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众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新生产物,其本身综述利弊相生、优劣并存,从而,导致文化主体-人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从而使人怀疑大众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存在。而事实上,在大众文化与人的对立中,人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他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自身、对文化都具有主体能动性,这种主体能动性深刻的体现在文化的人本规定性中。
关键词:大众文化;主体性;属人;为人
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物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开始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历程。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文化,也随之发生从内容到形式的重大改变。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新型文化——大众文化的出现了。在文化批判者的眼里,大众文化具有商业化、平面化、媚俗性和批量生产、大规模复制的特性;它削平了个性、消解了意识,制造了一批盲从、懒惰、目光短浅的受众——大众文化在使人获得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乐的同时,开始体验到自己正处于造物的异化状态:人失去了主体性,陷入了深刻的生存和文化危机。
而事实上,在大众文化与人的对立中,人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他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自身、对文化都具有主体能动性,这种主体能动性深刻的体现在文化的人本规定性中。也就是说,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大众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确凿的证明。
一、大众文化的属人性
与动物消极的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通过自己独特的实践方式创造并把握着一个与自然界相关的人的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天然自然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1]由于这种创造活动的展开,“‘自然’已一去不复返地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化了的世界……”。[2]这个“人化自然”,由于所承载的价值意义,而成为了“文化的世界”。而正是在这种创造“文化的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3]
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观点,在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那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他们可以从人的实践活动及成果(人化自然)的角度去理解现实世界,包括大众文化的出现。就连对大众文化嗤之以鼻的霍克海默,也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批判理论》中指出,人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塑造的东西,只是个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常常把自己当作被动的、被决定的存在。实际上,“呈现给个人的,他必须接受和重视的世界,在其现有的和将来的形式下,都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产物。……人不仅仅在穿着打扮,在外在形式和情感特征上是历史的产物,甚至人们看和听的方式也是与经过万年进化的社会过程分不开的。”[4]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大众文化是人为的创造物,它无论表现为实物形态的物质文明的成果,还是采取符号形式的精神文明成果,都不是自然给定的,而是人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不仅如此,由于实践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创造了深厚的动能,提供了广泛有力的现实可能性和基础,使大众文化表现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第一,催生了多种多样的大众文化形式。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消费方式等,这些新的事物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审美心态和感情,从而引发人们去认识、去评价、去反思,而对各种不同生产、生活、消费等方式的认识、评价和反思,为新的文化形式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最终,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形式。
第二,分化出专门从事大众文化创作的独立部门和从业人员,构成了当代庞大的传播群体。对于这些传播群体来说,从事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更重要的是社会分工的需要,所以他们都必须接受专门的训练,掌握传播的技能。为了使传播工作前后衔接、左右协调,他们必须形成一个严密的集体,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以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因此,与以往的传播者相比,大众传播群体具有职业化、组织化的特点。
第三,促进了传播工具的不断现代化。最近半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脑、传真、录像、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子出版物、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众多的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很快的与传播媒介结合在一起,使得大众文化所依赖的大众传媒日益现代化,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社会诞生的第一天起,文化的创造和继承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随着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不仅可以以某种方式超越给定的外部的自然,而且也可以不断地超越、提升和重建已有的文化造物,从而使文化的形態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进化过程。唯其如此,才使大众文化表现为一个日益发展和完善的变化历程。
二、大众文化的为人特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这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关系总是“从自己出发,”是“为我存在”的关系。否则,就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6]因此,人之所以要进行文化创造,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大众文化的产生,也正是由人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驱动的:
⒈满足信息的需要
人对信息的需求的自觉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古代社会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人可以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自给自足,与其他人的交往很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对信息的需求是很有限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也极其落后。
与以前古老的传播方式相比,大众传媒提供信息的能力是其它任何媒介和机构都难以比拟的。马克思在形容消费转移时说过,可以“用时间消灭空间”,[7]即缩短传递的时间,使在空间中处于这一方的商品能很快的转移到另一方。而大众传媒正具有这种“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辐射力:借助大众传媒,大众文化能及时把握时代的气息,紧跟时代的步伐,把大到国际、天文、地理;小到家庭、邻里、朋友的各种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的信息,迅速地、及时地传输给大众。这样,大众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且,还使心灵得以沟通,使智慧和潜能得到释放。
