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罗斯”和半岛电视台的启示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仅仅依靠在国外扩建记者站、在公共广告牌上播放宣传片,显然是不够的。RT和半岛电视台为什么能在西方舆论重重围堵拦截下,杀出一条血路,开创一片新天地,确实值得总结。
  前不久,在美国电视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全武打”。“今日俄罗斯”(RT)播放了其年轻女主播与美国CNN资深主播的对话实录,话语之犀利直率,令人耳目一新。这场唇枪舌战的缘起是CNN没有如实播出采访内容,把RT记者对美中东政策和CNN虚伪性的批评“省略”了。
  国际舆论犹如世界舞台,谁当主角谁就有话语权。目前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已经风生水起,全球经济治理也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治”过渡,但在西方长期把持的世界舆论阵地上,非西方的声音依然弱小。然而,“今日俄罗斯”和半岛电视台近年来在世界舆论阵地异军突起,大胆、巧妙地进军美国和欧洲,已占有一席之地,与西方主流媒体形成犄角之势。
  RT系24小时新闻电视台、全数字化电视网,由俄罗斯政府出资3.5亿美元起家,2005年12月正式开播。当时总编西蒙尼扬年仅25岁。RT成立10年来,通过30个卫星电视及500个有线电视运营商在100多个国家播出,有观众6.3亿,覆盖全球近30%有线电视用户。仅美国就有8500万用户群,收视率在美五大城市外国电视中独占鳌首。
  RT有2000多名记者和主持人,用俄语、英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4种语言在全球不间断播放。据美皮尤中心统计,RT已成为全球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最受欢迎的新闻频道,2013年6月,观众首次超过10亿。
  半岛电视台建台启动资金1.5亿美元,卡塔尔政府每年向半岛电视台提供3000万~5000万美元补贴,不仅在阿拉伯世界收视率最高,而且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5亿用户,3000多雇员中包括60多国家的400多名记者。
  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仅仅依靠在国外扩建记者站、在公共广告牌上播放宣传片,显然是不够的。RT和半岛电视台为什么能在西方舆论重重围堵拦截下,杀出一条血路,开创一片新天地,确实值得总结。

熟悉国际资本运作方式,形成大型传媒“航母舰队”,是扩大国际传播能力有效方式


  普京政府整合俄原有媒体,打造RT并升级为全媒体平台,目的就是为了提高RT国际竞争力。关于RT的任务,普京表述很简洁,就是要“打破美国人对英语媒介的垄断”。为提高RT知名度,普京亲自为RT站台,其许多讲话和活动都由RT首发或独播。
  RT成立伊始,即把传播“俄罗斯观点”、以“俄罗斯视角”看世界作为头等任务,用鲜明观点争夺话语权,以区别于BBC、CNN等西方媒体“旗舰”。其后,它迅速向“国际新闻评论重要平台”进军,不怕观点不同,不怕直面美国主要媒体,以“独家”“迅速”“准确”的报道风格占据新闻传播一席之地,打了西方媒体一个措手不及。
  半岛电视台建立伊始就以世界一流媒体为目标,力求成为全球话语体系一极。半岛电视台注重海外发展,将美国锁定为主要市场,其英语频道目标受众是美国民众及二代阿拉伯移民。
  本土化、专业化、合作借力,直接融入主流媒体,是两者共同的成功经验。RT的21个部门分布在华盛顿、纽约、伦敦、巴黎、新德里、开罗等地,主要使用当地记者,重金延聘各国有名主播、编辑和制作人。RT美国电视节目99%使用本土记者,可信度和民众亲近感强。RT与国外媒体合作是常态,并借力新媒体社交网络放大RT品牌效应,影响全球年轻网民。2007年RT进入全球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六年后成为观看人次超10亿的电视新闻频道。
  再看半岛电视台。2013年初,半岛电视台斥资5亿美元收购用户规模较大的美国时事电视台,借此进入美主要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以及交互式网络电视三大播出平台,在美用户由470万迅速扩大到4000万。新半岛电视台美国分台以纽约为总部,节目针对美国观众,以美国本土新闻和国际新闻为主,完全不同于半岛电视台自身的英语频道。
  RT和半岛电视台成功经验对中国有哪些启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的声音要传出去,对目标受众入耳、入脑、入心。目前,离这样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须创新思维,在世界舆论场占有中国的位置。
  以中国电视、网站、纸媒等对美传播情况为例。中国媒体对美进行立体式传播,电视包括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和英语纪录频道、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文台等英文电视频道;广播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有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政府网、人民网和环球时报网等英文网站;还有《北京周报》《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纸媒以及许多英文书籍。
  这些传播渠道效果如何呢?据近年统计,84.26%的美国人依然通过美国媒体了解中国;32.6%通过在美华侨华人;中餐馆渠道占30.81%;通过中国媒体的仅占6.89%。就中国媒体而言,22.7%美国人是看中国英文图书,17.9%看《环球时报》,15.6%看中央台英语新闻频道。这就是中国对外传播的现实。
  如今全球化和全媒体迅猛发展,运用资本手段、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大型传媒“航母舰队”,是扩大国际传播能力有效方式。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新媒体,资本运营主要包括渠道和内容两个方面。
