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原有的校区规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办学要求,各高校纷纷开始建设新校区,扩大办学规模。校区的建设从征地拆迁到最后竣工验收投入使用,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其建设资金除了自筹外,绝大部分是商业银行贷款,为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别管理和利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强化预算控制,实行经济责任控制,加强投资评审制度。规范基本建设会计的管理与核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基建项目管理 在建工程 交付使用资产
前言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许多新校区,新校舍的建设从工程项目前期开工到最后竣工验收,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高校校区建设财务管理及核算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基建财务管理和用好基本建设资金,进一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会计核算的管理职能尤为重要。深切的感受到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高校基本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基本建设投资概算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投资效益不准确、不真实,建设资金损失浪费严重。
1.1.1 建设单位不重视项目前期基础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档次,造成资金浪费。
1.1.2 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还不健全,盲目决策,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
1.1.3 “重投入、轻产出”、“重资金、轻资产”。项目完工的竣工决算手续滞后,转固定资产手续办不了,使单位的固定资产帐反映不了真实情况。
1.1.4 经常变更基建计划,在基建项目立项时为抢时间,编造可行性计划,有的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工程,使得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出现严重的投资超概算、超标准。
1.2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项大的工程项目,需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陸研究、设计、招投标、建设过程管理、初步验收、结算、决算等很多环节,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建设过程非常复杂。而一部分单位在建设项目开始后,通常临时组建一个基建班子,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缺乏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基建法制观念淡薄,不能认真理解和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政策,凭意志办事,造成管理混乱,难以做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化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2 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在建工程的确认不及时
工程会计人员往往只是根据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的有关凭证被动核算,没有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而工程管理人员难以理解工程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可能在一项工程支出已经发生(比如工程设备或工程物资已经运抵)但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情况下向工程核算人员提供有关的会计凭证,工程管理人员一般总是在需要付款时才向工程财务人中提出申请,工程财务人员也只有在付款时,才能够根据实际付款确认在建工程,结果导致在建工程确认不及时。这其中包括:在确认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时,一般根据合同的约定和工程进度,分数次支付工程款并取得相应的发票,建设单位普遍是在取得发票时,根据发票金额确认相应的在建工程,在工程完工时,账面确认的工程投资往往只达到实际总造价的70%到80%。造成投资确认的不准确,容易形成帐外资产和帐外负债。在确认设备投资时,常在每一次支付设备款时,根据取得的发票金额,确认设备投资,既使设备全部到达现场,因为没有取得全额发票,往往也只是根据付款金额确认了设备总价的80%左右。使资产和负债无法真实的反映。
2.2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帐面结转交付使用资产不及时
根据现行财务制规定,竣工交付使用资产是指:工程竣工后,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竣工决算,计算已竣工工程各项交付使用工程的实际成本,办妥竣工验收和资产交接手续,才能作为交付使用资产入帐。但在实际工作中,校区的一项大型工程,从始建到初步投入使用往往历时几年,耗资庞大,而在已投入使用后,因为土建工程、电工程、室外管网工程及设备投资等无法及时做出决算,则无法准确计算已投入使用工程的实际成本,致使帐面上无法交付使用工程,而学校因此也无法增加固定资产,致使学校的资产负债情况不能真实的体现。
3 对策和建议
3.1 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1.1 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强化预算控制。
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在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年度基建计划和预算进行控制。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做到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经费来源可靠。基建会计部门必须掌握总体投资计划,特别是将最后确认的投资计划作为财务筹资、使用资金、会计核算的依据,如没有投资计划,则应停止支用基建款项,绝不能搞先斩后奏工程。
3.1.2 实行经济责任控制,加强投资评审制度。
实行领导负责制,以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运行有序的群体,提高专业知识,在领导的指挥、管理、协调和督促下,工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对工程决算实行“初审”,“终审”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要把建设的项目竣工决算,建设单位要会同中介机构以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审查建设成本、费用开支,结余资金等,全面分析投资效果,并会同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做好交付使用资产部分的审查。
3.2 针对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作如下处理:
建设单位应定期和施工单位办理工程债权债务结算,会计部门应根据施工合同和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或设备供货单位认可的债权债务结算凭证,确认在建工程及设备投资。根据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将在建工程或设备投资与已付款之间的差异,确认为短期付债或长期负债,而不论是否收到发票。待中介机构做出项目工程决算后,据以调整在建工程和设备投资金额,这样可以尽量的缩少产生的帐外资产的数量,最大限度的体现学校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对于存在的第二种情况,在现实情况下,在一项工程已实际投入使用后,可以先按在建工程、设备投资及其他投资的余额暂作交付,学校暂以交付部分计人固定资产。待各项工程决算做出后,逐笔将差异部分做出调整,冲回原已暂作交付的资产,再将已准确计算实际成本的工程项目作为交付资产入帐。这样虽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但相对于产生大量的帐外资产,这种差异是可以容许的。
结语
