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学生体质测试方法”“评价标准”和“运动干预”等专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同时,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公报》《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华东师范大学版)》和《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成果公报》。
华东师范大学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是在综合借鉴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其他国家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方法和标准的经验基础上,历经两年时间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0万多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并通过国际学术界通用的LMS法研制出的新成果。据成果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制《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华东师范大学版)》的目的并非是要替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是想为进一步优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参考;同时,使测试指标、测试方法与国际发展趋势相吻合,从而更有利于进行国际间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公报》是为切实通过课程模式改革来提升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而着力构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新模式。该课程模式除阐述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外,特别强调三个关键要点:即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该课程模式一年多以来在上海、江苏、浙江、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市10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验证与推广。通过一年多的实验验证,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质量指数(BMI)、心肺功能、速度、柔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灵敏性的发展;在心理方面,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成果公报》是历时三年,分别在中国与日本的四个城市或地区,对两国近2万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运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测试后完成的。该公报显示: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几乎均显著高于日本。其中,中日儿童青少年身高男女突增年龄趋于一致,分别为11-12歲和8-9岁。不过,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较之日本也更高。在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但相比2014年中日体能方面的差距,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力量、速度体能指标在低年龄段与日本的差距有所缩小,部分指标甚至显著高于日本。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是在综合借鉴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其他国家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方法和标准的经验基础上,历经两年时间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0万多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并通过国际学术界通用的LMS法研制出的新成果。据成果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制《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华东师范大学版)》的目的并非是要替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是想为进一步优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参考;同时,使测试指标、测试方法与国际发展趋势相吻合,从而更有利于进行国际间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公报》是为切实通过课程模式改革来提升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而着力构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新模式。该课程模式除阐述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外,特别强调三个关键要点:即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该课程模式一年多以来在上海、江苏、浙江、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市10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验证与推广。通过一年多的实验验证,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质量指数(BMI)、心肺功能、速度、柔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灵敏性的发展;在心理方面,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成果公报》是历时三年,分别在中国与日本的四个城市或地区,对两国近2万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运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测试后完成的。该公报显示: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几乎均显著高于日本。其中,中日儿童青少年身高男女突增年龄趋于一致,分别为11-12歲和8-9岁。不过,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较之日本也更高。在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但相比2014年中日体能方面的差距,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力量、速度体能指标在低年龄段与日本的差距有所缩小,部分指标甚至显著高于日本。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