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示范校建设要求专业全面实施工学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无缝链接。天津职业大学应用电子专业分析当前职业面向、岗位的技能要求,制定了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部分环节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工学结合 岗位技能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国家示范性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求全面实施工学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无缝链接[1、2],故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计划实施中,校企双方在每一个环节必须紧密合作。应用电子专业结合市场对电子信息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天津七所信息技术公司、三星电子等多家单位的力量,对专业进行了实用化改革。力求体现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根据行业分析确定专业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确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教学做一体、课程内容建设中融入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等多方面[3],制定了体现工学结合的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职业岗位分析
聘请了精通电子技术的应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全面掌握企业生产流程和对人才的需求的企业工程师,与应用电子专业教师共同教研,进行职业岗位的分析[4]。将职业岗位的要求结合自身专业建设情况,依照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特点,选定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课程开发的依据,转化为课程体系。
主要就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先产业,未来十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我国几大骨干行业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行业包括:电子器件、电子产品等电子制造业;汽车电子业;芯片产业;光电子行业等
主要就业岗位:据天津市人事局人才信息中心关于“天津跨世纪人才发展战略”预测结果,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近30余万人,而人才供应只有近16万人,有近14万的人数差距。紧紧抓着我国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应用电子专业定位于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调试、质量检验;电子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和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家用电器的销售与维修,电子设备的销售和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
(2)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专业面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设计、制造、服务类企业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电子产品生产、信息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地进入电子行业领域就业,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5];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熟悉国家电子信息行业的政策和法规,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课程重构
以电子产品制作工作项目为例。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结合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在电子产品的制作岗位中,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排列为万用表的制作、扩音机的制作、IC读卡的制作、温度控制器的制作。根据工作任务的大小将万用表的制作与扩音机的制作合并重构为“简单电子产品的制作”课程,将IC读卡的制作和温度控制器的制作合并重构为“智能控制电子产品的制作”课程。
(4)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课程的重构,采用3+2+1的教学模式,即3个学期的基本素质与行业通用能力的教学,2个学期职业岗位特定技能的培养,1个学期以职业为方向的岗位能力的培养。按照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阶段、四个不断线的要求,实施以职业岗位要求——能力、知识培养——顶岗实习与择业——就业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一个中心是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两个重点是指以培养基本技能的知识点整合课程,用足够数量的集中实践实训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三个阶段是指一年级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续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训练,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毕业实践课题开发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认证考试;四个不断线是指外语学习三年不断线,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三年不断线,集中实践实训三年不断线,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考证三年不断线。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1)实训基地
实训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应用电子专业以电子信息行业职业岗位核心技能为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工学结合为培训模式来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有基础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EDA技术实训基地、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创新设计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体现了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与知识综合实训相结合,模拟仿真与生产性实践操作相结合,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相结合[4]。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做到尽可能的创造企业真实场景,营造真实职业环境,模拟职业岗位进行操作和技能培训。
(2)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电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原则。双师素质是教师不仅要有教师的各项素质,而且要有一定的工程师素质[6]。教师的工程师素质以教师到企业实习方式培养。双师结构是指教师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组成。专业带头人要熟悉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站在专业领域发展前沿。专业教学骨干要根据行业岗位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兼职教师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参与指导实习实训,或师生到企业接受培训指导。
四、结束语
面向职业岗位分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示范校建设中迈出的的第一步,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3][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5]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
[关键词]工学结合 岗位技能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国家示范性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求全面实施工学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无缝链接[1、2],故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计划实施中,校企双方在每一个环节必须紧密合作。应用电子专业结合市场对电子信息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天津七所信息技术公司、三星电子等多家单位的力量,对专业进行了实用化改革。力求体现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根据行业分析确定专业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确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教学做一体、课程内容建设中融入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等多方面[3],制定了体现工学结合的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职业岗位分析
聘请了精通电子技术的应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全面掌握企业生产流程和对人才的需求的企业工程师,与应用电子专业教师共同教研,进行职业岗位的分析[4]。将职业岗位的要求结合自身专业建设情况,依照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特点,选定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课程开发的依据,转化为课程体系。
主要就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先产业,未来十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我国几大骨干行业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行业包括:电子器件、电子产品等电子制造业;汽车电子业;芯片产业;光电子行业等
主要就业岗位:据天津市人事局人才信息中心关于“天津跨世纪人才发展战略”预测结果,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近30余万人,而人才供应只有近16万人,有近14万的人数差距。紧紧抓着我国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应用电子专业定位于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调试、质量检验;电子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和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家用电器的销售与维修,电子设备的销售和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
(2)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专业面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设计、制造、服务类企业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电子产品生产、信息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地进入电子行业领域就业,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5];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熟悉国家电子信息行业的政策和法规,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课程重构
以电子产品制作工作项目为例。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结合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在电子产品的制作岗位中,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排列为万用表的制作、扩音机的制作、IC读卡的制作、温度控制器的制作。根据工作任务的大小将万用表的制作与扩音机的制作合并重构为“简单电子产品的制作”课程,将IC读卡的制作和温度控制器的制作合并重构为“智能控制电子产品的制作”课程。
(4)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课程的重构,采用3+2+1的教学模式,即3个学期的基本素质与行业通用能力的教学,2个学期职业岗位特定技能的培养,1个学期以职业为方向的岗位能力的培养。按照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阶段、四个不断线的要求,实施以职业岗位要求——能力、知识培养——顶岗实习与择业——就业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一个中心是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两个重点是指以培养基本技能的知识点整合课程,用足够数量的集中实践实训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三个阶段是指一年级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续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训练,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毕业实践课题开发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认证考试;四个不断线是指外语学习三年不断线,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三年不断线,集中实践实训三年不断线,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考证三年不断线。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1)实训基地
实训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应用电子专业以电子信息行业职业岗位核心技能为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工学结合为培训模式来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有基础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EDA技术实训基地、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创新设计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体现了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与知识综合实训相结合,模拟仿真与生产性实践操作相结合,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相结合[4]。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做到尽可能的创造企业真实场景,营造真实职业环境,模拟职业岗位进行操作和技能培训。
(2)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电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原则。双师素质是教师不仅要有教师的各项素质,而且要有一定的工程师素质[6]。教师的工程师素质以教师到企业实习方式培养。双师结构是指教师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组成。专业带头人要熟悉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站在专业领域发展前沿。专业教学骨干要根据行业岗位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兼职教师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参与指导实习实训,或师生到企业接受培训指导。
四、结束语
面向职业岗位分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示范校建设中迈出的的第一步,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3][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5]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