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小学生主体意识、民主和独立意识强。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很大。心理复杂而又脆弱。在教育中,因为施教者忽略对被教者的心理了解。往往会出现反向努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又叫做反向努力律,是心理学上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施教者如果施教意识太强。急于以某种方式向被教育者灌输某种东西。而忽略他的意志、情感、独立人格。他就会感到这是侮辱甚至是伤害,就可能引起相反的心理效应。使受教育者产生反感或逆反心理。为了保护自己,被教育者会紧紧地关上自己的心扉,拒绝接受教育。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能收到什么效果呢?更何况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更强调民主、自由,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近几年来,我校在研究课程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与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学校德育,正确认识道德与人、道德与生活、道德与情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为人师表、从小事抓起和注重评估的层次性体验。使学校德育有显著的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谈谈如下若干策略。
一、要以人为本
道德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离开了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道德;另一方面,道德的真正存在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内在自觉。它不是靠强制性的力量或者生理化的条件反射就能发挥作用的。因为即便有了道德规范.如果人们不去信仰、服从它,这些规范也将形同虚设。总之,人既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同时,人还是道德的载体。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德育必须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例如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性心理正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亲近的感情,同时开始对自己做出评价,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理解到这些特征后,我们在实施教育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尊重的基础上,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督促,使教育更有的放矢。
二、要回归生活
德育要回归生活,是由道德的生活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生理需要还是精神需要的满足都必然牵涉他人,他人也是“自我更新”环节的构成部分,这就要求需要满足的过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作为规则的道德不是人的主观发明创造,而是人从现实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生活逻辑和不证自明的法则。因此。道德是构成生活的根本要素,道德与生活无法割裂,人要过有道德的生活。没有道德。人就无法生活,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例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理”放置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去实践、去检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社会实践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参观、访问、调查、生产劳动等形式,像带领学生到农科所认识花草树木,到军营体验当兵的生活,采访下岗工人,访问合资企业,写工厂调查小报告……如上了《深圳,改革开放的赞歌》(广东版《思想品德》第十册第二课)课后,可布置学生开展一次“改革开放面貌新”的活动课,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分类汇总数据,设计环境活动方案等,使学生在领略家乡美好山水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研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道德认识的内化。当然,小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感知还是零碎的、肤浅的、直观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课教学、社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的过程性,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某一“社会情景”之中。
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解读生活,就产生了许多情感体验;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行为去解读道德。就确立了真正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学生发展、成长必不可少的。
三、要注重情感
情感是良好品德建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德育应把培养学生越来越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越来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断积极进取作为其既定的目标因子。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把人在道德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作为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
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在这些构成因素中,道德情感对其他因素的生成、发展和相互间的联通、合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性只有偏爱、信仰某些道德规范,只有将自己的热情、身心融入进去,才能认同道德规则,才能把它化为自己的内在道德需要,才能在不被监督和无外在压力的条件下自觉地遵循。所以,从道德与情感的关系看,德育必须注重情感体验。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两个学生正在打架,我立刻上前制止了他们的打架行为.然后请他们到办公室谈话。进了办公室,我拿出纸巾帮他们擦擦汗、整理衣服,接着轻声说:“老师最喜欢那些又聪明又勇敢的孩子了!聪明的孩子在做错事之后能检讨自己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勇敢的孩子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份真挚之情,也就把打架之事和盘托出,还各自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这次打架之事该怎样处理呢?我让他俩到办公室外面商量处理的办法。不一会儿,他们就笑眯眯地走进来把处理的办法告诉我。事后他们谁也没有不服气,谁也没有找谁的麻烦,很快他们又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这,就是情感教育的魅力。
四、要为人师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育人,为人师表。”前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没有一种职业像教师那样受到最严密的监督,每时每刻都有千百双眼在看着他。”可见为人师表的极端重要性。
小学时期,是人生模仿性最强的时期,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是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感到新奇,都会随时随地去模仿。例如教师坐立走的姿势,说话的语调,对人对事的态度等等。很自然。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个性和修养,而且要有自我观察、检查的意识,经常观察自己的言行,防止与纠正自己的不良言行,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当然,任何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但贵在、有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意识。否则,自己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自己都不知道。
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会给自己和学生都带来良性循环的影响,反之就是恶性循环的影响。例如一位教师上课上得好,课堂气氛 活跃,则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信息畅通,学生接受信息量多,智力发展快,个性受到良好熏陶;教师得到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反馈,受到鼓舞,则信心更足,课会越上越好,形成良性循环。前一时期我校曾对学生作过一次心理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在良好情绪下智商就高,当场测验成绩比平时提高15.7分;反之学生情绪差时智商会下降50%-70%,当场测验成绩比平时竞下降18.3分。至于个性、品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更大了。
五、要从小事抓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学生经历的都是些小事、琐事,而这些恰恰是积淀、培植、引导良好行为的绝佳时机。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实践——自觉——行为——品质”。哪怕是“弯腰捡张废纸”抑或“随手关掉水龙头”等司空见惯的小事,都能体现孩子的闪光点,都是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不良行为的萌芽点。
抓小事,让孩子积“小”成“大”。教师对学生言行上的“亮点”要及时褒奖,大力宣扬,弘扬正气,积淀孩子的德育素养;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纠正,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因“小”失“大”,日复一日,铢积寸累,必将会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
