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路上的俄罗斯诗人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四七年六月的一天,添生的老爸找到别列列申,请他帮忙凑点钱,把他儿子保释出来。儿子和这位俄罗斯人的暧昧关系,父亲不可能不知。而别列列申不知道的是,前一年相识时,添生已加入了共产党。后来也没法搞清,这个中共地下党跟他认识,和他在塔斯社工作有无关系。情感纠缠中掺杂了别的动机,总归让人别有一番滋味。
  一个还了俗的俄罗斯僧侣诗人,一个乳名叫添生、身份隐秘的中国书贩,在别列列申经常光顾的书亭相遇了。这事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位于今天新乐路东正教堂附近。他们后来的命运如何呢?被捕前,别列列申还帮他私藏列宁和毛泽东的书。
  如今,六十多个年头过去了。逝者已去,时尚小店遍及新乐路,人来人往,路旁 停满了私家小轿车。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像扑朔迷离的历史本身,让人备感流 逝光景中的伤痛、迷离及玄奥。
  这一切得从白俄流亡之旅开始说起。 大家知道,那时的上海,在虹口区接纳犹 太人避难前,法租界上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已成白俄侨民流亡的栖息地。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过,弄堂头一 家,曾住过一位白俄孤老,解放后她无处 可去,苏联是回不去了,去别的国度则是前程未卜。最后只好悬梁自尽,那根结束 她生命的梁,就是屋内细长的暧气管。现在,几经装修,已经没有人家保留废弃的暖气管,就像没人还记得,我们弄堂里那个绝望的俄罗斯老太。
  没法揣测她的身世,何时来到这条弄 堂居住,在俄国还有没有远亲?她是不是 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后,被红军驱赶到海参崴,买了船票,登上白俄斯塔尔克海军少将率领的大小三十多艘船只,其中有客轮、货轮、战舰、炮艇、军用运输船等,漂洋过海,到朝鲜元山港被拒,乘坐余下十五艘舰船来到了中国上海?或是跟随后几拨海上船只蜂拥而至?他们中有几百名孤儿士官生、哥萨克官兵,也有老弱病残、一贫如洗的平民。也许,是随哈尔滨南下的难民,辗转来到东海之畔。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东北俄侨大批从陆路南下,他们不愿回归苏维埃政权,也因一九二九年中苏发生武装冲突,日子越来越艰难;另一因素是,原在哈尔滨中东铁路部门工作的白俄,悉数被解雇,空缺职位由忠于苏维埃的苏侨取代。他们没法在东北继续待下去,只得放弃住了多年的房子、家产,南下另谋出路。
  别列列申就是受这命运驱使,离开了哈尔滨。七岁随母亲来到哈尔滨时,继父任中东铁路公司官员。出门坐马车,宽敞的公寓外,小别列列申奔走于后院花园,无忧无虑。可好景不长,继父被迫辞职。哈尔滨开始推行革命后的俄文新字体,他却不肯就范,只使用革命前的旧字体,以示一种姿态,绝不放弃与美好旧世界的最后一丝联系。
  他的同性恋倾向开始显露,遭到熟人嘲笑。为治愈这种病态,他有意识地跟一位俄罗斯女人交往,末了还是退却,陷入了灵与肉的挣扎中。几经犹豫,他决定削发为僧,成了哈尔滨喀山男修道院修士。从身披教袍、蓄长发、戴眼镜的照片看,倒有点苦修士模样。后随俄国驻中国东正教大主教一块到北京,参加东正教总会图书馆工作并兼教会学校老师。
  与此同时,上海俄侨踊跃捐款,在亨利路(今新乐路)上盖了一座圣母大堂。多亏俄侨富孀慷慨解囊,还购下沿劳尔登路(今襄阳北路)一小块狭长土地,以使大教堂坐落于两条马路交角。
  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新乐路还是白茫茫一片宽阔河道,称作白洋河,流经东正教堂前。环顾四周,此地多为坟丘、菜地。居民集资在河上建桥,横跨今新乐路上海首席公馆与东正教堂间,叫作沈家木桥。很难想象,繁华的淮海路,从前只是几个相邻的自然村落。与现在征地拆迁相仿,资本运作的威力,藉着现代化正当性理由和西方殖民的优势地位,法租界不断向西扩展。
  圣母大堂于一九三六年落成。教堂风格取自拜占庭教堂建筑艺术。一眼望去,颇为引人注目。教堂穹顶,有一大四小五个亮蓝的“洋葱头”圆顶,阳光下熠熠发光。小时候大凡外地亲戚来,都会到教堂对面的襄阳公园拍照留念,不断选取一个角度,为的是把这座教堂纳入镜头背景。它成了这一带颇具异国风情的标志性建筑。
  当年,多少飘零于异国他乡的白俄流亡者,走在夕阳西下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抬头仰望被夕阳染红的圣母大堂,泪流满面,唤起了无限的乡愁。
  别列列申对自己来上海圣母大堂就职的原因,一直讳莫如深。他懂几门外语,准备出版诗集,深得大主教赏识。由于诗人桀骜不驯,常与别人发生口角。后来出了那件丑闻,才使他不得不离开北京。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给同性恋老朋友的信中,他才坦言,是与几个男孩子之间的艳遇,一起被人当场拿获。主教只好将他调往上海东正教会。
  后来在《声明》中,他谎称调到上海是因强烈反对传教团奶粉厂与官方签约,以回避别人对他生活放浪的猜疑。一九四三年他来到上海,新乐路已初具雏形,日伪上海政府刚刚接收租界,原法租界俄裔社区生活依然如故。
