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小学生的思想品德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给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再加上小学德育课程的课程内容太过单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与实际生活的契合,使得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同时,学校领导没有足够重视德育课程的教学,使得小学德育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德育思想得不到发展和正确的指导。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就网络环境下如何帮助小学德育教育课程顺利开展,提出改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措施研究
一、前言
德育课程作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一门时效性强、时代性强且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正逐渐变得复杂,再加上小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不成熟,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尤其在当今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各种观念及思想更容易发生改变。因此,小学的德育课程开展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小学的德育课程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下文就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其原则和目标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二、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1.丰富德育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具有丰富的传播内容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拥有信息传播交互性、信息来源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这是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为了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导向作用,确保学校德育教育能与网络发展相适应,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服务水平。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寻求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网络资源中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及交流空间的开放性等优势给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
2.网络环境复杂,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道德约束体系,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具有足够大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网络中随意发表言论而养成过度自由和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长期发展下去,将造成学生做出有损道德和人格的事。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也给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展提出了挑战。虽然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但网络将真实的世界变得更模糊,虽创造的虚拟现实与实体的现实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但在虚拟时空中将会逐渐剥夺学生的独立性知觉,渐渐地学生将会失去理性和自我。
三、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小学德育课程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但就其改变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多年以来,很多小学一直将德育课程作为一种学科来进行教育,将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义为向学生传授一些系统性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过于理论化,太过注重德育课程的目标,强调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而忽视了德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以及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生活的难点与热点。
2.教材滞后。大多数小学的德育课程都是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德育教材来进行安排的,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课程中,一味的按照教材的进度、规划以及内容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其内容也较为单调。包括道德的起源、本质、道德的原则、规范以及评价道德的标准等等简单的内容,都是来自课本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差距太远。因此,学生参与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时,不能产生共鸣,教材与现实的差距也直接拉开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形成了明显的差距,使得学生远离德育课程。
3.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促进任何学科课程高效性的主要因素,但就目前我国小学的情况来讲,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采取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一味的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教学内容合不合适,感不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教师的尴尬困境。众所周知,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学就是向学生施加精神方面的影响,以提高其思想素质与觉悟,影响小学生的行为,指导其正确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课程开展中,因教学方法不合理,没能针对学生的實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程的开展效果。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正确运用网络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为了确保小学德育教育理念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应树立发展的理念。由于传统小学德育教育理念失去了效力,因此要全面把握德育教育发展的全部要求,以发展理念为导向,从而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开放性。树立平等的理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环境上和介体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客体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也发生的颠覆,因此,注重平等的教育理念,从而充分体现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和互动性。
2.开展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前面提到,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由于网络的信息鱼目混杂,学生的网上行为方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信息解读和辨别是非能力方面,这就涉及到网络素养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政府及社会应对小学生的网络素养引起高度重视,为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但事实上,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仅限制在教学方法上,还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渠道以及环境,甚至教学艺术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拓宽思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将媒体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载体,这就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这一重要阵地,组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校园网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打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3.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多样化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德育课的设计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好能与生活实践相符合,要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出发。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应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来展开,这也决定了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基础,来建设德育课程的教学框架,并针对性的开展德育课程的进度、内容等方面。其次,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生活,充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思想层次以及实际需求;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逐渐实现层层递进,并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小学生们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其价值观、思想观等观念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将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大德育实践活动教育,以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并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出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法,促进小学德育课程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225.
[2] 张静.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 王慧芬.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
[4] 廖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滕学美.网络环境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D].山东理工大学,2013.
[6] 张文瑞.对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学周刊,2012,13:28-29.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措施研究
一、前言
德育课程作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一门时效性强、时代性强且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正逐渐变得复杂,再加上小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不成熟,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尤其在当今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各种观念及思想更容易发生改变。因此,小学的德育课程开展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小学的德育课程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下文就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其原则和目标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二、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1.丰富德育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具有丰富的传播内容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拥有信息传播交互性、信息来源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这是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为了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导向作用,确保学校德育教育能与网络发展相适应,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服务水平。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寻求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网络资源中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及交流空间的开放性等优势给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
2.网络环境复杂,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道德约束体系,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具有足够大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网络中随意发表言论而养成过度自由和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长期发展下去,将造成学生做出有损道德和人格的事。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也给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展提出了挑战。虽然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但网络将真实的世界变得更模糊,虽创造的虚拟现实与实体的现实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但在虚拟时空中将会逐渐剥夺学生的独立性知觉,渐渐地学生将会失去理性和自我。
三、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小学德育课程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但就其改变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多年以来,很多小学一直将德育课程作为一种学科来进行教育,将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义为向学生传授一些系统性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过于理论化,太过注重德育课程的目标,强调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而忽视了德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以及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生活的难点与热点。
2.教材滞后。大多数小学的德育课程都是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德育教材来进行安排的,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课程中,一味的按照教材的进度、规划以及内容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其内容也较为单调。包括道德的起源、本质、道德的原则、规范以及评价道德的标准等等简单的内容,都是来自课本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差距太远。因此,学生参与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时,不能产生共鸣,教材与现实的差距也直接拉开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形成了明显的差距,使得学生远离德育课程。
3.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促进任何学科课程高效性的主要因素,但就目前我国小学的情况来讲,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采取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一味的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教学内容合不合适,感不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教师的尴尬困境。众所周知,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学就是向学生施加精神方面的影响,以提高其思想素质与觉悟,影响小学生的行为,指导其正确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课程开展中,因教学方法不合理,没能针对学生的實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程的开展效果。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正确运用网络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为了确保小学德育教育理念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应树立发展的理念。由于传统小学德育教育理念失去了效力,因此要全面把握德育教育发展的全部要求,以发展理念为导向,从而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开放性。树立平等的理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环境上和介体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客体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也发生的颠覆,因此,注重平等的教育理念,从而充分体现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和互动性。
2.开展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前面提到,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由于网络的信息鱼目混杂,学生的网上行为方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信息解读和辨别是非能力方面,这就涉及到网络素养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政府及社会应对小学生的网络素养引起高度重视,为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但事实上,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仅限制在教学方法上,还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渠道以及环境,甚至教学艺术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拓宽思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将媒体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载体,这就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这一重要阵地,组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校园网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打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3.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多样化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德育课的设计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好能与生活实践相符合,要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出发。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应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来展开,这也决定了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基础,来建设德育课程的教学框架,并针对性的开展德育课程的进度、内容等方面。其次,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生活,充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思想层次以及实际需求;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逐渐实现层层递进,并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小学生们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其价值观、思想观等观念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将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大德育实践活动教育,以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并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出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法,促进小学德育课程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225.
[2] 张静.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 王慧芬.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
[4] 廖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滕学美.网络环境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D].山东理工大学,2013.
[6] 张文瑞.对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学周刊,2012,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