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循环发言”取材于网络上人们喜闻乐见的BBS,是把学生个体、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见解与评价,通过班级的BBS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操作过程如下:
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一个小组四或五人为宜,全班共有十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在BBS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版面,轮流作有关数学方面的发言,一个学生一天,就是四或五天循环一次,周期不是七的倍数,这便错开了课程表的课程安排周期,给学生提供了记录一个星期中每一天的机会。
给学生分组时,一般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从学生交往情况分析,把性格外向、爱交往和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学生分在一组;从知识水平分析,把基础扎实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从智力水平分析,把智商高、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和智商平平、因循守旧、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分在一组;从兴趣和自制能力方面分析,把具有浓厚兴趣、自控能力强和不求上进的学生分在一起;考虑性别,将男女生混合搭配。
为了增进各组之间的了解和交往,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角色变换,改善他们在小组集体中的地位和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对编组采取动态形式,每四个循环当变换和流动小线成员,人员更新,版面不换,接着往下发言。循环日记内容有两个大体的框架,学生发言的方向和主要内容是:我认为今天这节课上的重点是……我对……还不理解。今天上课我走没走神?都想了些什么?当我走神的时候是……力量把我拉回来的?这些对这节课的学习有帮助吗?我最喜欢这节课的……部分,老师讲的……部分不好,我认为按……的思路讲更好。通过听课和新知识的学习,我在……有奇思妙想,我的想法是我从上次发言到今天在……方面有进步。我用亲身体验给大家编一道数学题,你们能解吗?
对于发言后的信息反馈和讨论则有以下几种情况:同组同学回答其提问,对发言同学的观点给予自己的看法;组际的同学可以随意参观其他小组的版面,可以给予自己的看法,但不可以随意发言;老师可以采取回复、讲解两种形式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提出希望。
这里汲取一朵学生征解题的浪花,从中可见一斑。某生的征解题是:同学们知道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老师见到后,回复到:“你提的问题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咱们全班同学都会遇到,谢谢你在生活中发现了数学,请大家积极讨论这个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积极响应,各抒己见。经各小组汇总,有二十余种答案,现公开家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几个同学的发言。
甲:这道题还不简单?我早就知道我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7千米,这是我爸爸送我上学的时候,在摩托车的里程表上看到的。
乙:我不赞同甲同学的答案,因为不是自己做的。我想自己测量一下,用体育老师量跑道的百米跑尺,量十次就是一千米。
丙:乙的想法很好,但是行不通,因为这样测量需要两个人,一百米一百米的量,如果3千米就得量30次,太麻烦了。我用步行测量的方法,我量了一下一步能走0.72米,我从家里到学校,共走了2252步,所以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1621米。很简单吧!
这正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重点加强的统计与概率问题,老师要求同路的学生合作,记录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并绘图。就“用什么方法测量更准确,取怎样的数更接近实际距离”的问题展开了深刻的讨论,问题在肯定和否定中不断完善,学生不自觉地用上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
“合作学习循环发言”还发挥了“榜样”作用,增强了团队意识。集体对个人的教育影响是通过模仿、感染、暗示、从众、认同等社会心理机制实现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由于“合作学习循环发言”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下进行,保证了内容的健康向上,学生将自己写入日记时,在“面子”心理的驱使下,尽量美化自己,把自己表现得完美一些,但又怕被同学发现虚假,就千方百计地做出样子给大家看,自觉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向老师表扬、同学肯定、自己认可的“榜样”学习,从“大局”出发,不惜一切地维护集体利益,以期待组内成员、组际及教师的“接纳”,避免被群体歧视和抛弃,这样“榜样”作用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强化。
