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德育教学是一种与美育、体育、心理教育密切相关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水平。目前,在许多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德育认识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德育环境差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育对策迫在眉睫。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02
  引言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受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情况并不理想。由于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逐渐成为首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这种情况对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德育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个体能动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道德教育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难以量化,违背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自身的领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在现实德育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大脑习惯。对于教学案例学生应该思考案例中的是非行为,而不是定性行为。通过对案例行为的思考,使学生对现实事件的感知和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德育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让课堂充满学生的声音,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意见,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倾听学生的声音,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讨论中发生碰撞,是形成主体性思维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二、重视环境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良好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施加更加积极的德育教学,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德育环境的优化,以此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并进行各种德育资源的有效融入。同时,良好的环境还可以减少教育活动的枯燥性,从而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德育活动的影响。比如,为了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氛围,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及时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也应该在每周设立固定的时间,比如在星期一的早上或是星期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进行班会设置。在开班会之前,班主任要提前做好班会的流程设计,确保德育教学贯穿整个班会。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班主任应该通过多媒体将社会时事即时呈现给学生,通过事例去支撑理论,使班会内容更充实。然后,班主任要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将每一位学生的想法都拿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在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时,班主任应该注重引导,从学生的分析中洞察学生的思想,摆正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道德理念。
  三、革新德育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般来说,在德育理念的转变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把握整体育人目标。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明白,这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需要注意不同教育目标之间的相互融合,以此来保障德育活动的全面性。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德育活动。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容易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产生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认知发展特点。同时,随着学生的发展变化,还应该及时对教育理念进行动态调整。第三,紧密联系社会发展。正如前文所述,德育活动的直接目标就是使学生养成符合社会标准的思想道德。因此,教师应该密切关注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情况。
  四、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道德不仅要停留在口头语言上,而且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另一方面,在现实行为当中践行德育。例如,节假日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服务型的德育活动,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尽力而为。还可以开展德育知识性的活動,开展德育演讲比赛,关于德育的辩论赛等,在辩论当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理论知识能力,将娱乐性和学术性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品德并不是通过口号标榜的,而是在实践当中证明的,有些人天天在说道德、素质等等。因此在德育教学当中不能只做"口头"德育,也不能做"人前"德育,而是要通过实践一点一滴的去证明,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德育,将德育印刻在内心的深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德育教学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现阶段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对德育方式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此来保障德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向林.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摭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76.
  [2]盛占军.浅议初中学生的德育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2):24-25.
  [3]陈妮娜.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德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导学,2018(10):55.
  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家子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仍然过于注重单词和句子模式的记忆和语法的解释,并没有忘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英语,而他们所遇到的唯一的英语书籍就是英语书籍,这导致他们的单一语言表达和缺乏语言。  关键词:小学英语;图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92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忽略英语书本的作用,而必须积极使用此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对数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现状,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字: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理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75  引言  概念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去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对于初中阶段的學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对本就枯燥的数学课程更多时候难以集中精神。教师采用提问式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主人翁的地位,让学生不坐享其成过于依靠教师。提问式教学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对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尤为重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稳步进行,班主任所肩负的班级管理职责也开始慢慢转化,从以前的私塾教书形式到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教学环境到从学生心理到成绩全面照顾的现状,对于新课改的要求,班主任都在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班级管理策略,能在及时完成教学进度,保证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的同时,在关照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锻炼集体责任感等方面也做出了努力。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初中班级管理;班干部带头
期刊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与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规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成长规律相匹配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使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唤醒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可以专注于课堂,并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的今天,学校和教师变得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而是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思辨能力是学生参加社会生活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的处理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和法治的培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独立思考,能够从多角度思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素质教育在所有学科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新的重视。核心素养是一个人修养的最关键部分,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创新素养、信息素养、学科专业实践能力是当前小学生需要发展的信息核心素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专门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指导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养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混合式教学法是指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教学模式的优势集合起来,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结构。这两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法对于树立教学中的生本理念,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的同时提高學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本文中,作者先是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法的优势,然后具体介绍了三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法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有所
期刊
摘要: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教师都是作为第一参与者,课堂的主要授课模式也是以教师为主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降低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小学语文丧失了兴趣就容易出现在课堂上面走神的情况出现,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就需要对现今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现今教师很容易采取的有力方法之一,不仅让学生增加了课堂参与感,同时也能拉近师生的关系
期刊
摘要人们常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这一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培养小学低年级的良好行为习惯尤显更为重要。本文阐述小学班主任要立足班级小学生现状,从平时点滴小事做起,抓住关键期的强化培养等一些养成教育做法,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素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育人环境;家校配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