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从小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是全社会交给我们学校教育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我们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遵纪守法的教育有助于他们今后一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守纪教育;以身作则;细化常规;渗透;创设
  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我们社会上的每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因此我国的公民道德规范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爱国守法”四个字。“爱国守法”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爱国家、守法规,这种“爱国守法”的道德修养应该使每个公民从小就养成。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从小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是全社会交给我们学校教育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情况如何将会影响他今后一生的成长,而我们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遵纪守法的教育有助于他们今后一生的健康成长。一个从小懂得遵守纪律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知法守法的人。
  一、守纪教育,势在必行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人不能什么事都由着自己,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纪律是为适应集体需求而制定的,它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学生明白制定纪律的目的不是剥夺他们的自由,而是为了让集体有一个共同约定、共同遵守的规范。要让学生知道,在良好的集体中,自由与遵守必要的纪律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纪律,自己的自由也得不到保障。假如学生从小在心目中形成一个纪律概念,他们就知道不会什么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办。这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做很具体、很明确的的指引。比如教育低年级的孩子,对待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也要爱护,具体地告知孩子为什么不能采折花木,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为什么不能乱扔废弃物等等。如果大家都要随意采折花木,校园里的花就会被采完,如果谁都乱扔废弃物乱吐痰,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就會很脏等等。要让孩子明确,采折花木、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等行为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给集体带来不便,所以不能去做,让孩子明白了道理,孩子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内心会形成守纪律的概念,以后遇到事情,会首先考虑能不能做,做了后果如何。不少孩子就是因为从小学阶段开始纪律观念淡薄,最后导致丧失学习积极性,成为后进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守纪教育势在必行。
  二、遵守规则,从师做起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是个善于模仿的年龄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处于特别善于模仿的时期,老师的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眼睛是照相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嘴巴是录放机。”我认为这句话就是强调了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或家长是孩子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他们会时刻关注和模仿我们的做法。因此作为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一定不能做,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比如,在各种公共场合,老师要自觉遵守各种场合的秩序,而且要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要让学生从小了解,社会生活当中有着种种秩序要求,遵守秩序是光荣的,违反秩序则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有人人遵守秩序,整个社会才能是安定和愉快的。总之,凡是要让学生遵守的规则,老师自己必须要先遵守。
  三、细化常规,养成教育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当然要有学校的校规,班级也应该制定班级的纪律要求。这些规定和纪律,是促使学生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的保证,是形成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基石。所以每个班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班级管理细则,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要求。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小学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人生是否幸福。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而要通过长期熏陶、反复教育形成的。有了具体规则,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每一天,都将有一个明确的指引,他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为什么。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如生活实例、影视作品、书籍作品中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东西帮助孩子理解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等基本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守规则等良好习惯。低年级孩子适合多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的训练。因为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规则是顺利进行游戏并达到游戏成功的保证。对孩子来说,游戏规则是对他们行为的必要约束。指导孩子做游戏的时候,老师要督促孩子严格遵守规则,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制力,训练他们的纪律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认为,儿童游戏中的规则和成人社会的法规条文具有同等效力。孩子小时候遵守游戏规则,可以为他将来成为良好公民打下基础。对稍大的孩子,要教育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比如,排队购物时不乱挤、不插队;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要懂得谦让;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讲卫生,等等。
  四、遵纪守法,渗透学科
  以语文学科为例,因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学科特点,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一些相关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遵纪守法意识的渗透。比如可以利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又如在习作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身边的交通安全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利用一些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交通安全法规,在提高习作水平的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再如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哪些事例是属于违法乱纪的行为,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从而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五、遵纪守法,创设氛围
  有时候无声的教育会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遵纪守法的氛围,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资源,让学生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学校的最显眼处悬挂醒目的宣传标;利用学校的板报、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宣传遵纪守法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还可以教学楼的走廊内、教室里、围墙上张贴一些引导小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图画、格言、警语等等,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得到、学得到。还可以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以及请法律专家进校园的办法,对学生开展专题的法律知识宣传和学习,如定期组织组织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概念。
  总之,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从小进行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不仅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更是为祖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现代化公民的必然之举!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其他文献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对小学生而言,相对较繁琐,有时遇到的习题与例题差不多,只是条件的说法稍有变化,一些学生就束手无策,这就是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说说具体的做法。  一、加强“基”  这就是说,要在教学中加强应用题的基础训练,培养基本能力,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往往根据四则运算的含义,掌握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背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如:收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价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抓住批改这一环节,在优化作文评价上下功夫,创新作文评价的方式,注重情感的投入,真正实现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对话,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一教学目标。  关键词:作文评价;因材指导;激发情感;形式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价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小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启蒙时期,创新意识必须从这时开始孕育。广泛的学习兴趣,质疑问难的好奇心理,灵活的多向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早期教育不容忽视的方面。  一、鼓励一题多解——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他坚定地说:“我觉得没错。解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寻找一个整数能与分数的分母约分,并最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施的深入,我国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希望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审美教育恰恰是人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就是对当前我国小学语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生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认知能力都没有发展成熟,因此他们对于眼前的世界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激发,参与积极性得以调动,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习惯:培养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怎样在实践中培养学生
【摘要】语言文字从一个日常交流工具为起点,又衍生出信息载体的作用,其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同时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文性。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笔者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为主要论点,结合当下教育环境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语言文字;运用  小学语文致力于探索语言文字的学习,以综合实
【摘要】核心素养的价值原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是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等四个核心素养关键点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改革脚步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向前,各个试点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也在不断地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由于我国地广人多,教育改革的推进虽然进展良好、成绩斐然,但是这些成绩多取得于各个推行试点之中,并不是各级城市都有良好推广,大多数地区的改革脚步仍处于初级阶段,取得的成绩较低。虽然在很努力的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但依然并没有很好的成效。九年义务教育改
【摘要】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审美教育,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审美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得以获取,从而使知识与生命产生共鸣。本人根据当今音乐教学中仍存在过于关注知识技能的传递及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探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渗透以美育人,从而实现审美教育是最核心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境教学;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兴趣;美育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是音乐教育中
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要求少布置课外作业。大家都清楚,如果想在课后少做作业,必须做到练习课课清。而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那样的课堂肯定就是高效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阅读课堂中有效地进行练习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紧扣语言点,感受文本语言  语文教材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