“合作学习循环发言”给学生创设了“发现问题”的情境,培养了其创新意识的一言一行,从这些材料中发现问题,抽取精华,“吹毛求疵”,以再造创新。特别是“我用亲身体验给大家编一道数学应用题”的完成,其难度不亚于写一篇小论文,学生更是绞尽脑汁,深入生活,收集数据,反复实验,有时还要查阅课外资料,有效地锻炼了他们思维的缜密性、批判性和深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一个小组四或五人为宜,全班共有十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在BBS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版面,轮流作有关数学方面的发言,一个学生一天,就是四或五天循环一次,周期不是七的倍数,这便错开了课程表的课程安排周期,给学生提供了记录一个星期中每一天的机会。
给学生分组时,一般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从学生交往情况分析,把性格外向、爱交往和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学生分在一组;从知识水平分析,把基础扎实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从智力水平分析,把智商高、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和智商平平、因循守旧、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分在一组;从兴趣和自制能力方面分析,把具有浓厚兴趣、自控能力强和不求上进的学生分在一起;考虑性别,将男女生混合搭配。
为了增进各组之间的了解和交往,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角色变换,改善他们在小组集体中的地位和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对编组采取动态形式,每四个循环当变换和流动小线成员,人员更新,版面不换,接着往下发言。循环日记内容有两个大体的框架,学生发言的方向和主要内容是:我认为今天这节课上的重点是……我对……还不理解。今天上课我走没走神?都想了些什么?当我走神的时候是……力量把我拉回来的?这些对这节课的学习有帮助吗?我最喜欢这节课的……部分,老师讲的……部分不好,我认为按……的思路讲更好。通过听课和新知识的学习,我在……有奇思妙想,我的想法是我从上次发言到今天在……方面有进步。我用亲身体验给大家编一道数学题,你们能解吗?
对于发言后的信息反馈和讨论则有以下几种情况:同组同学回答其提问,对发言同学的观点给予自己的看法;组际的同学可以随意参观其他小组的版面,可以给予自己的看法,但不可以随意发言;老师可以采取回复、讲解两种形式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提出希望。
这里汲取一朵学生征解题的浪花,从中可见一斑。某生的征解题是:同学们知道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老师见到后,回复到:“你提的问题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咱们全班同学都会遇到,谢谢你在生活中发现了数学,请大家积极讨论这个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积极响应,各抒己见。经各小组汇总,有二十余种答案,现公开家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几个同学的发言。
甲:这道题还不简单?我早就知道我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7千米,这是我爸爸送我上学的时候,在摩托车的里程表上看到的。
乙:我不赞同甲同学的答案,因为不是自己做的。我想自己测量一下,用体育老师量跑道的百米跑尺,量十次就是一千米。
丙:乙的想法很好,但是行不通,因为这样测量需要两个人,一百米一百米的量,如果3千米就得量30次,太麻烦了。我用步行测量的方法,我量了一下一步能走0.72米,我从家里到学校,共走了2252步,所以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1621米。很简单吧!
这正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重点加强的统计与概率问题,老师要求同路的学生合作,记录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并绘图。就“用什么方法测量更准确,取怎样的数更接近实际距离”的问题展开了深刻的讨论,问题在肯定和否定中不断完善,学生不自觉地用上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
“合作学习循环发言”还发挥了“榜样”作用,增强了团队意识。集体对个人的教育影响是通过模仿、感染、暗示、从众、认同等社会心理机制实现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由于“合作学习循环发言”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下进行,保证了内容的健康向上,学生将自己写入日记时,在“面子”心理的驱使下,尽量美化自己,把自己表现得完美一些,但又怕被同学发现虚假,就千方百计地做出样子给大家看,自觉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向老师表扬、同学肯定、自己认可的“榜样”学习,从“大局”出发,不惜一切地维护集体利益,以期待组内成员、组际及教师的“接纳”,避免被群体歧视和抛弃,这样“榜样”作用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强化。
“合作学习循环发言”给学生创设了“发现问题”的情境,培养了其创新意识的一言一行,从这些材料中发现问题,抽取精华,“吹毛求疵”,以再造创新。特别是“我用亲身体验给大家编一道数学应用题”的完成,其难度不亚于写一篇小论文,学生更是绞尽脑汁,深入生活,收集数据,反复实验,有时还要查阅课外资料,有效地锻炼了他们思维的缜密性、批判性和深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