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恩节到新年——节日餐桌上的美国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在美国人心中感恩节的地位和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差不多。每逢感恩节,美国人要么待在家里过节,要么开车、坐飞机回家和家人团聚,欢度每年四天的假期。从传统上来讲,感恩节一定要吃“妈妈做的菜”或者家人熟悉的菜,亲朋好友汇聚一堂,重温儿时的记忆。 美国人的感恩节是属于所有人的节日,不管“你是犹太人、黑人、白人”(引自马丁·路德·金于1965年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亚裔、阿拉伯人还是其他的种族。


  美国感恩节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是一个完全与宗教无关的节日,这和圣诞节、复活节、犹太新年、赎罪日和斋月等其他大多数节日不同,它的意义在于让大家聚在一起感恩每年食物的丰收和自然的馈赠。感恩节起源于17世纪,欧洲来的朝圣者到美国设立殖民地,并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最初,人们是在丰收后庆祝节日,也就是11月底,入冬以前。现在,感恩节的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我关于美国最初的记忆都和感恩节以及旧金山如何在一夜之间换上圣诞 “盛装”有关。
  我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来到旧金山的,那个时候对美国一点概念也没有。我只记得11月中的某天,食品店卖的东西突然就不一样了,火鸡、南瓜、新鲜蔓越莓、珍珠洋葱、抱子甘蓝、红薯、美洲山核桃、红糖、某几种香料和栗子瞬间铺天盖地。大家不约而同地大肆采购这些东西,推着满满的购物车,准备回家做菜。
  那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我第一次在美国过感恩节。Schweitzers夫妇邀请我的两个姑姑、两个堂兄妹和我去他们家过节。这对夫妇是犹太人,在上海做过生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回到了美国。这两口子个子都不高,Schweitzers太太矮胖矮胖的,看到她我就想起了我奶奶,身材和她一样圆咚咚的,也很会做菜。他们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那可真是一顿感恩节大餐。第一道菜是白灼明虾,摆盘特意做成松树的造型。那顿饭也是我对美国菜最初的印象。除了明虾,我们还吃了感恩节必不可少的烤火鸡,火鸡肚子里的填充料、火鸡汁(Turkey Gravy)、蔓越莓酱和其他所有和感恩节有关的菜(后面我会详细说)。
  当然,感恩节不吃甜点肯定说不过去,必须有南瓜派、美洲山核桃派、生奶油和“北京沙尘”。
  也许你要问了,“北京沙尘”是啥东西?
  这是Schweitzers夫妇在上海做生意的时候用中国当地的食材自创的一道甜点。板栗上市正好在感恩节前后,因此,他们用街上买的糖炒栗子和奶油做了这道点心。具体做法是:栗子去壳去皮,用加了香料的糖浆炖烂,打成泥,配生奶油吃。Schweitzers夫妇觉得这道甜点的颜色就像北京的沙尘,因此起了这个名字。我后来才发现,“北京沙尘”的做法其实和意式“勃朗峰栗子”(Monte Bianco)如出一辙。“勃朗峰栗子”的做法也是一层栗子泥一层香草奶油(加了香草精和糖的生奶油)铺上几层。


  我有时会想,这道甜点会不会又和马可·波罗有点关系?
  很快,我又发现感恩节不胡吃海塞到节操碎成渣的地步绝不能罢休。如果感恩节大餐你没吃得顶到嗓子眼,就是对大厨的大不敬,因为做菜的可能就是你自己的亲妈!
  感恩节除了庆祝丰收和感谢自然的馈赠外,不能不提那些欧洲来的朝圣者。有一种说法是,印第安人教会了这些朝圣者吃火鸡。 因此,火鸡是代表感恩节的符号,就像棒球是美国的标志之一。
  我儿时关于旧金山感恩节记忆犹新,除了人们大吃特吃传统感恩节菜之外,还有这座城市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进入圣诞节的模式。感恩节的第二天(星期五),所有的商店都在一夜间换上了圣诞装饰,每条街都被圣诞彩灯点亮。浓浓的圣诞节气氛扑面而来,天气微凉,女士们穿着皮氅采购礼物,每人手里都提着几袋战利品。在旧金山Union Square的百货公司: Macy’s,Saks Fifth Avenue, the Emporium, I Megnin 和 Bloomingdale’s等大百货公司里人潮涌动。其实,那会儿距离圣诞节还有整整一个月,但圣诞的气氛已经很浓了。而到了元旦当天,所有的圣诞装饰就会立刻消失,一切又恢复往常的安静。
