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园林绿化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较慢,经验和水平相对比较差,因此在我国的园林施工工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难点。文章分析其技术难点,探讨其新工艺的管理。
【关键词】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技术难点
引言:
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提高园林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也是提高施工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因而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探索工作仍需继续。
一、园林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点
(1)地形优劣对工程施工前的估算施工量、测量放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对原土的正确、合理选择是保证植物成活率的关键。原土选择不当,会降低植物成活率,再次补种或多次补种会造成成本增加、工程不能如期竣工,在极大程度上延误工期、浪费成本,造成人力、财力、无力的浪费和损耗。
(3)假山施工是主要的技术难点。园林工程中的假山需要极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游人的人身安全。如果假山施工的技术较落后,水平较低,稳定性遭到破坏,游人在游玩过程中极易出现假山塌落现象,造成人员坠落,产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4)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应当选择不同的植物,以此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如果选择植物与当地环境、气候不适应,将会导致植物死亡,出现重新选择、重新栽种等,在极大程度上延误工期,浪费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二、园林绿化关键技术
(一)规划设计技术
有关城市园林建设部门需要从规划设计入手,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部门一级级人才,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与效益。在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技术。第一,区域设计技术。城市园林绿化需要注重环境、生态、空间、经济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将这些组合进行扩展,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系统。第二,文化设计技术。城市不同于乡村,其关键在于城市除了繁华之外,还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通过园林艺术与景观系统的合理搭配,完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底蕴。第三,科学艺术设计技术。城市园林的规划与布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艺术,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是与艺术相互侵润,相互渗透的。城市园林绿化必须要体现出艺术性,实现城市与园林绿化艺术的统一。
(二)植物配置技术
园林部门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需要注意植被的基本特性以及当地的立地条件,包括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气候特征、植被的花色、高度、适应性等。无论是从选种、引种直到育种,都应该加强管理,严格遵循适地适植原则。第二,不同绿地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所需要的植被功能以及种类也是不同的,园林部门需要对于当地绿地的性质进行分析,做好绿地与植被的合理搭配。第三,高度搭配要适度。不同植被的高度是不同的;第四,色彩搭配要科学。植被的色彩种类繁多,有些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的植被,可以进行科学的色彩搭配,从而提高植被的美艳度。
(三)植物造景技术
植物造景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城市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园林的意境、组合构图外,还需要考虑色彩季相、植被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相互搭配。植物造景最为讲究艺术,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植被的质感、色彩、形体、线条等进行创作,从而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更加的充满艺术感。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不仅仅要考虑到植被的生理习性,而且还要掌握植被的观赏性,将园林植被,通过科学的艺术手段,实现植被的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园林植被观赏性以及生态性功能。在实际的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作业时,造景人员需要注意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所需要的植被需要以适地适值为前提,充分利用植被的美化、净化香化作用,实现城市园林植物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四)植物群落构建技术
在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组建过程中,园林艺术人员应该科学的处理物种之间的关系,对于植物结构进行合理设置,保持植被物种层次的丰富性,从而使得园林植物群落更好的适应本地条件。园林植物群落构建,需要从稳定性、成本性以及生态性等3个方面进行入手。城市绿地建设应从绿地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角度,充分考虑光合效率及种间生态协调,提倡阳性与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园林植物混交,形成稳定、多层、混合、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建立绿色生态网络,形成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全面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三、园林施工中的新工艺
园林工程施工中除了必须遵循高标准设计规则、高质量施工建设的原则之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也可以在园林施工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边坡防护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边坡的高度和角度、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风险程度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提高地层的软弱结构面,形成的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通过改善其它力学性能的形成、结构和形式形成共同工作体系,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通过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来起到固土、固水的作用;另外也可以使用砖石封闭保护,使用嵌入式草砖铺满护坡,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二)水回收利用技术
