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结果。群文阅读是写作的一种厚积薄发的实践性过程。教师既可以利用群文阅读教学为写作积累素材,掌握写作方法,也可以把群文当作写作的范本,让学生进行仿写。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将读写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写作促进学生阅读。
【关键词】群文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就足见其重要性。“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很好地诠释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写作就像空中楼阁,即使搜肠刮肚也难以成文;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没有写作的训练再多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唐代大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所展示的正是阅读与写作之间那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写作发生质的飞跃。群文阅读不仅弥补现行教材容量的不足,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扩大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内化过程中,必将为学生“有神的下笔”打下坚实的基础。
群文阅读是写作的一种厚积薄发的实践性过程,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把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厚积”和“薄发”两个方面来着手。
一、博览群文,厚积“粮草”
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词汇贫乏等现象,这些与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下不无关系。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时,绞尽脑汁也难找到几个字落纸,显然是“肚中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帮助中学生写作走出这种困境?显然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让“肚中有物”应是可行的途径。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材料,写作时“有米可炊”。
1. 博览群文,积累佳词名句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群文阅读课里,学生要阅读几篇文章,自然能读到不少佳词名句,只要把自己喜欢的,能激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记在本子上,时常翻看,就可以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写作时自然能用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只有积累好语言,才能运用好语言。虽然写作不是语句的简单堆叠,有佳词名句的作文也不一定是好作文,但没有佳词名句的作文怎么能算得上是一篇好作文呢?当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写作素材时,写作起来自然越发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 博览群文,掌握写作方法
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写作是一种全凭“灵感”的无意识行为,写出的文章除了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乏味外,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上也毫无章法可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传授些常用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必要的。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给学生提供“观千剑”“操千曲”的机会,学生自然就能“识器晓声”。 如在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让学生学习首尾呼应这种行文结构,掌握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体会到其妙处,学生自然也希望在自己的文章中尝试使用这种写作方法。群文阅读可以让施教者把一些写作方法多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从而掌握这些方法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博览群文,丰富学生情感
丰富的情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丰富的感情是写不出感人的文章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的契机,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忧。如以“苦难生活”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选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个感人的片段,创设特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于经典的膜拜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群文阅读中,并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于是有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会有崎岖和坎坷,有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和双腿残废、双目失明仍坚持以写作作为斗争的保尔比一比,我们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微笑地面对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战么?可见,学生并不缺少情感,只要教师善于点化和激发,学生定能在作文中“迸溅”出真情实感,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以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确实是学生获得写作范本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握大量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由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厚积淀,才能产生内蕴丰厚的优秀之作。群文阅读以广阔记忆、获取信息为前提,为写作厚积“粮草”,学生方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的好文章来。
二、博览群文,薄发“万卷”
“述文相效,自古而然”,习作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一条重要经验,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人成功的写作经验,提供写作范例,让学生阅读后模仿例子作文。学生通过阅读群文,整合范文的信息,掌握写作技巧,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写出的文章更有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以群文为范文,引领学生进行仿写
教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必须理顺读与写的关系,抓准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通过这种以读导写的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将不断提升。如在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课里,当学生读完《小桔灯》《枣核》《端午的鸭蛋》这一组文章后,不失时机的问:冰心每当看到小桔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小女孩;萧乾一看到枣核便会想到他的同窗故友;汪曾祺看到鸭蛋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孩子。想必你也会有看到某样东西而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个人的时候吧?这样一问,学生情动而辞发,也就懂得怎样将心中的那个物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如何构建成文章。有了这样的阅读和思考,再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这类文章的仿写,就能很好地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技巧,在仿写中提高写作能力。
2. 以群文为范本,引导学生进行补写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群文中关键的句子或经典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补写,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如以“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情节及主题的作用”为议题的文学类群文阅读课里,在引导学生学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严冬海猎》这三篇文章后向学生发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掌握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知道环境描写是为人物、情节及主题服务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篇残缺的文章《心声》,由于年代的久远,它的环境描写已经散失了,大家能否帮它补充些环境描写呢?由于学生懂得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此时练笔学生自然思如泉涌水到渠成。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博览群文,厚积薄发,采取先读后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办法,定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底生花。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2): 22-23.
