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0年度教育科研规划项目“考工记与当代职业教育”(DCB1001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晓玮(1976-),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黄 瑞(1979-),女,安徽全椒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
摘要:《考工记》是当时手工业的经验总结,并归纳为六大类,三十个工种,揭示了主要的工艺活动,在认识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在绘画雕刻理论等方面保存了较系统的资料,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对现代造型的工艺技术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理性主义;工艺活动;华夏文明;象征性;分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a)-0000-00
造型艺术在我们这片壮丽富饶的土地上至少可以上溯到山顶洞人时期,这一时期的原始人两手更为灵巧,头脑更加发达,劳动经验和技能大大丰富提高。山顶洞人的石器已经很均匀、规整,器型多样,技法精熟,已经掌握间接打击法,还出现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多种多样的装饰品。显然,器物装饰是探索美术起源的主要对象,它不仅是实用功能与审美表现的结合,还是从实用向艺术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先秦时代的造型艺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先秦”是春秋战国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是最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以齐国为代表的战国七雄注重商业,所以手工业尤为发达,稷下学官自由讲学,形成百家蜂起,诸子争鸣的局面,其总的思潮与倾向是理性主义。在考古发现的实用器物及礼器上有充分体现。
《考工记》是当时手工业的经验总结,并归纳为六大类,三十个工种,揭示了主要的工艺活动,在认识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在绘画雕刻理论等方面保存了较系统的资料,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对现代造型的工艺技术、色彩的理解运用有深远的影响。人类对色彩最初的认识与运用至少要追溯的山顶洞人“穿戴赤铁矿染过的兽皮”,尸体旁撒红粉,色彩这时对于他们已经从生理感受上升到人类特有的观念意义了,从此,色彩开始积淀社会内容,人们在官能感受中逐步建立对色彩的理解与想象。在《考工记》“画缋之事”中,介绍了服饰与色彩和纹样的关系和种类,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体现了我国先秦时代的色彩及各种与色彩有关的技法观念的形成,对我们今天的艺术高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引人深省。
《书.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古人将五色视为绘画表现的主要的颜色。画缋之事,杂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于今天不同的是:古人以更为形象的比喻对色彩进行独特的理解:即以方位能指特定色彩。东方谓之青,《楚辞》“青春受谢,白日昭只。”表明“东方春位,其色青也。”南方谓之赤,以赤象征南方,并以南方之神“朱鸟”为形象。西方谓之白,以白象征西方。古人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为白门。《淮南子》:“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并以西方七宿合称“白虎”。《礼》:“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便是以四方星宿命名。北方谓之黑,以黑象征北方,并以北方太阳之神“玄武”(龟与蛇形象)作为其色彩的象征。在我看来,古人在色彩的理解上和今天是基本吻合的。五色除黑白外与三原色是很接近的,说明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色彩有了科学的认识。“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玄与黄相次,不正是针对色彩的饱和度而言的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往往把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哲学浑然融为一体,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前行。就在今天,很多人不会想到“文章”一词也出于《考工记》关于色彩的搭配: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原来文章原意是杂错的色彩。今天的色彩体现在绘画、设计等各个领域,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色彩,掌握色彩的心理学及色彩的象征性。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色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明历程。《考工记》虚实结合的思想体现在造型艺术上,可谓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特点。所谓“实”是艺術家创造的形象,所谓“虚”指的是引起人们想象的情境。“梓人为筍虡”节便力求体现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准则及虚实结合的思想。“梓人为筍虡”选择鳞属、羽属、臝属作为三种动物装饰母题,为了突出筍虡作为乐器悬挂的特点,古人将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采用“大声而宏”的臝属作钟虡,臝属特指体大而短颈、有力量又跑不快、声音洪亮的动物表达力大可以负重,声音大可以挂钟,将臝属的形象作为钟虡,钟响时的声音好像使它们在鸣叫。而“其声清阳而远闻”的羽属则作磬虡。