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基础上的新农业发展形态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新形势下必须推进产业化与农村发展的相互融合,拓展农村产业区域发展的方式和产业融合模式,以传统农业带动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农产品的附加属性创造更多价值。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重要性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产品流通产业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但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农产品市场建立仍存在基础薄弱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产业化中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和国际化趋势较弱,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①市场化。市场导向是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要贯彻到底的原则,所有的商品交易和其它贸易发展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根据市场特点重新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占据主要竞争力;②区域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制造往往呈现出区域连片的特点,这种集中型的产业布局模式有着较稳定的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符合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③要素集中化。通讯行业的发展加速的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使得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联系更紧密;④建制化。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要素的逐渐集中,许多产业化基地与企业间签署了长期合作合同,对于乡镇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创新起着关键作用,传统农业逐渐向有专业化生产设施和流程化工艺加工技术的工厂农业发展,真正需要人力劳动的农活越来越少;⑤一体化。从农产品的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经营,农业上下游产业形成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一体化的主要特点,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但同时也是其薄弱环节所在。
二、农业产业化于农村发展意义
(一)加速农村内部的价值融合
果苗、种苗、化肥等基本生产原料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机械的租赁与出售等,使得农业生产内部协作日益紧密,这种紧密合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技术大融合和生产大融合的雏形,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打破农业生产的技术限制。我们餐桌上丰富多彩的果蔬就得益于大融合趋势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界限逐渐模糊,文化价值趋同感进一步增强,由此可见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层面的对外开放。
(二)拓展传统农村产业布局
农村产业的重新布局经历了聚和散的过程,聚即将产业技术、资本和人力等资源聚集在一起,通过农产品的加工生产以及餐饮销售等产业进行资源重组和重新配置,进而利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将所生产的产品发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农村地区价值理念的向外扩展不断吸引资本注入当地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龙头企业规模大、档次高
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是直接面对国内外市场冲击的,一旦发生国际性经济动荡,首当其冲是行业中的“老大哥”,实际上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其风险性和投机性并存。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当地产品、技术、价值文化等走向国际,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目光,对龙头企业的帮扶实质上就是在帮助当地农业产业,就是在帮助农民。
(四)打破传统农业的封闭式发展
传统农业缺少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多处于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交运行业发展,产业化有了与外部市场交流的机会,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和技术上的封闭发展趋势,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型的管理方式,信息共享、产品共享、资源共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三大基石,这也是新的产业革命所要求的基本原则。
(五)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城市建设发展带动其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地区丰富的第一产业资源开始向城市二、三产业转化,由此带动城市地区服务业发展以及城乡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三产融合,也体现了农业现代化所体现出的产业范围的扩大,农村的产品走出去了、城市的经济带进来了。
(六)推动规模化生产方式的普及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企业化不但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其在市场范围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有利于其它有能力、有资质的地方企业和农户参与到规模化生产中,为其它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借鉴意义,也加强了区域间生产方式的普及。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协同发展途径
(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标准的建立对于规范农业市场具有积极作用,是带动农户发展的必需途径,同时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起着关键作用。推动龙头企业改革,提升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增加值,强调企业在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企业申报公开、透明。
(二)健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金融支持
更多的农户倾向于建立自己的企业进行运营,因此必须要健全农村多层级的信用体系,为有需求的农户创造条件、提供担保,真正走入农村、建设农村、助力农业发展,降低贷款主体的金融风险,具体可通过增设农村地區的金融服务网点、针对当地设计金融产品等;另外对于企业而言,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产的配置过程,形成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和金融服务模式。
(三)补足人才短板,补足农业需求
农村劳动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大量涌向城市致使部分产业发展受阻,所以必须要尽快实现人才资源的反哺,补足农村地区的人才短板,发挥高新产业人才、科研人才的带头做支撑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在技术层面的抗风险能力,尽量满足农业现代化生产需求。
(四)壮大经营主体,拓展市场规模
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本质上在于通过区域性的“先富”带动小规模经营体的“后富”,将更多的小农户纳入规模化生产经营体系中,依托于电商平台、国际性对口农业、观光农业、会展营销等形式拓展农业市场规模。
四、结语
为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必须要推进第一、二和三产业的融合,在大融合趋势和背景下开展品牌创立与推广工作,以大带小、以点带面,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并丰富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让更多资本力量参与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加快产业园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内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将传统农业发展带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赵洋,黄万猛,刘水镜,高建立.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16):9.
