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材配套光盘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放课”现象,教师教学为光盘所控制,学生实际体验为课件所剥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树立“用光盘教”的理念,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升华,发挥光盘的优势作用,实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关键词:配套光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8-0051-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这催生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光盘动态呈现了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数学情境,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教师的教学。但是,因光盘制作水平、教师教学理念和使用光盘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进而提出几点对策。
一、问题及分析
1.教师上课退化为“放课”
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然而由于课件设计和制作的繁难,许多教师往往想用而不可得。配套光盘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课件的大量使用成为现实。但由此又导致了另一些问题的产生——数学课堂充满了光盘的播放行为,上课退化为“放课”。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点击鼠标播放光盘,从课的引入到新课的展开,从例题解答到课堂练习乃至全课总结。教师一路“点”下去,学生则一路看下去,教室彷佛成了“放映室”。此时,信息技术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没有成为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有力工具,而是沦落为教师继续教学流程、展示预设内容的道具。这种“满堂放”的行为是“满堂灌”传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异形”,其实质仍然是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只不过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放课”行为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这种“点击”行为也剥夺了自己专业发展的机会,阻碍了教学智慧的生长。
2.光盘程序控制了教学
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探险”活动,亦是师生双方不断借助于理性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超越自我、探索种种“未知世界”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种“理智的喜悦”。[2]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数学知识、训练思维、获得数学素养的所在。但是,在一些“放映课”上,这种师生双方的互动性被光盘预设的程序控制了。由于课件制作技术的局限,抑或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配套光盘在交互性能上还远远达不到“自由跳转”的程度,这就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受制”现象的出现:明明想这样却不得不那样——你想停下来,光盘却仍在播放,你想让学生思考,光盘却把结论呈现出来;你想让学生自己读题,光盘却不停地读……教师被光盘所“绑架”,互动被播放所取代。
3.观看屏幕替代了实际体验
光盘使用不当的一大问题就是观看屏幕代替了亲身体验。例如,《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不让学生直接观察身边的物体,却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画面”。 教学 “摸球实验” 时,教师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摸球活动,而是播放光盘上的实验:屏幕上有个袋子,内装3个红球和3个黄球,教师点击一下鼠标,袋中就“随机”地跳出一个球。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好像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操作和体验,但从实质上看,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学生亲身观察、合作操作等体验机会,而且可能使学生对课件演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课件的工作原理是某种程序的设定和运行,当输入某种指令后,程序便会自动运行并输出结果。对于这种自动性,教师和学生是无法明白其原理的,因此光盘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一个“黑箱”。[3]比如,当我们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长方体的后面移至前面证明他们相互重合时,我们往往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真的重合吗?是不是课件在“玩花样”?
二、对策
1.树立“用光盘教”的理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作为教学的主宰、作为教学的支持者、作为教学的合作者、作为教学的推动者。信息技术在作为教学主宰的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机较多地出于对外部环境的考虑,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工作原理,使用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而学生则盲目相信技术,不加思考地用计算机处理自己所碰到的数学问题,或用技术的智能化功能来代替自己的推理。在此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过程很容易被技术所替代,产生技术依赖——不去深刻理解技术所产生的现象或结果,从而形成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没有必要,甚至非常有害的认识。[4]
这种将信息技术作为主宰者的现象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一些教师因理念上的偏失,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出现“没有应用信息技术一票否决”的极端情况。还有一些教师出于公开课作秀的考虑,为用而用,致使公开教学变成了课件展示。在课件设计和制作上,往往片面追求形式的完美和技术的复杂新颖,而淡化了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更多的教师不能深刻领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缺乏相应的整合技能,致使技术运用不当甚至起反作用的现象发生。
课堂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时空,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任何预设的“教案”、“课件”都无法代替全部的课堂情境。因而,教师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从课堂教学要素来看,信息技术是物的和技术的因素,它服从于人的主导地位。如同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道理一样,教学不是“放光盘”而是“用光盘教”。要将光盘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来利用,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的障碍,让学生学得更好。光盘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只能是教学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推动者。
2.为丰富学生的实际体验服务,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及时升华
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其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其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1]应帮助学生充分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
在配套光盘条件下,教师要尽量避免用光盘演示替代实际的观察、操作和实验。尽管计算机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的观察、操作和实验,但这终究和真实生活中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别。它可能凸显观察、操作和实验的“要点”,但却牺牲了真实操作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像上面提到的摸球实验,与其播放光盘,还不如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分组实验,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随机事件和等可能性的本质意义,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过程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教师要恰当利用光盘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与“观念实验”之间架设一座过渡桥梁,使其摆脱对实物的依赖,在头脑中浮现数学模型,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圆的面积》中有个“化圆为方”的实验,教学伊始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剪、拼等操作。此时的操作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由于是剪拼实物,所以不可能分出太多的份数,拼出的图形也相应地比较粗糙。继之,我们可以播放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乃至更多份数的情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帮助学生的思维由实至虚,初步形成极限思想。
3.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实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光盘拥有的声、光、动画等效果较之于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挂图等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向学生呈现形象生动的视听材料,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光盘中的信息丰富多彩,有数学在生活中运用实例,有上下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还有世界各地的数字信息。这些都营造了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
光盘能将静态的材料动态化。它将数量增减变化的过程显示出来,使静止的图表、文字或字母符号之间的“缝隙”得以填充,帮助学生弄清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更好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几何形体空间变化演示出来,学生就可透视几何体“内部”的信息,从而丰富表象,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
借助光盘上的计算功能可以进行大数目的运算,从而避免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机械的运算上,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5.
[3]刘晓玫,刘志茜.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8.