水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将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雨水、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去除杂质后,将清水保存好,可以用来浇灌植物,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三)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三维网格护坡所应用的三维土工网垫是一种新型的土木工程合成材料,这是一种用来固定土壤的三维结构装置,就像一个丝瓜网格式的网垫,具有柔软、灵活的特点。网垫中85%的空间都可以填补土壤、砂砾和细石,植物根系能穿越其间,舒适、整洁、平衡的生长,种草后的网垫能够使网垫和土壤表面坚固的连接在一起,由于植物的根系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表以下25~35cm左右,这就能够形成一层固体绿色复合保护层)这种技术是用来保护边坡的,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四)工业废渣及砌块应用技术
工业废渣和砌块应用技术指的是将工业产生的废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制作成建筑工程材料。工业废渣在园林工程中应用较多,常见的是混合石灰、水泥、石膏、颜料等制成粉煤灰实心砌块,可用来砌筑墙或花坛。
四、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
(一)提高园林新工艺施工的管理
施工人员要从根本上重视园林工程的管理问题,对于园林植物的习性、品种有严格的把控,适地适树,根据乔灌草的不同生长习性进行栽植。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关注到假山叠石的摆放场景,将假山叠石与植被搭配,体现艺术性,并保证摆放地点的安全性。
(二)注重园林新工艺的协调性
园林施工本着实现小范围生态效益的目标,要特别关注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创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从大局出发,明确分区,实行科学规划,保证园林能协调的、长久的发展。
(三)加强施工人才队伍的建设
园林施工新工艺对人才有着新要求,原有的人才队伍难以满足目前行业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新工艺的合理运用,从而实现园林的整体配置效果。
(四)合理配置新工艺施工资源
园林施工新工艺要求施工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整合施工资源。如在园林灌溉中,在保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的基础上节约用水,实现从大水漫灌到喷灌与滴灌的转变。此外,新工艺的实施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不断提高园林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解决园林施工新工艺与传统工艺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不仅推动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准确把握施工新工艺的注意事项,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对各个施工程序实行严格把关。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实施有利于大力拓展新工艺发展市场,提高园林建设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园林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景观,更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园林工程质量,实现全面、系统、程序化工程管理,促使城市园林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春燕.浅析居住区园林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案[J].科技创业家,2013,16:6-7.
[2]郭启光,邰思明,杨晓龙.浅谈园林施工的技术管控[J].防护林科技,2013,10:83+92.
[3]刘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过程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
【关键词】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技术难点
引言:
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提高园林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也是提高施工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因而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探索工作仍需继续。
一、园林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点
(1)地形优劣对工程施工前的估算施工量、测量放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对原土的正确、合理选择是保证植物成活率的关键。原土选择不当,会降低植物成活率,再次补种或多次补种会造成成本增加、工程不能如期竣工,在极大程度上延误工期、浪费成本,造成人力、财力、无力的浪费和损耗。
(3)假山施工是主要的技术难点。园林工程中的假山需要极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游人的人身安全。如果假山施工的技术较落后,水平较低,稳定性遭到破坏,游人在游玩过程中极易出现假山塌落现象,造成人员坠落,产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4)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应当选择不同的植物,以此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如果选择植物与当地环境、气候不适应,将会导致植物死亡,出现重新选择、重新栽种等,在极大程度上延误工期,浪费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二、园林绿化关键技术
(一)规划设计技术
有关城市园林建设部门需要从规划设计入手,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部门一级级人才,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与效益。在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技术。第一,区域设计技术。城市园林绿化需要注重环境、生态、空间、经济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将这些组合进行扩展,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系统。第二,文化设计技术。城市不同于乡村,其关键在于城市除了繁华之外,还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通过园林艺术与景观系统的合理搭配,完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底蕴。第三,科学艺术设计技术。城市园林的规划与布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艺术,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是与艺术相互侵润,相互渗透的。城市园林绿化必须要体现出艺术性,实现城市与园林绿化艺术的统一。
(二)植物配置技术
园林部门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需要注意植被的基本特性以及当地的立地条件,包括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气候特征、植被的花色、高度、适应性等。无论是从选种、引种直到育种,都应该加强管理,严格遵循适地适植原则。第二,不同绿地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所需要的植被功能以及种类也是不同的,园林部门需要对于当地绿地的性质进行分析,做好绿地与植被的合理搭配。第三,高度搭配要适度。不同植被的高度是不同的;第四,色彩搭配要科学。植被的色彩种类繁多,有些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的植被,可以进行科学的色彩搭配,从而提高植被的美艳度。