  他住过的地方,一处是现在上海妇女用品商店,位于淮海中路重庆路口,原培文公寓,沿街一栋长体型公寓大楼。多年前,我去这栋公寓探望过单位同事,一个身患癌症、不久于世的病人。两个不同年代的影子,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触手可及的幻影,一个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遥不可及的传说。对我而言,如今他们从不同年代的层叠中合而为一,窃窃私语,显现出消逝的时光中神奇而惊愕的一面;另一处住地,在延庆路十号,现在沿马路找不到这个门牌号。可能他就住在临街一排花园里弄楼房,孤独地祈祷赋诗,啃着硬邦邦的罗宋面包节俭度日。
  别列列申在上海的生活轨迹,同我居住的地理位置如此契合,竟然这么多年,从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异域诗人跟我出入同一片街区,在同一片空气下呼吸,只有那个伫立不动的教堂,像看万花筒似的,冷眼目睹着尘世间的变迁。
  想起儿时的一个冬晨,我沿襄阳北路临街菜场,朝南走去。两排稀落的摊位,挂着几盏孤零零的白炽灯。四五个空菜篮子,夹着砖块,排成一列买菜队伍。菜农们从黄鱼车上搬下蔬菜。猛一抬头,瞥见新乐路上的东正教堂,半隐半现五个洋葱头塔影。心里油然升起…股神秘的冲动,好像一个遥远、洁净的世界耸立在那儿,让人充满莫名的欣喜。   了解到别列列申的身世,再来回经过新乐路时,感觉上和以前迥然有别。这条很短的小马路,不再仅仅是两排公寓楼房、树木成阴的柏油马路。一个异域诗人的身影,伴随这条马路的流光暗影,仿佛和新乐路的前世今生浑然一体了。
  旅居上海的七个年头,他的生活分成两个相关层面:炽烈的情感跌宕与诗歌创作;他为塔斯社工作,由此埋下的祸根。
  话说添生被捕后,不久获释,来看别列列申,还了借他保释的钱。还开玩笑地问,这段时间里是否对他忠诚。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来找过别列列申。诗人以这段浪漫关系为基础,写了一系列真正以中国为主题的诗。添生在他心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在工厂做工的添生,也做书贩子的活儿,是个进步青年,别列列申称之为一个最纯洁的理想主义者。在他住处附近的书亭,他们相识,继而结伴游览西湖。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阅读英国诗人马斯菲尔德的叙事诗,遐想着能有一天,与添生结伴去遥远的西班牙。
  添生送的那本《辞源》,是他一直想买而买不起的书。在巴西的后半生岁月中,这本弥足珍贵的书相伴左右,已翻到了残破的程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别列列申捐赠莱顿大学的档案注释里讲到添生,说这是他一生中,真正爱过他的两个中国青年之一。
  地下党和情色隐秘世界,起码从表面看,原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在新乐路上游荡的俄罗斯诗人,闯入了这个混沌离奇的世界,也使得灵肉交融的分裂日显尖锐。添生只能周六晚来看他,翌日清晨,他必须在圣母大堂主持礼拜。一番灵肉磨砺后,他决然与教会决裂,脱下了僧袍。
  在诗作《西湖之夜》中,他满怀激情地憧憬和添生的不解之缘:
  到那一天,当我惺忪的睡眼
  永远闺上,当我沉入不醒的梦乡,
  当我那受奴役的双手
  重又被交叉成十字状,——
  你们泪流满面,你们会心情沉重:
  死者曾经那么有才华,可是……
  可那个真正爱过我的人——
  一定会来到我的墓地。
  添生在这段感情中陷得很深,但一九四八年获释后,与他日渐疏远。后来作为共产党老干部,添生于一九八六年起享受离休待遇。
  别列列申成了在华俄侨中声名卓著的诗人。不过在欧洲巴黎等俄侨文化中心,影响甚小,偶尔会被纳博科夫誉为大诗人的霍达谢维奇所提及。《俄国流亡文学》一书中,认可他的诗才,同时指出,这位年轻诗人缺乏巴黎文化,因此趣味不够。他充分领教了欧洲文化中心的傲慢和偏见。
  别列列申早期在巴黎、纽约俄侨杂志报纸上发表些诗作,逐渐摆脱俄国阿克梅派诗人古米廖夫的影响,并以独立条目列入一九八五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主编的《俄国文学手册》,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俄语诗人之一。
  但他的孤傲,使他一向不愿混迹于俄罗斯文学界。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是,他对美籍俄裔诗人、诺贝尔奖得主布罗茨基颇有微词。他自己一直坚持用俄语写作,而布罗茨基为了更容易赢得名声,后期以英语写作发表作品。对此,布罗茨基早有耳闻,他们俩相遇在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时,也就互不搭理,擦肩而过了。
  这是后话,再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友人引见,他加入塔斯社上海分社,做中文译员。他的同事草婴,至今清晰地回忆起,他的译文确实不错,速度也可以。通过翻译家戈宝权,他译了鲁迅短篇小说《药》及几篇杂文。经郭沫若之手,他找到《木兰辞》,并翻译出版。中国文学给他留下极深印象,二十多年后,他把《离骚》也译成了俄文。
