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学交替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让其在就业中掌握主动权,是当前职业教育采用的主要模式之一。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当前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认为,在工学交替模式下,校企双方要形成教育合力,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企业要参与到课程改革和实训中,与职业院校一起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动性。
关键词:工学交替;高职生;创新思维
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创新型高职人才,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工学交替秉承人本理念,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让他们交替接受学校和企业教育,促进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率,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工学交替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企业与学校的办学力度开始增加,交错安排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可以让学生及时将知识转为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弊端,指出工学交替模式下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希望对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传统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应试化,无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我们都知道,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训能力。但是,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仍较多,尤其是教学模式上,很多学校采用应试化教育的方式,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训性课程为辅,实践教学通常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较弱。此外,传统的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在进行期末测评时,主要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忽视其实践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不能及时转变学生角色,影响其岗位胜任力
相比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在工学交替中,将自己当做“学生”来对待企业的实习,不能从“员工”角度去充分认识岗位任职条件,导致实习效果一般。另外,在工学交替中,企业一般只安排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工种,将其当做一个普通的工人,学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力,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工学交替的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刚开始掌握基本的技能,就要被迫换岗位,这也造成工学交替实际发挥的效果不强。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强,学生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校企合作进行了重点的强调:要借鉴“双元制”的模式,校企在合作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更要让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建设中,包括参与课程改革、对学生实训进行指导等,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等纳入到教学标准和内容中,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上进行创新,尽快的适应岗位要求。但是,当前的校企合作仍处在发展之中,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强,企业资本、技术、设施等很少应用在学校建设中,职业院校和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管,在工学交替模式下,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以及重难点知识要贴合企业的要求,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教育:一是,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教学要求,引进企业项目,将项目融入实训中,让学生按照项目可行性论证—出具方案—前期设计—项目实施等几个步骤进行实训学习,循序渐进的发展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是,结合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像“案例教学”、“情境创设教学”、“PLB教学”等,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强其课堂互动性,激发出其创新意识。三是,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联系,让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双方签订合同,不能将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中,提高企业对其的认可度。
(二)提高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满足企业用人观
工学交替的主体是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分析,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工学交替的意义,学习企业先进的文化,在实习中形成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丰富职业体验性。学校要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每天到企业巡回指导,不仅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更要关注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岗位适应性差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尽快使用企业环境。校企双方要坚持知行合一,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岗位,挖掘优秀人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实习后,让学生回到学校,总结实习中各类技术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去突破这些技术难题,让学生掌握创新的主动权,为再次进入企业实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鼓励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要根据自己发展的定位,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集教学、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实训学习中,发展其专业技能。在实训基地中,校企双方要为学生的发展献计献策,比如将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到实训中,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实训设施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撰写发明专利,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也要聘请一部分企业管理和技术能手,深入学校中,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训,提高其动手和创新能力,当学生在实训中遇到困难时,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员通过引导开窍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其专业潜能。除了在实训层面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外,企业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一些技术新理念融入到课程中,多层次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四)创新工学交替下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专业素养上,在职业道德、管理能力、团队精神上对人才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工学交替模式下,校企双方要及时转变教育评价机制,从多元化角度对学生实施评价。比如在评价方式上,由传统的学校和教师评价过渡到学生自评和互评上,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比如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岗位协作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学生对自己的實习情况进行自评,比如专业问题解决能力、理论在岗位上的应用能力、员工对自己的评价等,更好的认清自己。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企业和学校就能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今后的校内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有目的的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本岗位上的创新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不断创新发展中,为企业源源不断的输入各种人才,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随着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工学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高职院校要与区域性的企业展开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激发高职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在就业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中华,刘竺云,沙赟颖,等. "三方互动,工学交替"园校企协同培养高职制药人才的创新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4):14-16.
[2]陈改梅.基于"工学交替"的广东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000(007):141-142.
作者简介:
一作:李艳侠( 1985.01.25), 女, 山东菏泽, 汉, 硕士, 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二作:郝小义(1984.01-),男,山东潍坊,汉,硕士,工程师(中级),研究方向:非织造材料及石油化工.
