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审核是组织的自我评价和改进机制,是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的重要管理手段。但在实践中,发现内部审核往往流于形式,审核方式单一,审核员缺乏足够的审核经验,造成审核流于形式,找不到真问题所在,造成执行和文件“两张皮”,对体系改进推动性不大。本文通过以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烟)为例,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审核机制。
关键词:内部审核;分层级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1993年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并与质量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三体系整合。公司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始终把内部审核当做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作为体系保持和改进的重要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审策划不当
一方面,一年开展一次集中式全面内审,包括所有部门及所有条款,审核内容较多,重点不突出,审核时间不充分,很难深人发现问题,造成审核流于形式,找不到真问题所在,造成执行和文件“两张皮”,对体系改进推动性不大。
2.审核方法比较单一
以往审核多运用传统体系审核方式,审核员以体系员为主,部门领导与关键岗位人员参与度不足,对体系运行的实质性改进效用不足。
3.审核闭环到位
审核发现的问题,以往都是用excel表格汇总跟踪,存在跟踪不及时,问题未能如期整改,同时职能部门也未参与问题项的验证评价,造成整改效果不佳。
因此,龙烟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构建,以“分级分类、重点管控、持续优化”的管理原则为指导,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审核机制。
1.建立分层级审核机制
构建“公司-职能-部门”分级内审工作机制。在原有公司级审核和部门级自查的基础上,增加职能级审核,公司级审核从宏观层面,以公司战略为导向,综合评估公司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职能级审核从管控层面,由各职能部门出发,审核围绕公司方针目标落地情况、当前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及重点工作,寻找系统性改进机会;部门级审核从实操层面,针对部门日常业务的薄弱环节,主动应用审核方法,邀请其他部门审核员一起,有效提升部门日常业务。三层级审核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以公司级审核为引领,职能级审核为主导,部门级审核为基础,实现各层级审核发现的整改落实的三闭环,促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2.运用多种形式审核方法
在审核方法上,采用“体系审核-流程审核-卓越绩效自评诊断”等多种方法,在开展分层级审核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审核方法。
卓越绩效自评诊断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对公司管理过程及经营结果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识别其优势和改进机会,得出经营管理成熟度水平,为公司的改进创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体系审核按照体系评价条款,为获得客观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流程审核是为确认流程的有效性及符合性而对其进行的审核,以便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机会。
3.审核结果运用
一是构建”审核得分”绩效指标,作为龙烟“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级KPI,也是组织绩效的输入,以季度为周期,跟踪、评价指标的实现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在指标评价上,设置加分项和扣分项,增加职能部门自行开展专题审核、内审员参与审核工作的加分项,对部门自查发现的改进提升建议等加分项,充分调动部门参与积极性,对到期未完成或整改不到位的进行扣分,客观评价分层级审核模式,推动部门由被动应审转为主动审核,形成持续的、自驱的关注性。
二是通过系统实现对问题改进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实现闭环管理。建立任务管理平台,系统自动“提出-分发-接收-计划-办结”,各层级审核牵头部门将审核问题录入任务管理平台,由责任部门分发给相应的实施人员,实施人员接收后及时填写措施和完成时间;计划到期时系统自动提醒,并发由实施人员填写措施完成情况,最后由各职能牵头部门验证评价。若逾期未完成的,在流程审核中进行扣分,有效解决以往审核发现容易逾期、未闭环的问题,
在审核员队伍培养上,制定《内审员管理办法》,明确分级分类的内审员选拔、晋升的要求,并对内审员审核情况、问题跟踪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打分,综合评价审核员素质能力,使内审员工作有据可依。也整体提升了审核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造和培育关键人才做出贡献。
三是聚焦问题改进,分级分类实施改善,针对以往的审核发现,改进活动系统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龙烟坚持问题导向,以审核发现为输出,将审核问题进行分级分类的整体策划,为创新项目、QC项目以及精益改善等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输入,一是依托项目,自上而下开展专题式项目活动,逐步完善并提升各个关键职能领域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二是依托情报系统的创意园平台,自下而上实施日常改善活动,发动员工自驱动和改進,持续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