  原本无非为生计考虑,他进了塔斯社,领了苏联护照。那时消瘦的面容下,西装革履,一副严谨的斯拉夫学者模样。当初苏维埃把他们从哈尔滨赶走,他坚持拒绝使用革命后的新字体,眼下涛人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折不打紧,没料到,也折了去美国的后路。
  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攻占上海,别列列申赶在美领馆关闭前一天,获得了美国移民签证。经过浩瀚太平洋近一个月的颠簸,轮船抵达旧金山。出乎意料,他没被允许入关,反倒被关进一座监狱。逮捕他的理由是,他曾为塔斯社工作,怀疑是苏联间谍。当时反共的麦卡锡主义盛行,他被关了五个月,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遣返中国。因没有进入中国的签证,一到天津,他立刻被拘留。此时正逢抗美援朝,他戏剧性地被中国当局怀疑是美国间谍。
  获释后,他托移民美国的弟弟,花钱买了一张赴巴西的工作许可。带着母亲坐船离开天津,经由香港,于一九五三年到了巴西。途中,他将苏联护照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南太平洋。
  在解放军包围上海之际,他结识了一生中最爱他的两个人中的另一个:小唐。一个个头不高、老实敦厚的中国男孩儿,比他要小二十岁。小唐专程赶到天津,为他送行。别列列申被遣送回天津,小唐又去天津看他。小唐不仅把他看作恋人,由于年龄落差,早年丧父,也把他当作兄长和父辈那样依恋。
  一九五一年,小唐来天津和别列列申团聚。他得靠打零工,养活目不识丁的母亲和婶母。后在一处澡堂被捕。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一起,无非有间谍嫌疑。关了一个半月,小唐被遣送回上海。他们两人都没想到,从此一别成永诀,再也无缘相见了。在书信来往中,小唐把他比作大树,自己则是树上一只歌唱的小鸟。为了读懂来信,小唐一手捧着别列列申寄来的《俄汉词典》,一边去夜校学习俄语。
  令小唐万万没想到的是,别列列申正瞒着他,策划去巴西定居。他坐船离开天津到达香港,小唐方才如梦初醒,陷入了难以排遣的伤痛之中。但他依旧深爱着别列列申。没忘记他爱好集邮,省钱买了邮票,作为一九五四年的新年礼物给他寄去,并请他在香港帮忙找份工作。
  让人深感悲凉的是,到了一九五五年,他实在没有办法,才请求别列列申寄些钱来。他已是家徒四壁,仅存破旧床椅,甚至再也买不起邮票寄信。信里还恳请他莫谈国事,不要在信中出现“爱情”、“自由”等字眼。两个星期后,他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因病假释后,一九五七年底再度被捕。从此,小唐就从别列列申的视野里永久地消失了。
  在与无数个巴西男伴交往后,唯有这两个中国人始终让他无法释怀:添生和小唐。他深知再也无法回到中国了:
  你将要穿过胡同走向拱桥,我们常在那里互道“明天见”。永别了,一去不返的幸福!但我镇静、明了:
  在我死去的那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国。
  多年后他想起:写抒情诗《自远方》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上海的黄浦江和天津的海河。这两条江都跟小唐的情感有关。
  孤身寓居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唯一能让别列列申忍受失明和病痛折磨的,便是沉浸于遥远的往事。这时,他会老泪纵横,一边摩挲着添生送的《辞源》,想起新乐路附近一个书亭里的邂逅,及那一晃而过的身影。
其他文献
今天一共会讲到六个原则。所谓原则,本身是很抽象的,但我们会结合实例,来看这些原则的应用。  原则一  科学在不断发展,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原则: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个?因为这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大家肯定同意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不断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是没有考虑过的。  我估计你们中间的大部分人,相信有所谓“纯粹客观”的科学,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科学就是给
期刊
在《小溪潺潺》(原名Ru)一书卷首,加拿大女作家金翠(Kim Thuy)解释道:Ru这个词在法语中是小溪的意思,而在越南语中它是指摇篮曲。我选择了前一种释译实在是因为,这本薄薄的小说,像是在自言自语,把个人回忆的碎片串联起来,如同小溪淙淙,道出个人、家庭、移民生活中的种种。  二〇一〇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颁奖,我在现场。当身材娇小、长着一双细长眼睛的金翠走上舞台,领取当年“法语小说奖”的时候,台下