(1.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200;2.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200)
关键词:工学交替;高职生;创新思维
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创新型高职人才,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工学交替秉承人本理念,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让他们交替接受学校和企业教育,促进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率,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工学交替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企业与学校的办学力度开始增加,交错安排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可以让学生及时将知识转为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弊端,指出工学交替模式下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希望对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传统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应试化,无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我们都知道,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训能力。但是,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仍较多,尤其是教学模式上,很多学校采用应试化教育的方式,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训性课程为辅,实践教学通常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较弱。此外,传统的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在进行期末测评时,主要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忽视其实践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不能及时转变学生角色,影响其岗位胜任力
相比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在工学交替中,将自己当做“学生”来对待企业的实习,不能从“员工”角度去充分认识岗位任职条件,导致实习效果一般。另外,在工学交替中,企业一般只安排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工种,将其当做一个普通的工人,学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力,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工学交替的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刚开始掌握基本的技能,就要被迫换岗位,这也造成工学交替实际发挥的效果不强。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强,学生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校企合作进行了重点的强调:要借鉴“双元制”的模式,校企在合作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更要让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建设中,包括参与课程改革、对学生实训进行指导等,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等纳入到教学标准和内容中,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上进行创新,尽快的适应岗位要求。但是,当前的校企合作仍处在发展之中,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强,企业资本、技术、设施等很少应用在学校建设中,职业院校和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管,在工学交替模式下,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以及重难点知识要贴合企业的要求,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教育:一是,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教学要求,引进企业项目,将项目融入实训中,让学生按照项目可行性论证—出具方案—前期设计—项目实施等几个步骤进行实训学习,循序渐进的发展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二是,结合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像“案例教学”、“情境创设教学”、“PLB教学”等,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强其课堂互动性,激发出其创新意识。三是,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联系,让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双方签订合同,不能将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中,提高企业对其的认可度。
(二)提高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满足企业用人观
工学交替的主体是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分析,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工学交替的意义,学习企业先进的文化,在实习中形成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丰富职业体验性。学校要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每天到企业巡回指导,不仅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更要关注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岗位适应性差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尽快使用企业环境。校企双方要坚持知行合一,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岗位,挖掘优秀人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实习后,让学生回到学校,总结实习中各类技术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去突破这些技术难题,让学生掌握创新的主动权,为再次进入企业实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鼓励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要根据自己发展的定位,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集教学、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实训学习中,发展其专业技能。在实训基地中,校企双方要为学生的发展献计献策,比如将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到实训中,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实训设施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撰写发明专利,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也要聘请一部分企业管理和技术能手,深入学校中,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训,提高其动手和创新能力,当学生在实训中遇到困难时,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员通过引导开窍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其专业潜能。除了在实训层面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外,企业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一些技术新理念融入到课程中,多层次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四)创新工学交替下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专业素养上,在职业道德、管理能力、团队精神上对人才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工学交替模式下,校企双方要及时转变教育评价机制,从多元化角度对学生实施评价。比如在评价方式上,由传统的学校和教师评价过渡到学生自评和互评上,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比如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岗位协作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学生对自己的實习情况进行自评,比如专业问题解决能力、理论在岗位上的应用能力、员工对自己的评价等,更好的认清自己。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企业和学校就能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今后的校内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有目的的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本岗位上的创新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不断创新发展中,为企业源源不断的输入各种人才,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随着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工学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高职院校要与区域性的企业展开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激发高职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在就业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中华,刘竺云,沙赟颖,等. "三方互动,工学交替"园校企协同培养高职制药人才的创新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4):14-16.
[2]陈改梅.基于"工学交替"的广东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000(007):141-142.
作者简介:
一作:李艳侠( 1985.01.25), 女, 山东菏泽, 汉, 硕士, 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二作:郝小义(1984.01-),男,山东潍坊,汉,硕士,工程师(中级),研究方向:非织造材料及石油化工.
(1.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200;2.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