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去年《花儿与少年》第一季播出后,好评如潮,在竞争激烈的真人秀节目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开创了国内旅游真人秀节目的繁荣景象。一年来,各类旅游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花样爷爷》《充电旅行》《花样姐姐》等相继播出,均取得不错的收视。今年4月,《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再现荧屏,收视率保持领先,持续热播。本文以此为契机,对第二季从四大节目元素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人物元素、动力元素、细节元素和文化元素深入探寻其热播的原因,尤其强调其富有特色的文化元素,以期给其他节目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花儿与少年》;节目元素;旅游真人秀;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88-02
2015年4月25日晚,《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再现荧屏,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彩与热度,话题居高不下,CMS索福瑞调查显示:第一期收视率1.58%,收视份额10.85%,排名同时段第一。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主题定为“文化”,更加突出了旅行中的文化元素,展示了各地的风俗人情。作为一档优秀的节目,必然有许多值得研究与借鉴的地方。
下面从人物元素——参与者、动力元素——悬念与冲突、细节元素——现场记录、文化元素——人文情怀四方面来探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人物元素——参与者
(一)参与者的代表性
真人秀的主题是所谓的“真实的人”,或者说非角色扮演的真实状态下的人。并不是任何人的故事都具有娱乐价值,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关注、关心和情感好恶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感情投入,才能成为叙事作品的主角,才具有故事主体的所谓“资格”[1]。《花儿与少年》的七位嘉宾都为观众熟知的明星,因此足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具有代表性。
《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嘉宾依旧延续第一季的覆盖各年龄层受众群,“六零”、“七零”、“八零”、“九零”年代的嘉宾均有参与,每一位的生长环境与观念意识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既可以体现当下各个年龄层的想法和差异,也覆盖到各年龄层的受众群体,所以从年龄上来看所选嘉宾也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如大姐毛阿敏代表的是六十年代较为勤俭的居家型女性,郑爽、杨洋则代表着“九零后”默默无闻而富有责任心的特点。
(二)参与者的表现力
第二季的七位嘉宾个性十足,都有各自的精准定位。“大气十足”的大姐毛阿敏,“重新归来”的二姐许晴,“直爽火辣”的三姐宁静,“精力充沛”的元气少女陈意涵,“细心体贴”的五妹郑爽,“暖男”大弟井柏然,“人肉导航仪”二弟杨洋,七位个性迥异的旅伴在节目中表现力十足,把各自的特点展示地淋漓尽致。节目组把差异化女星组合与青春少年之间的多重人际关系进行叠加,组成微缩版的人际代表圈[2]。另外,第二季在第一季“导游”的基础上增设了“厨娘”和“摄影师”,让大家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如陈意涵在节目中大展自己的厨艺,得到大家的认可;井柏然的“摄影师”也尽职尽责,由开始的不尽人意逐渐到后来的熟练操作。
二、动力元素——悬念与冲突
“文似观山不喜平”,同样节目也是。作为真人秀节目的观看者,普通的旅行叙事过程自然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适度的悬念与一定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大家持续观看下去的重要动力。
如在第二季第三期中,花少团在剑桥完成赛艇的训练后,由于七人没有同时离开,造成杨洋“落单”而流落街头,没有手机没有钱包。天色渐晚,姐姐们是否会出去接他回来?杨洋能否一个人找到路?这些都成为悬念抓着观众的心,而节目此时戛然而止,将在下一期中揭晓。这种悬念设置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期待着下一期的“揭秘”。
此外,真人秀节目要有一定的戏剧冲突,通过“冲突”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七位不熟悉的年龄差异大的人一起出去旅行,这本身就很有“看点”,他们会有怎样的摩擦?他们遇到问题会怎么处理?都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第二季第二期中,在激烈的找羊比赛结束后,大家对于是否去往下一个景点而产生争执。三姐宁静直率说出自己因未休息好而不愿前往,导游郑爽为了协调大家的行动,主动劝说希望宁静加入,可由于说话方式不对,引发了两人短暂的不愉快。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宁静的“直率火辣”的性格与郑爽“有责任心却不善表达”的特点。通过事件冲突的方法来提升节目的吸引力,是旅游真人秀节目常用的叙事手法,也是节目实现其营销目的的主要手段[3]。
三、细节元素——现场记录
真人秀在规定了时间、空间、规则和方式之后,就将“自由”交给了节目参与者。不提供台词,不规定结果、不进行现场调度,往往采用多机位、立体式的方式记录参与者的行为,而参与者可以在规定情境中自由行动、选择和思考。因此,记录他们的自由,就成为真人秀节目不同于电视剧的魅力所在,真实、自然、随机、开放、难以预测、出人意料[1]。
