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应何为?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晓刚博士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不仅对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总体格局及各艺术学跨学科分支进行了详细的阐发,而且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反思。作者为完整的艺术学跨学科理论和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理论参考和鉴戒。
  【关键词】张晓刚 艺术学 跨学科研究
  
  张晓刚博士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以下简称《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作为东南大学“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项目”成果之一最近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并成为“艺术学林”文库著作的又一全新力作。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张晓刚《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即在“20世纪”这一特定的历史叙述框架下。对我国学者围绕艺术学展开的有关跨学科研究活动及成果予以系统梳理和检视,以期为当前的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学术参照和理论鉴戒。
  艺术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诞生的标志是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马克思·狄索瓦(Max Dessoir,又译德苏瓦尔,1867-1974)于1906年出版的著作《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他所倡导的一般艺术学。一方面是针对美学而言、与美学相并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是针对特殊艺术学即各门类艺术学而言的,是各门特殊艺术学的理论总结。艺术学在德语国各个国家的传播自不待言,就是在法、英、美、意大利、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也可以看到艺术学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所说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也就是这里的一般艺术学。
  我国学者最早对国际上这股学术思潮作出应答的是宗白华。上世纪20年代他从德国留学回国任教于南京的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现在的东南大学溯源于此),就以艺术学为题作过系列演讲,并写有体系完备的讲稿,其讲稿内容就广涉各个艺术学流派和论题(心理学、人类学、风格论、形式论、艺术分类等);30年代,艺术学研究比较兴盛,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40年代,马采先生比较系统地对艺术学的范畴、对象、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在1941年发表于《新建设》上的论文《艺术科学论》,首次涉及到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问题。解放后,50年代,艺术学基本上是翻译一些国外的文献,而且主要是苏联的。另一方面,对具体的门类艺术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艺术学的学科本体方面研究的少一些,“文革”时候基本就没有了。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很快就形成了美学热,艺术学的研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美学所取代了,甚至在国内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的概念中,认为艺术学就是美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此后就有一些学者呼吁大力开展艺术学研究,并尽快确立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90年代中期,经张道一、凌继尧、刘道广等人的大力倡导,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增设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同名),使之从组织体制上在国内得到确立。发展至今,艺术学也成为了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从艺术学的形成来看,它有三个研究领域。其一是理论艺术学,主要讨论“艺术一般”或“艺术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艺术的本质问题:其二是应用艺术学,指艺术学原理在实践领域里的具体应用,它和理论艺术学相并列。近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为艺术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三是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亦即交叉学科研究,或综合艺术学研究。其研究内容在交叉学科上应以“艺术对象”为主体,展开艺术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总体看来,我国20世纪的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呈现出“两高一低”的运行特征。“‘两高’是指20世纪20—40年代和80年代到世纪末这两个时段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最为繁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强劲势头,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等各个艺术学跨学科分支都得到了较为均衡和快速的发展”,“‘一低’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世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低谷期”。(p.100)这种现象的形成是与当时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国内从跨学科视角对艺术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专著还付诸阙如。可以说张晓刚所著《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是21世纪初对此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并由于其精彩的论述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书由绪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总体格局、各跨学科分支以及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共九部分构成。张著《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并非指广义上的围绕艺术学科且涵盖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多层次多学科合作、综合和统一的研究,而是专指艺术学的交叉学科的狭义层面上的研究。具体是指艺术学和相邻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化人类学等)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交叉而形成的艺术学分支学科。作者试图采用现代艺术学理论及跨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构成展开初步探讨,阐释其基本的学科属性和学科成熟标志,明确各跨学科的学科定位,廓清边界,确定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作者选取已较为成熟的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和艺术人类学五大艺术学跨学科领域,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实际,在横向的体系性与纵向的历史叙述之间寻找到一个较好的契合点,较为全面、立体、动态地展现了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运行过程、历史内容和发展规律。