[2]敖凯梅.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见解[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1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重要性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产品流通产业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但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农产品市场建立仍存在基础薄弱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产业化中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和国际化趋势较弱,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①市场化。市场导向是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要贯彻到底的原则,所有的商品交易和其它贸易发展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根据市场特点重新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占据主要竞争力;②区域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制造往往呈现出区域连片的特点,这种集中型的产业布局模式有着较稳定的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符合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③要素集中化。通讯行业的发展加速的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使得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联系更紧密;④建制化。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要素的逐渐集中,许多产业化基地与企业间签署了长期合作合同,对于乡镇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创新起着关键作用,传统农业逐渐向有专业化生产设施和流程化工艺加工技术的工厂农业发展,真正需要人力劳动的农活越来越少;⑤一体化。从农产品的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经营,农业上下游产业形成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一体化的主要特点,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但同时也是其薄弱环节所在。
二、农业产业化于农村发展意义
(一)加速农村内部的价值融合
果苗、种苗、化肥等基本生产原料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机械的租赁与出售等,使得农业生产内部协作日益紧密,这种紧密合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技术大融合和生产大融合的雏形,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打破农业生产的技术限制。我们餐桌上丰富多彩的果蔬就得益于大融合趋势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界限逐渐模糊,文化价值趋同感进一步增强,由此可见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层面的对外开放。
(二)拓展传统农村产业布局
农村产业的重新布局经历了聚和散的过程,聚即将产业技术、资本和人力等资源聚集在一起,通过农产品的加工生产以及餐饮销售等产业进行资源重组和重新配置,进而利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将所生产的产品发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农村地区价值理念的向外扩展不断吸引资本注入当地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龙头企业规模大、档次高
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是直接面对国内外市场冲击的,一旦发生国际性经济动荡,首当其冲是行业中的“老大哥”,实际上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其风险性和投机性并存。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当地产品、技术、价值文化等走向国际,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目光,对龙头企业的帮扶实质上就是在帮助当地农业产业,就是在帮助农民。
(四)打破传统农业的封闭式发展
传统农业缺少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多处于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交运行业发展,产业化有了与外部市场交流的机会,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和技术上的封闭发展趋势,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型的管理方式,信息共享、产品共享、资源共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三大基石,这也是新的产业革命所要求的基本原则。
(五)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城市建设发展带动其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地区丰富的第一产业资源开始向城市二、三产业转化,由此带动城市地区服务业发展以及城乡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三产融合,也体现了农业现代化所体现出的产业范围的扩大,农村的产品走出去了、城市的经济带进来了。
(六)推动规模化生产方式的普及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企业化不但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其在市场范围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有利于其它有能力、有资质的地方企业和农户参与到规模化生产中,为其它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借鉴意义,也加强了区域间生产方式的普及。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协同发展途径
(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标准的建立对于规范农业市场具有积极作用,是带动农户发展的必需途径,同时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起着关键作用。推动龙头企业改革,提升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增加值,强调企业在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企业申报公开、透明。
(二)健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金融支持
更多的农户倾向于建立自己的企业进行运营,因此必须要健全农村多层级的信用体系,为有需求的农户创造条件、提供担保,真正走入农村、建设农村、助力农业发展,降低贷款主体的金融风险,具体可通过增设农村地區的金融服务网点、针对当地设计金融产品等;另外对于企业而言,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产的配置过程,形成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和金融服务模式。
(三)补足人才短板,补足农业需求
农村劳动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大量涌向城市致使部分产业发展受阻,所以必须要尽快实现人才资源的反哺,补足农村地区的人才短板,发挥高新产业人才、科研人才的带头做支撑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在技术层面的抗风险能力,尽量满足农业现代化生产需求。
(四)壮大经营主体,拓展市场规模
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本质上在于通过区域性的“先富”带动小规模经营体的“后富”,将更多的小农户纳入规模化生产经营体系中,依托于电商平台、国际性对口农业、观光农业、会展营销等形式拓展农业市场规模。
四、结语
为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必须要推进第一、二和三产业的融合,在大融合趋势和背景下开展品牌创立与推广工作,以大带小、以点带面,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并丰富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让更多资本力量参与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加快产业园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内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将传统农业发展带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赵洋,黄万猛,刘水镜,高建立.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16):9.
[2]敖凯梅.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见解[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