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17日,庆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刊30周年暨“深化社会主义研究”座谈会在中央编译局举行,来自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组部、中宣部、中联部、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求是杂志社、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网、北京日报社、学习时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近80人参加会议。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副局长俞可平、张卫峰、魏海生、王学东,副秘书长杨金海,局老领导顾锦屏、李兴耕、张海滨以及世界所所长张文成等各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主持,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致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主编季正聚介绍了杂志的发展情况。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求是》杂志原总编辑王天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刘海藩,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直机关侨联主席李君如,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赵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社学会常务副会长严书翰,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李良栋,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黄百炼,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宗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前秘书长姜述贤,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邢广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景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赵甲明等几十位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杂志发展与深化社会主义研究这一主题,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执政规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社会民主主义、社会转型问题、中国现实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衣俊卿局长在致辞中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多年来对编译局理论事业发展和杂志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30年走过的足迹,并结合杂志的发展谈了几点对理论工作的想法。他指出:
第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等几个刊物是中央编译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过去30年我局理论工作不断拓展的表征。中央编译局从1953年创立至今,其理论工作是个不断拓展的过程。最初编译局主要从事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60年代初,编译局开始中央文献的翻译,再后来,编译局又逐渐加强了理论研究,并形成两个研究所,即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这就使编译局的工作从编译发展到党的理论创新的研究。杂志也是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编译局的“四刊一社”作为理论研究的载体,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编译局理论事业不断拓宽和发展壮大的表征。中央编译局按照中央领导关于把编译局建设成为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指示精神,坚持“为中央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翻译与研究并重、研究经典文献与研究现实问题并重”、“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理论宣传的普及并重”的方针。作为中央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编译局不是要进行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是要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研究,而“四刊一社”是整个理论研究、文献翻译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从编译局理论事业的不断发展、拓宽、深入方面来认识杂志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我们要不断拓宽视野。改革开放30年也是党在理论创新方面不断发展的30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在整个党的理论创新中,杂志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有很多杂志和出版社,但我们的杂志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我们所刊登的文章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文本的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状况的研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特色非常鲜明。在这些理论问题中,中央编译局逐渐成为中央理论外宣的中心。依托外语的优势,编译局的杂志也体现出对外交流的特点,定位和特色有明显的特点。在各位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杂志办刊水平不断提高。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评价系统中,我们的杂志在马克思主义类、政治学类杂志中一直名列前茅。这说明,我们杂志是开放的理论建设平台,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品位、理论品位。不仅从中央编译局的事业来看,而且从过去30年党的理论创新发展来看,杂志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从今后的发展来看,编译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编译、理论研究以及国际化理论交流的重要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理论阵地的建设,如“四刊一社”和信息化理论网的建设。编译局人员不多,真正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更少,因此要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即要把编译局建成中央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把编译与研究进行有机整合,突出优势,在新时期极大地提升党的理论影响力、解释力和传播力。还要把编译局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理论外宣平台。在这方面,我们的出版机构尤其是杂志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因此,杂志的发展既要保持自身优势,也要自觉地整合进编译局的发展、整合进编译局的特色研究领域当中。在未来的发展中,编译局在理论创新方面任重道远,杂志的发展也任重道远。
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首先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刊30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是其喜欢看的刊物,经常会有重点地仔细阅读。他本人从中受到很大教育,特别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联系中国实际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存在不同思潮激烈碰撞的背景下,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正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尖锐斗争,因此,学习、宣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看待和解决目前的问题,克服困难,乘胜而上。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同志指出,在学术竞争、发行量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还保持着编辑思想活力,不断对当代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作出学术回应,取得了很大成绩。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思想理论界形成我们的声音,通过学术方式传播我们的声音,把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学术化,通过学术化实现大众化。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王天玺同志指出,自己一直很关注这个杂志。杂志名字改了几次,改成现在的名字非常好。苏东剧变后很多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念。但现在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越来越说明,当代世界的出路就是社会主义,2l世纪将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到最后这个阶段,资本主义所有矛盾都激化了、最大化了,除了社会主义没有别的出路。这个杂志的名字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吸引人,并给人以方向。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刘海藩同志指出,作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忠实读者,从中受益很大,杂志是很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阵地。他从当代世界这个视角探讨了如何研究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他指出:第一,在当代世界中研究社会主义,首先要以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必然”为指导,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资本主义的判断。第二,要认清当前的世界形势。现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扩张。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大于风险。但需要强调的是,机遇需要我们有本事、有能力、有内功才能抓住。我们要用百分之一百的精力研究和抓住机遇,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研究和规避风险。第三,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主流媒体和理论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表述、宣传非常正确,但社会上的杂音也很多,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通过研究更好地深化和加强宣传的有效性。