  作者认为:“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在于艺术活动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由此产生研究艺术活动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多学科综合的必要性”(p.39),而“问题域的形成是一门跨学科诞生的真正标志(或者说是它的充分条件)。”(p.56)“一个学科问题域的形成,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学术累积成形。”(p.55)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既可以摆脱以往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既定思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本质论和封闭的系统论同时,问题的确立性和阐释的开放性,也将使我们面临多重的选择前景。作者分别以艺术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为例进行说明。在艺术心理学领域,就是围绕着艺术创作心理和接受心理。费希纳开创的“自下而上”的实验美学认识论路线,移情论对审美体验的深刻阐释,心理分析派对个人意识的开掘,原型批评对集体无意识的探险,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完型的分析,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研究等等,解决了艺术活动中包括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和气质、性格、天才、灵感等心理奥秘。艺术心理学才在艺术家心理、艺术创作心理、艺术作品心理和接受心理等领域组建确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地。而这些问题都是传统艺术学所无能为力的。在艺术社会学方面,以法国波尔多学派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艺术社会 学,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理论批判的艺术社会学,还有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艺术社会学以及苏联等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等的流派纷呈和竞相推动,使得艺术社会学也逐渐圈定了艺术生产社会学、文本社会学、观众社会学等学术场域。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人类学等跨学科分支的独立也莫不如此。
  任何一种理论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所探讨的,正是特定学科知识在自身演变过程中的具体增长与变化,以及这一知识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学术价值构造和特性问题。恩格斯说,哲学史是哲学思维的学校。同样可以说,艺术学史是艺术学理论思维不可代替的学校。正是艺术学史形成、丰富和完善着艺术学理论。而跨学科研究在艺术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具体理论的发生、发展总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历史过程,而知识层面的历史增长和变化则是其内在的支持,因而,探讨一种学科的历史演进,其知识背景所具有的特征必定会以一定的面貌呈现出来。
  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是中国现代学术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具体成果,而不是中国本土艺术学传统延伸的产物。它诞生于‘西学东渐’的文化大语境中,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交融中碰撞的智慧火花。”(p.74)毫无疑问,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知识性存在背景,这一过程的出现和演变,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一,中西方两种知识系统在交融整合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第二,这一整合过程对于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构造产生什么影响:第三。这种影响的发生本身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特性和意义,以及这种影响的存在为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形态的确立提供了什么样的规范。
  作者精彩独到的分析在书中随处可见,可以看出作者对学科相关资料、发展历史和当前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又极富前沿意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理论造诣。因此他论述起每一个问题来,都有一种总揽全局、高屋建瓴之势。即使初学者也能从这部《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清晰地了解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整体情况和来龙去脉。
  亨利·吉罗等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与对立的公众领域》一文中提出,正是学科的区分与专业化导致了批判思考的减弱,同时也使这些专业人员无法针对共同的学术关切而彼此对话。在我们看来,学科的划分与形成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社会现实的变更,以追寻艺术普遍(艺术一般)为目标的艺术学,已无法再固守学科所设定的坚强壁垒而对现实作出有效反应。因此,融合的视野和学科的交叉已成趋势,“这些学科多方面的重合产生出了双重的效果。一方面,无论是依据研究的对象还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要想为这几门学科找到明确的分界线都越来越难;另一方面,由于可接受的研究对象有了范围上的扩大,每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这样便导致了对这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学术前提的合法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质疑,而在以前,每一门学科正是借此而为自身的对立存在权利进行辩护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便是新创一些带有‘跨学科’色彩的名词,如传播学、行政学和行为科学”。
  在我国,艺术学自诞生以来就和艺术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是同步进行的,即同时表现出学科分化与学科重组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我们以现代学术观念对传统思想资源进行的学术整理、归纳和学科分化的工作持续进展,使得作为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并形成了系统的学术范畴和命题的现代学科的艺术学开始形成:另一方面。我们又广泛地采纳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视野和方法对艺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寻找艺术研究中科学与人文的最佳结合点来克服单一化视野带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p. 81)
  “跨学科”这一形式不仅可以克服艺术学独特性逐渐式微的逻辑,也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从含混不清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重新确认了它们的合法性。然而,一方面,“跨学科”应该不止是名称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科自身逻辑和扩展性动态机制的原因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交叉融合。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合法性必须源自实质内容而非形式程序。另一方面,“艺术学跨学科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理论架构随意性很大,往往对学科基本结构和相互的区别于联系缺乏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学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就对艺术学跨学科分支无限制地罗列、扩张,虽然给人以‘人丁兴旺’、‘人才济济’的假象,但却经不住自习的推敲。“(p.48)正因如此。”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必须在方法和对象上做出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和逻辑论证,并能经受住实践的有效性检验,而不能一味地满足于对方法的嫁接和试错,陷入‘方法论崇拜’的怪圈。”(p.41)