通过构建“公司-职能-部门”三闭环的分层级级内审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有效落实职能管理责任,发挥职能部门驱动力作用,促进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维,于莹,韩景华.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单位: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内部审核;分层级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1993年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并与质量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三体系整合。公司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始终把内部审核当做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作为体系保持和改进的重要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审策划不当
一方面,一年开展一次集中式全面内审,包括所有部门及所有条款,审核内容较多,重点不突出,审核时间不充分,很难深人发现问题,造成审核流于形式,找不到真问题所在,造成执行和文件“两张皮”,对体系改进推动性不大。
2.审核方法比较单一
以往审核多运用传统体系审核方式,审核员以体系员为主,部门领导与关键岗位人员参与度不足,对体系运行的实质性改进效用不足。
3.审核闭环到位
审核发现的问题,以往都是用excel表格汇总跟踪,存在跟踪不及时,问题未能如期整改,同时职能部门也未参与问题项的验证评价,造成整改效果不佳。
因此,龙烟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构建,以“分级分类、重点管控、持续优化”的管理原则为指导,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审核机制。
1.建立分层级审核机制
构建“公司-职能-部门”分级内审工作机制。在原有公司级审核和部门级自查的基础上,增加职能级审核,公司级审核从宏观层面,以公司战略为导向,综合评估公司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职能级审核从管控层面,由各职能部门出发,审核围绕公司方针目标落地情况、当前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及重点工作,寻找系统性改进机会;部门级审核从实操层面,针对部门日常业务的薄弱环节,主动应用审核方法,邀请其他部门审核员一起,有效提升部门日常业务。三层级审核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以公司级审核为引领,职能级审核为主导,部门级审核为基础,实现各层级审核发现的整改落实的三闭环,促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2.运用多种形式审核方法
在审核方法上,采用“体系审核-流程审核-卓越绩效自评诊断”等多种方法,在开展分层级审核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审核方法。
卓越绩效自评诊断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对公司管理过程及经营结果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识别其优势和改进机会,得出经营管理成熟度水平,为公司的改进创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体系审核按照体系评价条款,为获得客观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流程审核是为确认流程的有效性及符合性而对其进行的审核,以便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机会。
3.审核结果运用
一是构建”审核得分”绩效指标,作为龙烟“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级KPI,也是组织绩效的输入,以季度为周期,跟踪、评价指标的实现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在指标评价上,设置加分项和扣分项,增加职能部门自行开展专题审核、内审员参与审核工作的加分项,对部门自查发现的改进提升建议等加分项,充分调动部门参与积极性,对到期未完成或整改不到位的进行扣分,客观评价分层级审核模式,推动部门由被动应审转为主动审核,形成持续的、自驱的关注性。
二是通过系统实现对问题改进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实现闭环管理。建立任务管理平台,系统自动“提出-分发-接收-计划-办结”,各层级审核牵头部门将审核问题录入任务管理平台,由责任部门分发给相应的实施人员,实施人员接收后及时填写措施和完成时间;计划到期时系统自动提醒,并发由实施人员填写措施完成情况,最后由各职能牵头部门验证评价。若逾期未完成的,在流程审核中进行扣分,有效解决以往审核发现容易逾期、未闭环的问题,
在审核员队伍培养上,制定《内审员管理办法》,明确分级分类的内审员选拔、晋升的要求,并对内审员审核情况、问题跟踪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打分,综合评价审核员素质能力,使内审员工作有据可依。也整体提升了审核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造和培育关键人才做出贡献。
三是聚焦问题改进,分级分类实施改善,针对以往的审核发现,改进活动系统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龙烟坚持问题导向,以审核发现为输出,将审核问题进行分级分类的整体策划,为创新项目、QC项目以及精益改善等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输入,一是依托项目,自上而下开展专题式项目活动,逐步完善并提升各个关键职能领域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二是依托情报系统的创意园平台,自下而上实施日常改善活动,发动员工自驱动和改進,持续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
通过构建“公司-职能-部门”三闭环的分层级级内审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有效落实职能管理责任,发挥职能部门驱动力作用,促进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维,于莹,韩景华.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单位: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