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是一个难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我主张作文教学应分为“写前指导、写后评讲、评后自改”三个基本环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一、写前指导
写前指导是作文教学的必要环节。一次作文训练要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必须首先做好写前指导工作。
1.明确目标。所谓明确目标,就是确定本次作文训练的任务、目的和要求。目标的确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①从作文教学的整体出发,既要注意每次作文训练目标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组合,产生整体优化的功能,又要注意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的相对独立性,发挥其特有的作用。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量、适度。不论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应让他们感到自己现有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但又离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远,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引航导向。为实现认定的目标,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思维,教师应该做恰如其分的引导。“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但这种规矩,不应该成为束缚学生的框框,而应该起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比如,适当讲一些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知识要精,方法要活,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同时教师还有必要指明误区,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误入歧途的可能性揭示出来。
3.激情开源。所谓激情开源,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开通思维的渠道。目前,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没兴趣,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这主要是由学生思维的渠道不畅通造成的。因此,写前指导要在激情开源上狠下工夫,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如何使“他们的积蓄”“倾吐”出来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积蓄,引来源头活水。应该看到他们并非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大自然中,无时无刻不与周围的一切发生着信息的交流,若恰当引导,是能够使之逢源的。二是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知识和能力的仓库,使其存储的信息源源输出。三是展示范文,给学生以启迪。四是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总之,教师要用启发性的手段,疏通学生思维的渠道,使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而且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写好。
二、写后评讲
为了尽可能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本次作文的达标度,于是评讲便成了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作文质量。所以,作文评讲,首要的不是写作方法问题,而应是认识问题。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脉搏,分析其认识片面或肤浅的原因,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寻找深化认识的途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评讲就是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再认识的过程。
真正认识了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用完美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是作文评讲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1.少而精。作文评讲中切忌两种倾向:一是指责过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使学生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仅得不到什么启发,反而挫伤积极性。二是少而空,即只管诊断,不管治疗,只说有病,不开药方。评讲要避免这两种弊端,力争少而精,抓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重调整。成功的教学应该始终瞄准教学目标,评讲也是这样。教师要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加以评定,充分肯定其进步,以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还要准确地指出学生作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找出一条登堂入室的途径。如果说写前指导是重在开拓学生的思路的话,那么,评讲便是对学生开拓出来的思路进行调整,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向深层发展。总之,评讲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自己作文实践的反馈,是让学生从理论上与实践上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从而步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3.示范性。教师评讲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第三个教学环节——学生自改创造条件。学生自改,首先离不开自评。只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一个客观的评价:何处符合要求,何处不符合要求,然后才能作有效的自改。所以自评是自改的前提。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自评,教师的评讲应该有鲜明的示范性,给学生提供可以仿效的范例。每次作文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教师评讲的方式方法就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应是多种多样的,给学生提供的范例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三、评后自改
所谓评后自改,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写前指导和写后评讲,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或互改,从而实现对生活的认识与反映(写作)的升华,达到训练的目标。这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环节。评讲面对的是学生整体、仅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果不同每个个体相结合,具体作文中的具体问题便得不到具体的解决。且评讲虽然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上深化了一步,但如果不进一步地去实践,就不能转化成更高层次的能力。让学生评后自改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实践,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步骤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为了便于说明学生自改,有必要先谈谈教师批改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还需要批改不批改呢?当然还是需要批改的。不批改,就不会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评讲,不能有力地指导学生自改。问题在于为什么批改,怎样批改。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全批全改、细批细改是不必要的,耗时费力,收效甚微。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一个“悟”字。悟出一点就提高一点,悟出得多就提高得多。而这种悟,有的是可以言传的,有的是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自己修改,动脑动手,才能充分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从而发展思维,有所自悟自得。教师的写前指导,特别是写后评讲,给学生自悟提供了依据;教师又对部分作文作了指点,给部分学生自悟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自改,对于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不仅可能,而且速效。
前面所谈的作文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又可以归纳为两个教学阶段,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写”和在教师指导下的“改”。“写”与“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若这样,对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有积极的作用。
