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着眼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建设实际,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模式;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信息传播传递的速度日益加快,在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1]。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引领和指引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重视“互联网+”的时代对现代高等教育事业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营销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多门课程,课程相关内容与社会经济生活、企业市场经营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强、经验性强以及复杂性强的课程特性,营销类课程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观念转换和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典范之一。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泛在化特征日益凸显[2]。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学生高度参与的个性化学习体验过程,教育工作者职责也应从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演变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引路人,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伴随着各种信息网络设备的介入,呈现课程内容丰富化、个性化和趣味性的特征,线上线下融合、传统与数字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一、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现状
就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特点而言,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仍是依靠对书本知识机械性的讲解,采取填鸭式的理论知识讲授方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相关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开展,也往往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方式方法单一、未能有效的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整体教学效果想多较差。营销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由来已久,这也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背景环境下,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现实问题更加显现。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营销类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营销类课程授课过程中,虽然已经采用了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更多的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内容,进而学习者也未能将相关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大为降低。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要求营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与新时代背景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相应需求,也无法与学生学习效率、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要求相适应。
2.课程群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营销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也就不应仅停留在传统营销的销售、管理和调研等教学内容,而应引入新的内容以提升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中,不仅是单纯的商品销售过程行为,更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在大数据思维和平台革命的影响作用下,营销类课程教学体系应更多关注策划、管理、行业和智慧类课程,注重课程间的融合程度,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真实感受到营销活动的魅力,关注学习者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融合发展需求。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体系仍以被动式、填鸭式教学为主,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关注不够。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因此,如果学校未对学习者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进行良好的引导与指导训练,则极易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倦怠、懒惰等各类现实教学问题。时下,学生已经频繁的接触和使用着各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在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适时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结合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诸多教学模式,提升学习者相关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4.实践教学环节不充分
营销类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此,许多高校都已开启了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尝试,建立了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为企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人才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教学管理、学生规模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往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脱节现象,学习者课程实践训练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进而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进入企业之后还需企业进行再次的学习和训练。
二、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更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已有在线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樣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为学生设置适合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学习环境。同时,可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结合营销类课程特征,对传统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的提升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1.线上+线下教学环节设计
线上教学环节中,可根据营销类课程教学特点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选择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课程线上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已有在线网络学习资源,也可以教师自行制作微课上传在线学习平台,以供学生课前开展资料性学习使用。课中可利用超星学习通等课堂教学工具,开展签到、讨论、练习等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交流环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场景,增强营销类课程课堂教学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课后则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作业、章节测试等课后学习任务。借助课线上教学平台打通营销类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授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设计,构建高效合理的营销类课程在线学习资源网络。线下教学环节涉及到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等多项内容,可在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前提下,增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2.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相对较为欠缺,在日常开展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其相关能力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尤其是借助网络资源平台所开展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手机APP程序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工具,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完成签到、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下载安装营销类学习软件实现自主学习,借助微课学习资源进行在线答疑,将数字化智能终端设备资源融入到营销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从而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借助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和在线网络学习资源所开展的泛在学习,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意愿进一步提升。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走出,专注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为学生提高更加优质的课程在线学习资源。
3.增强教师专业教学综合技能
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提升改善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微课、线上教学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与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的应用,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也需要教师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而转变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专业教学综合技能的提升,高校可以通过聘请互联网领域专家,对营销类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以使其能够尽快的掌握和适应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日常教学过程中,营销类课程授课教师应主动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被动式学习接受转变为主动自主式的在线网络学习。同时,教师也应灵活把握自身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准确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进而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優化课程教育教学模式
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应将相应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方法与课程教育教学过程进一步的融合,构建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教学需要的新型营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结构。在课程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线上授课、答疑、讨论、作业发布等诸多数字化教学模式内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因素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数字化泛在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一环,课堂团队成员可通过联系当地企业和相关组织结构,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将课程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以产出为导向的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小羽.应用型本科独立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商业文化,2020(26):78-80.
