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活体传代技术的研究

来源 :2006年全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标准化旋毛虫的活体传代技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方法: 取保种用旋毛虫各隔离种肌幼虫,经口感染健康小鼠,于感染40 d后剖杀小鼠.取躯体肌肉用组织捣碎机将肌肉绞碎,按要求的比例加入人工胃液,于37℃温箱中消化4~6 h.然后将消化液反复洗涤沉淀,用贝尔曼氏装置收集旋毛虫肌幼虫,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旋毛虫各隔离种的形态. 结果: 在显微镜下可见卷曲如螺旋状的活虫体.4个旋毛虫隔离种对小鼠的感染性显著差异(P<0.01),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T.spiralis)的感染性较强,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121.01±7.80和149.86±7.47;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T.nativa)易感性差,RCI分别为60.98±5.05和55.15±4.69. 结论: 用消化法进行的旋毛虫活体传代效果好,可永久保存.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Det)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Det联合瑞格列奈(A)组和预混胰岛素(B)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BG、2hBG、H
目的研究老年稳定性心绞痛(SAP)合并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AP合并T2DM(SAP+T2DM组)老年患者50例,SAP(SAP组)老年患者48例,T2DM(T2DM组)老年患
目的比较门诊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及门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T2DM的疗效。方法收集门诊CSII(A组)、住院CSII(B组)及门诊MDI(C组)患者,比较血糖控制情况
目的观察转基因方法诱导IL-10过表达对NOD小鼠胰岛形态和功能的保护及其机能。方法 8周龄NOD小鼠随机分为腺病毒介导IL-10(Ad-IL-10)组、腺病毒空载体Ad-GFP(Ad-GFP)组及NC组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肾脏组织TNF-α、PPAR-γ、核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及其对肾脏的影响。方法 55只3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NC)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内脏脂肪素(Visfatin)、磷脂酰肌醇酶-3激酶(PI3K)表达及二甲双胍对其干预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二甲
目的研究Exendin-4对棕榈酸(PA)诱导的小鼠胰岛βTC6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A(0.125、0.25、0.5mmol/L)干预βTC6细胞12、2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分别予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高糖+ALA(100、200、400μmol/L)
目的研究NLRP3炎症复合体在高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组、等高对照组、高糖组、高糖+阴性对照组
本文阐述了炭疽毒素的细胞表面受体研究及其与保护性抗原结合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两种炭疽毒素受体,分别由TEM8和CMG2基因编码。炭疽毒素受体的发现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