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辖以来,重庆旅游业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名市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旅游强市迈进。但2003年以来,我市旅游业在周边地区总体趋好的情况下呈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下滑态势。制约重庆旅游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已成为制约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突出表现是:缺乏产业意识,没有真正将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往往只看重旅游门票收入、游客数量,而不太注意旅游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产业的经济效益等;缺乏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体制仍未理顺,旅游促销效果不佳,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旅游商品缺乏吸引力,都是由于创新不足所致;缺乏大旅游观念,注重考虑“旅行”、“游玩”两大要素,忽视其他旅游要素的综合发展;缺乏整体旅游观,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就旅游论旅游,就重庆旅游论重庆旅游”的现象,忽视对周边环境、周边市场、宏观环境的分析;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效益轻环境生态效益,重旅游产品量的扩张轻质的提高;缺乏市场意识,对国内外市场缺乏充分认识。
我市旅游要真正得到长足发展,必须突破陈旧观念和意识,用创新思维来“开发”重庆旅游——
用整体观指导旅游产业定位。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旅游既是抓产业、抓结构调整,又是抓开放、抓投资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定发展旅游业的信念和决心,站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高度,跳出旅游抓旅游,跳出旅游规划旅游,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格局,将旅游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繁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融为一体,整体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用全球观指导区域旅游合作。现代旅游竞争不再仅仅是城市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区域合作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重庆市作为未来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发展要着眼全球,站在长江上游、西部地区和全国旅游整体发展的高度,按照“优势互补、客源互换、资源共享、信息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把重庆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旅游的枢纽城市。
用和谐观指导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环境资源是最大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重庆这样一个新兴的、地域相对有限的直辖市而言,现有的资源显得异常宝贵。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我市的地域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对三大经济区、40个行政区的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统筹布局,与周边地区形成互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对一些开发时机不成熟、论证不充分、可能造成滥用和破坏的重点资源,宁可暂时保护起来,绝不可急于开发。对已经开发出来的景点和资源,则应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推动其上水平、上档次,从而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更加强调亲和性、参与性、休闲性和娱乐性,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感受到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的温馨、活力和魅力。
用效能观指导旅游营销。现代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这在旅游业表现得更为突出。潜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必须首先了解并向往这个地方。旅游营销的目的就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激发游客神往的欲望。因此,应调动多种宣传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进行营销。一是实施整体形象营销,让更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重庆。二是推行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是旅游产品进入买方市场后,提高旅游地被认知的便捷途径。因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是一个行业的精华,本身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容易被人们承认和接受,通过品牌营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加强立体组合营销。我市现有旅游促销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善于造势,其缺点是不能深入发动市场、巩固市场。要通过在重要旅游客源地开展一系列旅游宣传活动,来完成对该地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发动,通过深入的游客调查,来评估宣传促销效果,探索建立旅游宣传促销效果评价体系。四是开展区域联合营销。要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的整体优势,联合推销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共同做大区域旅游市场。
用发展观指导旅游管理。重庆要跻身于旅游强市行列,必须用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指导全行业管理。首先,要实施行业管理标准化、系统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重庆应在全行业逐步推行旅游业服务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和国际环境体系(ISO14000)认证。应该为市外包括境外的游客在重庆创造一种无障碍生活环境,这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要大力提高重庆市民的普通话水平和外语水平,路标等公共提示系统要规范、醒目等。其次,要实施行业管理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旅游业应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技术含量、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在管理层面,要大力推进政府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市旅游局“三网一库”(局内办公网、电子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企业数据库)建设,建设功能强大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在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实行“电子政务”办公;大力推行网络宣传和网络营销。在企业层面,在全行业推行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行网络营销和网上服务;强制旅行社运用客户管理系统,改变旅行社由于业务员流动带走客户的被动局面。在社会层面,建立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在各口岸机场、车站、码头及主要的商务中心等人流集散地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网点;在主要的交通要道和大商场、大酒店、大社区、大企业等地方设置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查询方便的自助式旅游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和大型电子屏幕显示系统,为来渝游客及重庆市民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信息网和商贸、交通、气象等其他网络的连接和沟通,增强重庆旅游信息网站的交互功能。
我市旅游要真正得到长足发展,必须突破陈旧观念和意识,用创新思维来“开发”重庆旅游——
用整体观指导旅游产业定位。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旅游既是抓产业、抓结构调整,又是抓开放、抓投资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定发展旅游业的信念和决心,站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高度,跳出旅游抓旅游,跳出旅游规划旅游,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格局,将旅游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繁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融为一体,整体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用全球观指导区域旅游合作。现代旅游竞争不再仅仅是城市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区域合作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重庆市作为未来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发展要着眼全球,站在长江上游、西部地区和全国旅游整体发展的高度,按照“优势互补、客源互换、资源共享、信息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把重庆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旅游的枢纽城市。
用和谐观指导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环境资源是最大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重庆这样一个新兴的、地域相对有限的直辖市而言,现有的资源显得异常宝贵。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我市的地域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对三大经济区、40个行政区的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统筹布局,与周边地区形成互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对一些开发时机不成熟、论证不充分、可能造成滥用和破坏的重点资源,宁可暂时保护起来,绝不可急于开发。对已经开发出来的景点和资源,则应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推动其上水平、上档次,从而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更加强调亲和性、参与性、休闲性和娱乐性,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感受到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的温馨、活力和魅力。
用效能观指导旅游营销。现代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这在旅游业表现得更为突出。潜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必须首先了解并向往这个地方。旅游营销的目的就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激发游客神往的欲望。因此,应调动多种宣传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进行营销。一是实施整体形象营销,让更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重庆。二是推行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是旅游产品进入买方市场后,提高旅游地被认知的便捷途径。因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是一个行业的精华,本身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容易被人们承认和接受,通过品牌营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加强立体组合营销。我市现有旅游促销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善于造势,其缺点是不能深入发动市场、巩固市场。要通过在重要旅游客源地开展一系列旅游宣传活动,来完成对该地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发动,通过深入的游客调查,来评估宣传促销效果,探索建立旅游宣传促销效果评价体系。四是开展区域联合营销。要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的整体优势,联合推销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共同做大区域旅游市场。
用发展观指导旅游管理。重庆要跻身于旅游强市行列,必须用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指导全行业管理。首先,要实施行业管理标准化、系统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重庆应在全行业逐步推行旅游业服务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和国际环境体系(ISO14000)认证。应该为市外包括境外的游客在重庆创造一种无障碍生活环境,这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要大力提高重庆市民的普通话水平和外语水平,路标等公共提示系统要规范、醒目等。其次,要实施行业管理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旅游业应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技术含量、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在管理层面,要大力推进政府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市旅游局“三网一库”(局内办公网、电子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企业数据库)建设,建设功能强大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在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实行“电子政务”办公;大力推行网络宣传和网络营销。在企业层面,在全行业推行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行网络营销和网上服务;强制旅行社运用客户管理系统,改变旅行社由于业务员流动带走客户的被动局面。在社会层面,建立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在各口岸机场、车站、码头及主要的商务中心等人流集散地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网点;在主要的交通要道和大商场、大酒店、大社区、大企业等地方设置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查询方便的自助式旅游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和大型电子屏幕显示系统,为来渝游客及重庆市民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信息网和商贸、交通、气象等其他网络的连接和沟通,增强重庆旅游信息网站的交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