[2]刘琼.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1):106-107.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BZ054)
作者简介:任大勇(1981-),男,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教学模式;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信息传播传递的速度日益加快,在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1]。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引领和指引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重视“互联网+”的时代对现代高等教育事业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营销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多门课程,课程相关内容与社会经济生活、企业市场经营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强、经验性强以及复杂性强的课程特性,营销类课程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观念转换和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典范之一。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泛在化特征日益凸显[2]。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学生高度参与的个性化学习体验过程,教育工作者职责也应从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演变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引路人,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伴随着各种信息网络设备的介入,呈现课程内容丰富化、个性化和趣味性的特征,线上线下融合、传统与数字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一、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现状
就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特点而言,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仍是依靠对书本知识机械性的讲解,采取填鸭式的理论知识讲授方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相关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开展,也往往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方式方法单一、未能有效的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整体教学效果想多较差。营销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由来已久,这也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背景环境下,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现实问题更加显现。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营销类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营销类课程授课过程中,虽然已经采用了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更多的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内容,进而学习者也未能将相关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大为降低。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要求营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与新时代背景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相应需求,也无法与学生学习效率、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要求相适应。
2.课程群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营销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也就不应仅停留在传统营销的销售、管理和调研等教学内容,而应引入新的内容以提升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中,不仅是单纯的商品销售过程行为,更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在大数据思维和平台革命的影响作用下,营销类课程教学体系应更多关注策划、管理、行业和智慧类课程,注重课程间的融合程度,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真实感受到营销活动的魅力,关注学习者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融合发展需求。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体系仍以被动式、填鸭式教学为主,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关注不够。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因此,如果学校未对学习者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进行良好的引导与指导训练,则极易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倦怠、懒惰等各类现实教学问题。时下,学生已经频繁的接触和使用着各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在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适时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结合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诸多教学模式,提升学习者相关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4.实践教学环节不充分
营销类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此,许多高校都已开启了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尝试,建立了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为企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人才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教学管理、学生规模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往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脱节现象,学习者课程实践训练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进而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进入企业之后还需企业进行再次的学习和训练。
二、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更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已有在线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樣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为学生设置适合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学习环境。同时,可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结合营销类课程特征,对传统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的提升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1.线上+线下教学环节设计
线上教学环节中,可根据营销类课程教学特点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选择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课程线上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已有在线网络学习资源,也可以教师自行制作微课上传在线学习平台,以供学生课前开展资料性学习使用。课中可利用超星学习通等课堂教学工具,开展签到、讨论、练习等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交流环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场景,增强营销类课程课堂教学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课后则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作业、章节测试等课后学习任务。借助课线上教学平台打通营销类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授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设计,构建高效合理的营销类课程在线学习资源网络。线下教学环节涉及到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等多项内容,可在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前提下,增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2.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相对较为欠缺,在日常开展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其相关能力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尤其是借助网络资源平台所开展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手机APP程序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工具,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完成签到、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下载安装营销类学习软件实现自主学习,借助微课学习资源进行在线答疑,将数字化智能终端设备资源融入到营销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从而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借助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和在线网络学习资源所开展的泛在学习,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意愿进一步提升。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走出,专注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为学生提高更加优质的课程在线学习资源。
3.增强教师专业教学综合技能
营销类课程数字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提升改善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微课、线上教学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与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的应用,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也需要教师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而转变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专业教学综合技能的提升,高校可以通过聘请互联网领域专家,对营销类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以使其能够尽快的掌握和适应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日常教学过程中,营销类课程授课教师应主动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被动式学习接受转变为主动自主式的在线网络学习。同时,教师也应灵活把握自身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准确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进而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营销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優化课程教育教学模式
营销类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应将相应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方法与课程教育教学过程进一步的融合,构建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教学需要的新型营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结构。在课程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线上授课、答疑、讨论、作业发布等诸多数字化教学模式内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因素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数字化泛在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一环,课堂团队成员可通过联系当地企业和相关组织结构,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将课程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以产出为导向的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小羽.应用型本科独立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商业文化,2020(26):78-80.
[2]刘琼.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1):106-107.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BZ054)
作者简介:任大勇(1981-),男,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