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焕发文言经典的生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学习是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然而传统教学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低效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生命力,引导学生邂逅文言经典之中的无限美丽呢?
  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
  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读懂课文,学生在自学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理解了大致文意后,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解决一些举纲张目的问题。教师可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由学生探究解决。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必然會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二、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课堂应该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交流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文言中的人物丰满起来,让人物鲜活地站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心跳,感受到他的气息,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即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把这个人物还原到他本来的生活中去,让他在他原本的生活中鲜活起来,让他充满自己的个性。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人物,及其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品质。
  课堂上,教师可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这些文化巨人心灵交流。学习《岳阳楼记》时,可以将本文与范仲淹的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联系起来,畅谈自己对范仲淹的理解和认识。学习《捕蛇者说》时,可以假设自己就是柳宗元,听到蒋氏的悲惨遭遇,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汲取古老智慧,更要推陈出新。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行为”切入,透过人物的行为来概括人物的“形象”,评价人物的精神,并从现代视角来看待现实中相关的问题。以《晏子使楚》为例,晏子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大义凛然,不卑不亢,机智地挫败了楚王的阴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的机智善辩、从容不迫,卓越的才华,更能感受到他的爱国护国深情。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思想”入手,古代圣贤的许多主张是十分可贵的,我们要用现代观念去评价,使古代思想精髓为现代人所用。 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生认识到“磨难造就人才”,“忧患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学生意识到要居安思危,要在困难中铸造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
  四、找准突破口,化繁就简 。
  文学需要遮蔽,教学意在“去蔽”,“去蔽”的手法是值得探究的。灵巧的手法本身就是一种美。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我特别欣赏找准小突破口,化繁就简的教学方法。教学《曹刿论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在曹刿这个中心人物身上,引入《春秋》中关于长勺之战的资料,让学生换题目或思考《曹刿论战》能否改为《长勺之战》或《齐鲁之战》?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不思不明,一问之下,学生立刻把目光聚焦到了人物身上,从教师引入的资料中明白了《左传》在史学著作中的贡献,并初步理解了文章的详略技巧,可谓一举两得。
其他文献
养成教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是一个必须时刻挂在嘴边而且需要扎根去做的话题。一直以来,教育都在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但习惯养成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这样一种状态,成为一个口号、空谈或是成效不佳是当前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那么,如何扎根去做呢?在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于实际去做  光明街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学生主要从二实小和畅园学校分流,生源主要来自学校周边的
期刊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实际现状却是:今天的学生似乎是在电视、游戏和卡通画的伴随下长大的,客观上成了“读图”的一代,习惯于“快餐式”阅读,思考肤浅,鉴赏能力平庸。进入初中阶段后,整天忙于做各科的作业,很少有自由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更谈不上开展高层次的阅读活动——鉴赏。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面对这样的学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就显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作业评价习惯于分数或诸如“优”“良”“中”“差”形式之类的老面孔,学生司空见惯,让评价缺乏激励的光彩和助推的动力。那么,如何在语文作业批改、评价中体现人文性、激励性和新课程评价的要求呢?就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将作业的评价功能侧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引
期刊
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说理角度,没有说理角度,自己的观点就不可能深刻有力,更无法让人心服口服,文章就达不到应该达到的目的和档次,也就不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那么,议论文的说理角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或者说达到什么要求呢?  一、角度多个,不可单一  对某个观点的论述不可只从一个角度去写,单一的论述角度无法将观点说清,也无法解决什么问题,要想将观点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必须采取不同的角度。如,要论述“青
期刊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项周期长、效应慢的复杂工程,且其间充满着无尽的挑战。而贯穿青少年身心发展始终的教育,是我们班主任时时提、时时急、时时苦恼的德育教育。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新时代的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又被赋予了新内涵:班主任除了要對学生进行个人素质、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对学生的性格、人格、情绪等的发展进行全面引导和帮助,更要对学生做好正面导航,做成全人的生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给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也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但同时,孩子们也遇到了学习上的难题——对单词的记忆。在我的小学英语教学生活中就是这样,孩子们没有接触到音标,有些孩子在学习英语单词拼读时,单词的发音很容易遗忘。很多同学采取了标注汉语拼音的做法,尽管老师们一再强调,标注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但是好多孩子真的是找不到更好的记忆单词的办法。直到我们遇见了自然拼读教学法,我们的英语单词记忆真
期刊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它不是一种可以单纯用经济手段来检验其效益、用金钱尺度来衡量其价值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对其劳动数量却很难做到准确计量。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
期刊
“思维碰撞”课堂的核心支撑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通过课堂或课外对课程乃至生活中问题的挖掘,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体系,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用各种活动解决这些问题,在那些“问题差异处、观点不同处、答案争议处、思路相异处、方法相左处、个性解读处”产生对话与碰撞,思维的火花点燃在课堂,智慧的生成在小组,成果的展现在全体。  为了落实“思维碰撞”在课堂这个根本的宗旨,泰安实验学校构建了与之相适
期刊
课程整合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课程整合”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创新性的课程实施,让学科本位模式、学生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
期刊
秦观词受杜牧、李煜词的影响很大,有些词是从二人诗词中演化而来,也受与其同时期的柳永、晏几道的影响,虽为苏轼门生但其写作风格与苏轼却迥然不同。秦观的创作时期各学家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依据秦瀛《淮海先生年谱》分成三个时期,即:家居时期(进士之前)、蔡州京都任职时期(进士之后贬谪之前)、贬谪时期。秦观词风格随其境遇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伤感、婉约是其词的总体特点。秦观的词集合了婉约词的总体特色,又有其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