  如今,美国的圣诞节已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每年10月圣诞购物季就开始了。这种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貌似跟浪漫的节日氛围非常不搭。
  如果我在旧金山,每年感恩节那天我都会请没有饭局的朋友们吃饭。我觉得我有义务这么做,因为在我看来感恩节就是要用来感恩的,不是感谢上苍,而是感谢给予我们爱和关怀的人们,并用实际行动将我们得到的爱和关怀回馈给周围的人。对我认识和帮助过我的所有人,我都心怀感激,从不认为别人对我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意见不一致时也不会妄加评论。我觉得这才是感恩节的真谛,也是我喜欢和别人分享食物的原因。因为,美食面前没有偏见,人人平等,不论你从什么地方来,也不论你是什么种族。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做的演讲经常响在耳畔,我们都应该努力营造那样一个平等的理想国度。爱本无界,分享爱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说感恩节就不能不说食物,很明显,代表美国感恩节的食物是美国菜的精髓,多年来没怎么改变。你完全可以用1875年的菜谱在2075年的感恩节做一桌菜,毫无违和感。
  感恩节总能给你一种怀旧感。我先来说说火鸡。没有火鸡的感恩节就不能叫作感恩节。


  如果说感恩节的食物有哪些发生了改变的话,应该是烤火鸡的方法已经和原来有点儿不同了。新的方法是把火鸡先泡再炸,既不环保也不健康。我没试过这个新做法,但是挺好奇。烤火鸡还是感恩节大餐的标配。但是,要烤好火鸡,其实很不容易。稍不小心,火鸡就烤柴了,一点儿汁儿都没有。烤好火鸡的秘诀是想办法让汁留在鸡肉里,还不能烤过了。开始的时候我自己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烤好过很多次,也烤砸过不少次。   火鸡配菜也是感恩节必不可少的食物,这些好吃的小菜也会让你一直惦记,直到下个感恩节再吃到它们。蔓越莓酱是烤火鸡的绝配,没有它火鸡吃起来都不是滋味儿。我一般用橙汁熬蔓越莓酱,1磅蔓越莓用1杯橙汁加半杯糖小火煮,蔓越莓熟了但还未成形的时候,加入橙皮碎。
  火鸡汁(Turkey Gravy)也很重要。感恩节吃的肉汁做法是,把火鸡脖子和鸡胗加几片香叶和新鲜的鼠尾草在高汤里煮熟,把脖子上的肉拆下来,再把鸡胗剁碎。火鸡烤熟后,从烤盘里取出,用白葡萄酒或火鸡汤把盘底的焦渣溶解。把汤汁从烤盘里倒出,加入面粉和火鸡汤搅拌。当面糊变稠,肉汁就做好了。直接把肉汁浇在火鸡肉上和土豆泥上好吃极了,绝对是来自天堂的治愈系美食。
  土豆泥做起来很简单。我一般用蒸的办法,以免破坏营养。蒸熟后,根据想要的细腻程度,用压泥器或过滤网压成泥。如果想要很细腻的土豆泥,可以两个都用一遍。再用小火加热牛奶,牛奶热了以后,加入黄油。黄油开始融化以后,放入土豆泥,加一点点盐和黑胡椒调味,就大功告成了。
  红糖黄油烤红薯也很好吃。具体做法是,将红薯蒸熟,去皮,切成大段,排入烤箱专用的玻璃烤盘。小锅里放一杯红糖,用小到中火融化,加入约100克黄油,如果喜欢,可以多加些黄油。等糖和黄油完全融化以后,浇在红薯上,再刨一些肉桂撒上,在烤箱里烤30分钟。好吃到停不下来。
  用奶油和煮的珍珠洋葱做起来简单,吃了难忘。先把洋葱外面的干皮撕掉,如果不好撕,用水泡一下,就好撕了。开中火,用橄榄油煸炒,锅要一直转,以便洋葱的各个部分均匀受热。洋葱开始变成金黄色说明里面的糖分开始焦化,这时候要小心,别炒糊了。然后一边晃动炒锅一边加入奶油,直到奶油变稠,洋葱外面裹上一层奶油。加点盐和黑胡椒调味。最后,加入切碎的欧芹,从火上端下来,这道菜就做好了。
  抱子甘蓝是感恩节必吃的蔬菜,搭配姜丝和脆培根最好吃。将抱子甘蓝洗净,从中间破开切成两半,姜去皮切细丝。用铸铁锅把培根煎脆,放在纸巾上吸掉多余的油,用手指碾碎。开中火,用橄榄油煸炒抱子甘蓝,不停地翻动直到熟,火候要掌握好,抱子甘蓝心里得是脆的,颜色也要绿。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在煸炒到半熟时加入一汤匙鸡汤。抱子甘蓝快熟时,加入姜丝拌匀,放入少许盐和黑胡椒调味,再撒上培根碎。完工!