六、要注重评估的层次性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水平差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育时,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看到学生在道德践行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认识的层次差别。同样一种道德行为,不同的学生虽然都能很好地规范自己,但各自的理解水平、认识能力是不同的。据此,我们重视研究学生道德行为背后的认识和情感水平,在此基础上的道德评估才是科学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道德评估不能满足于学生自律的种种道德现象。而要重视评估方法的创新,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促进学生德性的提高,增强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实效性。
总之,经过多年教育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为人师表、从小事抓起、注重评估的层次性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要以人为本
道德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离开了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道德;另一方面,道德的真正存在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内在自觉。它不是靠强制性的力量或者生理化的条件反射就能发挥作用的。因为即便有了道德规范.如果人们不去信仰、服从它,这些规范也将形同虚设。总之,人既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同时,人还是道德的载体。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德育必须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例如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性心理正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亲近的感情,同时开始对自己做出评价,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理解到这些特征后,我们在实施教育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尊重的基础上,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督促,使教育更有的放矢。
二、要回归生活
德育要回归生活,是由道德的生活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生理需要还是精神需要的满足都必然牵涉他人,他人也是“自我更新”环节的构成部分,这就要求需要满足的过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作为规则的道德不是人的主观发明创造,而是人从现实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生活逻辑和不证自明的法则。因此。道德是构成生活的根本要素,道德与生活无法割裂,人要过有道德的生活。没有道德。人就无法生活,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例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理”放置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去实践、去检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社会实践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参观、访问、调查、生产劳动等形式,像带领学生到农科所认识花草树木,到军营体验当兵的生活,采访下岗工人,访问合资企业,写工厂调查小报告……如上了《深圳,改革开放的赞歌》(广东版《思想品德》第十册第二课)课后,可布置学生开展一次“改革开放面貌新”的活动课,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分类汇总数据,设计环境活动方案等,使学生在领略家乡美好山水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研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道德认识的内化。当然,小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感知还是零碎的、肤浅的、直观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课教学、社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的过程性,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某一“社会情景”之中。
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解读生活,就产生了许多情感体验;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行为去解读道德。就确立了真正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学生发展、成长必不可少的。
三、要注重情感
情感是良好品德建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德育应把培养学生越来越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越来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断积极进取作为其既定的目标因子。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把人在道德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作为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
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在这些构成因素中,道德情感对其他因素的生成、发展和相互间的联通、合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性只有偏爱、信仰某些道德规范,只有将自己的热情、身心融入进去,才能认同道德规则,才能把它化为自己的内在道德需要,才能在不被监督和无外在压力的条件下自觉地遵循。所以,从道德与情感的关系看,德育必须注重情感体验。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两个学生正在打架,我立刻上前制止了他们的打架行为.然后请他们到办公室谈话。进了办公室,我拿出纸巾帮他们擦擦汗、整理衣服,接着轻声说:“老师最喜欢那些又聪明又勇敢的孩子了!聪明的孩子在做错事之后能检讨自己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勇敢的孩子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份真挚之情,也就把打架之事和盘托出,还各自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这次打架之事该怎样处理呢?我让他俩到办公室外面商量处理的办法。不一会儿,他们就笑眯眯地走进来把处理的办法告诉我。事后他们谁也没有不服气,谁也没有找谁的麻烦,很快他们又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这,就是情感教育的魅力。
四、要为人师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育人,为人师表。”前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没有一种职业像教师那样受到最严密的监督,每时每刻都有千百双眼在看着他。”可见为人师表的极端重要性。
小学时期,是人生模仿性最强的时期,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是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感到新奇,都会随时随地去模仿。例如教师坐立走的姿势,说话的语调,对人对事的态度等等。很自然。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个性和修养,而且要有自我观察、检查的意识,经常观察自己的言行,防止与纠正自己的不良言行,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当然,任何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但贵在、有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意识。否则,自己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自己都不知道。
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会给自己和学生都带来良性循环的影响,反之就是恶性循环的影响。例如一位教师上课上得好,课堂气氛 活跃,则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信息畅通,学生接受信息量多,智力发展快,个性受到良好熏陶;教师得到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反馈,受到鼓舞,则信心更足,课会越上越好,形成良性循环。前一时期我校曾对学生作过一次心理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在良好情绪下智商就高,当场测验成绩比平时提高15.7分;反之学生情绪差时智商会下降50%-70%,当场测验成绩比平时竞下降18.3分。至于个性、品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更大了。
五、要从小事抓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学生经历的都是些小事、琐事,而这些恰恰是积淀、培植、引导良好行为的绝佳时机。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实践——自觉——行为——品质”。哪怕是“弯腰捡张废纸”抑或“随手关掉水龙头”等司空见惯的小事,都能体现孩子的闪光点,都是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不良行为的萌芽点。
抓小事,让孩子积“小”成“大”。教师对学生言行上的“亮点”要及时褒奖,大力宣扬,弘扬正气,积淀孩子的德育素养;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纠正,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因“小”失“大”,日复一日,铢积寸累,必将会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
六、要注重评估的层次性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水平差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育时,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看到学生在道德践行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认识的层次差别。同样一种道德行为,不同的学生虽然都能很好地规范自己,但各自的理解水平、认识能力是不同的。据此,我们重视研究学生道德行为背后的认识和情感水平,在此基础上的道德评估才是科学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道德评估不能满足于学生自律的种种道德现象。而要重视评估方法的创新,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促进学生德性的提高,增强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实效性。
总之,经过多年教育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为人师表、从小事抓起、注重评估的层次性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