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所谓游戏化过渡音乐,指在过渡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孩子开展各式各样的音乐小游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组织不同人数的孩子们一起参加游戏。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不是在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而是出于游戏主体——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自主地进行活动。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一要创设幼儿自主发展的氛围,二要激发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往往是教师比较忽视的环节,笔者认为通过游戏化过渡音乐既可以改善以往过渡环节的枯燥乏味,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过渡音乐 发展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92
过渡环节泛指一个活动和另一个活动衔接的中间阶段。传统模式中一日活动的安排与组织一般是由教师决定,在从上一个活动到下一个活动转换的等待时间中,幼儿无所事事,又不允许随意聊天。但孩子正处于身体动作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如果过渡环节一味地让孩子消极等待,而在游戏化的过渡音乐中,孩子能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像力,调动孩子参与下一个活动的积极性,改善孩子在过渡环节中消极等待的状况,让孩子成为过渡环节的主人,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那么如何通过游戏化过渡音乐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呢?
一、让幼儿成为过渡环节的主人
现在的幼儿园对过渡环节比较不重视,很少会采用游戏的形式,即使是游戏,也往往由老师来精心安排,幼儿往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表面上看,幼儿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其实他们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并没有发挥出来。
首先从目前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现状来分析:
1.从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来看。尽管很多幼儿园对过渡环节作了紧凑化的处理,但这种改变是否与《纲要》所倡导的精神一致?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减少不必要的”,那么尽可能地压缩过渡环节的转换时间,似乎是合理的。但是从“以幼儿为本”的角度来说,紧凑、频繁的活动转换环节,并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可见,单一的紧凑化处理并没有解决过渡环节的实质问题。
2.从教师的组织来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一般都是用如厕、洗手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这些方式往往采用整齐划一,费时(如第一组去喝水,第二组去上厕所,第三组……)。环节之间的转换比较生硬,过多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原因是如果教师不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打乱一日活动的正常秩序,增加组织活动的难度。但教育应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这种不顾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做法,是对幼儿主体性的不尊重。
从以上两方面的情况来看,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转换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管理者与教师的正确观念还没有树立。要让孩子成为过渡环节的主人,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1)要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对一日活动以及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2)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发挥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尊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是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二、从游戏化过渡音乐中自发形成规则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化过渡音乐当然也不例外,让孩子在不断地游戏化过渡音乐氛围中形成自发的、自愿的规则。规则无疑是必要的,但过于繁琐、生硬,就变成了套子,束缚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行为。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发的形成规则呢?
1.因人而异,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自主程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自主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游戏的过程的自主程度与规则要求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规则具有个体性,比如所选的音乐是角色模仿的,体验的是幼儿对角色行为的认知,而每个孩子的角色认知水平不同,游戏的水平就不同,肢体的表现当然也不同,但每个孩子又都能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形成一定的规则,也可以说是内隐的规则。
2.注重游戏的指导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在我们谈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的时候,同时有这样一种误区,游戏既然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成人就不因该过多地干预,让幼儿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好了,只要幼儿高兴就行。事实上游戏就变成了“放羊式”的一种低水平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就无从体现,幼儿在游戏中变得盲目,没有规则,放任自流,忽略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那么幼儿安全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因此,我们要谨慎地界定幼儿地游戏行为,评价幼儿地游戏过程。即使是较为短暂的过渡环节,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三、合理选择与正确运用游戏化过渡音乐
游戏化的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而游戏化过渡音乐种类繁多,到底怎样的过渡音乐能成为游戏化的过渡音乐?首先我把过渡音乐的类型分为两类:小范围的过渡音乐和较大范围的过渡音乐。
1.小范围的过渡音乐的运用。活动结束之初,三三两两的孩子逐渐完成了任务,可以开始自由结伴地玩小范围的音乐游戏。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自由组合。
例1:爬山坡(二人组游戏) 1=D 2/4
3 3 3 3 —3 5 5 5 — 2 2 2 2 —2 5 5 5 —1 2 —
嗨 呦 嗨 呦 爬 山 坡 呀,嗨 呦 嗨 呦 爬 山 坡 呀,一 二 3 4 — 5 5 6 7 — ⅰ 0 ‖
四, 看 谁 爬 得 快! 嗨
【玩法】 两人一组,先学会唱这首游戏歌。玩的时候边唱边玩。每一个半拍移动一次手掌,可以往上叠加,也可以在桌面上平移。最后一句,加快移动手掌的速度,看最后一拍”嗨”,谁在前面(或上面)就谁胜利。
例2:抬花轿(三人组游戏) 1=C 4/4
5 5 6 5 — 5 5 6 5 — ⅰ. 6 ⅰ— × × × ×—
小 小 花 轿 小 小 花 轿 抬 新 娘。 慢 慢 走 啊,
× × × × — (说 白) ‖
走 得 稳 啊!(新娘子 来喽!)
