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译”径 乐以忘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庆饩,著名翻译家,南开大学英美文学教授。1928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出版译著20多部,尤其擅长诗化散文翻译。在中国翻译史和英美文学研究方面亦颇有建树,发表论文多篇。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倪庆饩的译介,许多英国文学大家的散文经典,中国读者至今都不能读到。
  《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威廉·亨利·戴维斯)、《鸟和人》(威廉·亨利·赫德逊)、《苏格兰旅游回忆》(多萝西·华兹华斯)《水滴的音乐》(阿尔多斯·赫胥黎)……耄耋之年的倪庆饩先生,还在源源不断地推出一部又一部新的译作。他的译作,近几年引起读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读书》《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国图书评论》《羊城晚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介文章。
  虽然勘称“译作等身”,然而广大读者对“译者倪庆饩”仍不甚了解。甚至对于这位曾被学者喻为“南开的门面”甚至“中国翻译界的劳模”的教授,在其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南开园,也没有多少人注意他。
  七拐八拐的,才终于联系上倪先生。穿过南开大学西南村的几条小巷,在一排白蜡树后面有一栋年代久远的四层红砖老楼,老先生便住在这里的三楼。起居室兼做书房,陈设十分简朴,虽是水泥地板,但十分干净利索。整一面墙的大书架,在没有书架的那面素白墙上,点缀着的一两幅油画,连同那窗前的摇曳树影,颇为这间略有些幽暗的老屋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自然之趣。
  老先生神态朴素而清俊,虽不太善于言辞,但我们话题切入“翻译”时,他打开的话匣子再也没收住……
  从“译”之由
  倪庆饩最早发表的译作是希曼斯夫人的诗《春之呼声》, 1947年刊发于上海《中央日报》副刊上。那年,他正就读于有“东方哈佛”和“外交人才养成所”之称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当时倪庆饩虽年仅19岁,但已经接受了多年的古典英语的熏陶——从圣约翰大学附中到圣约翰大学,倪庆饩一直接受的是全英文授课。
  在圣约翰大学英语系,倪庆饩上得最多的课是文学课,“课程都是按专题设立的,如莎士比亚专题课、英诗专题课、小说专题课等,系统而深入地介绍英语语言文学史上的那些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教课的多是美籍教师,战乱时也有从中国北方的大学转到上海圣约翰大学教书的著名教授,如王文显、司徒月兰等。这样的学习条件,让喜欢文学的倪庆饩如鱼得水。
  对于文学尤其英国文学的深深喜爱,使倪庆饩有一种愿望——通过翻译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所得,并以此与他人分享英国文学之魅力。虽只是“学而习”的尝试,但大学时的译作却时而能见诸报端。
  1949年大学毕业后,倪庆饩曾在北京短暂任职于某对外文化交流部门。后因患肺病而被迫离职回老家养病。1953年,他到湖南师范学院任教,开始是在中文系教外国文学。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让他“打通”了欧洲文学史的“脉络”,这对文学翻译工作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视野之基。
  当时教学之余,也偶尔从事一些翻译工作,但都是“零碎不成规模”的。正当倪庆饩想在翻译方面进一步“扩大规模”时,“文革”的来袭,使他不得不暂时放弃——他在中文系教的外国文学课被批判为“公然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当时他觉着自己很委屈:“像雨果、狄更斯作品的价值,便在于人道主义精神,但当时讲这些,都是‘犯错误’的,那就真是没法讲了。”
  于是,只知道温文尔雅,还喜欢在课堂上高谈阔论人道主义,而不知“阶级斗争”为何物的倪庆饩,只得转到英文系教语法了。虽然起初中文系的学生仍然追着将大字报贴到外文系来批判他,但那些枯燥的“主语、谓语、宾语、动词、名词……”逐渐为他筑起了临时“避风港”。
  “文革”的遭遇时常让倪先生心有余悸,他因此得了一个教训:就算只是安守本分搞文学研究和翻译,也保不准哪天会被扣上莫名其妙的“帽子”。此后,他的为学处世变得更加低调了,他时常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出风头”。
  倪先生重拾译笔,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调到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之后。改革开放带来了文艺的春天,初到南开,他便开始在教课之余做一些翻译工作,当然,只是“试探性的”,因为“还是怕又挨‘批判’”,所以难免“有点战战兢兢的”,都是以零散的短篇为主。
  倪先生虽然很低调,但还是引起了同事的注意。经同事张镜潭教授介绍,他认识了著名诗人、学者、南开大学原英文系主任柳无忌先生。柳先生对倪庆饩的译才很重视,上世纪80年代他主编的《英国浪漫派诗选》,其中“雪莱诗选”与“济慈诗选”的翻译,便由倪庆饩、周永启共同承担。柳无忌先生深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特别是雪莱)的影响,他在耶鲁大学获得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便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由倪庆饩来翻译雪莱,可见其对倪的赏识。