期刊
我跟去年八月过世的爱尔兰著名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只有几面之交。若套用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那就是抬举自己了。人家是诗坛巨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不敢高攀。况且,这年头环境污染严重,水质欠佳,再用水字来形容交情,恐怕大雅、小雅俱伤。不过,我跟希尼的那几次接触,却让我记忆犹新,永志难忘。  上世纪末最后一年,我刚读完文学博士,有幸被哈佛大学英文系
期刊
发生在“文革”中的越境故事,今人读来,有一种诡异性质;动机则由“支援世界革命”到“寻求自由”(即如泅渡香港),不一而足。虽性质迥异,却均由“青春热血”所激发,那思路或许都由“大串联”开启,无论去的是外地还是境外。由“支援外地革命派”到“支援国外革命派”,顺理成章,不过有范围大小、道途远近之别而已。  “文革”期間流行的马恩语录中,就有“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当然有适用场
期刊
在众生喧哗、是非颠倒、人妖相混的时代,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总是分外地焦灼,他们振臂高呼,他们挥舞魔杖,企图为现实生活立经正道。最后,天真的作家们不过是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幻想,只留得残梦片片。可是,捧着残梦的他们并不放弃反而更加着急地言说,他们甚至来不及构建自己系统的理论,来不及慢慢地讲述一个故事,只是不断地狂喊,拉着你东奔西跑,左看右看。他说你们看车祸,看暴力强拆,看有毒食品,看无良医院,看冷漠的
期刊
《小夜曲》(Serenade,1937)自然不是詹姆斯·M.凯恩最知名的小说。同《邮差总按两遍铃》、《双重赔偿》和《幻世浮生》三部作品的熠熠盛名相比,它更像是一首精彩绝伦的B面歌曲。同那三部名作一样,《小夜曲》也被改编成了电影上映(1956),可尽管有马里奥·兰扎的精湛演唱与琼·芳登(Joan Fontaine)的倾国美貌,此片还是几近湮没无闻。这次失败的改编或许影响了小说本身的流传。说“失败”,
期刊
二0一四年二月十二日,写完了《梁漱溟论乡村建设》一书的《导读》,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历时三个月的“志愿者文化丛书”编写工作,终于结束了;而持续十余年的对青年志愿者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也可以告一段落了。于是赶紧将这么多年有关演讲、序言、论文汇集起来,编成((论志愿者文化》一书;并且按照我的“马不停蹄”的写作习惯,立即动手写这篇《后记》,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段生命轨迹作一个回顾与总结吧。  这需要从二oo二
期刊
现在各个学校都喜欢举办校庆活动,意在宣扬校威。为此,一方面请了许多当官的校友来装点门面,显示办学成绩;另一方面,则尽量把校史拉长,即使是一九五:年院系调整之后重新组建的新院校,也要把调整前的某一现已不存在的老校接上,以举行百年或百年以上之庆。  我所就读的浙江省临海市的回浦学校,虽然是一所海边小县城中的普通中小学,在全国教育布局中排不上号,但自从一九一二年建校以来,在许多历史波折中幸仔下来,倒还算
期刊
今天,我主要汇报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与《黄河边的中国》有关,主要谈一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农问题,算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第二个问题是《黄河边的中国》一书所反映的三农问题是如何一步步得以缓解的,也就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新三农问题,主要讲土地问题和农民工问题。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分析近二十几年来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变化,粗略地梳理出一条线索,为大家理解当下的三农情势
期刊
王瑶先生与家父同年,属虎,今年正好是他们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对于我来说,想到父亲即会联想起先生,想及先生也便闪过父亲的身影,是毫不奇怪的。  第一次见到先生,在北京大学文史楼。那是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我参加研究生复试(口试)的地方。我对先生的最初印象便从此开始,它像钉子一样楔入我的记忆中。虽然复试的笔试是在前一天举行的,但那日两位招生的导师王瑶先生、严家炎老师并未露面,“主考官”记得是当年系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