【玩法】 三人一组听音乐进行游戏。边玩边唱。其中两人用手搭成“花轿”,一人当“新娘子”坐在花轿上,三人边唱边有节奏地往目的地走去。到了目的地后可以换人,重新来。也可以分两组进行竞赛。
2.较大范围的过渡音乐的运用。大部分孩子完成了任务,但是对音乐游戏还意犹未尽,或者下一个集体的场地、材料等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进行一些较大范围的音乐游戏,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去。比如 丢手绢(多人游戏)、 找朋友(多人游戏)等。
【玩法】 多人围成一个圆圈,也可以自由站位。选三分之一的孩子先来做第一批玩具兵。大家一起边唱歌边按节奏做玩具兵僵硬的动作走步,唱到最后一句“做游戏”的时候选择一个好朋友,背向他站在他的前面,于是和他交换位置进行游戏。如果被选中的小朋友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则被淘汰出局。
游戏化过渡音乐的最大弊端就是干扰性。教师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安排、音量的控制、前一任务的督促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把其干扰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游戏性过渡音乐真正成为环节过渡的好帮手。
总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同时,在开展游戏化过渡音乐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放”、“导”结合,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化的过渡音乐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游戏化氛围中度过过渡环节。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综合研究.
[2] 转引自 游戏是语言发展迟缓儿童最能接受的训练方式.早期教育,2004,1.
2006-9-30 7:29:36.
[3] 幼儿园“综合音乐教育初探” 王工念
【关键词】游戏化过渡音乐 发展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92
过渡环节泛指一个活动和另一个活动衔接的中间阶段。传统模式中一日活动的安排与组织一般是由教师决定,在从上一个活动到下一个活动转换的等待时间中,幼儿无所事事,又不允许随意聊天。但孩子正处于身体动作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如果过渡环节一味地让孩子消极等待,而在游戏化的过渡音乐中,孩子能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像力,调动孩子参与下一个活动的积极性,改善孩子在过渡环节中消极等待的状况,让孩子成为过渡环节的主人,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那么如何通过游戏化过渡音乐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呢?
一、让幼儿成为过渡环节的主人
现在的幼儿园对过渡环节比较不重视,很少会采用游戏的形式,即使是游戏,也往往由老师来精心安排,幼儿往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表面上看,幼儿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其实他们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并没有发挥出来。
首先从目前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现状来分析:
1.从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来看。尽管很多幼儿园对过渡环节作了紧凑化的处理,但这种改变是否与《纲要》所倡导的精神一致?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减少不必要的”,那么尽可能地压缩过渡环节的转换时间,似乎是合理的。但是从“以幼儿为本”的角度来说,紧凑、频繁的活动转换环节,并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可见,单一的紧凑化处理并没有解决过渡环节的实质问题。
2.从教师的组织来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一般都是用如厕、洗手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这些方式往往采用整齐划一,费时(如第一组去喝水,第二组去上厕所,第三组……)。环节之间的转换比较生硬,过多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原因是如果教师不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打乱一日活动的正常秩序,增加组织活动的难度。但教育应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这种不顾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做法,是对幼儿主体性的不尊重。
从以上两方面的情况来看,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转换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管理者与教师的正确观念还没有树立。要让孩子成为过渡环节的主人,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1)要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对一日活动以及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2)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发挥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尊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是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二、从游戏化过渡音乐中自发形成规则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化过渡音乐当然也不例外,让孩子在不断地游戏化过渡音乐氛围中形成自发的、自愿的规则。规则无疑是必要的,但过于繁琐、生硬,就变成了套子,束缚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行为。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发的形成规则呢?
