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保障。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认真研读教材,明确学习目的。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激发出学习兴趣。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实验;课外活动
不少高中化学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即学生看似在拼命学习化学,但这并不是出于对化学的热爱,而是迫于升学压力。换言之,在目前的高中阶段,学生实际上是普遍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缺乏兴趣,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投入学习热情,也就不会从根本上提高化学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进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感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还较差,包括一些成绩较好学生,他们只能在纸上或者在试卷上做实验,但当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情况就很不理想了。为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做好教学讲授的配套工作。课堂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好的实验能使课堂学习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特别重视常规演示实验。在每次的演示中保证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要规范,保证让全班同学看清、看懂;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一列写在小黑板或纸上,演示完成后让学生解答,然后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课本演示实验旁,同时提出一道两道课后实验习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演示实验不流于形式,改变按课本背实验的不良做法。
(2)对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和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的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例如,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若教师用刀切去钠外皮给同学们展示银白色时,只有前排同学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不容易看清,也没有可能拿大块的金属钠去切割演示。所以我得将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合并,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中教师讲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实验的笔记和结论。三个实验做完了,三个结论也整理好了。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辅助教学
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等等。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等。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认知效果
认知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强化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判断高中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如能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认知效果,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也是极为有利的。为了提升课堂认知效果,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教学,使化学课堂变得生动化、形象化。目前,计算机已经可以充分模拟分子、原子以及质子的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晶体结构以及化学键等相关概念。如在进行共价键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播放软件对氯分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演示,以便可以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共用电子、共价键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发挥的作用。再如,为学生讲解接触法制备硫酸时,也可以利用播放动画视频的方法,对制备过程以及需要的设备进行梳理;实现静态制备流程与动态制备流程之间的相互转换,让学生在动画演示的过程中,准确认识各个制备环节。另外,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中,能够快速营造出具体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容量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使教学效果、认知效果以及学习兴趣得到强化。
五、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加强实验教学是保证高中化学知识能够被学生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则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操作时更好获取感性知识。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对化学实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之变得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以及趣味性。当设计好化学实验方案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氛围当中理解以及记忆知识要点,并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强烈兴趣。如,对于二氧化碳以及过氧化钠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能够采用吹气生火这一演示方法,使实验变得生动有趣。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运用适当的方法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充满奇趣的化学实验。同时,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变得非常浓厚,在实验的过程中表现出高亢的情绪。对此,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对反应的原因加以解释,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总之,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实验;课外活动
不少高中化学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即学生看似在拼命学习化学,但这并不是出于对化学的热爱,而是迫于升学压力。换言之,在目前的高中阶段,学生实际上是普遍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缺乏兴趣,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投入学习热情,也就不会从根本上提高化学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进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感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还较差,包括一些成绩较好学生,他们只能在纸上或者在试卷上做实验,但当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情况就很不理想了。为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做好教学讲授的配套工作。课堂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好的实验能使课堂学习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特别重视常规演示实验。在每次的演示中保证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要规范,保证让全班同学看清、看懂;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一列写在小黑板或纸上,演示完成后让学生解答,然后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课本演示实验旁,同时提出一道两道课后实验习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演示实验不流于形式,改变按课本背实验的不良做法。
(2)对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和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的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例如,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若教师用刀切去钠外皮给同学们展示银白色时,只有前排同学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不容易看清,也没有可能拿大块的金属钠去切割演示。所以我得将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合并,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中教师讲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实验的笔记和结论。三个实验做完了,三个结论也整理好了。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辅助教学
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等等。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等。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认知效果
认知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强化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判断高中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如能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认知效果,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也是极为有利的。为了提升课堂认知效果,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教学,使化学课堂变得生动化、形象化。目前,计算机已经可以充分模拟分子、原子以及质子的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晶体结构以及化学键等相关概念。如在进行共价键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播放软件对氯分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演示,以便可以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共用电子、共价键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发挥的作用。再如,为学生讲解接触法制备硫酸时,也可以利用播放动画视频的方法,对制备过程以及需要的设备进行梳理;实现静态制备流程与动态制备流程之间的相互转换,让学生在动画演示的过程中,准确认识各个制备环节。另外,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中,能够快速营造出具体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容量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使教学效果、认知效果以及学习兴趣得到强化。
五、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加强实验教学是保证高中化学知识能够被学生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则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操作时更好获取感性知识。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对化学实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之变得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以及趣味性。当设计好化学实验方案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氛围当中理解以及记忆知识要点,并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强烈兴趣。如,对于二氧化碳以及过氧化钠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能够采用吹气生火这一演示方法,使实验变得生动有趣。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运用适当的方法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充满奇趣的化学实验。同时,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变得非常浓厚,在实验的过程中表现出高亢的情绪。对此,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对反应的原因加以解释,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总之,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