第四,理论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创新不是讲新话而是要有说服力,理论只有说服群众才有生命力,只有群众能理解和践行的理论才是创新的理论。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同志指出,其专业生涯与编译局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紧密联系,有30年不解情缘。这个杂志从开始创办到今天的不少文章都是自己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资料,对这个杂志很有感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从世界的视野和眼光来研究社会主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从国外和历史当中搜寻出一部分很有价值的资料加以概括、介绍、翻译,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原始性资料。二是视野比较开阔,放眼整个世界,放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放眼世界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流派,研究社会主义发展态势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三是面向中国的实际,深入社会现实,对中国的具体问题加以挖掘、介绍和研究。四是编辑和发表的文章比较严谨,学术性强,政治方向、分寸把握得比较好。深化社会主义研究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关系,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有很多长处的社会主义,但这个中国特色是在与世界的比较当中出现、存在和发展的,是在与世界双向互动中向前发展和推进的。因此,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打开国门,放开眼界,在与世界的比较、学习、借鉴、碰撞中向前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好宣传、介绍和传播工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给予理解和接受。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同志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很好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理论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给实践中的人们提供“必要的支柱”。这些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经过苏东剧变、“9·11”事件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经过举办北京奥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所取得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是值得自豪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太“神气”、太“自大”了,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和自觉。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西方的压力面前不自卑,在自己的成就面前也不自大,而是谦虚谨慎地对待取得的成绩,老老实实地面对社会现实,研究真理、学习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现在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一定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和自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赵曜同志指出,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离不开两个单位,一个是中央编译局,一个是文献研究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之所以办得好,与主办单位和编辑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反映了他们的水平。这个杂志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也是社会主义研究的高层论坛。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做到:一是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二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三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是自觉划清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线。
作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同志回顾了杂志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他认为,30年来,杂志在编辑部全体人员兢兢业业的努力下越办越好。会议主题非常好,深化社会主义研究也是大家对杂志今后的重要期盼。要深化研究社会主义,首先要深化研究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因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继承物、取代物、创新物,只有深化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研究,才能知道今后社会主义怎么发展。而要深化研究资本主义,首先就要研究资本主义现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学术争论,而是对当今时代主题和党的对外方针的理解的问题。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严书翰同志指出,这几年党中央很重视马克思主义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提升为一级学科,其下有六个二级学科,其中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学科与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有重叠的地方,应该进行科学分工。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李良栋同志指出,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艰难困苦中向前探索,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互相配合的结果。《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不仅立足中国国情,而且具有世界视野和宽广的现代视野,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保持了独立的学术立场。
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黄百炼同志指出,自己的学术发展和成长都伴随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成长。他建议杂志要依托编译局的优势,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世界视角的理论支撑,为国内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视角的经验和对策。
北京大学的黄宗良教授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保持了好的文风;编译局之所以有吸引力,也是因为有一批老的理论工作者有好的学风。杂志要办好还要从继续搞好文风开始,党要搞好也要从改变党风开始。文风是党风的文字表达形式。因此,我们写文章不要讲套话、空话,而要讲真话、心里话、管用的话;要少说连自己都搞不明白的话,而要讲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话。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更要消除无可奈何、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动于衷的心态,切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前秘书长姜述贤同志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能够把中央的精神和学者的智慧恰当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为老中青三代研究者提供学术平台,是难能可贵的。他建议杂志今后要加强对国际社会发展和世界经验的介绍、研究,同时进一步贴近中央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邢广程同志指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很大。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将一些档案资料解密,如苏共代表大会的全部文件和速记记录等,编译局应该多做一些工作。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主编季正聚介绍了杂志的发展情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办于1980年,时名为《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广大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关心下,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杂志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国际共运、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政治学、社会学的重要阵地,作者发表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场所,读者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和拓宽理论视野的重要渠道和窗口。杂志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从1997年至今,杂志有5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从1992年至今,有600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03年至今,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排名中,杂志分别位列政治类杂志第5、3、4、4、2、4、4名;2007年至今,位列马克思主义类杂志第2、9、12名。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来源期刊中,杂志位列马克思主义类第五位。在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杂志位列国际政治类第五位。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魏海生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层次高、规模大、会风好、信息量大,富有成效。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讲话既有对杂志3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又有对杂志今后繁荣发展的对策建议,还有对深化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的深刻见解。希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要积极吸纳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建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增强中央期刊的导向作用和鲜明的学术特色,努力打造一流学术名刊。
