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建议明确了语文课要基于“学”来开展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障碍,怎样帮助解决,怎样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何实现基于“学”开展教学呢?针对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者分析是最有效的对策。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谈一谈当下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学习者分析的优势、不足及解决
策略。
一、小学语文学习者分析的优势与不足
当下,开展学习者分析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下面,我们来看教师甲在执教《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所进行的前测及分析。
教师甲一共出了四道前测题:
1.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3.西门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简述理由。
4.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甲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又做了具体的数据分析。下面是这位教师针对第一题所给出的具体分析:
第一题: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A:西门豹是怎么治邺的?
学生B: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而是也装出真有河伯的样子,再借机把他们投河?
学生C:老百姓为什么要信巫婆的话,这么迷信鬼神?
西门豹为什么不把所有官绅都投进河里?
1.1 分析结果如下(见表1)
1.2 具体分析和对策
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就已关注到了文章故事主要情节,并能就此提出问题。充分关注学生质疑,抓住“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这一个主问题,让学生自主读文,聚焦人物的言行,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背后用意,在逐层感悟人物形象的同时,从中得到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
结合这份学情分析,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优点及不足。
(一)优点:从重经验走向重实证
教师甲所进行的学情分析经历了“研制前测题—前测—数据分析—策略调整”四步,过程科学规范。其最大的优点是学情分析从重经验走向重实证。
以往教师的学情分析,往往都停留在经验这个层面。例如教师乙针对《西门豹治邺》一课所做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
要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教师乙的学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份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分析中写道“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对于这篇文章,学生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教师只是向我们描述了学生学习的状态,而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一概看不到。这样的学情分析缺乏針对性,是空洞的、无效的。
两份学情分析相比,我们发现教师甲的学情分析更加关注实证,不但有直观的学生质性数据,还有经过教师统计整理后的具体数据,再配上相应的表格和柱形图。这样能让我们非常全面、科学、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所在。
(二)不足:学情分析停留浅表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和之前的学情分析相比,教师甲的学情分析运用了一些现代的专业化手段,形式上乍一看很专业,但是,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甲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都较强,可是对数据的分析还停留在浅表,不能借助数据做出准确的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这样,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数据。
教师甲在数据分析这样描述:“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我们不禁要追问:“学生都具备了哪些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甲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用“一定的”这样一个程度副词进行说明。显然,这样的学情分析不够精准,不能准确地定位学生的能力优势与不足,相应的教学改进就缺乏针对性,那么这样的学情分析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二、基于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框架开展学习者分析
教师甲的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精准,究其原因,问题不在教师本身,而是因为缺乏系统科学、细致具体的学科能力框架作为参考和依据。
201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王磊教授带领北师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团队申请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10005)。课题由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10个学科子课题组构成。语文研究团队由北师大郑国民教授负责,郑老师带领广大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基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出了小学语文学科能力表现框架。见表2:
小学生语文学科能力表现框架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对能力进行分级、分层和细化描述。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能力分别用A、B、C表示。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能力(A)包括观察注意(A1)、记忆(A2)、信息提取(A3)、分析概括(A4)和领会理解(A5),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和积累等能力;实践应用能力(B)包括应用交际(B1)、解释推断(B2)、解决问题(B3)、策略应用(B4),强调根据不同目的和场合表达观点,能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等能力;创新迁移能力(C)包括发散创造(C1)、批判赏析(C2)、内化完善(C3),强调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能批判性地评价多元文化,完善自身等能力。A、B、C三种能力呈现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关系,而A、B、C层级内部包含的能力要素之间也基本呈现递进关系,例如A1至A5、B1至B4、C1至C3,各自的能力要求均是越来越高。各能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对成立,但不是绝对的,也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另外,每一个能力要素的能力表现指标有不同的细则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有了这个能力表现框架,如何帮助我们进行学情分析呢?
1.借助能力表现框架,进行精准数据分析
学科能力表现框架作为数据分析的参考和依据,可以提高学情分析的针对性。前文教师甲的学情分析中,学生A和学生B初读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西门豹是怎么治邺的?”“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而是也装出真有河伯的样子,再借机把他们投河?”如果没有能力表现框架,教师只能简单地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并不能真正找到学生产生问题背后的原因。借助能力框架,我们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透过问题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
原因。
透过学生A的问题,结合能力框架,我们能够得知他在分析概括(A4)这一能力方面表现不够理想。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比如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情节曲线或提纲笔记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文脉,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
我们再来看学生B的问题。相对于学生A的问题来说,显然学生B对于“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是清楚的,也就是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而对于“西门豹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清楚的。结合能力框架,可以得知学生B在解释推断(B2)这一能力方面表现不够理想。教师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可以围绕“西门豹采取了哪些治邺的巧妙措施?为什么这样做?”这两个问题开展学习,重点在于后一问,引导学生不但能找到观点,还能依据文本找到合理的
證据。
2.借助能力表现框架,指导前测试题研制
如果没有学科能力表现框架,许多教师在进行前测试题的命制时,会比较盲目,有时候几道前测试题可能都指向同一能力指标,不能全面地调研学生的能力
表现。
结合能力框架,我们分析前文中教师甲的四道前测试题。试题一和试题二本身不能具体指向学生的能力表现,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而试题三和试题四都同时指向解释推断(B2)这一能力指标。对于初读课文,应该增加学习理解(A)能力的测查。因为A能力是基础能力,它是一种输入,而实际运用和创新迁移是一种输出。A能力的水平表现决定着B能力和C能力的水平表现。基于此,对于教师甲的前测试题,可以增加“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这样一道指向A4能力的试题,因为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学生才能分析其他的问题。
基于学科能力表现框架开展学习者分析,能帮助教师精准地分析学生学科能力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障碍,怎样帮助解决,怎样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何实现基于“学”开展教学呢?针对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者分析是最有效的对策。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谈一谈当下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学习者分析的优势、不足及解决
策略。
一、小学语文学习者分析的优势与不足
当下,开展学习者分析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下面,我们来看教师甲在执教《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所进行的前测及分析。
教师甲一共出了四道前测题:
1.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3.西门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简述理由。
4.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甲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又做了具体的数据分析。下面是这位教师针对第一题所给出的具体分析:
第一题: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A:西门豹是怎么治邺的?