1.因人而异,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自主程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自主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游戏的过程的自主程度与规则要求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规则具有个体性,比如所选的音乐是角色模仿的,体验的是幼儿对角色行为的认知,而每个孩子的角色认知水平不同,游戏的水平就不同,肢体的表现当然也不同,但每个孩子又都能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形成一定的规则,也可以说是内隐的规则。
2.注重游戏的指导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在我们谈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的时候,同时有这样一种误区,游戏既然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成人就不因该过多地干预,让幼儿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好了,只要幼儿高兴就行。事实上游戏就变成了“放羊式”的一种低水平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就无从体现,幼儿在游戏中变得盲目,没有规则,放任自流,忽略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那么幼儿安全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因此,我们要谨慎地界定幼儿地游戏行为,评价幼儿地游戏过程。即使是较为短暂的过渡环节,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三、合理选择与正确运用游戏化过渡音乐
游戏化的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而游戏化过渡音乐种类繁多,到底怎样的过渡音乐能成为游戏化的过渡音乐?首先我把过渡音乐的类型分为两类:小范围的过渡音乐和较大范围的过渡音乐。
1.小范围的过渡音乐的运用。活动结束之初,三三两两的孩子逐渐完成了任务,可以开始自由结伴地玩小范围的音乐游戏。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自由组合。
例1:爬山坡(二人组游戏) 1=D 2/4
3 3 3 3 —3 5 5 5 — 2 2 2 2 —2 5 5 5 —1 2 —
嗨 呦 嗨 呦 爬 山 坡 呀,嗨 呦 嗨 呦 爬 山 坡 呀,一 二 3 4 — 5 5 6 7 — ⅰ 0 ‖
四, 看 谁 爬 得 快! 嗨
【玩法】 两人一组,先学会唱这首游戏歌。玩的时候边唱边玩。每一个半拍移动一次手掌,可以往上叠加,也可以在桌面上平移。最后一句,加快移动手掌的速度,看最后一拍”嗨”,谁在前面(或上面)就谁胜利。
例2:抬花轿(三人组游戏) 1=C 4/4
5 5 6 5 — 5 5 6 5 — ⅰ. 6 ⅰ— × × × ×—
小 小 花 轿 小 小 花 轿 抬 新 娘。 慢 慢 走 啊,
× × × × — (说 白) ‖
走 得 稳 啊!(新娘子 来喽!)
【玩法】 三人一组听音乐进行游戏。边玩边唱。其中两人用手搭成“花轿”,一人当“新娘子”坐在花轿上,三人边唱边有节奏地往目的地走去。到了目的地后可以换人,重新来。也可以分两组进行竞赛。
2.较大范围的过渡音乐的运用。大部分孩子完成了任务,但是对音乐游戏还意犹未尽,或者下一个集体的场地、材料等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进行一些较大范围的音乐游戏,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去。比如 丢手绢(多人游戏)、 找朋友(多人游戏)等。
【玩法】 多人围成一个圆圈,也可以自由站位。选三分之一的孩子先来做第一批玩具兵。大家一起边唱歌边按节奏做玩具兵僵硬的动作走步,唱到最后一句“做游戏”的时候选择一个好朋友,背向他站在他的前面,于是和他交换位置进行游戏。如果被选中的小朋友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则被淘汰出局。
游戏化过渡音乐的最大弊端就是干扰性。教师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安排、音量的控制、前一任务的督促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把其干扰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游戏性过渡音乐真正成为环节过渡的好帮手。
总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同时,在开展游戏化过渡音乐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放”、“导”结合,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化的过渡音乐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游戏化氛围中度过过渡环节。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综合研究.
[2] 转引自 游戏是语言发展迟缓儿童最能接受的训练方式.早期教育,2004,1.
2006-9-30 7:29:36.
[3] 幼儿园“综合音乐教育初探” 王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