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城市中,过多的高层建筑以满足自身的功能需要为设计的出发点,较少考虑到和其他建筑之间的衔接、互动以及建筑与城市的交流。简单、孤立的功能和空间的聚集不仅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有可能产生城市要素离散化、片断化、城市空间趋同、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等负面影响,难以提供给人以完整的空间体验。同时,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水平扩展与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体系的交汇点,它既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系统联系;又是建筑物内部秩序的外延,与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有机结合。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其底部空间对城市空间及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手法;内部秩序;城市空间;城市环境;要素离散化;地域文化;空间体验
1引言
无论是寻求现代技术的历史意义还是重视异化元素的有机和谐,所考虑的出发点归根结底还是城市中的人的使用和感受。根据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和空间使用方式上是会将城市与建筑视为一个整体,而并不由于空间的分割与围合而将它们看作互不相干的、孤立的两部分。而目前许多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恰恰缺少局部与整体的基本关联,其布局往往忽略了宏观整体的考虑,庞大的体量缺乏与周围环境很好的衔接,形态孤立而又自我,虽然有的在单体上也考虑到功能、形式、尺度的宜人性,但在整个城市中所形成的空间与周围环境无法衔接,其营造的空间质感偏离了所在城市的整体需求,造成城市空间肌理上的断裂。而建筑与城市缺乏空间交流所造成的这种不连续感不仅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造成压力,甚至更会引发城市空间意义消退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人群的活动带来不良影响。
2"态"势互补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态"势互补性特征表现在不同功能空间"态"的相互补充配合,实际上是为满足人的活动和要求及人类生理需求,各类型空间"态"都不是截然孤立存在的,而是呈现出以一种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互相补充的状态。例如形态物质要素可以为生态物质要素提供有效的植物配置和人流疏散场所;生态物质要素可以为形态物质要素提供更为丰富的休闲活动;形态物质要素、生态物质要素同时又可以为情态物质要素的活动补充场所。
本文所研究的"态"势互补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层次与界面的连续,即渗透与延伸的方法,来实现态势间的互补。
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在城市空间中常常占据相当大的用地面积和空间体积,将其所在的空间分割了开来,对其底部空间产生隔离感和压迫感,形成枯燥、单调、压抑的空间环境。因此,在与城市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空间形态、环境生态、心理情态等采用渗透与延伸的方法以加强空间层次与界面视觉上的延续,以减轻高层建筑体积感和重量感带来的压力,丰富空间的层次,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从而改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在形态、生态等方面对人们造成的不适感。态势的逐步延伸与态势的层层渗透,可以通过空间"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时空的连续,加强空间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创造整体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体,空间与空间相互交融的多态共生空间。
此外,形态、生态物质要素要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即能有效地对情态进行补充。人的需要与意图是多样的,底部空间的功能与组合也是多样的,同一底部空间内或多个大小不同的组合空间,根据功能要求的组合就需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考虑空间层次,创造有秩序而富有变化的空间,例如不同的空间层次可以就其不同性质分为:外部的-半外部-半内部的-内部的;流动的-中间的-静态的;公共的-半公共半私密的-私密性的等等。
高层建筑的实体本身就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分界线。如何打破庞大的实体体量成为实现空间渗透与延伸的关键,可以通过竖向和横向两个向度来完成空间的渗透与延伸。
2.1竖向向度
⑴穿越
利用城市空间穿越建筑空间,一是把一部分建筑用地还给城市,现今很多城市立法规定,如果把建筑底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增加容积率;而是把建筑增加公共性,尽可能地吸引人流,在社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同时带来直接的商业利益。具体设计方法是将建筑与城市交通流线的交汇空间塞入主体建筑,底部部分架空或完全架空,并向社会开放,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底部架空还可以由高层建筑的二层或其它楼层挑出而形成多层次空间。这一部分空间既是外部空间的渗透,又是内部空间的向外延伸。把城市外部的秩序有意识地渗透到建筑内部,也就是将建筑物纳入到城市空间组织中,以求得内外空间连续性的一体化,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通过环境组织,使之底部空间庭院化,可以取得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类似效果,即人工景观生态与自然景观生态的以及心理感知的良好过渡,成为建筑底部的温馨场所。,