《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将在23天内完成英国、土耳其和阿联酋的旅行,全程明星自助,节目组将最大限度地真实记录这个过程的点点滴滴。用纪实的手法还原本性,强调过程,关注事件过程中事态的变化,记录人们在事态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刻画出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4]。
节目组为了更好捕捉到旅行中的更多趣事与细节,在他们居住的旅店内安装了许多“隐匿”的摄像机,这样可以不人为介入到故事之中,嘉宾可以在相对忽视镜头的状态中呈现相对自然的状态,客观上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感。这种现场纪实常常会记录下花少成员“不为人知”的瞬间,记录下他们的起居习惯与最真实的生活习性,记录下他们睡前的最真切的交谈,依靠细节来感染观众,让观众了解到更加立体的、全面的他们。 四、文化元素——人文情怀
(一)“手写鸡汤”的火爆
第二季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把《花儿与少年》总撰稿人吴梦知写的文案“鸡杂汤”与井柏然的“手写体”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人在“混乱”的旅程中喝下一碗“心灵鸡汤”,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
先说文案,一方面它满足了节目讲述故事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温暖中透露着辛辣,在破灭中又充满希望。在传播效果方面,相对于声音的转瞬即逝,文字的传播给人的印象更深刻,能够把信息较为长久地保存下来,长久地烙印在观众的脑海中,引起观众的思考。文字是声音的再现和延伸,对于节目中用声音符号表达不了或难以表达的内容,转用文字符号去完成故事的讲述,这充分证明了“文案”的必要性。
同时这些文字美好而不矫情,让人知道现实是残酷的,但要相信世间总有些美好的情感值得我们去坚守。它赋予了单纯的明星旅行记一个探讨人生较为深入的“灵魂“,升华了节目的主题与旅行的意义,是节目成功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有人曾这样评价节目中的文案:“用简短的文字挑逗观众的情绪,真情流露,塑造别样的人生情怀”。比如,当井柏然到达伦敦而进不去门,被迫在雨夜的伦敦徘徊时,节目配上了这样的文字:“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银边,所以,遭遇才会特别明显”,充分调动起电视机前观众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又如大家在登山中由于一些人体力不支而放弃登顶时,配上了“空荡荡的雪山,没有等来约定的伙伴,抵达是一种勇敢,但在一起才是温暖,我们说好不分开,一起好,一起坏”的暖心文字,这种情绪的升华是用声音符号无论如何也表达不了的;再说井柏然的漂亮的字体,给“鸡汤”增色不少,让观众好奇井柏然竟然写得一手好字,无疑给节目增加了话题度。正是由于井柏然的明星宣传效应,第二季的“手写鸡汤”比第一季得到更大面积的传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增添了第二季的人文情怀。
(二)文化主题的突出
第二季将主题定位为文化,每一天的旅行都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如“再别康桥”、“摇滚万岁”、“伊斯坦布尔”等,不仅参观当地景点,还参与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在伦敦参与当地的“枕头大战”,在剑桥参与赛艇训练并进行比赛,在利物浦演唱披头士的经典曲目等,嘉宾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与当地的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每一期主题明确,特点突出,不仅给观众以旅行中的指导,也增强了第二季的“文化”特色。
这种突出文化的做法履行了大众传播的文化与娱乐功能,在娱乐的同时,文化品位提高,因为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为娱乐而娱乐的节目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第二季的文化主题定位,在娱乐的节目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让人们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增长了一定的知识。这使得节目从单纯的娱乐上升到了一个“文化”层面,在娱乐中感受人文情怀,在趣味中升华内心,在“娱乐至死”的当下,这种做法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结 语
在旅游真人秀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在人物元素、动力元素、细节元素与文化元素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尤其在文化元素方面独树一帜。特色的“手写鸡汤”与浓浓的文化韵味,让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去探讨旅行的意义,同时也承担了文化传播的功能。个性迥异的人物、紧张的悬念与适度的冲突,突出细节现场记录的表现手法,文化主题鲜明等多重要素的融合,使这档节目持续热播,也让观众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 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2005(5).
[2] 张然.以编码解码的视角浅析明星真人秀节目——以《花儿与少年》为例[J].视听,2015(3).
