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在大连市开发区玉民新苑的一套居室里,70岁的赵荣光正写着一部书稿的提纲。他想以自己为原型,写一本反映破烂王生活的书,他期待着他的书写成之后能拍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破烂王的生活。
难舍童年爱书情
赵荣光是大连市金县大孤山乡大孤山村人,很小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赵荣光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被迫辍学。后来,母亲带着他将家搬到了离大孤山村不远的鲇鱼湾村,和姥姥一家相依为命。
鲇鱼湾村在一个山沟里,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村民谋生的手段一是下海捕鱼,二是下地种田。可是,赵荣光长得太文弱了,这两样活他都干不好,无奈之下赵荣光做起了破烂王。
赵荣光发现他捡来的破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废书、废报和废杂志,坐在这些沾着污泥、破损的废书、废报、废杂志中间,赵荣光心头常涌起淡淡的忧伤。他爱书、他心痛这些书,他不明白那些将书当废纸卖掉的人为什么不爱惜书。他也痛惜自己,如果不是命运让他在读了两年书后就做了放牛娃,他一定是一个有作为的文化人。
让赵荣光对废书、废报、废杂志燃起激情的是有一天他在一堆收来的废纸中发现了一本马烽写的《刘胡兰传》,捧着这本《刘胡兰传》,赵荣光说什么也不肯放下了,赵荣光想保留这本书,可是,这本书很脏,书的封面沾上了泥,而且,书中间有几页还被撕掉了。
赵荣光捧着《刘胡兰传》来到厨房,用抹布蘸了点水,轻轻地将《刘胡兰传》封面上的泥土擦掉,然后将书摆进捡来的破书柜里。《刘胡兰传》在破书柜里摆了几天后,赵荣光心里不舒服了,他为书中缺掉的那几页感到心烦,令赵荣光欲罢不能。终于有一天,赵荣光去图书馆借回了一本《刘胡兰传》,他用了一整天时间用蝇头小楷将他那本《刘胡兰传》中缺掉的那几页一字不落地抄下来,贴了上去。看着自己修补好的书,赵荣光感到了一种通透心底的快乐。
此后,赵荣光淘书成了瘾,每天他都要从收回的废纸中往出挑他认为有保存价值、擦擦、修修就可以存放的书和杂志。淘出的书和杂志多了,赵荣光就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在几个捡来的书柜里,后来,书柜装不下了,他就将这些书和杂志码放在母亲睡觉的屋子里。二十多年下来,赵荣光竟然从废纸中淘出近5万册书刊,足可以开一个小型图书馆了。
在淘这些书的过程中,赵荣光也看这些书,每当捡破烂累了,他就躺在破烂堆上翻开随手拿来的书和杂志看,这些非常庞杂的书刊给了赵荣光非常庞杂的知识和思想,有时,他觉得心里有话实在要说时,就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写下来。
让女儿替自己圆梦
由于家穷,赵荣光年龄很大了才娶上媳妇,直到40岁才有了宝贝女儿。赵荣光的妻子叫郑云玲,由于家族遗传,郑云玲从腰部以下木木的,行动不方便。虽然作为捡破烂之家,很穷、很脏,但他们还是将女儿的房间布置得温馨、洁净。赵荣光对妻子说:“古代孟母为了孩子可以三迁其家,我们家本身就是捡破烂的,无法迁家,但我们要给女儿一份和别的破烂王家不一样的生活。”
女儿读的书都是赵荣光从收来的废纸中淘出来的,有《娃娃画报》《好孩子》《小朋友》《新少年》等等。每天,赵荣光出去捡破烂,郑运玲就坐在家里读书给女儿听。每当听到女儿呢喃般嫩嫩的读书声,赵荣光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女儿上学了,赵荣光就从自己淘来的书中找出《少年文艺》之类的书给女儿看,再后来女儿看的书就变成了长篇小说、世界名著。由于有书的滋养,女儿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是班长、团支部书记,脸上总是洋溢着儒雅的书卷气。
女儿终于事业有成
早在二十多岁时,赵荣光就在报刊上发表过作品,成了破烂王后,看的书多了、杂了,他发表的作品也多了起来,作品的形式也多样起来。
他在海边捡渔民扔下的破烂,眼睛被海滩上织鱼网的渔家女的美吸引住了,写了诗《织网女》;他感受到了出遠海的渔民归航的喜悦,写了诗《出海回来了》;他还写了《深山里的新楼》等诗。这些诗分别发表在1984年4月5日的《大连日报》和1985年12月31日的《辽宁农民报》上。
有一天,妻子的一个微小的、不经意的举动让他敏感地感到了妻子的自卑,为此,他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纪实体散文《夫不嫌妻残》,发表在1997年3月南京出版的《乡土》杂志上。在1997年1月《乡土》杂志上他还发表了故事《讲个笑话成光棍》等。