⑵沉井式庭园
沉井式花园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多态共生"设讨中是一种重要的创造空间环境的手法。"阴角空间"产生的安全感使人们乐于在此休息,逗留与活动。由于与地面层成立体交叉,所以地面交通带来噪音较地面层小,下沉的空间基面更易于景观绿化的种植,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通过下沉形态的补充从而获得更良好的过渡。当人们从地面层接近它时,可感到沉井式庭园的吸引力,丰富了广场与楼体之间的空间层次感,又使得广场的活动较少受到周围喧闹市区的影响,成为了一处充满生活情趣的乐园。
⑶退台处理
竖向阶梯式或坡式向后退台有利于空间环境契合竖向的后退可使底部空间更为宽阔,更多的角落获得阳光,而阴影区则大幅度减少。同平面的凹进一样,竖向迭退的底部空间造型也以谦让的态度实现与周围环境的一协调。还可以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分析,参照周围建筑的高度和构成法则而获得高层建筑底层空间的构成形式,使高层建筑与周围的其他建筑发生关联,保证了建筑外部物理环境的适宜,也维护了空间感的连续。
2.2横向向度
⑴前庭、侧院
前庭空间位于高层建筑入口前方,是高层建筑总体布局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高层建筑往往通过前庭与繁忙的交通干道隔开,形成一个较为安静的人造环境。前庭的铺地,绿化,水池与雕塑小品可以成为高层建筑的入口标志与内部空间的序幕,也是城市休息、空间有机的一角。配合以景观绿化生态的支持,构成建筑底部空间入口的层次感和系列感。侧院则是在特定的基地条件下,有的高层建筑紧邻街道,可供停留的底部空间只得置于大楼的侧面,形成侧庭,可使空间层次丰富,为市民与高层居民提供了实用而优美的人造环境。
⑵体量透空
高层建筑大面积的实体很容易对环境产生封闭感和压迫感。通过对体量进行适当的透空,可以降低建筑的体积感和重量感,同时也使建筑体两侧的空间相互流通,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透空处理,一方面保持了视线的通透,另一方面减少了大体量对外部空间的压迫感,以免因如此大面积的建筑立面所遮挡而造成的空间断裂,结合良好景观绿化的同时带来充满动态的生机感和深邃的空间感,让人的心理感知得到连续和升华。
3结语
如何通过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功能形态、环境景观等方面的有效处理,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城市层面关注于高层建筑主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从建筑层面讨论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交接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少。而这正是目前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诸多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解决当前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 崔揩.城市公共建筑场地环境设计[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1
作者简介:马中贵,男,汉族,宁夏银川人,1995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手法;内部秩序;城市空间;城市环境;要素离散化;地域文化;空间体验
1引言
无论是寻求现代技术的历史意义还是重视异化元素的有机和谐,所考虑的出发点归根结底还是城市中的人的使用和感受。根据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和空间使用方式上是会将城市与建筑视为一个整体,而并不由于空间的分割与围合而将它们看作互不相干的、孤立的两部分。而目前许多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恰恰缺少局部与整体的基本关联,其布局往往忽略了宏观整体的考虑,庞大的体量缺乏与周围环境很好的衔接,形态孤立而又自我,虽然有的在单体上也考虑到功能、形式、尺度的宜人性,但在整个城市中所形成的空间与周围环境无法衔接,其营造的空间质感偏离了所在城市的整体需求,造成城市空间肌理上的断裂。而建筑与城市缺乏空间交流所造成的这种不连续感不仅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造成压力,甚至更会引发城市空间意义消退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人群的活动带来不良影响。
2"态"势互补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态"势互补性特征表现在不同功能空间"态"的相互补充配合,实际上是为满足人的活动和要求及人类生理需求,各类型空间"态"都不是截然孤立存在的,而是呈现出以一种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互相补充的状态。例如形态物质要素可以为生态物质要素提供有效的植物配置和人流疏散场所;生态物质要素可以为形态物质要素提供更为丰富的休闲活动;形态物质要素、生态物质要素同时又可以为情态物质要素的活动补充场所。
本文所研究的"态"势互补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层次与界面的连续,即渗透与延伸的方法,来实现态势间的互补。
