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高中政治课的课堂结构之一“情境设置”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
新人教版政治课教材自2004年以来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使用),其中四本必修教材在书名上都冠以“生活”二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明确四个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教材的结构上也是耳目一新,每一课题都有探究类的材料和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的灌输。从具体的使用效果来看,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好评。然而,本版教材至今已近10年,很多老师陷入用教材“教”的老路子,而不是创新的使用教材,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的事例导入,年复一年的使用教材上的老例子。
新课改理念下,从教学过程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情境导入——问题设置——共同探究——情境回归。
首先,关于情境导入,优化情境设置是进行有效课堂探究的前提。需要遵循“三贴近”原则,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情境设置上,要让生活走进课堂,用课堂理解生活,而不是简单分析书本上的例子,举例要有时效性、趣味性、地方性。现在的学生和过去有很大区别,网络已经渗透日常生活,微博、QQ等工具已经变成生活必需品,因此,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并不比老师差,对于最新发生的热门事件也不限于娱乐歌星,这种情况下,要是老师还是一味的守着几本参考书上的例子,无法吸引学生,而是列举最具时效性和地方性的例证,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导入要与本课新知教学紧密结合,不要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要吸引学生,不要脱离学生生活和兴趣点,使得情境索然无味;更重要的是能支撑新知,不要引喻失义,材料与观点不匹配;还需要有一点难度,不要让学生一目了然,这需要老师平时注意积累,有一颗随时发现的眼睛。
情景设置上,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具有挑战性和探究价值,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沖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近年高考试题,考查能力都是依托事例(即情境),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广东卷和江苏卷甚至使用很多负面事例(目前全国卷主要是正面事例),如2011年的广东卷。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其次,在问题设置上,学生的课堂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因此,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是课堂探究是否有效的关键。合理的问题设置应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基于情境,明确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二是要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有能力展开探究,并能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化理解。三是要指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使设问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教育价值。四是要讲求几个设问之间的逻辑关联或层次性,体现引导性、富于启发性。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色世界。
再次,在共同探究上,涌现出很多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模式。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亦是参考此类模式进行改造,反映较大,在笔者看来,高中和初中还是有很大区别(杜郎口中学是初中),在这一模式下,课堂上经历具体情境的探究过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升华,使学生对学习主题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并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老师的评价也不是简单的说好,很好。要针对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对不同层次的讨论与成果进行中肯地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生活里,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对于高中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最后,最后是情境回归,老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将经历探究形成的知识回归到具体情境之中,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来分析或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体现学以致用。让矛盾的普遍性再回到特殊性之中,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而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
新人教版政治课教材自2004年以来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使用),其中四本必修教材在书名上都冠以“生活”二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明确四个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教材的结构上也是耳目一新,每一课题都有探究类的材料和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的灌输。从具体的使用效果来看,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好评。然而,本版教材至今已近10年,很多老师陷入用教材“教”的老路子,而不是创新的使用教材,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的事例导入,年复一年的使用教材上的老例子。
新课改理念下,从教学过程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情境导入——问题设置——共同探究——情境回归。
首先,关于情境导入,优化情境设置是进行有效课堂探究的前提。需要遵循“三贴近”原则,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情境设置上,要让生活走进课堂,用课堂理解生活,而不是简单分析书本上的例子,举例要有时效性、趣味性、地方性。现在的学生和过去有很大区别,网络已经渗透日常生活,微博、QQ等工具已经变成生活必需品,因此,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并不比老师差,对于最新发生的热门事件也不限于娱乐歌星,这种情况下,要是老师还是一味的守着几本参考书上的例子,无法吸引学生,而是列举最具时效性和地方性的例证,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导入要与本课新知教学紧密结合,不要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要吸引学生,不要脱离学生生活和兴趣点,使得情境索然无味;更重要的是能支撑新知,不要引喻失义,材料与观点不匹配;还需要有一点难度,不要让学生一目了然,这需要老师平时注意积累,有一颗随时发现的眼睛。
情景设置上,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具有挑战性和探究价值,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沖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近年高考试题,考查能力都是依托事例(即情境),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广东卷和江苏卷甚至使用很多负面事例(目前全国卷主要是正面事例),如2011年的广东卷。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其次,在问题设置上,学生的课堂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因此,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是课堂探究是否有效的关键。合理的问题设置应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基于情境,明确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二是要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有能力展开探究,并能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化理解。三是要指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使设问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教育价值。四是要讲求几个设问之间的逻辑关联或层次性,体现引导性、富于启发性。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色世界。
再次,在共同探究上,涌现出很多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模式。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亦是参考此类模式进行改造,反映较大,在笔者看来,高中和初中还是有很大区别(杜郎口中学是初中),在这一模式下,课堂上经历具体情境的探究过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升华,使学生对学习主题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并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老师的评价也不是简单的说好,很好。要针对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对不同层次的讨论与成果进行中肯地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生活里,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对于高中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最后,最后是情境回归,老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将经历探究形成的知识回归到具体情境之中,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来分析或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体现学以致用。让矛盾的普遍性再回到特殊性之中,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而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