⒉满足社会化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中,人,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视听和阅读能力以后,就与大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如此,人的社会化越来越依赖于大众文化的教化和濡化。
人要生产和生活,就需要对自己的各种行动做出合理的判断。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成败得失。因此,寻求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通过对善恶是非的宣传和展示,使大众得以从中获得判断各种事物的标准,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行合理合法,得到社会的认同。
另外,由于社会关系的极其复杂,一个人要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想扮演好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角色,固然可以借助知识传授间接的获得扮演的技巧,但最好的还是通过社会交往,自己体悟个中的道理。大众文化中众多的娱乐场所,为直接的自由交往提供了舞台,使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得以充分的展开。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生百态,学习其他人在扮演相同角色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探讨角色扮演中的酸甜苦辣。在耳濡目染中,不断的修正、改变自己原有的不符合本角色的态度和情感,确立并巩固符号角色的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⒊调剂生活的需要
当代社会中,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市场规律,无情的改变着人们彼此的关系,一切温情脉脉的传统道德为赤裸裸的市场竞争、金钱交易所取代;失业危机、竞争使人不时有如履薄冰之感;分工的细致化、程式化、标准化使人越来越像机器上的齿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严酷的现实与人的自由意志、超越精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常常使人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之中。
望梅可以止渴。大众文化为高竞争、快节奏的当代人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现实世界”。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栩栩如生的人造世界中,而这个对象化的世界,又以其“在场”的逼真性使人们仿佛面对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文化一遍一遍的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一生平安”等世俗神话,为大众安排了一个虚幻的主体位置,含蓄地、有时是直接地宣泄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的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真实来体验,使饱尝忧患和匮乏的心灵从中得到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和焦虑,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扩展了人对世界的感受、理解和把握,这对于人的心理压力的释放、社会的有序化都起着明显的作用。
总之,尽管大众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它作为文化的本质没有改变,它本身体现出的“为人”的内在规定性没有改变,因此,作为人类生生不息的文化历史中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是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是人的创造性、超越性发挥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8-49页.
[2]Fredric Jameson.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转引自杨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4页.
[3]杨耕.《为马克思辩护》[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23頁-124页
[4]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1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69页.
[6]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29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33页.
关键词:大众文化;主体性;属人;为人
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物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开始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历程。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文化,也随之发生从内容到形式的重大改变。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新型文化——大众文化的出现了。在文化批判者的眼里,大众文化具有商业化、平面化、媚俗性和批量生产、大规模复制的特性;它削平了个性、消解了意识,制造了一批盲从、懒惰、目光短浅的受众——大众文化在使人获得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乐的同时,开始体验到自己正处于造物的异化状态:人失去了主体性,陷入了深刻的生存和文化危机。
而事实上,在大众文化与人的对立中,人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他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自身、对文化都具有主体能动性,这种主体能动性深刻的体现在文化的人本规定性中。也就是说,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大众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确凿的证明。
一、大众文化的属人性
与动物消极的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通过自己独特的实践方式创造并把握着一个与自然界相关的人的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天然自然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1]由于这种创造活动的展开,“‘自然’已一去不复返地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化了的世界……”。[2]这个“人化自然”,由于所承载的价值意义,而成为了“文化的世界”。而正是在这种创造“文化的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3]
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观点,在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那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他们可以从人的实践活动及成果(人化自然)的角度去理解现实世界,包括大众文化的出现。就连对大众文化嗤之以鼻的霍克海默,也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批判理论》中指出,人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塑造的东西,只是个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常常把自己当作被动的、被决定的存在。实际上,“呈现给个人的,他必须接受和重视的世界,在其现有的和将来的形式下,都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产物。……人不仅仅在穿着打扮,在外在形式和情感特征上是历史的产物,甚至人们看和听的方式也是与经过万年进化的社会过程分不开的。”[4]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大众文化是人为的创造物,它无论表现为实物形态的物质文明的成果,还是采取符号形式的精神文明成果,都不是自然给定的,而是人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不仅如此,由于实践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创造了深厚的动能,提供了广泛有力的现实可能性和基础,使大众文化表现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第一,催生了多种多样的大众文化形式。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消费方式等,这些新的事物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审美心态和感情,从而引发人们去认识、去评价、去反思,而对各种不同生产、生活、消费等方式的认识、评价和反思,为新的文化形式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最终,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形式。