  做上面这几道菜,盐一定要少放,撒几粒就够。最好用自然的食材调味。我发现很多人做菜放盐都放得太多,太咸。盐太多不仅破坏菜的味道,而且对健康也没有好处。
  好莱坞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从不做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给别人写的信里却介绍了火鸡填充料的做法。我仔细研究发现,这个菜谱是她20世纪50年代嫁给棒球明星乔·迪马乔以后写的,当时他们住在旧金山。我在专栏里写这个菜谱,完全是出于怀旧。对梦露的工作和生活做过详细调研的人发现,梦露的厨艺可能还不赖。大家纷纷猜测,她为了迎合老公的口味把这个菜谱改了,加了帕玛森奶酪和松子这两个意大利元素,而酸面包则是旧金山特色。
  甜点我就不多说了,只说一下南瓜和美洲山核桃派。在这篇文章里写甜点菜谱太枯燥了,我还是留点篇幅多写写怎么烤火鸡和做填充料吧!如果需要,我可以把菜谱发给你们。如果你对我的私房菜谱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在我的微博@Frank_Tribute留言,给我你的邮箱地址。
其他文献
初见加斯帕德·尤利尔,他容貌清秀、鼻梁坚挺,一双略显忧郁冰色的蓝灰色眼睛混和着一股冷傲不羁的气质让人动容。在这个“小鲜肉”倍出的娱乐圈,一味追求外表的美男已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充满着想象力和创意事物的男人才能脱颖而出。就像加斯帕德一样,有些忧郁但不迷失,单纯却不落俗,就好比一望无际的深海处,给人以未知遐想和广阔自由。  他拒绝被符号化,认为追求自己的生活不应被任何人阻止。男人就注定是蓝色的,香奈儿
期刊
1926年,成百上千的人涌去德国魏玛城郊德绍,参观一栋新落成的大楼,通体落地玻璃,直角,平屋顶,袒露着管线,这座大楼是包豪斯学院。1933年,包豪斯学院关闭,大部分学院核心人物逃去了美国,把以前想的、正在想的、打算想的事带到了美国,延伸出的现代主义新建威盛行。人们没忘记当初的包豪斯,将它浓重地记入建威史史册。在交口称威中,渐渐大家喜欢说“包豪斯风格”,包豪斯风格的别墅、衣威、家具威威就好像它是一个
期刊
一支香水爱不释手的原因,一定包括了它华丽的外衣。独特的外表有一眼定乾坤的奇效,即便是当时闻不到味道,内心也在狂呼:我要,我要,我要要要!在这个视觉年代,买椟还珠式的选择一点都不为过。
期刊
想拥有美美的妆容首先就要是将底妆基础打好,还要给肌肤全方位的保护。琳琅满目的底妆产品让你无所适从?没关系!现在,就为你订制一套底妆黄金组合,轻松应对干燥秋冬季节对底妆的严苛考验。  亦是散粉,亦是粉底液  还在用墨守成规的方式打造底妆吗?那样你就Out了!别急着用厚粉去遮盖那些瑕疵和干纹,那样只会越来越糟糕。要善于在上妆前先抹上妆前修饰乳,它是必不可少的妆前产品,让肤色均匀、明亮,达到清透妆底的效
期刊
花朵,从来都是珠宝设计的灵感源头;花朵,也是香水萃取的灵魂所在。意大利珠宝品牌Bvlgari以彩妆宝石为看家,无论是娇艳的保加利亚玫瑰,还是轻盈温婉的莲花,抑或是隐秘处一株迷人的茉莉,都让你无法拒绝来自大自然的灵动。而把这开始来自于大自然的灵感诱惑都灌入到一款宝石瓶身中,让每一瓶香水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Omnia系列瓶身灵感是从自然衔接的双环型珠宝风格演变而来,两块环形水晶紧紧相扣一起,交接出
期刊
男人注重保养一点都不丢面子。经常处在高度运转的演艺圈男星们,相比其他男性,除了需要保持积极的正能量。脸,是他们的第一标签,甚至是吃饭的本钱,如何让自己看上去精神好、气色佳、永远年轻,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护肤方式。相比于女人,男人护肤用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挺好,既然男人讨厌拖泥带水,护肤节奏的直来直往才符合他们的需求。跟女人见不得半条皱纹和一个痘痘的纠结程度相比,解决问题才是男士护肤的王道。  由《艋胛》
期刊
谭平先生曾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在德国学习生活过5年之久。回忆起在德国的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气。他认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天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国阴冷的天气使得国民缺乏热情,过于理性,在压抑中又酝酿着疯狂。理性的层面通过柏林的包豪斯风格经由视觉传达出来。而疯狂的一面威匿在作品背后,用一种新表现主义形式体现出对城市、历史的反思和严肃的思考。  通过谭平的讲述,对德式审美的起源表现做了深广的
期刊
我们的生活所需均来自大地万物,任何人类的创意发想与创新都与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设计师厉致谦的设计就带着浓厚的《地气儿》,一边力求顺应现代生活方式,一边传承文化情怀。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竹》这种材质。对他来说,这种有趣的材质极富中国文化和故事,为什么不能拿来设计一些很棒的产品,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日用器具,对材料、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呢,于是,《地器》系列家居产品便应运而生。  厉
期刊
表面上王和是简单的两個字母,却仿佛隐含着恍若图腾般的神秘力量。
期刊
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以繁华的香港为背景,展现了迷失在钢筋水泥森林中那些小人物无奈而真实的心态,让人不由得心生同感。而都市中越来越让人迷乱的高楼大厦也许并非人们内心真正渴望之物,现代人需要的是可以自由呼吸的森林。  独立设计品牌《柒木设计》来自台湾,三位设计师对眼下植被破坏、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生活感触颇深。一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虽然已经远离了原始丛林,但是自己盖起了钢筋水泥的《从林》。由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