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三数学的基础复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yaya13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新课标下高三数学的基础复习阶段展开讨论。认为就基础复习而言,总的要求是以课本为基础,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并注重方法的运用与总结以及知识的反馈。通过这样以期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并为第二第三阶段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复习 高三数学 新课标
  
  高三是繁忙而收获的季节,也是学生及其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新课标实施之后高三数学的复习,与高一高二阶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新课知识内容的结束,授课类型也由单纯新授课转变到复习课,测试内容也由章节性知识的检测转化到对全面知识的考查。通常高三数学的学习一般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复习阶段、二是技能培养阶段、三是提高阶段,每一个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就学生而言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复习,形成自己的学习规律,从而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就基础复习而言,总的要求是以课本为基础,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并注重方法的运用与总结及知识的反馈。
  
  1.注重课本知识的重要性——重视“三基”培养
  
  课本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与基础,历年高考数学都强调以课本为依据,这就是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课本中的定义、定理与公式、立体几何图形都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紧扣课本知识,例如课本中的定义,定理一定要牢记于心,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要道道过关。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熟练掌握课本中所要求的内容,并能及时调动书本知识,这样对于解答由基础复习单向训练转向综合训练的题目也就不会望而生畏。而且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通过抓课本知识一方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自信心,不断鼓励自我战胜困难,从而逐步提高成绩。新课标实施后,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探究式学习活动。要想开展好探究活动,仍需先抓好基础知识,从而为探究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也就体现了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三基”理念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2.围绕《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地复习
  
  高三数学复习阶段,知识面广、任务重,但是在复习过程中要达到忙而不乱,必须明确高考的方向。因此就需要师生共同学习《考试说明》,研读《考试说明》。此时的复习不能像高一,高二阶段,面面俱到,各章节知识点大面铺开,均衡发展,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考试说明》中对于高考的四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的区别,对每一块知识的结构与体系,在复习开始与复习结束,都要做到了如指掌,特别要强调课本内涉及的内容与课本外补充的内容,哪些是高考中的热点重点知识,学生还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特点,进行高效有计划的复习,为此,师生都应研究近几年的数学高考题目,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目,做到针对性地复习。
  
  3.渗透数学思想,掌握解题方法
  
  掌握知识很重要,但高考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作为数学知识,需要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需要分章节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渗透与总结。这就要求先认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作用,再应用于解析具体题目。例如:在函数这一章,不但强调数形结合思想,而且还要求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现如今新课标考查学生要求多元化,人性化,因此更需要我们在平时训练时思维要放开,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从而打破以往的“死做题,做死题”,只注重一些“偏、难、烦”的枷锁。
  
  4.加强练习,巩固基础,善于总结,提高成绩
  
  高三数学复习阶段,应重视习题的练习,切忌眼高手低。教师可以适量布置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能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达到巩固基础,规范答题,提高成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切忌盲目做题,题海战术,而要注重试题的针对性,每做完一题都要认真反思总结“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还会有其他的问法吗?”诸如此类问题。我们经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求我们要勤于思考,认真总结,这样才能有所提高。如果只是单纯地做练习而不去思考和总结,也不能达到提高的目的。此外通过习题的做与批,师生间得以沟通,也可以发现更好的解题方法,从而改进教与学,更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高三数学基础复习阶段,要狠抓基础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复习,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并及时有针对性地练习,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成绩并为第二第三阶段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小勇:从一道高考题谈高三数学复习
  [2]陈文伟:谈高三数学复习中概念和方法的再获得
  [3]王 琳:专家谈:高三数学复习如何跳出题海战术怪圈
其他文献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长期被冷落的中学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些可喜景象。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在整个基础教育中,中学美术教育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更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劣势  1、主观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禁锢和影响,美术教育的地位
【摘要】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创新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创新经济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创新体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被选人高中语文第三册。《氓》中的女子善良多情、任劳任怨,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却仍然被丈夫厌倦直至抛弃,女子也由对婚姻的向往与新婚的幸福,到内心的幽怨、懊悔、痛恨,直至毅然决然地彻底决裂。她的婚姻悲剧,实在令人叹惋。可是,我们在对其深表同情之时,也必须会思考这个问题——她的婚姻为什么会走向无法挽救的绝境?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弄清楚与她的婚姻有关的几个问题
[摘 要]本文从文字学角度切入,以“汉字教学不应该流于工具性上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盲目追求快速高效,更应该深入挖掘汉字体系的内部规律,使得我们基础的汉字教学为培养学生终生的识字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原则,试通过以字形为根本,利用对汉字字源的解说内容材料,配合古文字字形、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脉络等材料,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文字音形义三者相结合开展汉字教学;“六书说”在字理结构分析方面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石,它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原理的作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给我们物理教学造成严重的偏差: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照方抓药”,缺乏探究精神。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21世纪教育改革全面兴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具有义不容辞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与其他课不同,它本身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比较抽象,且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比其它学科要求较高。若老师不注重这些,一堂课上下来就显得枯燥无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作为我们数学老师来说,首先应从活跃课堂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
自主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同学们不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题,不知道采取何种策略、使用什么方法,不知道怎样测评效果、矫正失误。从接受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学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老师也要给出方法,提供课例,让同学们有抓手着力,有问题思考,有见解表述,有疑问探究。  教学重在讲解,突出示范性;督学重在管理,讲究时效性;群学重在展示,鼓励合作性;导学重在提示,追求启发性。  导学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意义,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进行自主学习作一些探讨。  一、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让自主学习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学习目标的自主确定,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