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基础学科,高等数学承担了基石与楼梯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过分地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高等数学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科技创新的后续力、持久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高度重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以经济类院校为例,学生毕业从事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经济数据分析等工作均需以高等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显得十分必要与紧迫,我们必须直面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诸多困境。
困境之一: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教育的“教考分离”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将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加之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依然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在灌输概念等基本理论与解题技巧,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困境之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专业知识的衔接
大学生脱离初等教育的“应试”模式后,由于考试分数的高低已经不是其能否毕业的准绳,因此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他们需要接受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尤其是后续学习的专业知识,这是他们未来就业的根本。现行的高等数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模式,就本论本,不拓展知识点,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困境之三: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事历史或科技知识的旁征博引入手,也可以从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介绍入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选择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是,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师习惯于扮演信息加工者和发布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千篇一律,单纯讲授,一讲到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新意,缺少创新,使得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困境之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教学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等数学教学领域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因为角色的转变,教学手段、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教学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既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逐步破解困境
手段之一:建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本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教学思想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数学问题的引入背景,使学生学会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课堂教学坚持“多教”和“多问”的原则,精讲与提问相结合,并优化习题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取双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问题中反馈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要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在课堂上还存在的疑问要给予答疑释惑,邮件、QQ、MSN等都是桥梁和纽带,采取多种方式巩固知识点。
手段之二:重视专业知识在高等数学中运用
如果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只是单一地讲授高等数学的理论和计算,没有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改变这方面的不足,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经济类专业,学习了极限的相关内容,尤其是连续复利后,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些存款,基金,以及贷款的利息,等等。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联合高等数学原理进行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手段之三: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借助数表、图形、动画等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实例和示例加深对概念、方法的理解。要丰富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辅助教学方式,开设数学实践课,通过MATLAB等软件,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计算和画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手段之四:强化教学研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教师更加熟练、更加深刻地把握教材内容并提高授课质量,教师之间应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材研究交流活动,请资深教师介绍某些高等数学章节的核心、联系与拓展,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此外,可尝试建立“青年教师授课大比武”活动机制,参赛教师根据指定的课程内容,经过准备以后讲述其备课思路,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核心与重点的理解、选例和授课进程的组织等,遴选出优胜者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督促年轻教师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勇.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2]聂普焱.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3).
一、高等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以经济类院校为例,学生毕业从事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经济数据分析等工作均需以高等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显得十分必要与紧迫,我们必须直面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诸多困境。
困境之一: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教育的“教考分离”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将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加之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依然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在灌输概念等基本理论与解题技巧,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困境之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专业知识的衔接
大学生脱离初等教育的“应试”模式后,由于考试分数的高低已经不是其能否毕业的准绳,因此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他们需要接受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尤其是后续学习的专业知识,这是他们未来就业的根本。现行的高等数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模式,就本论本,不拓展知识点,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困境之三: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事历史或科技知识的旁征博引入手,也可以从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介绍入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选择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是,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师习惯于扮演信息加工者和发布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千篇一律,单纯讲授,一讲到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新意,缺少创新,使得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困境之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教学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等数学教学领域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因为角色的转变,教学手段、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教学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既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逐步破解困境
手段之一:建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本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教学思想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数学问题的引入背景,使学生学会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课堂教学坚持“多教”和“多问”的原则,精讲与提问相结合,并优化习题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取双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问题中反馈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要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在课堂上还存在的疑问要给予答疑释惑,邮件、QQ、MSN等都是桥梁和纽带,采取多种方式巩固知识点。
手段之二:重视专业知识在高等数学中运用
如果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只是单一地讲授高等数学的理论和计算,没有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改变这方面的不足,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经济类专业,学习了极限的相关内容,尤其是连续复利后,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些存款,基金,以及贷款的利息,等等。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联合高等数学原理进行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手段之三: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借助数表、图形、动画等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实例和示例加深对概念、方法的理解。要丰富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辅助教学方式,开设数学实践课,通过MATLAB等软件,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计算和画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手段之四:强化教学研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教师更加熟练、更加深刻地把握教材内容并提高授课质量,教师之间应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材研究交流活动,请资深教师介绍某些高等数学章节的核心、联系与拓展,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此外,可尝试建立“青年教师授课大比武”活动机制,参赛教师根据指定的课程内容,经过准备以后讲述其备课思路,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核心与重点的理解、选例和授课进程的组织等,遴选出优胜者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督促年轻教师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勇.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2]聂普焱.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