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与回答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形式,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提升问题的研究价值,关注学生的回答至关重要。本文借助对教学案例的剖析,尝试从建立大问题观、注重倾听回答、问题指向明确三方面阐述如何创设和谐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问答;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40-2一、建立大问题观——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案例1: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提供了如下的图形,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1)沿虚线剪下,重新拼贴后,你能发现什么?
(2)重新拼贴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3)拼贴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4)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5)由此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反思: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教师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出一个个小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牵引着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例如案例1中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层层追问能够帮助学生很快推导出计算公式。但是问题的设计太过细碎,学生只需要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在教师既定的框框里亦步亦趋,学生思维的空间狭窄,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笔者建议案例1的上课教师建立“大问题观”,对学生的提问作了如下改进:开始适当渗透图形转化(剪—移—拼)的思想,然后放手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某个图形,再让学生思考:拼贴后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最后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设计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同时思维难度也加大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所用的时间也比较长,但学生会得出多种剪拼的办法,在比较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注重倾听回答——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案例2:
二年级学生只学过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学完有余数的除法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植树节时,同学们要种62棵树,种了5行后,数一数,还剩下17棵,平均每行种多少棵?
生1解答:62÷5=9(棵)……17(棵)
生2反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这道题做错了。
这时,教师没有对生2的反驳立即表示肯定,而是问生1:你能告诉我这道题平均每行种了多少棵吗?
生1回答:平均每行种9棵。
师:你回答的完全正确,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试了一下,如果每行种9棵,5行正好是45棵,62棵减去45棵正好也是17棵,所以就这样列式了。
教师再次对生1的回答表示了肯定,并表示生2的反驳也有道理,余数的确不能比除数大,建议他改变一下书写的方式。然后教师接着说:如果类似的题目,数字太大,仅靠试一试是很麻烦的,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让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反思:
案例2中虽然学生的列式不符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要求,但是教者敏锐地观察到,学生能够这样列出算式,肯定已经知道平均每行种9棵,还剩17棵。只是由于学生没学过两步计算的應用题,不知道如何书写,于是就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者没有教条式的生搬硬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则,而是把这种较繁琐的思考方法也看成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耐心地倾听并引导学生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再逐步引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书写方法,使学习数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有机地融为一体。
看着教者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的思考方法,细致处理学生“独辟蹊径”的解答,笔者深有所感: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但是教师更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到可贵的教学资源,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因势利导地灵活处理预设的教法,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
三、问题指向明确——有效理清思维脉络
案例3:
甲、乙、丙三个商场同时进了一批相同的饮料:每大瓶10元,每小瓶2.5元。为了抢占市场,它们分别推出了三种优惠措施:甲商场买1大瓶送1小瓶;乙商场一律九折;丙商场满30元打八折。下表是A、B、C、D四位顾客的购买情况,你认为这些顾客应去哪家商场购买?并把答案填在表中。顾客ABCD购买情况10小瓶5大瓶4大瓶4小瓶1大瓶2小瓶选择商场学生对顾客A、B、C的选择基本统一,但是对顾客D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方法:(1)认为顾客D应该选择先去甲商场花10元钱买一大瓶,送一小瓶,再去乙商场买一小瓶,共花费1225元。(2)认为顾客D应该选择去甲商场:花10元钱买一大瓶,送一小瓶,再花2.5元买一小瓶,一共花了12.5元。
接着就以上对顾客D选择商场的两种看法,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反思:
以上案例是开放式练习题。案例3中的两种方法,从学生解释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方法(1)花钱最少,作为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没有人会这样做;方法(2)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规的做法,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最省钱的方法,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讲究算理的严密性,计算的精确性。究竟哪一种答案更加合理呢?
经过缜密的思考,笔者认为这道题本身的问题设计不够严密,指向性不够明确,以致学生模棱两可。案例3中可以尝试这样的提问方式:(1)你认为这些顾客去哪家商场购物较为合理?(2)你认为这些顾客如何购物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问题(1)顾及了现实生活的意义,问题(2)专门从如何省钱的角度思考,指向性明确,令学生信服。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在辨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和谐课堂应是充满智慧、灵动且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要目标,树立大问题观,精心设计提问,耐心倾听回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教学策略;问答;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40-2一、建立大问题观——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案例1: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提供了如下的图形,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1)沿虚线剪下,重新拼贴后,你能发现什么?