[4]尚晓青.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层次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08,(8):93-94.
(编辑:王天鹏)
关键词:配套光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8-0051-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这催生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光盘动态呈现了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数学情境,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教师的教学。但是,因光盘制作水平、教师教学理念和使用光盘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进而提出几点对策。
一、问题及分析
1.教师上课退化为“放课”
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然而由于课件设计和制作的繁难,许多教师往往想用而不可得。配套光盘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课件的大量使用成为现实。但由此又导致了另一些问题的产生——数学课堂充满了光盘的播放行为,上课退化为“放课”。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点击鼠标播放光盘,从课的引入到新课的展开,从例题解答到课堂练习乃至全课总结。教师一路“点”下去,学生则一路看下去,教室彷佛成了“放映室”。此时,信息技术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没有成为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有力工具,而是沦落为教师继续教学流程、展示预设内容的道具。这种“满堂放”的行为是“满堂灌”传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异形”,其实质仍然是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只不过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放课”行为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这种“点击”行为也剥夺了自己专业发展的机会,阻碍了教学智慧的生长。
2.光盘程序控制了教学
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探险”活动,亦是师生双方不断借助于理性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超越自我、探索种种“未知世界”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种“理智的喜悦”。[2]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数学知识、训练思维、获得数学素养的所在。但是,在一些“放映课”上,这种师生双方的互动性被光盘预设的程序控制了。由于课件制作技术的局限,抑或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配套光盘在交互性能上还远远达不到“自由跳转”的程度,这就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受制”现象的出现:明明想这样却不得不那样——你想停下来,光盘却仍在播放,你想让学生思考,光盘却把结论呈现出来;你想让学生自己读题,光盘却不停地读……教师被光盘所“绑架”,互动被播放所取代。
3.观看屏幕替代了实际体验
光盘使用不当的一大问题就是观看屏幕代替了亲身体验。例如,《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不让学生直接观察身边的物体,却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画面”。 教学 “摸球实验” 时,教师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摸球活动,而是播放光盘上的实验:屏幕上有个袋子,内装3个红球和3个黄球,教师点击一下鼠标,袋中就“随机”地跳出一个球。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好像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操作和体验,但从实质上看,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学生亲身观察、合作操作等体验机会,而且可能使学生对课件演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课件的工作原理是某种程序的设定和运行,当输入某种指令后,程序便会自动运行并输出结果。对于这种自动性,教师和学生是无法明白其原理的,因此光盘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一个“黑箱”。[3]比如,当我们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长方体的后面移至前面证明他们相互重合时,我们往往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真的重合吗?是不是课件在“玩花样”?
二、对策
1.树立“用光盘教”的理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作为教学的主宰、作为教学的支持者、作为教学的合作者、作为教学的推动者。信息技术在作为教学主宰的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机较多地出于对外部环境的考虑,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工作原理,使用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而学生则盲目相信技术,不加思考地用计算机处理自己所碰到的数学问题,或用技术的智能化功能来代替自己的推理。在此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过程很容易被技术所替代,产生技术依赖——不去深刻理解技术所产生的现象或结果,从而形成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没有必要,甚至非常有害的认识。[4]
这种将信息技术作为主宰者的现象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一些教师因理念上的偏失,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出现“没有应用信息技术一票否决”的极端情况。还有一些教师出于公开课作秀的考虑,为用而用,致使公开教学变成了课件展示。在课件设计和制作上,往往片面追求形式的完美和技术的复杂新颖,而淡化了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更多的教师不能深刻领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缺乏相应的整合技能,致使技术运用不当甚至起反作用的现象发生。
课堂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时空,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任何预设的“教案”、“课件”都无法代替全部的课堂情境。因而,教师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从课堂教学要素来看,信息技术是物的和技术的因素,它服从于人的主导地位。如同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道理一样,教学不是“放光盘”而是“用光盘教”。要将光盘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来利用,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的障碍,让学生学得更好。光盘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只能是教学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推动者。
2.为丰富学生的实际体验服务,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及时升华
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其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其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1]应帮助学生充分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
在配套光盘条件下,教师要尽量避免用光盘演示替代实际的观察、操作和实验。尽管计算机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的观察、操作和实验,但这终究和真实生活中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别。它可能凸显观察、操作和实验的“要点”,但却牺牲了真实操作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像上面提到的摸球实验,与其播放光盘,还不如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分组实验,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随机事件和等可能性的本质意义,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过程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教师要恰当利用光盘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与“观念实验”之间架设一座过渡桥梁,使其摆脱对实物的依赖,在头脑中浮现数学模型,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圆的面积》中有个“化圆为方”的实验,教学伊始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剪、拼等操作。此时的操作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由于是剪拼实物,所以不可能分出太多的份数,拼出的图形也相应地比较粗糙。继之,我们可以播放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乃至更多份数的情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帮助学生的思维由实至虚,初步形成极限思想。
3.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实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光盘拥有的声、光、动画等效果较之于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挂图等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向学生呈现形象生动的视听材料,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光盘中的信息丰富多彩,有数学在生活中运用实例,有上下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还有世界各地的数字信息。这些都营造了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
光盘能将静态的材料动态化。它将数量增减变化的过程显示出来,使静止的图表、文字或字母符号之间的“缝隙”得以填充,帮助学生弄清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更好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几何形体空间变化演示出来,学生就可透视几何体“内部”的信息,从而丰富表象,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
借助光盘上的计算功能可以进行大数目的运算,从而避免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机械的运算上,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5.
[3]刘晓玫,刘志茜.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8.
[4]尚晓青.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层次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08,(8):93-94.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