  独辟“译”径
  相比退休前的“小打小闹”,1989年退休后,他的文学翻译可谓“勇猛精进”。日积月累,倪庆饩先生至今已出版译著20多部。
  细心的读者发现,他的翻译并非“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任性”,而是自成体系的——他的翻译对象主要是英国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经典散文作品,尤其擅长翻译“自然书写”的诗化散文。在当今世界盛行的生态思潮中,这些作品的价值日益得到彰显。而倪庆饩在许多年前就选择这类作品翻译,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译作系统”,足见其眼力之独到。
  可以说,许多英国作家的散文经典,是经过倪庆饩的翻译,才让中国读者渐渐有了深入了解的。就算别人一时难以理解,倪庆饩仍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他在《格拉斯米尔日记》中文版序言中,不仅为多萝西·华兹华斯在文学史上标出了位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奠基者,在诗歌方面是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和塞缪尔·柯尔律治(1772-1834),在散文上筚路蓝缕,则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西(1771- 1855)功不可没。英国18-19世纪的女作家中,和简·奥斯丁、勃朗特姊妹、乔治·爱略特相比,由于我国缺乏介绍,她的光华不如她们耀眼,但她同样是一颗永放光芒的恒星,则是没有疑义的。”   大概每一种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鲜为人知的艰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脑还没普及,所有的译稿,倪先生都是逐字逐句地手写。译完后,再逐字逐句地抄一份投给出版社。出版过程也不是那么轻松,有些译著甚至多次辗转历经十几年才能够最终出版。
  比如1984年翻译完成的史蒂文生《巴兰特雷公子》,倪庆饩先是交给百花文艺出版社,本来已经通过了审核,将要排版时由于该出版社人事变动,又把它搁下来了。后来,这部译著曾得到著名作家、翻译家李霁野先生的推荐而寄给另一家出版社,但编辑复信称,该出版社只出版现当代作品,古典的东西不列入计划。于是,这部译著躺在书桌里沉睡了十年,直到1995年才得以在百花文艺出版社付梓。
  2011年对倪先生来说,可谓丰收的季节。这一年他出版了四种译著——赫德逊的《鸟和人》、威廉·亨利·戴维斯的《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和多萝西·华兹华斯的《苏格兰旅游回忆》、《格拉斯米尔日记》,引起了中国文学界、读书界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祝晓风在《读书》杂志(2012年第5期)发表了题为“英国散文的伟大传统”的文章,认为这四种译著“可谓之曰2011年中国散文界或曰文学出版界‘倪译英国散文四种’”。
  著名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朱虹曾认为,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传统,英国还有着伟大的散文传统,其丰富是难以简单概括的,“但若要指出一个主要特点,也许英国散文的嘲讽精神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而祝晓风在《英国散文的伟大传统》中则认为,读了多萝西·华兹华斯、赫德逊、戴维斯等人的散文,会感到有另一个散文传统,也贯穿在英国文学中,而其同样可称得上是伟大的。或者说,这也是英国散文之伟大传统的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作品从另一个大的角度描述了另一个英国,表达了作家们对自然的一种态度,同时也表达出对人本身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四季美景的审美,甚至对鸟的亲近,其本身未尝不可以就看做是对现实的一种温和的批评。热爱自然、审美自然,与‘嘲讽’社会、批判人性,从大的文学传统来说,其实是相关联的”。
  “译”进乎道
  许多读者读了倪庆饩的译著深受启发,常常写了书评发表在文学和读书类报刊上。当然,多数读者并不一定注意到“译者倪庆饩”,而只是关注译著本身的内容,但倪庆饩对此并不介意。他认为翻译本身是一个幕后工作,译者并不需要很大的公众知名度。
  从事这样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获得的物质回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少得可怜的稿费 “不足为外人道”。而在现行的大学评价体制下,翻译乃至文艺创作都不算“科研成果”,不能成为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的条件,因此不能借此获得优厚的“科研经费”。
  从所居住的老房子来看,倪先生的生活条件并不太好。但在他看来,为志业而执着求索,虽苦亦甘甜。翻译威廉·亨利·戴维斯的《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给倪庆饩的启发是:一个身患残疾的穷诗人也可以从徒步旅游中找到乐趣和朋友。“我同意他的观点:要使人快乐,需要的东西其实是那么少。”而洋溢在史蒂文生《驱驴旅行记》中的热爱生活、不畏艰险的精神,使倪庆饩“自愧弗如又受到鼓舞”。