[3] 王作剩.天时 地利 人和——《花儿与少年》的成功三要素[J].声屏世界,2015(2).
[4] 陈蜀花.从《花儿与少年》看旅游真人秀节目的特色[J].当代电视,2014(9).
[责任编辑:传馨]
关键词:《花儿与少年》;节目元素;旅游真人秀;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88-02
2015年4月25日晚,《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再现荧屏,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彩与热度,话题居高不下,CMS索福瑞调查显示:第一期收视率1.58%,收视份额10.85%,排名同时段第一。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主题定为“文化”,更加突出了旅行中的文化元素,展示了各地的风俗人情。作为一档优秀的节目,必然有许多值得研究与借鉴的地方。
下面从人物元素——参与者、动力元素——悬念与冲突、细节元素——现场记录、文化元素——人文情怀四方面来探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人物元素——参与者
(一)参与者的代表性
真人秀的主题是所谓的“真实的人”,或者说非角色扮演的真实状态下的人。并不是任何人的故事都具有娱乐价值,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关注、关心和情感好恶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感情投入,才能成为叙事作品的主角,才具有故事主体的所谓“资格”[1]。《花儿与少年》的七位嘉宾都为观众熟知的明星,因此足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具有代表性。
《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嘉宾依旧延续第一季的覆盖各年龄层受众群,“六零”、“七零”、“八零”、“九零”年代的嘉宾均有参与,每一位的生长环境与观念意识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既可以体现当下各个年龄层的想法和差异,也覆盖到各年龄层的受众群体,所以从年龄上来看所选嘉宾也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如大姐毛阿敏代表的是六十年代较为勤俭的居家型女性,郑爽、杨洋则代表着“九零后”默默无闻而富有责任心的特点。
(二)参与者的表现力
第二季的七位嘉宾个性十足,都有各自的精准定位。“大气十足”的大姐毛阿敏,“重新归来”的二姐许晴,“直爽火辣”的三姐宁静,“精力充沛”的元气少女陈意涵,“细心体贴”的五妹郑爽,“暖男”大弟井柏然,“人肉导航仪”二弟杨洋,七位个性迥异的旅伴在节目中表现力十足,把各自的特点展示地淋漓尽致。节目组把差异化女星组合与青春少年之间的多重人际关系进行叠加,组成微缩版的人际代表圈[2]。另外,第二季在第一季“导游”的基础上增设了“厨娘”和“摄影师”,让大家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如陈意涵在节目中大展自己的厨艺,得到大家的认可;井柏然的“摄影师”也尽职尽责,由开始的不尽人意逐渐到后来的熟练操作。
二、动力元素——悬念与冲突
“文似观山不喜平”,同样节目也是。作为真人秀节目的观看者,普通的旅行叙事过程自然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适度的悬念与一定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大家持续观看下去的重要动力。
如在第二季第三期中,花少团在剑桥完成赛艇的训练后,由于七人没有同时离开,造成杨洋“落单”而流落街头,没有手机没有钱包。天色渐晚,姐姐们是否会出去接他回来?杨洋能否一个人找到路?这些都成为悬念抓着观众的心,而节目此时戛然而止,将在下一期中揭晓。这种悬念设置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期待着下一期的“揭秘”。
此外,真人秀节目要有一定的戏剧冲突,通过“冲突”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七位不熟悉的年龄差异大的人一起出去旅行,这本身就很有“看点”,他们会有怎样的摩擦?他们遇到问题会怎么处理?都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第二季第二期中,在激烈的找羊比赛结束后,大家对于是否去往下一个景点而产生争执。三姐宁静直率说出自己因未休息好而不愿前往,导游郑爽为了协调大家的行动,主动劝说希望宁静加入,可由于说话方式不对,引发了两人短暂的不愉快。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宁静的“直率火辣”的性格与郑爽“有责任心却不善表达”的特点。通过事件冲突的方法来提升节目的吸引力,是旅游真人秀节目常用的叙事手法,也是节目实现其营销目的的主要手段[3]。
三、细节元素——现场记录
真人秀在规定了时间、空间、规则和方式之后,就将“自由”交给了节目参与者。不提供台词,不规定结果、不进行现场调度,往往采用多机位、立体式的方式记录参与者的行为,而参与者可以在规定情境中自由行动、选择和思考。因此,记录他们的自由,就成为真人秀节目不同于电视剧的魅力所在,真实、自然、随机、开放、难以预测、出人意料[1]。
《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将在23天内完成英国、土耳其和阿联酋的旅行,全程明星自助,节目组将最大限度地真实记录这个过程的点点滴滴。用纪实的手法还原本性,强调过程,关注事件过程中事态的变化,记录人们在事态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刻画出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4]。
