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特别提倡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中充分张扬自我、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束缚,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最经济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做好引导铺垫,领略实质内涵
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等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是鸿沟。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铺展心灵的纽带,让学生走进作者,融入文本,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以及内涵上的领悟。
比如被学生形象地称为“第二外语”的文言文,其学习的难度是公认的,往往一节课下来,结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大打折扣。基于这种情况,每次讲文言文时,我都不会先急着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倒装句等知识点,那样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下马威”,使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望而却步。我尽量先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然后慢慢地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一起领略其精彩的思想内容,最后才筛选重点字词句。
学习《过秦论》时,我先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秦始皇下手,因为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200多位皇帝中间最为神秘的一个,他的生父之谜、长相之谜、秦始皇陵之谜等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鸿门宴》时,第三段有一段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是刘邦对项羽说的很有名的“鸿门说辞”。正是这番话,蒙骗住了项羽;也是这段话,才使刘邦得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段话如果单凭学生翻译为现代汉语,根本不能领略其中的语言奥妙。要想让学生听出这段文字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必须做好引导铺垫。这番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叙旧”,拉近和项羽的关系。这时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抗秦时刘、项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只字不提他俩现在是对立的军事集团,只说当年的老交情。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项羽本来就糊涂,刘邦这个“叙旧”只能加深项羽的糊涂。第二层,刘邦说他没想到自己能先破秦入关,言外之意是只有你西楚霸王有实力有资格入关,其实这是“逢迎”项羽。第三层“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因素,刘、项两家的矛盾是历史赋予的必然性矛盾。刘邦的“鸿门说辞”很有份量,先叙旧拉近两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这个“鸿门说辞”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教师不做好引导铺垫,不在中间做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被学生发现。
二、展开想象,读活作品,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固然都是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文学长廊而言只是一家之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创新。所以,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飞扬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比如《荷塘月色》中,学生对作者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的分析,我提倡百花齐放,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毕竟都不是朱自清本人,他在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到底是个什么情绪,我认为谁都无法真正去解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有同学认为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是他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作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散文的写作时间,这个观点能说得通;也有同学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文章结尾写到“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同学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与彷徨;还有同学经过课下搜集资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因为其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等等。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见仁见智。而且正因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阅读名篇名作的乐趣,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读活作品、彰显个性的阅读。
三、还原文字的活力,创设新形象
语文课本呈现给学生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可能只是毫无生命力的抽象概念,而无鲜活生动的知识,学生就不可能走进作品,领悟知识。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提到:“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领悟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电视中所见,把荷叶与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在朦胧的月光之下,满眼繁茂的田田荷叶,因为出水很高,很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碧绿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而优美。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生活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语文也不该失去它应有的斑斓色彩。在语文的天地里,我要让学生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做好引导铺垫,领略实质内涵
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等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是鸿沟。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铺展心灵的纽带,让学生走进作者,融入文本,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以及内涵上的领悟。
比如被学生形象地称为“第二外语”的文言文,其学习的难度是公认的,往往一节课下来,结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大打折扣。基于这种情况,每次讲文言文时,我都不会先急着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倒装句等知识点,那样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下马威”,使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望而却步。我尽量先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然后慢慢地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一起领略其精彩的思想内容,最后才筛选重点字词句。
学习《过秦论》时,我先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秦始皇下手,因为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200多位皇帝中间最为神秘的一个,他的生父之谜、长相之谜、秦始皇陵之谜等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鸿门宴》时,第三段有一段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是刘邦对项羽说的很有名的“鸿门说辞”。正是这番话,蒙骗住了项羽;也是这段话,才使刘邦得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段话如果单凭学生翻译为现代汉语,根本不能领略其中的语言奥妙。要想让学生听出这段文字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必须做好引导铺垫。这番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叙旧”,拉近和项羽的关系。这时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抗秦时刘、项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只字不提他俩现在是对立的军事集团,只说当年的老交情。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项羽本来就糊涂,刘邦这个“叙旧”只能加深项羽的糊涂。第二层,刘邦说他没想到自己能先破秦入关,言外之意是只有你西楚霸王有实力有资格入关,其实这是“逢迎”项羽。第三层“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因素,刘、项两家的矛盾是历史赋予的必然性矛盾。刘邦的“鸿门说辞”很有份量,先叙旧拉近两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这个“鸿门说辞”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教师不做好引导铺垫,不在中间做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被学生发现。
二、展开想象,读活作品,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固然都是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文学长廊而言只是一家之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创新。所以,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飞扬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比如《荷塘月色》中,学生对作者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的分析,我提倡百花齐放,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毕竟都不是朱自清本人,他在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到底是个什么情绪,我认为谁都无法真正去解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有同学认为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是他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作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散文的写作时间,这个观点能说得通;也有同学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文章结尾写到“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同学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与彷徨;还有同学经过课下搜集资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因为其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等等。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见仁见智。而且正因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阅读名篇名作的乐趣,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读活作品、彰显个性的阅读。
三、还原文字的活力,创设新形象
语文课本呈现给学生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可能只是毫无生命力的抽象概念,而无鲜活生动的知识,学生就不可能走进作品,领悟知识。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提到:“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领悟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电视中所见,把荷叶与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在朦胧的月光之下,满眼繁茂的田田荷叶,因为出水很高,很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碧绿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而优美。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生活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语文也不该失去它应有的斑斓色彩。在语文的天地里,我要让学生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