  著名诗人、翻译家余光中曾说:“读一本书最彻底的办法,便是翻译。”倪先生对此深有同感,对他来说,一部又一部译作的行世,也标志着自己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深阅读”的心灵之旅。
  虽然阅读的过程很“享受”,但翻译的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倪先生觉得,对于翻译来说,“火候”十分重要,“译文读起来不能完全是洋文那样的味道,必须有中文的流畅凝练,但又不能完全地‘意译’,要保留点‘洋味’,这样才耐品——这个分寸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的难。”
  他认为好的翻译家必须具备很高的中文功底和文艺素养,诚如傅雷所言:“一个成功的译者除钻研外文外,中文亦不可忽视……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著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倪先生喜欢读苏东坡、归有光、梁启超等的诗文。其实早在圣约翰大学念书时,他就选修了中文系的一些课程,如中国文学史、杜诗研究等。有了这样的中文功底,倪先生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正是基于此,柳无忌先生才郑重地将其在北美具有广泛影响的英文著作《中国文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交给倪庆饩翻译成中文。倪先生至今还珍藏着柳无忌当年在美国收到译稿之后的复信。柳先生在信中说:“《中国文学概论》译稿在阅读中,文笔畅通流利,至佩。现尚未读完,惟根据所阅各章,并无问题……”虽然倪先生所翻译的对象,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作家的作品,但他并非对其一味赞美,对其得失,他有自己的主见。比如,他对卢卡斯的看法是:“他写得太多,有时近于滥,文字推敲不够,算不得文体家,但是当他写得最好的时候,在英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一席地位是毫无疑问的。”而对于自己十分推崇的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倪庆饩认为:“我并没有得出结论说赫恩的作品都是精华,他的作品往往不平衡,即使一篇之中也存在这种情况,由于他标榜搜奇猎异,因此走向极端,谈狐说鬼,信以为真,这样我就根据我自己的看法有所取舍。”
  在长期的外国文学教学和翻译实践中,倪先生还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道路,他的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是个冷门的研究方向,很少有人问津。但我觉得通过这个角度可以管窥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及其当代意义。”倪庆饩颇有远见地说。在这方面他曾发表过《我国历史上翻译制度的演变》《晚清翻译概略》《明清之际我国的科技翻译》《严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多篇论文。
  闲时,倪先生喜欢听舒伯特、贝多芬的音乐,欣赏莫奈、毕沙罗、西斯莱等印象派画家的画册。他觉得,文学与音乐、绘画确是相通的,能够直抵人性的本真。最近他还着手自学德语,仅仅因为喜欢读海涅的诗:“虽然冯至的翻译很好,但我还是喜欢读原作。”
  临别了,倪先生赠给我今年出版的一期《散文》(海外版)双月刊杂志,这本杂志有个栏目叫“海外佳作赏析”,该期赏析者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谢大光先生,他所赏析的是布罗斯的《四月的气息》和小泉八云的《草百灵》。
  谢大光所赏析的这两篇散文,译者分别是“林荇”和“孟修”。
  “‘林荇’‘孟修’一般人都不知道是谁。”倪先生稍微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神秘而自得的微笑,“其实那都是我的笔名。这两个笔名我用了好多年。我还用过别的一些笔名,有的因为长时间不用,连我自己都忘掉了……”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25日,我在外地出差,早晨,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节目,忽然间,屏幕上只见一架舰载机从空中呼啸而来,绕着辽宁号航空母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进入“下滑道”,迅速下滑……  500米……300米……100米……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舰载机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
近年来,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名家新作迭出,新作家不断涌现。华裔女作家李翊云(Yiyun Li),便是新世纪以来美国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迄今为止,李翊云共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2005)、《金童玉女》(Gold Boy, Emerald Girl, 2010),和两部长篇小说《漂泊者》(The