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在城市空间中常常占据相当大的用地面积和空间体积,将其所在的空间分割了开来,对其底部空间产生隔离感和压迫感,形成枯燥、单调、压抑的空间环境。因此,在与城市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空间形态、环境生态、心理情态等采用渗透与延伸的方法以加强空间层次与界面视觉上的延续,以减轻高层建筑体积感和重量感带来的压力,丰富空间的层次,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从而改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在形态、生态等方面对人们造成的不适感。态势的逐步延伸与态势的层层渗透,可以通过空间"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时空的连续,加强空间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创造整体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体,空间与空间相互交融的多态共生空间。
此外,形态、生态物质要素要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即能有效地对情态进行补充。人的需要与意图是多样的,底部空间的功能与组合也是多样的,同一底部空间内或多个大小不同的组合空间,根据功能要求的组合就需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考虑空间层次,创造有秩序而富有变化的空间,例如不同的空间层次可以就其不同性质分为:外部的-半外部-半内部的-内部的;流动的-中间的-静态的;公共的-半公共半私密的-私密性的等等。
高层建筑的实体本身就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分界线。如何打破庞大的实体体量成为实现空间渗透与延伸的关键,可以通过竖向和横向两个向度来完成空间的渗透与延伸。
2.1竖向向度
⑴穿越
利用城市空间穿越建筑空间,一是把一部分建筑用地还给城市,现今很多城市立法规定,如果把建筑底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增加容积率;而是把建筑增加公共性,尽可能地吸引人流,在社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同时带来直接的商业利益。具体设计方法是将建筑与城市交通流线的交汇空间塞入主体建筑,底部部分架空或完全架空,并向社会开放,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底部架空还可以由高层建筑的二层或其它楼层挑出而形成多层次空间。这一部分空间既是外部空间的渗透,又是内部空间的向外延伸。把城市外部的秩序有意识地渗透到建筑内部,也就是将建筑物纳入到城市空间组织中,以求得内外空间连续性的一体化,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通过环境组织,使之底部空间庭院化,可以取得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类似效果,即人工景观生态与自然景观生态的以及心理感知的良好过渡,成为建筑底部的温馨场所。,
⑵沉井式庭园
沉井式花园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多态共生"设讨中是一种重要的创造空间环境的手法。"阴角空间"产生的安全感使人们乐于在此休息,逗留与活动。由于与地面层成立体交叉,所以地面交通带来噪音较地面层小,下沉的空间基面更易于景观绿化的种植,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通过下沉形态的补充从而获得更良好的过渡。当人们从地面层接近它时,可感到沉井式庭园的吸引力,丰富了广场与楼体之间的空间层次感,又使得广场的活动较少受到周围喧闹市区的影响,成为了一处充满生活情趣的乐园。
⑶退台处理
竖向阶梯式或坡式向后退台有利于空间环境契合竖向的后退可使底部空间更为宽阔,更多的角落获得阳光,而阴影区则大幅度减少。同平面的凹进一样,竖向迭退的底部空间造型也以谦让的态度实现与周围环境的一协调。还可以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分析,参照周围建筑的高度和构成法则而获得高层建筑底层空间的构成形式,使高层建筑与周围的其他建筑发生关联,保证了建筑外部物理环境的适宜,也维护了空间感的连续。
2.2横向向度
⑴前庭、侧院
前庭空间位于高层建筑入口前方,是高层建筑总体布局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高层建筑往往通过前庭与繁忙的交通干道隔开,形成一个较为安静的人造环境。前庭的铺地,绿化,水池与雕塑小品可以成为高层建筑的入口标志与内部空间的序幕,也是城市休息、空间有机的一角。配合以景观绿化生态的支持,构成建筑底部空间入口的层次感和系列感。侧院则是在特定的基地条件下,有的高层建筑紧邻街道,可供停留的底部空间只得置于大楼的侧面,形成侧庭,可使空间层次丰富,为市民与高层居民提供了实用而优美的人造环境。
⑵体量透空
高层建筑大面积的实体很容易对环境产生封闭感和压迫感。通过对体量进行适当的透空,可以降低建筑的体积感和重量感,同时也使建筑体两侧的空间相互流通,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透空处理,一方面保持了视线的通透,另一方面减少了大体量对外部空间的压迫感,以免因如此大面积的建筑立面所遮挡而造成的空间断裂,结合良好景观绿化的同时带来充满动态的生机感和深邃的空间感,让人的心理感知得到连续和升华。
3结语
如何通过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功能形态、环境景观等方面的有效处理,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城市层面关注于高层建筑主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从建筑层面讨论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交接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少。而这正是目前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诸多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解决当前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 崔揩.城市公共建筑场地环境设计[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1
作者简介:马中贵,男,汉族,宁夏银川人,1995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