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在进行创新制作的过程中缺少了传统文化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下,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寻找创新的良性路径,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创新进行探讨,以此能够更好地找到创新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类 电视节目 创新路径
一、节目审美样态的构建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时,会将电视的特性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其视听性展现给大众,而当创作者运用电视艺术的声音、画面语言的多种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形象的包装和展现时,其传统文化的深意、寓意、浓厚的审美意趣得以较好呈现。
而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同样也注重其舞台的设计,别样的舞台设计能够将观众带入到节目的意境之中。再如《朗读者》中,舞台的设计分成了三种形式,为了能够将其更多的诗情画意表达其中,在开篇的阶段会由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董卿以温情的语言进行朗诵,每一段的开场白都与本期的话题息息相关,这样的形式让受众完全融入这种情感意境的高度凝练中,以此产生了意境。
文化类节目意境的營造,舞台设计的配合,使其能够通过绘画、科技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独特性不仅是内容本身,还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优势,通过创新舞美设计,营造出炫目的舞台效果。如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舞台陆离斑驳,天马行空地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联系在一起,创制出的节目不但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也有很浓烈的仙气儿;《故事里的中国》在舞台视觉效果的设计上,更是提升了整体节目的审美效果,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在节目中因为有戏剧表演的成分,因此将空间制作成了立体的效果,在立体空间中进行了三个空间的展现,立体空间能够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舞台空间设计为戏剧表演所渲染的气氛,与此同时,真正地让整个节目的审美特性得以提高和展现。舞台设计不管是灯光还是场景设计,都是符合戏剧要求的。比如说场景,为了让戏剧符合电视荧屏的特点,利用格子在空间上将不同的画面隔离起来,这样可以保证故事脉络多线进行,让叙事变得立体起来,也大大增强了电视棚内节目的表达张力。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打造和节目的设置,用大众传播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殿堂级的文化种类,打造了文化节目的全新元素,把真正顶尖的艺术形态推向百姓,既保留了艺术的质感,也让观众觉得亲切熟悉。
二、节目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同于其他纯娱乐性的节目,在进行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需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通过电视节目让大众能够正确树立起文化自信,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做大做强是媒体人的职责和重任。
纵观创新后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般是以在节目中运用经典诗词、故事、影视剧、历史文化等形式,将主流价值观通过不同元素、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方式,以最美的意境传播给大众。然而,对文化的传承、对经典的传承、回忆等等,都需要不断地让受众能够进行合理地构建。犹如《故事里的中国》这档文化类电视节目, 不仅演绎了经典,对经典的历史进行了致敬,而且还传承了经典的内容,在进行再次演绎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了经典背后的真实故事,还有人们不了解的历史细节。《故事里的中国》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有魅力的作品呈现,将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响,向我们新一代朋友去述说经典,帮助他们去理解作品传递的精神信仰。
文字,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故事,让人类更加了解历史,熟悉自然,感悟更深。文化类电视节目通过文字、故事的构建,让更多的人回归传统,唤醒了他们已经快要遗失的文化记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将文化记忆蕴藏其中,文化记忆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共同接受心理而产生共鸣感的故事性的元素。
《故事里的中国》《国家宝藏》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舞台效果将经典的名家名作的经典历史重新搬回到舞台上,这些节目的内容中将上百万字的经典巨著浓缩进短短30分钟的舞台表演中,以小博大,以平凡的视角照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让每个人都从故事当中看到了自己。同时,在节目中邀请嘉宾、创作者、历史当事人以及创作团队等,让所有的受众能够关注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又能够关注名家名作背后所蕴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许建华,欧阳宏生.主流电视文化的认知与构建[J].电视研究,2018(01).
[2]梅璐.从“情感交流”角度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生命力[J].广播电视信息,2019(02).
(作者简介:佟籽润,男,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文化类 电视节目 创新路径
一、节目审美样态的构建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时,会将电视的特性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其视听性展现给大众,而当创作者运用电视艺术的声音、画面语言的多种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形象的包装和展现时,其传统文化的深意、寓意、浓厚的审美意趣得以较好呈现。
而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同样也注重其舞台的设计,别样的舞台设计能够将观众带入到节目的意境之中。再如《朗读者》中,舞台的设计分成了三种形式,为了能够将其更多的诗情画意表达其中,在开篇的阶段会由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董卿以温情的语言进行朗诵,每一段的开场白都与本期的话题息息相关,这样的形式让受众完全融入这种情感意境的高度凝练中,以此产生了意境。
文化类节目意境的營造,舞台设计的配合,使其能够通过绘画、科技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独特性不仅是内容本身,还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优势,通过创新舞美设计,营造出炫目的舞台效果。如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舞台陆离斑驳,天马行空地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联系在一起,创制出的节目不但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也有很浓烈的仙气儿;《故事里的中国》在舞台视觉效果的设计上,更是提升了整体节目的审美效果,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在节目中因为有戏剧表演的成分,因此将空间制作成了立体的效果,在立体空间中进行了三个空间的展现,立体空间能够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舞台空间设计为戏剧表演所渲染的气氛,与此同时,真正地让整个节目的审美特性得以提高和展现。舞台设计不管是灯光还是场景设计,都是符合戏剧要求的。比如说场景,为了让戏剧符合电视荧屏的特点,利用格子在空间上将不同的画面隔离起来,这样可以保证故事脉络多线进行,让叙事变得立体起来,也大大增强了电视棚内节目的表达张力。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打造和节目的设置,用大众传播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殿堂级的文化种类,打造了文化节目的全新元素,把真正顶尖的艺术形态推向百姓,既保留了艺术的质感,也让观众觉得亲切熟悉。
二、节目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同于其他纯娱乐性的节目,在进行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需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通过电视节目让大众能够正确树立起文化自信,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做大做强是媒体人的职责和重任。
纵观创新后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般是以在节目中运用经典诗词、故事、影视剧、历史文化等形式,将主流价值观通过不同元素、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方式,以最美的意境传播给大众。然而,对文化的传承、对经典的传承、回忆等等,都需要不断地让受众能够进行合理地构建。犹如《故事里的中国》这档文化类电视节目, 不仅演绎了经典,对经典的历史进行了致敬,而且还传承了经典的内容,在进行再次演绎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了经典背后的真实故事,还有人们不了解的历史细节。《故事里的中国》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有魅力的作品呈现,将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响,向我们新一代朋友去述说经典,帮助他们去理解作品传递的精神信仰。
文字,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故事,让人类更加了解历史,熟悉自然,感悟更深。文化类电视节目通过文字、故事的构建,让更多的人回归传统,唤醒了他们已经快要遗失的文化记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将文化记忆蕴藏其中,文化记忆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共同接受心理而产生共鸣感的故事性的元素。
《故事里的中国》《国家宝藏》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舞台效果将经典的名家名作的经典历史重新搬回到舞台上,这些节目的内容中将上百万字的经典巨著浓缩进短短30分钟的舞台表演中,以小博大,以平凡的视角照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让每个人都从故事当中看到了自己。同时,在节目中邀请嘉宾、创作者、历史当事人以及创作团队等,让所有的受众能够关注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又能够关注名家名作背后所蕴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许建华,欧阳宏生.主流电视文化的认知与构建[J].电视研究,2018(01).
[2]梅璐.从“情感交流”角度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生命力[J].广播电视信息,2019(02).
(作者简介:佟籽润,男,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