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问题的提出 组织单元复习和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是每位教师常常面对的情况,怎样才能使复习课上得更加有效果呢?相信这个问题每位教师都思考过.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习惯,以及其它影响学生复习课效果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影响数学复习课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的提出
组织单元复习和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是每位教师常常面对的情况,怎样才能使复习课上得更加有效果呢?相信这个问题每位教师都思考过.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习惯,以及其它影响学生复习课效果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影响数学复习课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理念下的数学课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主要体现在:以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总目标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强调数学本质的教学,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提高中学生数学
2009年江苏省高考各项工作已经落下帷幕,江苏省完成了数学的第六年自主命题工作,也逐渐趋于成熟.纵观2009年江苏高考试题,数学试卷进一步优化了结构,试卷起点较低,循序渐进,在全面考察基础的同时,突出体现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计数就是数数,即求一个给定集合中所含元素的个数.现实生活中的计数问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常见数学问题,它贯穿于整个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之中,高考是常考常新.计数的对象千姿百态,计数的方法多种多样,往往用排列组合知识及常规方法来计数,但也有一些计数问题可采用特殊的方法来解答,更显活力. 1. 关系图示 当题意比较抽象,关系比较复杂时,用点表示对象,用联结点的线条表示对
2008年 12月 2 日, 安徽省骨干教师名校访学培训班在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听了史稳山老师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一课.这节课给笔者的印象很深刻,它真的是一节颇为耐人寻味的家常课. 1.教学内容及师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重点是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难点是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的代数化简. 2. 授课班级高二(7)班是苏州实验中学的理科省招班.在知识储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数学探究是这样解释的: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
高考命题的重要题源之一是来自课本的习题或例题,对课本中题目的改编是高考命题专家的拿手好戏,在近年高考中有这样一个“熟题”屡屡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为都是一类远距离的测量问题,因此笔者把它戏称为:“隔岸观火”型三角应用题,其原型来源于课本,经过专家的改编后,真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本文借这样的类型题来体味命题专家命题技巧.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每年高考的数学试卷中都有一道解答题是考察这部分内容的.在这些试题中,很多是在已给递推数列的情况下先去求其通项,进而完成其他诸如求和、不等式证明等问题.如果通项没有正确解出,即便其余知识点掌握也得不到分数.本文探讨一类常见的递推数列an+1=Kan+b,就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和推广谈谈个人的体会,供参考.
2009 年湖北高考试卷(文、理)第 20 题耐人寻味,它给人予角度多,思维入口宽的探索空间,有推理、探究、拓展的问题价值.于高中数学研究性问题教学而言,亦是可选的良好题材之一. (2009湖北高考卷·文 20)
笔者曾在初中任教多年,对初中教材的变化和现在课改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较充分的认识,现在恰好从事高二文科数学教学.在期末复习时,刚好选用到此题,原以为试题叙述简洁,问题目标明朗,学生又刚复习了函数、导数知识,难度不大,可学生的实际解题情况却出乎意料.大部分学生虽有解题的思路,但因计算失误或不会计算,导致问题(Ⅱ)的答题正确率不足 20% ,问题(Ⅲ)的正确率不足10%.以下,是笔者对此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 :本文所提出的“数学多维教育”的概念,已在笔者任教的高中1989届(1)班、1992届(2)班和2002届(3)班进行了三轮的实验. 所谓数学多维教育,就是一种多目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育目的维——德、智、体、美、劳;教育渠道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层次维——知识、 方法、能力、修养. 数学多维教育,体现数学教育的整体性,是实现数学教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