除了写散文和诗外,赵荣光还非常喜爱看电影、喜欢看电影杂志,在捡来的废纸堆中只要发现了有关电影的杂志他每一本都留下,认真地看。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对电影他就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把这些见解写在捡来的空白的废纸上给电影杂志寄去,上海的《电影新作》,长春的《电影文学》,贵州的《电影评介》等电影杂志都发表过他写的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赵荣光迷上了写格言警句,他认为格言和警句形式快捷,能够直抒胸臆。“丢掉忧患意识的人只会傻笑,终会退化成不会思考的悲泣者。”“假如机会是鱼,那你在它游来之前须把网先织好。”“用钱买来的友谊只是一次性筷子。”赵荣光写的这些格言与警句多数都发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格言与警句》上。
赵荣光写这些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滋养自己和读者的心灵,二是激励女儿,每发表一篇作品,女儿总是第一个读者,捧着父亲发表的作品,女儿总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很神圣。在赵荣光的鼓励下,女儿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从上初中开始,几乎每写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读。
1995年,女儿以六百多分的好成绩考入了大连市金州区16中,一入高中,女儿的写作特长就被学校发现,成了校刊的编委,高中一年级时,女儿就在校刊《新桅》上发表了连载小说《阿兰》,在同学中反响强烈。
1998年,女儿考上了大连大学。女儿上大学了,赵荣光觉得不能让已是大学生的女儿再读他从破烂里淘出来的书了,就花钱给女儿订阅了《思维与智慧》《读写月报》《文史精华》《做人与处世》等10种杂志。
2002年,女儿大学毕业后被大连市某大型国有企业聘去在基层工作,后来,女儿的写作才能被公司领导发现了,女儿就成了这家大型国有企业报社的记者,2009年,女儿又成了这家大型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女儿终成才,终于替赵荣光圆了他年轻时的梦。
(责编:辛娅)
难舍童年爱书情
赵荣光是大连市金县大孤山乡大孤山村人,很小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赵荣光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被迫辍学。后来,母亲带着他将家搬到了离大孤山村不远的鲇鱼湾村,和姥姥一家相依为命。
鲇鱼湾村在一个山沟里,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村民谋生的手段一是下海捕鱼,二是下地种田。可是,赵荣光长得太文弱了,这两样活他都干不好,无奈之下赵荣光做起了破烂王。
赵荣光发现他捡来的破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废书、废报和废杂志,坐在这些沾着污泥、破损的废书、废报、废杂志中间,赵荣光心头常涌起淡淡的忧伤。他爱书、他心痛这些书,他不明白那些将书当废纸卖掉的人为什么不爱惜书。他也痛惜自己,如果不是命运让他在读了两年书后就做了放牛娃,他一定是一个有作为的文化人。
让赵荣光对废书、废报、废杂志燃起激情的是有一天他在一堆收来的废纸中发现了一本马烽写的《刘胡兰传》,捧着这本《刘胡兰传》,赵荣光说什么也不肯放下了,赵荣光想保留这本书,可是,这本书很脏,书的封面沾上了泥,而且,书中间有几页还被撕掉了。
赵荣光捧着《刘胡兰传》来到厨房,用抹布蘸了点水,轻轻地将《刘胡兰传》封面上的泥土擦掉,然后将书摆进捡来的破书柜里。《刘胡兰传》在破书柜里摆了几天后,赵荣光心里不舒服了,他为书中缺掉的那几页感到心烦,令赵荣光欲罢不能。终于有一天,赵荣光去图书馆借回了一本《刘胡兰传》,他用了一整天时间用蝇头小楷将他那本《刘胡兰传》中缺掉的那几页一字不落地抄下来,贴了上去。看着自己修补好的书,赵荣光感到了一种通透心底的快乐。
此后,赵荣光淘书成了瘾,每天他都要从收回的废纸中往出挑他认为有保存价值、擦擦、修修就可以存放的书和杂志。淘出的书和杂志多了,赵荣光就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在几个捡来的书柜里,后来,书柜装不下了,他就将这些书和杂志码放在母亲睡觉的屋子里。二十多年下来,赵荣光竟然从废纸中淘出近5万册书刊,足可以开一个小型图书馆了。