[2]蒋军晶.“阅读”和“安静”——群文阅读的操作取向[J].小学语文教师,2015(增刊):18-19.
【关键词】群文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就足见其重要性。“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很好地诠释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写作就像空中楼阁,即使搜肠刮肚也难以成文;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没有写作的训练再多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唐代大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所展示的正是阅读与写作之间那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写作发生质的飞跃。群文阅读不仅弥补现行教材容量的不足,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扩大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内化过程中,必将为学生“有神的下笔”打下坚实的基础。
群文阅读是写作的一种厚积薄发的实践性过程,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把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厚积”和“薄发”两个方面来着手。
一、博览群文,厚积“粮草”
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词汇贫乏等现象,这些与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下不无关系。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时,绞尽脑汁也难找到几个字落纸,显然是“肚中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帮助中学生写作走出这种困境?显然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让“肚中有物”应是可行的途径。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材料,写作时“有米可炊”。
1. 博览群文,积累佳词名句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群文阅读课里,学生要阅读几篇文章,自然能读到不少佳词名句,只要把自己喜欢的,能激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记在本子上,时常翻看,就可以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写作时自然能用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只有积累好语言,才能运用好语言。虽然写作不是语句的简单堆叠,有佳词名句的作文也不一定是好作文,但没有佳词名句的作文怎么能算得上是一篇好作文呢?当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写作素材时,写作起来自然越发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 博览群文,掌握写作方法
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写作是一种全凭“灵感”的无意识行为,写出的文章除了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乏味外,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上也毫无章法可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传授些常用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必要的。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给学生提供“观千剑”“操千曲”的机会,学生自然就能“识器晓声”。 如在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让学生学习首尾呼应这种行文结构,掌握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体会到其妙处,学生自然也希望在自己的文章中尝试使用这种写作方法。群文阅读可以让施教者把一些写作方法多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从而掌握这些方法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博览群文,丰富学生情感
丰富的情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丰富的感情是写不出感人的文章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的契机,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忧。如以“苦难生活”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选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个感人的片段,创设特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于经典的膜拜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群文阅读中,并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于是有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会有崎岖和坎坷,有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和双腿残废、双目失明仍坚持以写作作为斗争的保尔比一比,我们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微笑地面对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战么?可见,学生并不缺少情感,只要教师善于点化和激发,学生定能在作文中“迸溅”出真情实感,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以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确实是学生获得写作范本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握大量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由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厚积淀,才能产生内蕴丰厚的优秀之作。群文阅读以广阔记忆、获取信息为前提,为写作厚积“粮草”,学生方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的好文章来。
二、博览群文,薄发“万卷”
“述文相效,自古而然”,习作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一条重要经验,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人成功的写作经验,提供写作范例,让学生阅读后模仿例子作文。学生通过阅读群文,整合范文的信息,掌握写作技巧,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写出的文章更有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以群文为范文,引领学生进行仿写
教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必须理顺读与写的关系,抓准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通过这种以读导写的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将不断提升。如在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课里,当学生读完《小桔灯》《枣核》《端午的鸭蛋》这一组文章后,不失时机的问:冰心每当看到小桔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小女孩;萧乾一看到枣核便会想到他的同窗故友;汪曾祺看到鸭蛋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孩子。想必你也会有看到某样东西而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个人的时候吧?这样一问,学生情动而辞发,也就懂得怎样将心中的那个物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如何构建成文章。有了这样的阅读和思考,再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这类文章的仿写,就能很好地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技巧,在仿写中提高写作能力。
2. 以群文为范本,引导学生进行补写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群文中关键的句子或经典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补写,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如以“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情节及主题的作用”为议题的文学类群文阅读课里,在引导学生学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严冬海猎》这三篇文章后向学生发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掌握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知道环境描写是为人物、情节及主题服务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篇残缺的文章《心声》,由于年代的久远,它的环境描写已经散失了,大家能否帮它补充些环境描写呢?由于学生懂得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此时练笔学生自然思如泉涌水到渠成。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博览群文,厚积薄发,采取先读后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办法,定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底生花。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2): 22-23.
[2]蒋军晶.“阅读”和“安静”——群文阅读的操作取向[J].小学语文教师,2015(增刊):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