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应用能力欠缺,遇到综合性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鉴于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生本课堂,提升学生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生物;以生为本;能力迁移;知识脉络以生为本是新课标对课堂的基本要求,提升能力是课堂的最早目标。新课改以来要求我们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私塾式宣讲,告诉我们学生才是课堂的核心,知识呈现应该契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高中生物对比直观的初中生物来说,渐入微观领域,探究到生命的本源和过程。这就让很多学生感到抽象,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成运用能力,那就无法及时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鉴于此,我们结合新课改理念,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打造高中生物生本课堂,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一、串联知识要点,生成知识网络
实际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需要对相关生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生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初步认知,课堂知识肯定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结合学生认知情况进行整合,启发同学们连贯知识点,连线成面,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才完成迁移知识生成运用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学习了细胞基本知识后,我们要能及时抓住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深化的讲解和引导,可以先让同学们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对比观察,对细胞进行全面的形象认知。为了构建知识脉络,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对比观察动植物的细胞,让他们“找不同”,这样拓展知识能完善形象认知,在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就能手到擒来。所以说,课堂教学,我们在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学习后,要时刻注意结合教材基点,通过直观观察和联系想象等形象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点带线,构建知识面。
二、设置经典案例,体验知识运用
高中生物有许多逻辑、分析的内容,不能再沿袭初中生物那样的死记硬背。但是又有一些教师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泥淖,企图通过大量的试题来让学生摸索出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说是不可取的,也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会造成学生心理逆反,甚至滥竽充数。实际来说,题海战术是谋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能力体验,在有限的课题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典型试题,以模型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建立健全各个知识点的解题模型。比如:在学习《分子与细胞》以及《细胞的生活环境》等相关内容后,为了让同学们形象把握细胞的生理特征,笔者就通过下面典型试题来帮学生建立解题模型,启发他们认识和掌握此类问题的思考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A、B两组男性分别饮用1L水和1L0.96%的盐水产生尿量的结果。让大家结合材料分析哪一组是用过盐水的呢?说出其中原委。这样就是一个小综合问题,该题的解题过程就给学生树立关于细胞生活环境类问题的解答思路,让学生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可以游刃有余。
三、联系其他各科,完成综合运用
实际来说,生活中的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就生物来说,我们提取实验标本可能就需要很多物理知识,但是如果探究其中的成分就要涉及到化学知识。当前高考综合理科也涉及了许多综合问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也不能只顾单学科的学习和启发,要能指导学生联系相关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生物现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遇到综合类问题时知道如何结合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细胞周期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物理知识中的振动周期概念进行类比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振动周期是指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其演化为一个连续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从一次全振动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全振动完成时为止。而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细胞分裂时间和细胞总数计算则要借助数学等比数列求和知识。再如,活细胞内每时每刻都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都可借助化学知识来解释,如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化学知识阐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
概括地说,当前各科结合越来越紧密,许多实际问题都需要我们贯通各科知识来从多角度思考才能取得全面的解释。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务必坚持以生为本新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各科相关知识旁征博引,给学生不同的认知和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融合和迁移,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四、利用形象媒体,生成直观印象
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因为学生远离自然和生活,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偏重与生命科学的微观角度,所以同学们往往感到抽象、难懂,甚至凭借想象还可能南辕北辙。所以,高中生物课,一定要多设置实验观察,让同学们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完成对生物规律的认知。对于微观生物现象,除了让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影、声一体的优势,以视频的模式,给同学们呈现显微镜下的微观现象。这样形象、直观的方式更容易生成感性认知,为抽象理解奠定基础。这里还拿细胞相关知识学习为例,如果只通过概念解说,同学们想象中的细胞肯定千姿百态,出现很多谬误,即便通过显微镜,很可能许多同学们看到的也不是细胞。为了让学生准确认知,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模拟显微镜下的细胞形象,让同学们全面认知细胞的结构,生理功能等。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不能封闭保守,要能与时俱进,及时联系当前的先进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帮将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健全对微观知识的形象认知,才能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运用技能。
本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构建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几点认知和总结。总而言之,学生的课堂的中心,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同学们扎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冯李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设计探究[J];读书文摘 2015年02期.