(三)植物造景技术
植物造景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城市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园林的意境、组合构图外,还需要考虑色彩季相、植被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相互搭配。植物造景最为讲究艺术,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植被的质感、色彩、形体、线条等进行创作,从而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更加的充满艺术感。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不仅仅要考虑到植被的生理习性,而且还要掌握植被的观赏性,将园林植被,通过科学的艺术手段,实现植被的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园林植被观赏性以及生态性功能。在实际的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作业时,造景人员需要注意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所需要的植被需要以适地适值为前提,充分利用植被的美化、净化香化作用,实现城市园林植物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四)植物群落构建技术
在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组建过程中,园林艺术人员应该科学的处理物种之间的关系,对于植物结构进行合理设置,保持植被物种层次的丰富性,从而使得园林植物群落更好的适应本地条件。园林植物群落构建,需要从稳定性、成本性以及生态性等3个方面进行入手。城市绿地建设应从绿地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角度,充分考虑光合效率及种间生态协调,提倡阳性与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园林植物混交,形成稳定、多层、混合、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建立绿色生态网络,形成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全面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三、园林施工中的新工艺
园林工程施工中除了必须遵循高标准设计规则、高质量施工建设的原则之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也可以在园林施工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边坡防护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边坡的高度和角度、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风险程度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提高地层的软弱结构面,形成的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通过改善其它力学性能的形成、结构和形式形成共同工作体系,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通过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来起到固土、固水的作用;另外也可以使用砖石封闭保护,使用嵌入式草砖铺满护坡,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二)水回收利用技术
水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将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雨水、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去除杂质后,将清水保存好,可以用来浇灌植物,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三)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三维网格护坡所应用的三维土工网垫是一种新型的土木工程合成材料,这是一种用来固定土壤的三维结构装置,就像一个丝瓜网格式的网垫,具有柔软、灵活的特点。网垫中85%的空间都可以填补土壤、砂砾和细石,植物根系能穿越其间,舒适、整洁、平衡的生长,种草后的网垫能够使网垫和土壤表面坚固的连接在一起,由于植物的根系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表以下25~35cm左右,这就能够形成一层固体绿色复合保护层)这种技术是用来保护边坡的,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四)工业废渣及砌块应用技术
工业废渣和砌块应用技术指的是将工业产生的废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制作成建筑工程材料。工业废渣在园林工程中应用较多,常见的是混合石灰、水泥、石膏、颜料等制成粉煤灰实心砌块,可用来砌筑墙或花坛。
四、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
(一)提高园林新工艺施工的管理
施工人员要从根本上重视园林工程的管理问题,对于园林植物的习性、品种有严格的把控,适地适树,根据乔灌草的不同生长习性进行栽植。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关注到假山叠石的摆放场景,将假山叠石与植被搭配,体现艺术性,并保证摆放地点的安全性。
(二)注重园林新工艺的协调性
园林施工本着实现小范围生态效益的目标,要特别关注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创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从大局出发,明确分区,实行科学规划,保证园林能协调的、长久的发展。
(三)加强施工人才队伍的建设
园林施工新工艺对人才有着新要求,原有的人才队伍难以满足目前行业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新工艺的合理运用,从而实现园林的整体配置效果。
(四)合理配置新工艺施工资源
园林施工新工艺要求施工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整合施工资源。如在园林灌溉中,在保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的基础上节约用水,实现从大水漫灌到喷灌与滴灌的转变。此外,新工艺的实施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不断提高园林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解决园林施工新工艺与传统工艺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不仅推动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准确把握施工新工艺的注意事项,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对各个施工程序实行严格把关。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实施有利于大力拓展新工艺发展市场,提高园林建设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园林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景观,更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园林工程质量,实现全面、系统、程序化工程管理,促使城市园林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春燕.浅析居住区园林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案[J].科技创业家,2013,16:6-7.
[2]郭启光,邰思明,杨晓龙.浅谈园林施工的技术管控[J].防护林科技,2013,10:83+92.
[3]刘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过程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