一、写前指导
写前指导是作文教学的必要环节。一次作文训练要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必须首先做好写前指导工作。
1.明确目标。所谓明确目标,就是确定本次作文训练的任务、目的和要求。目标的确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①从作文教学的整体出发,既要注意每次作文训练目标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组合,产生整体优化的功能,又要注意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的相对独立性,发挥其特有的作用。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量、适度。不论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应让他们感到自己现有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但又离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远,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引航导向。为实现认定的目标,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思维,教师应该做恰如其分的引导。“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但这种规矩,不应该成为束缚学生的框框,而应该起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比如,适当讲一些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知识要精,方法要活,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同时教师还有必要指明误区,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误入歧途的可能性揭示出来。
3.激情开源。所谓激情开源,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开通思维的渠道。目前,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没兴趣,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这主要是由学生思维的渠道不畅通造成的。因此,写前指导要在激情开源上狠下工夫,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如何使“他们的积蓄”“倾吐”出来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积蓄,引来源头活水。应该看到他们并非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大自然中,无时无刻不与周围的一切发生着信息的交流,若恰当引导,是能够使之逢源的。二是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知识和能力的仓库,使其存储的信息源源输出。三是展示范文,给学生以启迪。四是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总之,教师要用启发性的手段,疏通学生思维的渠道,使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而且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写好。
二、写后评讲
为了尽可能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本次作文的达标度,于是评讲便成了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作文质量。所以,作文评讲,首要的不是写作方法问题,而应是认识问题。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脉搏,分析其认识片面或肤浅的原因,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寻找深化认识的途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评讲就是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再认识的过程。
真正认识了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用完美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是作文评讲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1.少而精。作文评讲中切忌两种倾向:一是指责过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使学生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仅得不到什么启发,反而挫伤积极性。二是少而空,即只管诊断,不管治疗,只说有病,不开药方。评讲要避免这两种弊端,力争少而精,抓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重调整。成功的教学应该始终瞄准教学目标,评讲也是这样。教师要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加以评定,充分肯定其进步,以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还要准确地指出学生作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找出一条登堂入室的途径。如果说写前指导是重在开拓学生的思路的话,那么,评讲便是对学生开拓出来的思路进行调整,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向深层发展。总之,评讲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自己作文实践的反馈,是让学生从理论上与实践上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从而步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3.示范性。教师评讲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第三个教学环节——学生自改创造条件。学生自改,首先离不开自评。只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一个客观的评价:何处符合要求,何处不符合要求,然后才能作有效的自改。所以自评是自改的前提。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自评,教师的评讲应该有鲜明的示范性,给学生提供可以仿效的范例。每次作文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教师评讲的方式方法就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应是多种多样的,给学生提供的范例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三、评后自改
所谓评后自改,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写前指导和写后评讲,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或互改,从而实现对生活的认识与反映(写作)的升华,达到训练的目标。这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环节。评讲面对的是学生整体、仅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果不同每个个体相结合,具体作文中的具体问题便得不到具体的解决。且评讲虽然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上深化了一步,但如果不进一步地去实践,就不能转化成更高层次的能力。让学生评后自改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实践,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步骤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为了便于说明学生自改,有必要先谈谈教师批改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还需要批改不批改呢?当然还是需要批改的。不批改,就不会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评讲,不能有力地指导学生自改。问题在于为什么批改,怎样批改。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全批全改、细批细改是不必要的,耗时费力,收效甚微。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一个“悟”字。悟出一点就提高一点,悟出得多就提高得多。而这种悟,有的是可以言传的,有的是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自己修改,动脑动手,才能充分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从而发展思维,有所自悟自得。教师的写前指导,特别是写后评讲,给学生自悟提供了依据;教师又对部分作文作了指点,给部分学生自悟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自改,对于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不仅可能,而且速效。
前面所谈的作文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又可以归纳为两个教学阶段,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写”和在教师指导下的“改”。“写”与“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若这样,对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