2014上海书展期间,《中国原生艺术手记》在全国众多出版社推出的大量优秀图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社会、专家及读者的关注和认可。从书名上看这是一本关于原生艺术的书,实际上它不仅仅是对原生艺术的探讨,而是超越了艺术的范畴,上升到思想和人性关怀的层面,故而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中,引起了多方深切的关注和共鸣。  中国在经历了30余年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后,经济与社会、与思想发展的不同步,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关
我知道阎宗临先生的名字和学术是在阅读了《阎宗临作品》3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当时的心情,诚如北京大学教授高毅在读这些书时所说:“阎宗临,何许人也?随手拿起书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就久久没有放下,直至粗粗细细地把三本书浏览了一遍,才长舒一口气。我感到了一种震撼:原来中国人也能写这样的世界史!”(《邂逅阎宗临》,《中国图书评论》20
在国际科学界,他声名赫赫,从山区到荒漠、从海洋到河流,把脉地球,寻找矿产。在教育科普领域,他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只为给学生、孩子们“带去一丁点好的影响”。  他就是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  “学习是我最大的渴望。”何继善说。由于家境贫困,好学的何继善没能读完中学。在钨矿工作4年后,全靠着自学,他如愿考上了大学。  如今已八旬的他,依旧保有着一份浓厚的“矿工情节”,每年都
不知道在人们的记忆里,是否偶尔还依稀会想起2003年10至11月上映的爱情喜剧《真爱至上》,这是一部由10个爱情故事窜成的喜剧杂烩。在这部电影里,无论男女老幼,最后都找到真爱。事实上,这类电影源源不断在世界各地以各种版本反复呈现,并为人追捧和期待。可能人们有时候都不是在期待一个故事,而是呼唤一种“模糊理智、盲目乐观”的情绪,为冗长乏味的生活,打一针“浪漫真爱”的鸡血。所以,《北京爱情故事》那句宣传
中国功夫电影一度扬名世界,而现实中的中国武术门派,是功夫电影的营养来源。当这两者天雷勾兑地火,独树一帜的功夫电影于是诞生。对于前者,你可能已经不能再熟,对于后者,可能还需要一点专业的解释,中国电影中的武术流派,虽然潮起潮落,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但总的大趋势,是从南拳之尊洪拳而始,到现代世界格斗术融合而产生的混合格斗而终。洪拳——流行时代:1940年代至2004年  广东文化是香港电影的基石,在功夫片
各民族、各时代的腐败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究其原因,各种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信仰大面积失落,以及全社会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有关。主张集权的法家式反腐与主张分权的民主式反腐,都未切中当前腐败根源的要害。要从治本的角度来诊治腐败,制度健全和严刑峻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克服信仰危机的有效途径,不能扭转当前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无论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反腐,还是分权制衡式的制度反腐,都未必是根本有效的
第一次读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距今已逾五十年,那时我还没有读中学,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我”为主人公,不像其他作品习惯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方式,给了我深刻而新颖的印象。上中学后,陆续读了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以及李青崖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商务版),赵颢深的《柴霍甫短篇小说集》(开明版,柴霍甫今译契诃夫)等。才逐渐懂得,用第一人称写故事原是小说家的一种的技巧、手法。故事中的“我”
单元导语作为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和理念,在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对该单元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单元主题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高度概括,作为单元教学的总纲,单元导语如交响乐的序曲一般,为该单元的整组文章的学习奠定了基调。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便应将研读单元导语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以便在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时树立全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