从而使装饰所体现的形象美和乐器演奏所体现的声音完美地融合两相照应,使视觉欣赏和听觉欣赏互为补充,以形象映衬音乐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形象刻画更有生气,另一方面乐器所奏之音也更形象和富有人情味,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文中强调工匠对刻画动物形貌特点的重视,寓动于静,唤起视听想象。文中“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 ......苟拨尔怒,则于任重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爪不出,鳞之而不作,则比穨而如委矣......其匪色必不鸣矣。”认为雕饰的筍虡好似抗争搏斗中的动物才会有负重、奔走、奋鸣的气势。否则,萎靡不振就失去引起人们丰富联想的可能了。《考工记》关于色彩和造型的理解与运用比今天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更加人性化,更多地注入了能工巧匠的情感,可以想见在那样一个材料单一,没有现代化技术时代的工匠们的开拓与敬业精神。并且体现了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各行职业已经形成成熟的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考工记》开篇名义地提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百工只是六种职事之一,并形象地把坐而论道的统治者作为一种职业和饬力以长地财的农民职业相提并论,可见职业本身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而已。《考工记》中“设色之工”便有“画、缋、钟、筐、幌”五个工种,体现了当时对服装美化及性能有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色彩与染织就具有必然的联系,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出现的骨针、骨锥、纺轮便可以说明那个时期的已经出现织物,此外,陕西发现了朱红色的麻布,可见这时的织物已经开始染色了。先秦时期的练染工艺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并出现印花的技术。可见先秦对色彩工艺及运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时至今日,很多丝绸染色工艺技术仍然运用在我国民族手工艺制作中。在今天很多的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中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当地地方特色经济服务。《考工记》对于造型艺术的分工就更加明细,从材质到功用;从尺寸到装饰;无不体现古人的智慧与严谨。在考工分类中把从事木工工艺的分为七种;金属工艺的分为六种;皮革工艺的分五种、画绣染色工艺分五种......总之,当时的分工与人们所能取得的材料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是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丰富多样,但商品的生产仍然符合这个原则。《考工记》体现着科学与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名族创造的最可贵的造物精神,作为我国的文化传统一直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与反思。
作者简介:王晓玮(1976-),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黄 瑞(1979-),女,安徽全椒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
摘要:《考工记》是当时手工业的经验总结,并归纳为六大类,三十个工种,揭示了主要的工艺活动,在认识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在绘画雕刻理论等方面保存了较系统的资料,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对现代造型的工艺技术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理性主义;工艺活动;华夏文明;象征性;分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a)-0000-00
造型艺术在我们这片壮丽富饶的土地上至少可以上溯到山顶洞人时期,这一时期的原始人两手更为灵巧,头脑更加发达,劳动经验和技能大大丰富提高。山顶洞人的石器已经很均匀、规整,器型多样,技法精熟,已经掌握间接打击法,还出现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多种多样的装饰品。显然,器物装饰是探索美术起源的主要对象,它不仅是实用功能与审美表现的结合,还是从实用向艺术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先秦时代的造型艺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先秦”是春秋战国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是最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以齐国为代表的战国七雄注重商业,所以手工业尤为发达,稷下学官自由讲学,形成百家蜂起,诸子争鸣的局面,其总的思潮与倾向是理性主义。在考古发现的实用器物及礼器上有充分体现。
《考工记》是当时手工业的经验总结,并归纳为六大类,三十个工种,揭示了主要的工艺活动,在认识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在绘画雕刻理论等方面保存了较系统的资料,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对现代造型的工艺技术、色彩的理解运用有深远的影响。人类对色彩最初的认识与运用至少要追溯的山顶洞人“穿戴赤铁矿染过的兽皮”,尸体旁撒红粉,色彩这时对于他们已经从生理感受上升到人类特有的观念意义了,从此,色彩开始积淀社会内容,人们在官能感受中逐步建立对色彩的理解与想象。在《考工记》“画缋之事”中,介绍了服饰与色彩和纹样的关系和种类,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体现了我国先秦时代的色彩及各种与色彩有关的技法观念的形成,对我们今天的艺术高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引人深省。