  各国对境外资本进入不同传媒领域有不同政策法规,中国海外运作媒体资本须熟悉并妥善应对。中国传媒目前收购规模较大的海外公司存在困难:一是政治制度差异带来的意识形态障碍;二是投资资金有限。如半岛电视台收购美国时事电视台投资5亿美元,合人民币30多亿;三是人才和经验匮乏。中国兼具传媒、投资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尤其在新旧媒体融合方面;四是法规政策和激励、保障及监管等机制不够健全。

利用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从思维方式、管理模式、新旧媒体融合上寻求突破

  从RT和半岛电视台经验看,除资本运作收购外,传播内容和思维方式有不少值得中国传媒借鉴。
  一是要有特色和“个性”,敢于亮出鲜明观点,力避“温吞水”“前怕狼后怕虎”。
  拿RT来说,它在明确无误传播俄政府声音外,从不放过美国负面新闻,如采访披露美国“棱镜”计划的斯诺登;报道让美国丢尽脸面的关塔那摩监狱虐囚案等。对于美国媒体针对俄罗斯的抹黑和不实报道,敢于亮剑,及时批驳。RT成功一条重要经验是敢于冲破英美传统强势媒体包围、展示不同声音、体现独特视角,与BBC、CNN等西方媒体展开竞争,让西方受众眼睛一亮、耳目一新。
  半岛电视台则做强中东和拉美等地区报道,有深度、有内容、反应迅速。现在要了解中东和拉美发生的事情,最好的渠道就是半岛电视台及其网站等平台。
  这说明国际传播领域喜欢的是个性突出、观点鲜明的报道。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政策需要具有这种特点。
  二是坚持“内容为王”,再大的平台,没有吸引眼球的内容也是白搭。对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决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RT始终以国际化、冲突性新闻为主,把国际热点新闻作为报道重点。RT高度关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事、叙利亚冲突、也门战事、阿拉伯世界动荡、巴以冲突、斯诺登事件与美全球监控丑闻等,不一而足。
  内容要引起受众兴趣,就要仔细研究各国民众不同的关注和兴奋点,在信息爆炸时代瞄准、提取公众感兴趣的新闻并加以深入报道,持之以恒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对新时期媒体人的考验。
  三是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影响“有影响的人”。
  社交媒体迅速发展使媒体传播手段和平台发生了颠覆性变化。RT和半岛电视台在新媒体平台和内容建设上投入巨大,敢于启用年轻人,善于运用年轻人的“语言体系”和“语境”发声,影响力持续扩大。RT员工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特别是抓住“意见领袖”和那些可以影响不同群体的“特色人物”,从形式和内容上“量身定制”,通过影响这批人进而辐射各类群体。
  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也高度重视社交网络,但还是落在别人后面。当前,社交网络“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渠道和国际舆论核心带,很多年轻人不看电视不读报,只使用手机了解各种资讯。中国媒体全球传播应转变思路,将社交网络作为核心任务,直接进入舆论中心地带。
  四是政府对国际传播提供强有力支持,包括资金保障。
  RT预算充足:2005~2006财政年度,RT年度预算3000万美元;2014~2015年扩大至4亿美元。其中一半投放海外台站、公关推广渠道建设,另一半维持基本费用。2013年RT重组,改造为全媒体传播平台。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可以做得到。
  五是西方媒体绝对掌控国际舆论的格局正在转变。
  国际关系有“The Rise of the Rest”(指有别于西方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崛起”)一说。以此来描述RT、半岛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等非传统西方媒体兴起也是恰当的。这些非西方新兴国际媒体覆盖世界不同地区,以崭新视角提供新闻信息,影响力不断扩大。
  到2014年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全球累计用户3.87亿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RT以犀利的新闻评论,收视率远超美国等地的其他外来媒体。半岛电视台以多语种、多频道为特点,覆盖全球各地区,以独特的阿拉伯视角提供新闻,以平衡报道策略获得西方公众信任。
  六是社交媒体兴起为多元媒体参与国际传播创造条件,也使该领域呈现纷繁多彩的复杂局面。应予充分利用,为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服务。
  政府、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借助传统、非传统媒体向世界各地各阶层传播信息、同国际公众互动已经是全球传播秩序的新常态。手机的普及为实现全方位信息覆盖、全球各类媒体和个人参与传播架起了“桥梁”。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打破了国内与国际传播的界限,全球传播环境呈现内外、上下、左右的立体交叉连通状态。
  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发挥人民的创新力、创造力,在世界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
其他文献
很多人跟我一样,第一次听说这个遗世独立的城市,是在马航MH370失踪的新闻里  到珀斯是个意外。8000公里外的一场雪,让我不得不在这里停留一天,等待转机。  匆忙订了酒店之后,我拖着行李箱走出了机场。干燥炎热的空气差点把我推倒,明晃晃的太阳毫无保留地炙烤着一切。扁平排列的三个航站楼和一片一片的地面停车场都在提醒人们,这个地方最不吝啬的就是土地。  珀斯是西澳大利亚州首府,也是澳大利亚西部最大的城