校区的建设从征地拆迁到最后竣工验收投入使用,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其建设资金除了自筹外,绝大部分是商业银行贷款,为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则管理和利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基本建设会计的管理与核算尤为重要。深切的感受到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高校基本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强化预算控制,实行经济责任控制,加强投资评审制度。
[关键词]基建项目管理 在建工程 交付使用资产
前言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许多新校区,新校舍的建设从工程项目前期开工到最后竣工验收,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高校校区建设财务管理及核算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基建财务管理和用好基本建设资金,进一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会计核算的管理职能尤为重要。深切的感受到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高校基本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基本建设投资概算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投资效益不准确、不真实,建设资金损失浪费严重。
1.1.1 建设单位不重视项目前期基础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档次,造成资金浪费。
1.1.2 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还不健全,盲目决策,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
1.1.3 “重投入、轻产出”、“重资金、轻资产”。项目完工的竣工决算手续滞后,转固定资产手续办不了,使单位的固定资产帐反映不了真实情况。
1.1.4 经常变更基建计划,在基建项目立项时为抢时间,编造可行性计划,有的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工程,使得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出现严重的投资超概算、超标准。
1.2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项大的工程项目,需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陸研究、设计、招投标、建设过程管理、初步验收、结算、决算等很多环节,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建设过程非常复杂。而一部分单位在建设项目开始后,通常临时组建一个基建班子,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缺乏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基建法制观念淡薄,不能认真理解和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政策,凭意志办事,造成管理混乱,难以做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化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2 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在建工程的确认不及时
工程会计人员往往只是根据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的有关凭证被动核算,没有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而工程管理人员难以理解工程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可能在一项工程支出已经发生(比如工程设备或工程物资已经运抵)但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情况下向工程核算人员提供有关的会计凭证,工程管理人员一般总是在需要付款时才向工程财务人中提出申请,工程财务人员也只有在付款时,才能够根据实际付款确认在建工程,结果导致在建工程确认不及时。这其中包括:在确认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时,一般根据合同的约定和工程进度,分数次支付工程款并取得相应的发票,建设单位普遍是在取得发票时,根据发票金额确认相应的在建工程,在工程完工时,账面确认的工程投资往往只达到实际总造价的70%到80%。造成投资确认的不准确,容易形成帐外资产和帐外负债。在确认设备投资时,常在每一次支付设备款时,根据取得的发票金额,确认设备投资,既使设备全部到达现场,因为没有取得全额发票,往往也只是根据付款金额确认了设备总价的80%左右。使资产和负债无法真实的反映。
2.2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帐面结转交付使用资产不及时
根据现行财务制规定,竣工交付使用资产是指:工程竣工后,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竣工决算,计算已竣工工程各项交付使用工程的实际成本,办妥竣工验收和资产交接手续,才能作为交付使用资产入帐。但在实际工作中,校区的一项大型工程,从始建到初步投入使用往往历时几年,耗资庞大,而在已投入使用后,因为土建工程、电工程、室外管网工程及设备投资等无法及时做出决算,则无法准确计算已投入使用工程的实际成本,致使帐面上无法交付使用工程,而学校因此也无法增加固定资产,致使学校的资产负债情况不能真实的体现。
3 对策和建议
3.1 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1.1 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强化预算控制。
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在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年度基建计划和预算进行控制。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做到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经费来源可靠。基建会计部门必须掌握总体投资计划,特别是将最后确认的投资计划作为财务筹资、使用资金、会计核算的依据,如没有投资计划,则应停止支用基建款项,绝不能搞先斩后奏工程。
3.1.2 实行经济责任控制,加强投资评审制度。
实行领导负责制,以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运行有序的群体,提高专业知识,在领导的指挥、管理、协调和督促下,工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对工程决算实行“初审”,“终审”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要把建设的项目竣工决算,建设单位要会同中介机构以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审查建设成本、费用开支,结余资金等,全面分析投资效果,并会同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做好交付使用资产部分的审查。
3.2 针对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作如下处理:
建设单位应定期和施工单位办理工程债权债务结算,会计部门应根据施工合同和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或设备供货单位认可的债权债务结算凭证,确认在建工程及设备投资。根据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将在建工程或设备投资与已付款之间的差异,确认为短期付债或长期负债,而不论是否收到发票。待中介机构做出项目工程决算后,据以调整在建工程和设备投资金额,这样可以尽量的缩少产生的帐外资产的数量,最大限度的体现学校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对于存在的第二种情况,在现实情况下,在一项工程已实际投入使用后,可以先按在建工程、设备投资及其他投资的余额暂作交付,学校暂以交付部分计人固定资产。待各项工程决算做出后,逐笔将差异部分做出调整,冲回原已暂作交付的资产,再将已准确计算实际成本的工程项目作为交付资产入帐。这样虽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但相对于产生大量的帐外资产,这种差异是可以容许的。
结语
校区的建设从征地拆迁到最后竣工验收投入使用,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其建设资金除了自筹外,绝大部分是商业银行贷款,为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则管理和利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基本建设会计的管理与核算尤为重要。深切的感受到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高校基本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强化预算控制,实行经济责任控制,加强投资评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