在淘这些书的过程中,赵荣光也看这些书,每当捡破烂累了,他就躺在破烂堆上翻开随手拿来的书和杂志看,这些非常庞杂的书刊给了赵荣光非常庞杂的知识和思想,有时,他觉得心里有话实在要说时,就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写下来。
让女儿替自己圆梦
由于家穷,赵荣光年龄很大了才娶上媳妇,直到40岁才有了宝贝女儿。赵荣光的妻子叫郑云玲,由于家族遗传,郑云玲从腰部以下木木的,行动不方便。虽然作为捡破烂之家,很穷、很脏,但他们还是将女儿的房间布置得温馨、洁净。赵荣光对妻子说:“古代孟母为了孩子可以三迁其家,我们家本身就是捡破烂的,无法迁家,但我们要给女儿一份和别的破烂王家不一样的生活。”
女儿读的书都是赵荣光从收来的废纸中淘出来的,有《娃娃画报》《好孩子》《小朋友》《新少年》等等。每天,赵荣光出去捡破烂,郑运玲就坐在家里读书给女儿听。每当听到女儿呢喃般嫩嫩的读书声,赵荣光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女儿上学了,赵荣光就从自己淘来的书中找出《少年文艺》之类的书给女儿看,再后来女儿看的书就变成了长篇小说、世界名著。由于有书的滋养,女儿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是班长、团支部书记,脸上总是洋溢着儒雅的书卷气。
女儿终于事业有成
早在二十多岁时,赵荣光就在报刊上发表过作品,成了破烂王后,看的书多了、杂了,他发表的作品也多了起来,作品的形式也多样起来。
他在海边捡渔民扔下的破烂,眼睛被海滩上织鱼网的渔家女的美吸引住了,写了诗《织网女》;他感受到了出遠海的渔民归航的喜悦,写了诗《出海回来了》;他还写了《深山里的新楼》等诗。这些诗分别发表在1984年4月5日的《大连日报》和1985年12月31日的《辽宁农民报》上。
有一天,妻子的一个微小的、不经意的举动让他敏感地感到了妻子的自卑,为此,他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纪实体散文《夫不嫌妻残》,发表在1997年3月南京出版的《乡土》杂志上。在1997年1月《乡土》杂志上他还发表了故事《讲个笑话成光棍》等。
除了写散文和诗外,赵荣光还非常喜爱看电影、喜欢看电影杂志,在捡来的废纸堆中只要发现了有关电影的杂志他每一本都留下,认真地看。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对电影他就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把这些见解写在捡来的空白的废纸上给电影杂志寄去,上海的《电影新作》,长春的《电影文学》,贵州的《电影评介》等电影杂志都发表过他写的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赵荣光迷上了写格言警句,他认为格言和警句形式快捷,能够直抒胸臆。“丢掉忧患意识的人只会傻笑,终会退化成不会思考的悲泣者。”“假如机会是鱼,那你在它游来之前须把网先织好。”“用钱买来的友谊只是一次性筷子。”赵荣光写的这些格言与警句多数都发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格言与警句》上。
赵荣光写这些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滋养自己和读者的心灵,二是激励女儿,每发表一篇作品,女儿总是第一个读者,捧着父亲发表的作品,女儿总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很神圣。在赵荣光的鼓励下,女儿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从上初中开始,几乎每写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读。
1995年,女儿以六百多分的好成绩考入了大连市金州区16中,一入高中,女儿的写作特长就被学校发现,成了校刊的编委,高中一年级时,女儿就在校刊《新桅》上发表了连载小说《阿兰》,在同学中反响强烈。
1998年,女儿考上了大连大学。女儿上大学了,赵荣光觉得不能让已是大学生的女儿再读他从破烂里淘出来的书了,就花钱给女儿订阅了《思维与智慧》《读写月报》《文史精华》《做人与处世》等10种杂志。
2002年,女儿大学毕业后被大连市某大型国有企业聘去在基层工作,后来,女儿的写作才能被公司领导发现了,女儿就成了这家大型国有企业报社的记者,2009年,女儿又成了这家大型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女儿终成才,终于替赵荣光圆了他年轻时的梦。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