[责任编辑:禾 子]
会议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主持,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致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主编季正聚介绍了杂志的发展情况。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求是》杂志原总编辑王天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刘海藩,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直机关侨联主席李君如,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赵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社学会常务副会长严书翰,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李良栋,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黄百炼,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宗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前秘书长姜述贤,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邢广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景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赵甲明等几十位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杂志发展与深化社会主义研究这一主题,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执政规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社会民主主义、社会转型问题、中国现实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衣俊卿局长在致辞中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多年来对编译局理论事业发展和杂志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30年走过的足迹,并结合杂志的发展谈了几点对理论工作的想法。他指出:
第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等几个刊物是中央编译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过去30年我局理论工作不断拓展的表征。中央编译局从1953年创立至今,其理论工作是个不断拓展的过程。最初编译局主要从事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60年代初,编译局开始中央文献的翻译,再后来,编译局又逐渐加强了理论研究,并形成两个研究所,即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这就使编译局的工作从编译发展到党的理论创新的研究。杂志也是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编译局的“四刊一社”作为理论研究的载体,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编译局理论事业不断拓宽和发展壮大的表征。中央编译局按照中央领导关于把编译局建设成为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指示精神,坚持“为中央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翻译与研究并重、研究经典文献与研究现实问题并重”、“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理论宣传的普及并重”的方针。作为中央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编译局不是要进行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是要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研究,而“四刊一社”是整个理论研究、文献翻译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从编译局理论事业的不断发展、拓宽、深入方面来认识杂志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我们要不断拓宽视野。改革开放30年也是党在理论创新方面不断发展的30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在整个党的理论创新中,杂志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有很多杂志和出版社,但我们的杂志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我们所刊登的文章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文本的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状况的研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特色非常鲜明。在这些理论问题中,中央编译局逐渐成为中央理论外宣的中心。依托外语的优势,编译局的杂志也体现出对外交流的特点,定位和特色有明显的特点。在各位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杂志办刊水平不断提高。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评价系统中,我们的杂志在马克思主义类、政治学类杂志中一直名列前茅。这说明,我们杂志是开放的理论建设平台,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品位、理论品位。不仅从中央编译局的事业来看,而且从过去30年党的理论创新发展来看,杂志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从今后的发展来看,编译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编译、理论研究以及国际化理论交流的重要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理论阵地的建设,如“四刊一社”和信息化理论网的建设。编译局人员不多,真正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更少,因此要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即要把编译局建成中央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把编译与研究进行有机整合,突出优势,在新时期极大地提升党的理论影响力、解释力和传播力。还要把编译局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理论外宣平台。在这方面,我们的出版机构尤其是杂志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因此,杂志的发展既要保持自身优势,也要自觉地整合进编译局的发展、整合进编译局的特色研究领域当中。在未来的发展中,编译局在理论创新方面任重道远,杂志的发展也任重道远。
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首先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刊30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是其喜欢看的刊物,经常会有重点地仔细阅读。他本人从中受到很大教育,特别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联系中国实际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存在不同思潮激烈碰撞的背景下,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正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尖锐斗争,因此,学习、宣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看待和解决目前的问题,克服困难,乘胜而上。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同志指出,在学术竞争、发行量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还保持着编辑思想活力,不断对当代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作出学术回应,取得了很大成绩。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思想理论界形成我们的声音,通过学术方式传播我们的声音,把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学术化,通过学术化实现大众化。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王天玺同志指出,自己一直很关注这个杂志。杂志名字改了几次,改成现在的名字非常好。苏东剧变后很多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念。但现在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越来越说明,当代世界的出路就是社会主义,2l世纪将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到最后这个阶段,资本主义所有矛盾都激化了、最大化了,除了社会主义没有别的出路。这个杂志的名字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吸引人,并给人以方向。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刘海藩同志指出,作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忠实读者,从中受益很大,杂志是很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阵地。他从当代世界这个视角探讨了如何研究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他指出:第一,在当代世界中研究社会主义,首先要以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必然”为指导,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资本主义的判断。第二,要认清当前的世界形势。现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扩张。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大于风险。但需要强调的是,机遇需要我们有本事、有能力、有内功才能抓住。我们要用百分之一百的精力研究和抓住机遇,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研究和规避风险。第三,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主流媒体和理论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表述、宣传非常正确,但社会上的杂音也很多,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通过研究更好地深化和加强宣传的有效性。第四,理论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创新不是讲新话而是要有说服力,理论只有说服群众才有生命力,只有群众能理解和践行的理论才是创新的理论。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同志指出,其专业生涯与编译局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紧密联系,有30年不解情缘。