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典悲剧比较品鉴——以《窦娥冤》与《俄狄浦斯王》为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剧"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引入国内,因此众多学者往往以西方悲剧的定义与形式为标准,衡量中国的文学作品,甚至偏颇地认为"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而实质上,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文学审美的差异性,导致"同为悲剧,却表现不尽相同"的尴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认知,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恶人大都会受到惩罚,而好人往往会平安喜乐、团圆美满,这恰恰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却不能成为认定"中国文学缺乏悲剧"
其他文献
:针对基于 Web的信息发布系统在高等院校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高等院校主页体系”的定义 ,对其基本功能、框架结构及某些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并阐述了对
传统文本叙事经验影响的焦虑具有普泛性,对于我国生态小说也是适用的。民族生态资源主要从"传统儒、释、道生态哲学"、"少数民族原始信仰"、"文学典籍互文"三个方面介入到中国当代
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善于设疑、提问,是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角色,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现实中,许多教师由于未能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往往为了提问而提问,把启发式教学变成了问答式教学,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科学,未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教与学双方而言,“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文体上说,有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从时空上看,选文横跨古今中外。阅读教学将近占用了语文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师教学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了阅读教学设计的高度和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教学文本的解读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文本是开放的,文本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断生成
关于陆蠡《囚绿记》的主题,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这样表述:本文阐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的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依据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得出的主旨,这一单调解读一直沿用好多年了。  文本是时代的产物,因而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阐释文本的主旨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一间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
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很多的陌生化语言现象。如看似矛盾的现象、超常规的现象、大词小用现象、仿拟现象等。为的是营造一种“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表达
以一定技术为支撑的各种职业是人们从事生产和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活动方式,职业技术教育是人们获得某种职业或从事新的职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
李白以其天才大手笔,描摹蜀地山水,唱响了一曲撼人心魄的《蜀道难》。殷璠《河岳英灵集》评价这首诗:“可谓奇之又奇。”细究李白生平,并未到过剑阁,学界多认可此诗是李白在历史传说、旧日游历的基础上凭借想象虚构落笔而成。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情由心生,李白的《蜀道难》自然也是心生之物,是他的人生认知和宇宙感怀的艺术结晶。  李白天才卓异,自许甚高,曾自比姜尚、诸葛亮、谢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