(2)重新拼贴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3)拼贴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4)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5)由此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反思: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教师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出一个个小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牵引着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例如案例1中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层层追问能够帮助学生很快推导出计算公式。但是问题的设计太过细碎,学生只需要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在教师既定的框框里亦步亦趋,学生思维的空间狭窄,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笔者建议案例1的上课教师建立“大问题观”,对学生的提问作了如下改进:开始适当渗透图形转化(剪—移—拼)的思想,然后放手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某个图形,再让学生思考:拼贴后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最后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设计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同时思维难度也加大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所用的时间也比较长,但学生会得出多种剪拼的办法,在比较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注重倾听回答——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案例2:
二年级学生只学过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学完有余数的除法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植树节时,同学们要种62棵树,种了5行后,数一数,还剩下17棵,平均每行种多少棵?
生1解答:62÷5=9(棵)……17(棵)
生2反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这道题做错了。
这时,教师没有对生2的反驳立即表示肯定,而是问生1:你能告诉我这道题平均每行种了多少棵吗?
生1回答:平均每行种9棵。
师:你回答的完全正确,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试了一下,如果每行种9棵,5行正好是45棵,62棵减去45棵正好也是17棵,所以就这样列式了。
教师再次对生1的回答表示了肯定,并表示生2的反驳也有道理,余数的确不能比除数大,建议他改变一下书写的方式。然后教师接着说:如果类似的题目,数字太大,仅靠试一试是很麻烦的,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让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反思:
案例2中虽然学生的列式不符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要求,但是教者敏锐地观察到,学生能够这样列出算式,肯定已经知道平均每行种9棵,还剩17棵。只是由于学生没学过两步计算的應用题,不知道如何书写,于是就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者没有教条式的生搬硬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则,而是把这种较繁琐的思考方法也看成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耐心地倾听并引导学生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再逐步引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书写方法,使学习数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有机地融为一体。
看着教者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的思考方法,细致处理学生“独辟蹊径”的解答,笔者深有所感: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但是教师更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到可贵的教学资源,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因势利导地灵活处理预设的教法,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
三、问题指向明确——有效理清思维脉络
案例3:
甲、乙、丙三个商场同时进了一批相同的饮料:每大瓶10元,每小瓶2.5元。为了抢占市场,它们分别推出了三种优惠措施:甲商场买1大瓶送1小瓶;乙商场一律九折;丙商场满30元打八折。下表是A、B、C、D四位顾客的购买情况,你认为这些顾客应去哪家商场购买?并把答案填在表中。顾客ABCD购买情况10小瓶5大瓶4大瓶4小瓶1大瓶2小瓶选择商场学生对顾客A、B、C的选择基本统一,但是对顾客D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方法:(1)认为顾客D应该选择先去甲商场花10元钱买一大瓶,送一小瓶,再去乙商场买一小瓶,共花费1225元。(2)认为顾客D应该选择去甲商场:花10元钱买一大瓶,送一小瓶,再花2.5元买一小瓶,一共花了12.5元。
接着就以上对顾客D选择商场的两种看法,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反思:
以上案例是开放式练习题。案例3中的两种方法,从学生解释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方法(1)花钱最少,作为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没有人会这样做;方法(2)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规的做法,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最省钱的方法,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讲究算理的严密性,计算的精确性。究竟哪一种答案更加合理呢?
经过缜密的思考,笔者认为这道题本身的问题设计不够严密,指向性不够明确,以致学生模棱两可。案例3中可以尝试这样的提问方式:(1)你认为这些顾客去哪家商场购物较为合理?(2)你认为这些顾客如何购物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问题(1)顾及了现实生活的意义,问题(2)专门从如何省钱的角度思考,指向性明确,令学生信服。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在辨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和谐课堂应是充满智慧、灵动且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要目标,树立大问题观,精心设计提问,耐心倾听回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