[2] 王强;提高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性学习实效的思考[J];中学时代;2013年24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以生为本;能力迁移;知识脉络以生为本是新课标对课堂的基本要求,提升能力是课堂的最早目标。新课改以来要求我们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私塾式宣讲,告诉我们学生才是课堂的核心,知识呈现应该契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高中生物对比直观的初中生物来说,渐入微观领域,探究到生命的本源和过程。这就让很多学生感到抽象,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成运用能力,那就无法及时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鉴于此,我们结合新课改理念,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打造高中生物生本课堂,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一、串联知识要点,生成知识网络
实际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需要对相关生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生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初步认知,课堂知识肯定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结合学生认知情况进行整合,启发同学们连贯知识点,连线成面,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才完成迁移知识生成运用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学习了细胞基本知识后,我们要能及时抓住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深化的讲解和引导,可以先让同学们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对比观察,对细胞进行全面的形象认知。为了构建知识脉络,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对比观察动植物的细胞,让他们“找不同”,这样拓展知识能完善形象认知,在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就能手到擒来。所以说,课堂教学,我们在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学习后,要时刻注意结合教材基点,通过直观观察和联系想象等形象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点带线,构建知识面。
二、设置经典案例,体验知识运用
高中生物有许多逻辑、分析的内容,不能再沿袭初中生物那样的死记硬背。但是又有一些教师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泥淖,企图通过大量的试题来让学生摸索出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说是不可取的,也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会造成学生心理逆反,甚至滥竽充数。实际来说,题海战术是谋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能力体验,在有限的课题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典型试题,以模型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建立健全各个知识点的解题模型。比如:在学习《分子与细胞》以及《细胞的生活环境》等相关内容后,为了让同学们形象把握细胞的生理特征,笔者就通过下面典型试题来帮学生建立解题模型,启发他们认识和掌握此类问题的思考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A、B两组男性分别饮用1L水和1L0.96%的盐水产生尿量的结果。让大家结合材料分析哪一组是用过盐水的呢?说出其中原委。这样就是一个小综合问题,该题的解题过程就给学生树立关于细胞生活环境类问题的解答思路,让学生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可以游刃有余。
三、联系其他各科,完成综合运用
实际来说,生活中的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就生物来说,我们提取实验标本可能就需要很多物理知识,但是如果探究其中的成分就要涉及到化学知识。当前高考综合理科也涉及了许多综合问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也不能只顾单学科的学习和启发,要能指导学生联系相关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生物现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遇到综合类问题时知道如何结合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细胞周期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物理知识中的振动周期概念进行类比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振动周期是指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其演化为一个连续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从一次全振动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全振动完成时为止。而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细胞分裂时间和细胞总数计算则要借助数学等比数列求和知识。再如,活细胞内每时每刻都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都可借助化学知识来解释,如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化学知识阐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
概括地说,当前各科结合越来越紧密,许多实际问题都需要我们贯通各科知识来从多角度思考才能取得全面的解释。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务必坚持以生为本新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各科相关知识旁征博引,给学生不同的认知和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融合和迁移,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四、利用形象媒体,生成直观印象
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因为学生远离自然和生活,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偏重与生命科学的微观角度,所以同学们往往感到抽象、难懂,甚至凭借想象还可能南辕北辙。所以,高中生物课,一定要多设置实验观察,让同学们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完成对生物规律的认知。对于微观生物现象,除了让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影、声一体的优势,以视频的模式,给同学们呈现显微镜下的微观现象。这样形象、直观的方式更容易生成感性认知,为抽象理解奠定基础。这里还拿细胞相关知识学习为例,如果只通过概念解说,同学们想象中的细胞肯定千姿百态,出现很多谬误,即便通过显微镜,很可能许多同学们看到的也不是细胞。为了让学生准确认知,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模拟显微镜下的细胞形象,让同学们全面认知细胞的结构,生理功能等。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不能封闭保守,要能与时俱进,及时联系当前的先进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帮将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健全对微观知识的形象认知,才能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运用技能。
本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构建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几点认知和总结。总而言之,学生的课堂的中心,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同学们扎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冯李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设计探究[J];读书文摘 2015年02期.
[2] 王强;提高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性学习实效的思考[J];中学时代;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