《书.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古人将五色视为绘画表现的主要的颜色。画缋之事,杂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于今天不同的是:古人以更为形象的比喻对色彩进行独特的理解:即以方位能指特定色彩。东方谓之青,《楚辞》“青春受谢,白日昭只。”表明“东方春位,其色青也。”南方谓之赤,以赤象征南方,并以南方之神“朱鸟”为形象。西方谓之白,以白象征西方。古人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为白门。《淮南子》:“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并以西方七宿合称“白虎”。《礼》:“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便是以四方星宿命名。北方谓之黑,以黑象征北方,并以北方太阳之神“玄武”(龟与蛇形象)作为其色彩的象征。在我看来,古人在色彩的理解上和今天是基本吻合的。五色除黑白外与三原色是很接近的,说明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色彩有了科学的认识。“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玄与黄相次,不正是针对色彩的饱和度而言的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往往把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哲学浑然融为一体,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前行。就在今天,很多人不会想到“文章”一词也出于《考工记》关于色彩的搭配: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原来文章原意是杂错的色彩。今天的色彩体现在绘画、设计等各个领域,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色彩,掌握色彩的心理学及色彩的象征性。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色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明历程。《考工记》虚实结合的思想体现在造型艺术上,可谓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特点。所谓“实”是艺術家创造的形象,所谓“虚”指的是引起人们想象的情境。“梓人为筍虡”节便力求体现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准则及虚实结合的思想。“梓人为筍虡”选择鳞属、羽属、臝属作为三种动物装饰母题,为了突出筍虡作为乐器悬挂的特点,古人将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采用“大声而宏”的臝属作钟虡,臝属特指体大而短颈、有力量又跑不快、声音洪亮的动物表达力大可以负重,声音大可以挂钟,将臝属的形象作为钟虡,钟响时的声音好像使它们在鸣叫。而“其声清阳而远闻”的羽属则作磬虡。从而使装饰所体现的形象美和乐器演奏所体现的声音完美地融合两相照应,使视觉欣赏和听觉欣赏互为补充,以形象映衬音乐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形象刻画更有生气,另一方面乐器所奏之音也更形象和富有人情味,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文中强调工匠对刻画动物形貌特点的重视,寓动于静,唤起视听想象。文中“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 ......苟拨尔怒,则于任重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爪不出,鳞之而不作,则比穨而如委矣......其匪色必不鸣矣。”认为雕饰的筍虡好似抗争搏斗中的动物才会有负重、奔走、奋鸣的气势。否则,萎靡不振就失去引起人们丰富联想的可能了。《考工记》关于色彩和造型的理解与运用比今天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更加人性化,更多地注入了能工巧匠的情感,可以想见在那样一个材料单一,没有现代化技术时代的工匠们的开拓与敬业精神。并且体现了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各行职业已经形成成熟的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考工记》开篇名义地提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百工只是六种职事之一,并形象地把坐而论道的统治者作为一种职业和饬力以长地财的农民职业相提并论,可见职业本身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而已。《考工记》中“设色之工”便有“画、缋、钟、筐、幌”五个工种,体现了当时对服装美化及性能有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色彩与染织就具有必然的联系,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出现的骨针、骨锥、纺轮便可以说明那个时期的已经出现织物,此外,陕西发现了朱红色的麻布,可见这时的织物已经开始染色了。先秦时期的练染工艺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并出现印花的技术。可见先秦对色彩工艺及运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时至今日,很多丝绸染色工艺技术仍然运用在我国民族手工艺制作中。在今天很多的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中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当地地方特色经济服务。《考工记》对于造型艺术的分工就更加明细,从材质到功用;从尺寸到装饰;无不体现古人的智慧与严谨。在考工分类中把从事木工工艺的分为七种;金属工艺的分为六种;皮革工艺的分五种、画绣染色工艺分五种......总之,当时的分工与人们所能取得的材料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是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丰富多样,但商品的生产仍然符合这个原则。《考工记》体现着科学与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名族创造的最可贵的造物精神,作为我国的文化传统一直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