节目组为了更好捕捉到旅行中的更多趣事与细节,在他们居住的旅店内安装了许多“隐匿”的摄像机,这样可以不人为介入到故事之中,嘉宾可以在相对忽视镜头的状态中呈现相对自然的状态,客观上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感。这种现场纪实常常会记录下花少成员“不为人知”的瞬间,记录下他们的起居习惯与最真实的生活习性,记录下他们睡前的最真切的交谈,依靠细节来感染观众,让观众了解到更加立体的、全面的他们。 四、文化元素——人文情怀
(一)“手写鸡汤”的火爆
第二季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把《花儿与少年》总撰稿人吴梦知写的文案“鸡杂汤”与井柏然的“手写体”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人在“混乱”的旅程中喝下一碗“心灵鸡汤”,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
先说文案,一方面它满足了节目讲述故事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温暖中透露着辛辣,在破灭中又充满希望。在传播效果方面,相对于声音的转瞬即逝,文字的传播给人的印象更深刻,能够把信息较为长久地保存下来,长久地烙印在观众的脑海中,引起观众的思考。文字是声音的再现和延伸,对于节目中用声音符号表达不了或难以表达的内容,转用文字符号去完成故事的讲述,这充分证明了“文案”的必要性。
同时这些文字美好而不矫情,让人知道现实是残酷的,但要相信世间总有些美好的情感值得我们去坚守。它赋予了单纯的明星旅行记一个探讨人生较为深入的“灵魂“,升华了节目的主题与旅行的意义,是节目成功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有人曾这样评价节目中的文案:“用简短的文字挑逗观众的情绪,真情流露,塑造别样的人生情怀”。比如,当井柏然到达伦敦而进不去门,被迫在雨夜的伦敦徘徊时,节目配上了这样的文字:“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银边,所以,遭遇才会特别明显”,充分调动起电视机前观众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又如大家在登山中由于一些人体力不支而放弃登顶时,配上了“空荡荡的雪山,没有等来约定的伙伴,抵达是一种勇敢,但在一起才是温暖,我们说好不分开,一起好,一起坏”的暖心文字,这种情绪的升华是用声音符号无论如何也表达不了的;再说井柏然的漂亮的字体,给“鸡汤”增色不少,让观众好奇井柏然竟然写得一手好字,无疑给节目增加了话题度。正是由于井柏然的明星宣传效应,第二季的“手写鸡汤”比第一季得到更大面积的传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增添了第二季的人文情怀。
(二)文化主题的突出
第二季将主题定位为文化,每一天的旅行都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如“再别康桥”、“摇滚万岁”、“伊斯坦布尔”等,不仅参观当地景点,还参与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在伦敦参与当地的“枕头大战”,在剑桥参与赛艇训练并进行比赛,在利物浦演唱披头士的经典曲目等,嘉宾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与当地的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每一期主题明确,特点突出,不仅给观众以旅行中的指导,也增强了第二季的“文化”特色。
这种突出文化的做法履行了大众传播的文化与娱乐功能,在娱乐的同时,文化品位提高,因为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为娱乐而娱乐的节目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第二季的文化主题定位,在娱乐的节目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让人们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增长了一定的知识。这使得节目从单纯的娱乐上升到了一个“文化”层面,在娱乐中感受人文情怀,在趣味中升华内心,在“娱乐至死”的当下,这种做法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结 语
在旅游真人秀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在人物元素、动力元素、细节元素与文化元素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尤其在文化元素方面独树一帜。特色的“手写鸡汤”与浓浓的文化韵味,让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去探讨旅行的意义,同时也承担了文化传播的功能。个性迥异的人物、紧张的悬念与适度的冲突,突出细节现场记录的表现手法,文化主题鲜明等多重要素的融合,使这档节目持续热播,也让观众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 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2005(5).
[2] 张然.以编码解码的视角浅析明星真人秀节目——以《花儿与少年》为例[J].视听,2015(3).
[3] 王作剩.天时 地利 人和——《花儿与少年》的成功三要素[J].声屏世界,2015(2).
[4] 陈蜀花.从《花儿与少年》看旅游真人秀节目的特色[J].当代电视,2014(9).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