安然(作者系本刊科学编辑、医学科学硕士、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  1988年3月10日,郑萌珠在北京出生,从那以后,为她接生的医生张丽珠就有了中国“试管婴儿之母”的称号。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张丽珠所在的北医三院妇产科也成了中国生殖医学水平最高的机构。如今,25岁的郑萌珠大学毕业后回到出生的地方,成为这里的工作人员,这家医院也专门成立了生殖医学中心,并且迁移到医院附近
在中国,年轻的创业者们可能正享受着最好的“时代红利”。  工商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至11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达300多万户,增长达50%以上。尤其是2014年3月,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取消了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只要花一元钱就能开公司,在中国创业已经接近“零门槛”;政府还给出了税收、贷款、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之后持续出现创业热潮,平均每天就有1万多户新登记注册企业诞生。  在信息
“专车”这条鲶鱼,搅动了这个传统而粗放的出租车行业。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岿看来,“政府打击黑车是一件吊诡的事,一边在培育黑车,一边在打击黑车。”  在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的管理体制下,因为城市的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同时避免带来空气污染等其他问题,政府要进行牌照数量控制。另一方面,政府还要进行价格管制。但这实际上导致了许多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在高峰期时出车,因为交通拥堵,成本不划算。  而“专车”则不
2014年10月19日,选手们在比赛中途经天安门。当日,2014年北京马拉松赛在雾霾天气中完赛。图/IC  我牵头的团队在博源基金会、能源基金会的共同支持下,对治理雾霾问题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但是,当《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请我对2015年的大气质量进行预测时,这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研究表明,雾霾问题是中国以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公路交通为主的运输结构造成的,而要
本刊学术召集人,趋势观察家,著有《少数派》《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我老了……”杜拉斯在《情人》中写道。她在七十岁还能承接一轮忘年恋。在中国,等待她的多半是一个社区养老院。关键是她还得能自理。  最近我“考察”了一下小区里的社区养老所。之前总是路过,总是好奇。考察结果是:每位老人要交2200元住宿费,外加护理费。护理费分能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四个档。估算一下,要住上北京这类普通的
“坦率地说,考核的压力很大,我也有顾虑。我们知道今后路怎么走,也知道这个过渡期间怎么衔接。衔接的过程中我们的GDP增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上级党委、政府能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不要拿我们跟其他工业化发达地区去比较,绿色崛起才能更好地落在实处”    从 “十一五”提出“绿色普洱、生态普洱、文化普洱”的发展思路,到“十二五”提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直至成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
应该首先认为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有“原罪”。只有可证伪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科学结论,因而应继续对韩春雨的研究结果证伪或证明下去,直到无可反驳之后,才能证明其是一项。  韩春雨的一句话——“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引发了严重后果,不仅13位中国科学家实名发声,要求启动对韩春雨的学术调查,而且也反映了从“吃瓜群众”到专业人员,再到官员对于科学的误解。  直到现在,韩春雨在回应13位科学家实名宣
迪卡普里奥与温斯莱特这对泰坦尼克上的璧人,十八年后各自在海滩度假泳装嬉水,却不约而同地发福进阶成plus版,引得万千网民感喟: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胖。  一个人的容颜老去,按时间轴一年一张展现,堪比一个国家民族的兴亡史。去年我本科毕业十周年,当许久未见的同学陆续出现在彼此面前,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当年的竹竿胖成酒桶,当年暗恋的女同学已徐娘半老,当年的班草画风突变,脸上跟蜜蜂
1989年,曾任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驻日首席记者的比尔·埃莫特出版了一本剖析日本经济的畅销书《太阳也会西沉》,他的这一极富预见性和怀疑精神的著作对彼时日本的描述,可谓一字不差地适用于眼下的中国。  在发展水平方面,当下中国与20世纪70年代初的日本基本一致:人均GDP低于美国的四分之一,搞了8年高铁网络建设。在人口方面,中国更像198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劳动力人口是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