学生B: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而是也装出真有河伯的样子,再借机把他们投河?
学生C:老百姓为什么要信巫婆的话,这么迷信鬼神?
西门豹为什么不把所有官绅都投进河里?
1.1 分析结果如下(见表1)
1.2 具体分析和对策
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就已关注到了文章故事主要情节,并能就此提出问题。充分关注学生质疑,抓住“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这一个主问题,让学生自主读文,聚焦人物的言行,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背后用意,在逐层感悟人物形象的同时,从中得到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
结合这份学情分析,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优点及不足。
(一)优点:从重经验走向重实证
教师甲所进行的学情分析经历了“研制前测题—前测—数据分析—策略调整”四步,过程科学规范。其最大的优点是学情分析从重经验走向重实证。
以往教师的学情分析,往往都停留在经验这个层面。例如教师乙针对《西门豹治邺》一课所做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
要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教师乙的学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份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分析中写道“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对于这篇文章,学生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教师只是向我们描述了学生学习的状态,而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一概看不到。这样的学情分析缺乏針对性,是空洞的、无效的。
两份学情分析相比,我们发现教师甲的学情分析更加关注实证,不但有直观的学生质性数据,还有经过教师统计整理后的具体数据,再配上相应的表格和柱形图。这样能让我们非常全面、科学、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所在。
(二)不足:学情分析停留浅表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和之前的学情分析相比,教师甲的学情分析运用了一些现代的专业化手段,形式上乍一看很专业,但是,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甲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都较强,可是对数据的分析还停留在浅表,不能借助数据做出准确的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这样,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数据。
教师甲在数据分析这样描述:“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我们不禁要追问:“学生都具备了哪些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甲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用“一定的”这样一个程度副词进行说明。显然,这样的学情分析不够精准,不能准确地定位学生的能力优势与不足,相应的教学改进就缺乏针对性,那么这样的学情分析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二、基于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框架开展学习者分析
教师甲的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精准,究其原因,问题不在教师本身,而是因为缺乏系统科学、细致具体的学科能力框架作为参考和依据。
201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王磊教授带领北师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团队申请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10005)。课题由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10个学科子课题组构成。语文研究团队由北师大郑国民教授负责,郑老师带领广大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基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出了小学语文学科能力表现框架。见表2:
小学生语文学科能力表现框架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对能力进行分级、分层和细化描述。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能力分别用A、B、C表示。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能力(A)包括观察注意(A1)、记忆(A2)、信息提取(A3)、分析概括(A4)和领会理解(A5),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和积累等能力;实践应用能力(B)包括应用交际(B1)、解释推断(B2)、解决问题(B3)、策略应用(B4),强调根据不同目的和场合表达观点,能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等能力;创新迁移能力(C)包括发散创造(C1)、批判赏析(C2)、内化完善(C3),强调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能批判性地评价多元文化,完善自身等能力。A、B、C三种能力呈现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关系,而A、B、C层级内部包含的能力要素之间也基本呈现递进关系,例如A1至A5、B1至B4、C1至C3,各自的能力要求均是越来越高。各能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对成立,但不是绝对的,也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另外,每一个能力要素的能力表现指标有不同的细则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有了这个能力表现框架,如何帮助我们进行学情分析呢?
1.借助能力表现框架,进行精准数据分析
学科能力表现框架作为数据分析的参考和依据,可以提高学情分析的针对性。前文教师甲的学情分析中,学生A和学生B初读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西门豹是怎么治邺的?”“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而是也装出真有河伯的样子,再借机把他们投河?”如果没有能力表现框架,教师只能简单地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并不能真正找到学生产生问题背后的原因。借助能力框架,我们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透过问题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
原因。
透过学生A的问题,结合能力框架,我们能够得知他在分析概括(A4)这一能力方面表现不够理想。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比如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情节曲线或提纲笔记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文脉,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
我们再来看学生B的问题。相对于学生A的问题来说,显然学生B对于“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是清楚的,也就是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而对于“西门豹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清楚的。结合能力框架,可以得知学生B在解释推断(B2)这一能力方面表现不够理想。教师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可以围绕“西门豹采取了哪些治邺的巧妙措施?为什么这样做?”这两个问题开展学习,重点在于后一问,引导学生不但能找到观点,还能依据文本找到合理的
證据。
2.借助能力表现框架,指导前测试题研制
如果没有学科能力表现框架,许多教师在进行前测试题的命制时,会比较盲目,有时候几道前测试题可能都指向同一能力指标,不能全面地调研学生的能力
表现。
结合能力框架,我们分析前文中教师甲的四道前测试题。试题一和试题二本身不能具体指向学生的能力表现,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而试题三和试题四都同时指向解释推断(B2)这一能力指标。对于初读课文,应该增加学习理解(A)能力的测查。因为A能力是基础能力,它是一种输入,而实际运用和创新迁移是一种输出。A能力的水平表现决定着B能力和C能力的水平表现。基于此,对于教师甲的前测试题,可以增加“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这样一道指向A4能力的试题,因为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学生才能分析其他的问题。
基于学科能力表现框架开展学习者分析,能帮助教师精准地分析学生学科能力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