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是最富有智慧的,也最考验教师文化底蕴的一种文学体裁。如何让诗歌教学突破常规教学的瓶颈,让学生通过学诗进而懂诗、爱诗、写诗。这是诗歌教学需要深思的问题。接下来,我以张志和的《渔歌子》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智慧引入巧,听写猜读好。
传统的诗歌教学通常习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主题,如:通过类比方式介绍同类主题的诗歌,通过分析课题意思的方式引入主题,或者通过简单地介绍作者引出新诗。这些方式都是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然而,运用吴丹青教授所开创的听写猜读法,却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听写猜读法”是一种基于阅读期待的先学后导教学方式。采用的方法是教学之前先听写整首诗,然后猜测古诗的内容,最后通过纠错来会意、共情。在学习中《渔歌子》时,学生从未读过这首诗。首先让学生观察诗歌标题猜测其内容。紧接着给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边猜边听写,并请两位同学上前展示。听写完成后,并不急于让学生翻书纠错,而是对比黑板上的诗句与自己写的诗句展开评析活动。学生通过诗题《渔歌子》可以猜到本诗的内容与鱼,钓鱼相关,同学们还可以想象出一幅青山绿水中垂钓的画面。
二、活动促学高,诗画研学妙。
通过听写猜读法展示完学生的听写文本后,就自然过渡到活动促学环节。此时的活动促学和互动研学并没有完全分离,是师生在讨论中共生的。活动一:正字形,会词义。例如:学生在听写时,易将“西塞”中的“塞”字误写成“寒”字。这时,老师就可以由错字自然生成出“山上是土,不是水,因而‘塞’字下面是‘土’而不是像水一样的点。”这样,学生不仅能纠正字形,而且能体会词义。同理,“青箬笠”中的“箬笠”只能是竹字头,不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由竹子编制而成的。活动二:画景填词。就是通过想象将诗中写到的九种景物名称写在纸上,并配上简笔画。本活动抓住了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渗透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思想。通过图文转换,让学生在形象的画作面前,身临其境地品味诗意,体悟诗情。活动三:思考为什么这样画?(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这一环节,让学生开始深入思考诗与画的关系,在画中,学生描绘了斜风细雨下,西塞山前,一名戴着箬笠的老翁独坐于一叶扁舟之上,随风飘摇,充满了孤独与执着。学生手持画作,为同伴讲解自己的绘画意图,就是在解读诗意,体悟诗情。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听,去猜,去画,去想,去悟。让诗歌教学由教师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
三、以诗解诗新,学以致用行。
诗歌载体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诗歌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学习诗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素养。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讲,学诗的最终目的在于会写诗,因而学诗不能固守成规,为学诗而学,而要为写诗而学。老师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要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时也可信手拈来,进而灵活运用“以诗解诗法”进行诗歌教学。“以诗解诗法”简言之,用一首诗来解释另一首诗。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诗歌的学习和运用。在《渔歌子》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诗中传达的作者内心不想归去的情感时,并不是直接解释,而是给学生出示他的哥哥张松龄劝说作者归去的一首诗。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对话的方式形象地再现了哥哥劝说弟弟归去的情境。通过诗句中劝归和不归的对比,更能突显作者张志和不愿归去的坚定意志。以诗解诗在诗歌教学中不仅让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而且其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能极大地滋养学生的诗心,让学生能够体悟以诗解诗,以诗解人的奇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诗歌不仅仅是在描述的情境,不仅仅是在描述的人物,同时也在描述的心情。有很多诗歌所体现的内涵非常深奥,对于学生来讲,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理解,很难吸收其中的知识。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开展要紧紧的围繞着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首先要做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学好古诗词。语文高质课堂的建设,要求教师首先提高个人的素养,在智慧引入部分,采用听写猜读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诗与画的情境中,思索诗人所作的诗歌的内容和目的,师生互动,探究共生。诗歌教学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文体,但在六环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值得其他课例进行借鉴。在打造高质课堂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明确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将各个环节融会贯通,通过师生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达到真正的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罗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古诗课谆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9,22、