第二,分化出专门从事大众文化创作的独立部门和从业人员,构成了当代庞大的传播群体。对于这些传播群体来说,从事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更重要的是社会分工的需要,所以他们都必须接受专门的训练,掌握传播的技能。为了使传播工作前后衔接、左右协调,他们必须形成一个严密的集体,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以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因此,与以往的传播者相比,大众传播群体具有职业化、组织化的特点。
第三,促进了传播工具的不断现代化。最近半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脑、传真、录像、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子出版物、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众多的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很快的与传播媒介结合在一起,使得大众文化所依赖的大众传媒日益现代化,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社会诞生的第一天起,文化的创造和继承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随着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不仅可以以某种方式超越给定的外部的自然,而且也可以不断地超越、提升和重建已有的文化造物,从而使文化的形態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进化过程。唯其如此,才使大众文化表现为一个日益发展和完善的变化历程。
二、大众文化的为人特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这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关系总是“从自己出发,”是“为我存在”的关系。否则,就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6]因此,人之所以要进行文化创造,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大众文化的产生,也正是由人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驱动的:
⒈满足信息的需要
人对信息的需求的自觉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古代社会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人可以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自给自足,与其他人的交往很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对信息的需求是很有限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也极其落后。
与以前古老的传播方式相比,大众传媒提供信息的能力是其它任何媒介和机构都难以比拟的。马克思在形容消费转移时说过,可以“用时间消灭空间”,[7]即缩短传递的时间,使在空间中处于这一方的商品能很快的转移到另一方。而大众传媒正具有这种“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辐射力:借助大众传媒,大众文化能及时把握时代的气息,紧跟时代的步伐,把大到国际、天文、地理;小到家庭、邻里、朋友的各种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的信息,迅速地、及时地传输给大众。这样,大众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且,还使心灵得以沟通,使智慧和潜能得到释放。
⒉满足社会化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中,人,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视听和阅读能力以后,就与大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如此,人的社会化越来越依赖于大众文化的教化和濡化。
人要生产和生活,就需要对自己的各种行动做出合理的判断。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成败得失。因此,寻求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通过对善恶是非的宣传和展示,使大众得以从中获得判断各种事物的标准,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行合理合法,得到社会的认同。
另外,由于社会关系的极其复杂,一个人要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想扮演好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角色,固然可以借助知识传授间接的获得扮演的技巧,但最好的还是通过社会交往,自己体悟个中的道理。大众文化中众多的娱乐场所,为直接的自由交往提供了舞台,使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得以充分的展开。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生百态,学习其他人在扮演相同角色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探讨角色扮演中的酸甜苦辣。在耳濡目染中,不断的修正、改变自己原有的不符合本角色的态度和情感,确立并巩固符号角色的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⒊调剂生活的需要
当代社会中,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市场规律,无情的改变着人们彼此的关系,一切温情脉脉的传统道德为赤裸裸的市场竞争、金钱交易所取代;失业危机、竞争使人不时有如履薄冰之感;分工的细致化、程式化、标准化使人越来越像机器上的齿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严酷的现实与人的自由意志、超越精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常常使人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之中。
望梅可以止渴。大众文化为高竞争、快节奏的当代人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现实世界”。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栩栩如生的人造世界中,而这个对象化的世界,又以其“在场”的逼真性使人们仿佛面对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文化一遍一遍的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一生平安”等世俗神话,为大众安排了一个虚幻的主体位置,含蓄地、有时是直接地宣泄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的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真实来体验,使饱尝忧患和匮乏的心灵从中得到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和焦虑,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扩展了人对世界的感受、理解和把握,这对于人的心理压力的释放、社会的有序化都起着明显的作用。
总之,尽管大众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它作为文化的本质没有改变,它本身体现出的“为人”的内在规定性没有改变,因此,作为人类生生不息的文化历史中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是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是人的创造性、超越性发挥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8-49页.
[2]Fredric Jameson.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转引自杨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4页.
[3]杨耕.《为马克思辩护》[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23頁-124页
[4]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1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69页.
[6]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29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