  综观全书,张晓刚博士不仅对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总体格局及各艺术学跨学科分支进行了详细的阐发,而且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反思。作者深描了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走向,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在矛盾,尤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对具体的艺术学跨学科分支进行历史回顾和描述的同时,作者着力揭示这种学科历史运动的内在脉动、发展规律、基本特征、重要关节点和其在历史运动中的理论积淀成果。作者为确立起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些基本学科范式,为正确理解和评价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是非得失、成败功过提供了学理和事实依据,以为完整的艺术学跨学科理论和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理论参考和鉴戒。虽然目前的艺术学跨学科研究还有待完善,但作者相信,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实践对艺术理论的强烈吁求以及学科建制上的可靠保障,必将推动我国的艺术学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和成熟。其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前景已不再让人怀疑。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世界电影的新流派、新思潮之一,神话诗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电影,都先后发韧于二十世纪中、后期,即世界电影的黄金时代和全盛时期。那是一个电影群星灿烂的年代,各种新电影纷至沓来;诸多电影潮流骤然大潮迭起、山呼海啸、滚滚向前!什么结构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什么恍惚电影、宗教电影、狂电影……等等,其中,神话诗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就是这一时期电影美学大潮中的两朵浪花,也是对这一时期银海观潮
[摘要] 电影《幸福并不遥远》是编剧玲子用了三年时间,深入生活,寻找灵感,精心打造出来的,有专家说,影片无论是从思想艺术质量上看还是从艺术角度上看都是上乘之作,正像一位老影人说的那样:“长影有创作农村题材影片的光荣传统,每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长影都推出了标志性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 编剧玲子 剧本 思想艺术 制作水准 一流  doi:10.3969/j.issn.1
【摘要】电影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制片是人类跨文化传播在现代社会的集中体现。同时电影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它既要传递异域文化,又要考虑本国观众的接受力,是融艺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再创造。  【关键词】电影翻译 跨文化 陈叙一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翻译,是将使用一种语言的影视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影视文本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从1949年长春电影制
[摘要]《阿甘正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通过分析中国受试者对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主要人物的跨文化解读,我们发现他们基本上能够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象征意义,但是,我们同时还注意到由于受试者对美国本土文化(美国的宗教、历史、价值观等)比较陌生,这使得他们对影片中有些人物产生误读。因此,要想较为全面、正确地跨文化解读外国电影,我国观众就要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同时加强学习自己的本土
摘要:电影批评或评论是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批评会涉及到艺术哲学,特别是电影美学等对于电影批评和评论的影响以及指导作用;电影批评理论、观念和电影批评的作用、以及电影批评的未来,都是我们需要研究讨论的课题。  关键词:电影批评 电影评论 艺术哲学 电影美学    现在我们要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电影评论家或批评家的工作是什么?  首先。就是电影评论家必须是个批评家(critic),英国著名的
【摘要】在对于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评价中,批评者与赞扬者都使用了一个共同的批评标准:忠实原著。其实从根本上讲,谁也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影视与文学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在改编中必然会有所增删,有所创造。所谓“忠实原著”只能是一种影视改编的审美原则,不应拘泥。  【关键词】《红楼梦》 忠实原著 改编 写实    在对于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的批评与赞扬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忠实
[摘要]西班牙导演亚利桑德罗·阿曼巴执导的电影《深海长眠》通过主人公雷蒙·桑佩德罗因瘫痪在床三十年而争取安乐死的故事,严肃探讨了关于生命和死亡这样一个沉重而具有哲理性的命题,影片弘扬了一种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和哲理沉思。  [关键词]生命 死亡 人    法国作家加缪在其经典著作《西西弗的神话》中开篇就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
【摘 要】近年来好莱坞凭借其雄厚的产业实力和一系列成熟的运营机制,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覆盖和扩张,迅速占领世界电影市场,并使其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中国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好莱坞电影模式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营销策略上,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但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特色,使“三位一体”的主流大片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 营销策略
[摘要]“小成本”概念本身就是相对于大制作而言的,在竞争日益严峻的电影行业中,这种投资小,宣传力度不够,演员不够知名的小成本制作电影若要取得发展,必要另辟蹊径。喜剧化走向是近年来小成本制作电影的一个明显倾向。当然这种走向是继承历史传统,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的。小成本电影的喜剧化走向表现在选材新颖,艺术手法灵活大胆,人物刻画立体化等方面。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 喜剧化 要素    小成本电影,一般
【摘要】作为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展现追寻“大道”——“民主”这一宏大主题。票房的成功,得益于作为重要载体的人物语言。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影片处理这一载体的“形式”,究竟如何达到既能抓住观众,又能表现主题“意味”的目的。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显现政治色彩浓厚的语言,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突出简明、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构成影片处理人物语言的特色。它以此“形式”,展现影片的“意味”,期待观众的情感和心灵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