[2]迟若先.运用情境教学原理优化古诗课谆教学结构[J].山东教育。2018,06
一,智慧引入巧,听写猜读好。
传统的诗歌教学通常习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主题,如:通过类比方式介绍同类主题的诗歌,通过分析课题意思的方式引入主题,或者通过简单地介绍作者引出新诗。这些方式都是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然而,运用吴丹青教授所开创的听写猜读法,却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听写猜读法”是一种基于阅读期待的先学后导教学方式。采用的方法是教学之前先听写整首诗,然后猜测古诗的内容,最后通过纠错来会意、共情。在学习中《渔歌子》时,学生从未读过这首诗。首先让学生观察诗歌标题猜测其内容。紧接着给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边猜边听写,并请两位同学上前展示。听写完成后,并不急于让学生翻书纠错,而是对比黑板上的诗句与自己写的诗句展开评析活动。学生通过诗题《渔歌子》可以猜到本诗的内容与鱼,钓鱼相关,同学们还可以想象出一幅青山绿水中垂钓的画面。
二、活动促学高,诗画研学妙。
通过听写猜读法展示完学生的听写文本后,就自然过渡到活动促学环节。此时的活动促学和互动研学并没有完全分离,是师生在讨论中共生的。活动一:正字形,会词义。例如:学生在听写时,易将“西塞”中的“塞”字误写成“寒”字。这时,老师就可以由错字自然生成出“山上是土,不是水,因而‘塞’字下面是‘土’而不是像水一样的点。”这样,学生不仅能纠正字形,而且能体会词义。同理,“青箬笠”中的“箬笠”只能是竹字头,不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由竹子编制而成的。活动二:画景填词。就是通过想象将诗中写到的九种景物名称写在纸上,并配上简笔画。本活动抓住了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渗透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思想。通过图文转换,让学生在形象的画作面前,身临其境地品味诗意,体悟诗情。活动三:思考为什么这样画?(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这一环节,让学生开始深入思考诗与画的关系,在画中,学生描绘了斜风细雨下,西塞山前,一名戴着箬笠的老翁独坐于一叶扁舟之上,随风飘摇,充满了孤独与执着。学生手持画作,为同伴讲解自己的绘画意图,就是在解读诗意,体悟诗情。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听,去猜,去画,去想,去悟。让诗歌教学由教师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
三、以诗解诗新,学以致用行。
诗歌载体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诗歌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学习诗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素养。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讲,学诗的最终目的在于会写诗,因而学诗不能固守成规,为学诗而学,而要为写诗而学。老师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要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时也可信手拈来,进而灵活运用“以诗解诗法”进行诗歌教学。“以诗解诗法”简言之,用一首诗来解释另一首诗。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诗歌的学习和运用。在《渔歌子》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诗中传达的作者内心不想归去的情感时,并不是直接解释,而是给学生出示他的哥哥张松龄劝说作者归去的一首诗。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对话的方式形象地再现了哥哥劝说弟弟归去的情境。通过诗句中劝归和不归的对比,更能突显作者张志和不愿归去的坚定意志。以诗解诗在诗歌教学中不仅让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而且其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能极大地滋养学生的诗心,让学生能够体悟以诗解诗,以诗解人的奇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诗歌不仅仅是在描述的情境,不仅仅是在描述的人物,同时也在描述的心情。有很多诗歌所体现的内涵非常深奥,对于学生来讲,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理解,很难吸收其中的知识。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开展要紧紧的围繞着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首先要做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学好古诗词。语文高质课堂的建设,要求教师首先提高个人的素养,在智慧引入部分,采用听写猜读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诗与画的情境中,思索诗人所作的诗歌的内容和目的,师生互动,探究共生。诗歌教学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文体,但在六环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值得其他课例进行借鉴。在打造高质课堂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明确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将各个环节融会贯通,通过师生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达到真正的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罗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古诗课谆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9,22、
[2]迟若先.运用情境教学原理优化古诗课谆教学结构[J].山东教育。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