无退缩、冷漠等情绪表现。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表现,对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管理学生都是十分有用的信息。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多种场合了解学生。一是经常到学生宿舍检查学生的内务,把观察和调查结合起来,做到多方面、多途径了解。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迷恋电子游戏,影响了学业成绩和上课的出勤率。这些情况都需要班主任平时多去宿舍才能掌握。二是从其他同学和家长处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学生在校外和校内的表现。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班主任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程度,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关心的事物,再结合自己平日的观察,“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还可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学生的个人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辩证地了解、研究学生。
三、班主任如何深入开展对学生行为的了解和研究
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一个班主任全面地了解、研究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的时候,他总是会尽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表扬鼓励学生。这既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班主任树立工作信心的基础。同时,当班主任实事求是地了解和分析学生了身上的问题及其原因后,不仅可以使工作更有针对性,而且能增强责任心和信心。
1.以典型学生为观察对象,注重观察的连续性
新班新学生,面对着一张张新面孔,在迎接他们的时候笔者是很有信心教导他们的。但学生入学一个月后,笔者发现这些学生思想都比较叛逆,爱说谎,喜欢拿同学开玩笑,攀比,贪玩贪吃,不肯学习,爱旷课请假……这些问题让笔者非常头疼。但笔者也发现,只要加强观察,做个学会观察学生的班主任,多了解学生的心情、环境、爱好,是可以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的。
卢梭曾经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班主任不可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研究新班级初期,班主任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为表现的学生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通过个案研究,逐步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为研究和观察其他学生提供参照。当然,学生单次的行为表现并不足以使班主任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是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个案知识”。由此,班主任才能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
在和学生解释事件和谈话的过程中,笔者时刻记住避免形式主义和装腔作势。笔者尽量营造一种师生推心置腹地交流的气氛,让学生能把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怀疑和问题与笔者无拘无束地谈起来。在班主任充满爱的语言中,让学生心中感到热呼呼,心情舒畅。反之,则容易搞成冷酷的、僵死的训诫,让师生沟通不畅顺。但班主任也不能凡事都“和稀泥”。由于笔者平时不喜欢出处分通知,所以对学生的处分一直没有实施。2013年10月,针对班里比较顽皮的学生,笔者感觉不能再给他们如此宽松的环境了,就出了几个处分通知。没曾想还收到了一些正面的效果,学生知道自己的处分从一般警告上升到严重警告后,行为有所收敛了。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唱红脸,也要善于唱白脸,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鼓励,鼓励可以是正面奖励,也可以使负面处罚,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学生。笔者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关键是班主任要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