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比较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对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进行预防的措施,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方法:我卫生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74例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组1的40例患者在进行腹膜缝合后应用甲硝唑对切口进行冲洗,组2的34例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冲洗,比较两种方法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比组2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对切口感染进行预防时应用奥硝唑对切口进行冲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右下降低切口上的细菌数量,这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费用较低,简单易行,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对比分析
  阑尾位于右下腹部,类似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为0.5-0.7cm,起自盲肠根部,附着在盲肠后内侧壁,位于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其在体表上的投影为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接部位,此处称为麦氏点,但因人而异。阑尾尖端的指向可分为六种类型。阑尾远端为一盲端,系膜比阑尾本身短,阑尾动脉属于一种无侧支的终末动脉,静脉向门静脉回流入肝,阑尾属于淋巴器官,其内富含丰富的淋巴组织,这个特点决定了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阑尾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发生率在2.8%-20.0%,阑尾穿孔的几率高达78%。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中较为常见,最直接的方法为手术切除。积极的预防术后感染,降低患者的负担是临床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我卫生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74例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患者,对其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卫生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74例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48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年龄在9~72岁之间,平均为(40.2±3.4)岁;病程平均为64h;体温在38.4℃~39.6℃,平均为38.4℃;白细胞计数11.4x109~18.9x109/L,平均为16.1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为87.0%;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过病理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同时9例患者伴有坏疽样病理性变化,其中4例阑尾穿孔同时局限性腹膜炎。将所选的患者根据预防感染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术前进行明确诊断,排除存在绝对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术前进行常规准备之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18例患者在右下腹经过腹直肌做一切口,其余56例患者在麦氏点做斜切口。将腹膜切口时要注意对切口进行保护,腹膜外翻固定在护皮巾;将阑尾切除后,将脓液吸净,存在粘连的将粘连接触,多不需放置腹腔引流管。将腹膜层间断缝合之后,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以及无菌器械[2]。组1的患者在进行腹膜缝合后应用甲硝唑对切口进行冲洗,组2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冲洗,将冲洗液吸除后再用干纱布试净。将腹外斜肌和皮肤切口严密缝合,以免残留死腔,术后联合应用1周甲硝唑+2代头孢抗生素。
  1.3切口感染的标准 患者术后1周内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同时表现为持续高热,血液检验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显著上升;早期发现切口有脓性渗出物或者硬结需要将缝合线拆除引流;形成脓肿之后存在波动感,穿刺有脓液流出或者破溃流脓现象;将缝线拆除后有脓液流出,多次出现线头溢出同时存在小脓点,即可诊断为切口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4.0系统软件,用X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的40例患者中,1例感染,感染率为2.5%;组2的34例患者中,6例感染,感染率为17.6%;组1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比组2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阑尾是一个弯曲细长的盲管,因阑尾解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表现为炎症反应。基层医院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即为手术治疗。切口出现感染的原因很复杂,(1)没有按照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 切口保护不良,手术医生将腹膜切开后,没有充分利用腹膜对切口进行保护,导致切口腹膜化,使得腹壁切口与发炎的阑尾相接处,引起感染出现。(2)切口选择不当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同时发生腹膜炎时切口应选择右下腹腹直肌,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这样有助于将腹腔内的脓液吸除干净,今儿降低操作过程中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对于无法立即确诊或者症状较重的患者来说,应对切口的位置认真观察,如选择的切口位置不佳,则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同时也会提升感染的几率。(3)腹腔内残留大量脓液 对于局限性的脓液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运用吸引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吸干,当腹腔大量积脓时要将脓液吸尽后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进行反复冲洗,如不彻底会导致脓液残留,提升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4)肥胖患者腹壁脂肪过厚 一些过度肥胖的患者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因多次用电刀进行切割,或者缝合过紧,或者对已经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全层缝合,导致术后肥胖的腹壁出现脂肪液化、坏死,提升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切口感染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都认为阑尾炎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常常将厌氧菌感染情况忽略,常常无法很好的控制感染;再加上因脓液溢出对切口产生污染,脓液中的厌氧菌在切口植入到肌肉层,更容易引起感染,对切口的愈合产生影响。研究指出厌氧菌感染主要为脆弱群类杆菌,对甲硝唑的敏感性可达到100%[4]。本文作者认为,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相关因素类似的情况下,仅仅对切口感染进行预防发挥作用进行分析,奥硝唑能够更好的杀灭切口残留的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相比于生理盐水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化脓性阑尾炎对切口感染进行预防时应用奥硝唑对切口进行冲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右下降低切口上的细菌数量,这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费用较低,简单易行,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林林,王建珍.孕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1,20(29):145-146
  [2]谢丽璋,高杰陶,李彦兰,莫敏连.目标性监测在预防阑尾炎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48(16):134-135
  [3]吉晓萍.循证护理在预防腹部外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22(04):752-753
  [4]张海邻,周梅云.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18(03):647-6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比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案例共71例,将其分为顺铂组(34例)和卡铂组(3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顺铂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60天,顺铂组为150天,(P>0.05);一年生存率为分别为50%和48.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区蒙古族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40例蒙古族高血压病患者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饮食、锻炼、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方面的情况,并对两种教育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个性化健康教育使蒙古族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饮食、锻炼、生活习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一次性碎石成功175例,成功率为88%,其余25例患者,20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顺利排出结石,5例经皮肾盂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痊愈。术后随访2~20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净结石,无
期刊
摘要:痔术后大出血是痔术后并发症之一,出血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为原发性出血,出血在术后24小时后发生为继发性出血[1]。虽然较少发生,但发生紧急,容易导致休克危及生命,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必须积极救治。  关键词:痔术后继发大出血 原因分析 处理  1、病历摘要  1.1 患者刘发科,男,47岁,农民,因“便血10天”于2015年3月8日12:20分门诊以“混合痔”收入院,术前相关辅助检查(血液分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大鼠阴门开启时间及BMI的影响。方法 : 选取21日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大鼠自22日龄起,每天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试剂(6mg/100g体重/d+0.2ml注射油剂),对照组大鼠自22日龄起,每天皮下注射0.2ml注射油剂,连续20天,每日观察其阴门是否开启,第20天进行体重、身长测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阴门开启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是否并发出血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患者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对照组31例,患者单纯消化性溃疡,无出血症状。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对两组患者病症诱发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病例讨论式教学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60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60例实习生作为观察组,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评分。结果:进行考核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绩优秀率、良好率明显升高,合格率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3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103例运用常规非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运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胆碱酯酶增加时间、阿托品用量、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胆碱酯酶增加时间、阿托品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导诊效率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2013 年1 月贵宾导诊区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贵宾导诊全程陪诊率”的课题,对活动前贵宾全程陪诊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贵宾导诊全程陪诊率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贵宾导诊工作积极性、调整了科室设置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了解肿瘤化疗患者出院后医嘱遵从的情况。方法:对我科2014年5月-9月82例出院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患者在一周期化疗结束出院后3-7天开始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实施干预。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是经济实用,方便快捷,效果较好的延续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