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户冶炼厂的锌,铅冶炼改进

来源 :有色冶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绪言八户冶炼厂采用ISP法生产锌、铅。该厂于1967年2月设立。同年6月开始建设,1969年2月鼓风炉点火投产,并顺利运行。1975年由于市场不景气曾经减产作业,但是1987年为了适应增加处理各种锌、铅再生原料,起动了热压团制造设备,并且于1988年在熔炼工序实施了增产的举措。1992年粗锌产量为107482t/a,达到了世界上ISP冶炼厂历年最高水平。下面以本厂增产有关的改进情况为主,对最近10年内的变化进行介绍。2设备、操作方法的改进2.1增产的基本方针1988年实施了种种增产措施,使锌生产能力由8
其他文献
高职环境类专业工学结合进展较为缓慢,产学合作协议多、落实少,校企双方难以实现共赢,职业标准开发落后于社会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解决上述问题,既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更需要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如采取"2211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进行课程改革,以"双证"制度为引领建立工学结合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等。
强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灵魂。这项工程成功与否关键看我们是否能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国外模式的、真正本土化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工业分析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分析检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并对教学形成积极的反馈作用。基于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
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源头是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现代第一所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在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学校既坚持创始人黄炎培先生的职教理
分析了成都电冶厂电解钴生产工艺存在的不足,介绍了近年来的工艺改进及其得失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改造优化工艺的建议。
分析了烧结法系统中影响氧化铝产量及成本的因素,指出碳分工序是影响烧结法经济指标的关键,提出采用深度碳分技术强化烧结法工艺.通过试验充分阐述了该技术在氧化铝生产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