这个杂志从开始创办到今天的不少文章都是自己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资料,对这个杂志很有感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从世界的视野和眼光来研究社会主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从国外和历史当中搜寻出一部分很有价值的资料加以概括、介绍、翻译,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原始性资料。二是视野比较开阔,放眼整个世界,放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放眼世界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流派,研究社会主义发展态势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三是面向中国的实际,深入社会现实,对中国的具体问题加以挖掘、介绍和研究。四是编辑和发表的文章比较严谨,学术性强,政治方向、分寸把握得比较好。深化社会主义研究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关系,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有很多长处的社会主义,但这个中国特色是在与世界的比较当中出现、存在和发展的,是在与世界双向互动中向前发展和推进的。因此,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打开国门,放开眼界,在与世界的比较、学习、借鉴、碰撞中向前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好宣传、介绍和传播工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给予理解和接受。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同志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很好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理论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给实践中的人们提供“必要的支柱”。这些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经过苏东剧变、“9·11”事件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经过举办北京奥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所取得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是值得自豪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太“神气”、太“自大”了,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和自觉。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西方的压力面前不自卑,在自己的成就面前也不自大,而是谦虚谨慎地对待取得的成绩,老老实实地面对社会现实,研究真理、学习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现在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一定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和自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赵曜同志指出,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离不开两个单位,一个是中央编译局,一个是文献研究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之所以办得好,与主办单位和编辑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反映了他们的水平。这个杂志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也是社会主义研究的高层论坛。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做到:一是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二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三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是自觉划清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线。
作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同志回顾了杂志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他认为,30年来,杂志在编辑部全体人员兢兢业业的努力下越办越好。会议主题非常好,深化社会主义研究也是大家对杂志今后的重要期盼。要深化研究社会主义,首先要深化研究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因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继承物、取代物、创新物,只有深化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研究,才能知道今后社会主义怎么发展。而要深化研究资本主义,首先就要研究资本主义现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学术争论,而是对当今时代主题和党的对外方针的理解的问题。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严书翰同志指出,这几年党中央很重视马克思主义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提升为一级学科,其下有六个二级学科,其中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学科与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有重叠的地方,应该进行科学分工。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李良栋同志指出,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艰难困苦中向前探索,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互相配合的结果。《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不仅立足中国国情,而且具有世界视野和宽广的现代视野,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保持了独立的学术立场。
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黄百炼同志指出,自己的学术发展和成长都伴随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的成长。他建议杂志要依托编译局的优势,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世界视角的理论支撑,为国内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视角的经验和对策。
北京大学的黄宗良教授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保持了好的文风;编译局之所以有吸引力,也是因为有一批老的理论工作者有好的学风。杂志要办好还要从继续搞好文风开始,党要搞好也要从改变党风开始。文风是党风的文字表达形式。因此,我们写文章不要讲套话、空话,而要讲真话、心里话、管用的话;要少说连自己都搞不明白的话,而要讲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话。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更要消除无可奈何、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动于衷的心态,切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前秘书长姜述贤同志指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能够把中央的精神和学者的智慧恰当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为老中青三代研究者提供学术平台,是难能可贵的。他建议杂志今后要加强对国际社会发展和世界经验的介绍、研究,同时进一步贴近中央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邢广程同志指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很大。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将一些档案资料解密,如苏共代表大会的全部文件和速记记录等,编译局应该多做一些工作。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主编季正聚介绍了杂志的发展情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办于1980年,时名为《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广大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关心下,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杂志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国际共运、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政治学、社会学的重要阵地,作者发表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场所,读者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和拓宽理论视野的重要渠道和窗口。杂志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从1997年至今,杂志有5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从1992年至今,有600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03年至今,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排名中,杂志分别位列政治类杂志第5、3、4、4、2、4、4名;2007年至今,位列马克思主义类杂志第2、9、12名。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来源期刊中,杂志位列马克思主义类第五位。在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杂志位列国际政治类第五位。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魏海生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层次高、规模大、会风好、信息量大,富有成效。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讲话既有对杂志3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又有对杂志今后繁荣发展的对策建议,还有对深化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的深刻见解。希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要积极吸纳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建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增强中央期刊的导向作用和鲜明的学术特色,努力打造一流学术名刊。
[责任编辑:禾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