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开展创新教育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创新的立足点、创新态度、辩证思维、 求异思维、思维结构、传统知识的教学分析创新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创新教育培养的过程贯穿于高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创新;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教育
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创新,如果不创新,继续沿袭旧的那一套,那么基础教育就很难实施。所以,高中教育应当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注意综合素质能教育。高中政治课堂要坚持注意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成为可能。在新的理念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会学习,而且还要会思维,为创新作铺垫。
一、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创新立足点)
正因为民族精神永不灭的这一重要原因,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当前爱国主义的教育仍不能丢,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和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当全国都在欢欣莫言和屠呦呦的获奖之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获奖的理由是什么?《红高粱》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老百姓,甚至是不认字的普通农民共同抗战,维护家乡的安宁,维护家乡的人民。屠呦呦是中国药学家,她为消除疟疾而奋斗,为中国人民的健康而奋斗。她从事青蒿素的研究从20世界60年代就开始。屠呦呦能获如此殊荣,因为创新?因为代表了新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实力?更者是因为青蒿素能战胜疾病,保人民安康,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安康。1984年实现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至今青蒿素在非洲让数亿人受益。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政治学科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高中政治课堂中始终不要忽略了德育教育。
创新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思维,推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创新要维护民生,维护人民的利益。创新不管大小,能否获奖都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要面向未来,更要面向大众。高中教育应该顺应新课程教育理念,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在将来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贡献大小都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民生而创新。
二、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态度)
正如葛洪所说:“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得到硕果,就必须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地下工夫,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渐变的过程。
海伦·亚当斯·凯勒,美国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但是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导师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高中教学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使学生的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探究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把握,做自己的主人。这种精神是在教学中不断的磨炼而成的,创新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自主学习,首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教学(创新思维)
渔民用一定的手法编制渔网,只要线够长可以编织无限大的渔网,也可以编织各种样式的渔网。知识结构就像“渔网”,可以按规则或既定的法则进行延伸和发展,甚至可以突破该“法则”,沿用该法则创建新的“渔网”,或可以逆该“法则”。创新是一种突破,没有法则的突破是“梦想”,在一定“法则”和现实基础上的实突破或设想是“蓝图”。这个“法则”指的是思维结构。
例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思考: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不往上飞?这是一种反向思维。而正实这种反向思维就引发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思考和研究,也有了人类的重大发现。
从开放性思维看,教师要做教材知识网络的“对接着”和“整合者”。虽然高中学生谈不上思维领域的突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使用,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注意对教材中思维结构的教学,是学生透彻理解看懂教材的“法则”,最终是学生形成能力又能够教材中学到的结构分析同类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中对教材的知识点理解和把握的正确度,也为创新打下基础。
四、质疑求异精神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独创、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质疑和求异是创新思考的开始,高中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于质疑求异,从思辨的角度阅读和参与课堂学习,不能习惯于“接受”知识,要在“接受”中质疑,在质疑中“接受”。在思辨中深刻领会知识、在探究中运用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形成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甚至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等有自己的思维和主张。
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不是“接受”教材,不断在阅读中追问,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求实探究辩证思考的学习精神。
五、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个体出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秉性,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但是,集体授课的模式,要求统一的标准、进度和效率,甚至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要求学生问的答题的思路都要统一,不能与标准答案不同,导致人的价值和个性的色彩变得暗淡,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因为“与答案不同”是不能得分的。
现代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让给学生,因此,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体验,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需求,利用QQ或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进行一定程度的个体教学与引导。
高中学生总体上视野开阔,个性逐渐独立,个性的思维逐渐成熟和独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开展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教材中探究内容,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在课下,学生也会对某些社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讨论和思考,也就是说高中教师应当要抓住学生思维中闪光点,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言论与“答案”相比较,最终把学生变成高考的“机器人”,其实,这也是素质教学的要求。
而在高中,从另一角度说,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会用理论知识思考某些社会问题,也是就是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将来就有创新的可能性,一代一代延续。
六、注重传统知识的积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是屠呦呦在阅读《肘后备方急·治寒热诸疟方》一书发现,根据这句话,屠呦呦改变了中医常用的煎熬法取汁,而是用了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果然获得成功,从此,人类找到了有效抗疟的新方法。
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高中教学得一个重要方面,充盈的知识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能看懂和思考许多问题。但是墨守成规业是不对的。原有的理论是前人经过实践获得,并证明它的正确性。然而,实践无止境,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人类的认知水平一代一代也是永续发展的。创新是原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是原有理论的发展和飞跃。高中学生必须具备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学习阶段是处于基础教育,还谈不上创新,还是教授前人理论的阶段,但是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未来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教学中必须在教授课程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更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结语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须重视创新教育的培养。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实施基础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因此也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莉萍.浅论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14.
[2] 徐海霞.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
[3] 喻晓兰.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5.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创新;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教育
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创新,如果不创新,继续沿袭旧的那一套,那么基础教育就很难实施。所以,高中教育应当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注意综合素质能教育。高中政治课堂要坚持注意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成为可能。在新的理念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会学习,而且还要会思维,为创新作铺垫。
一、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创新立足点)
正因为民族精神永不灭的这一重要原因,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当前爱国主义的教育仍不能丢,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和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当全国都在欢欣莫言和屠呦呦的获奖之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获奖的理由是什么?《红高粱》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老百姓,甚至是不认字的普通农民共同抗战,维护家乡的安宁,维护家乡的人民。屠呦呦是中国药学家,她为消除疟疾而奋斗,为中国人民的健康而奋斗。她从事青蒿素的研究从20世界60年代就开始。屠呦呦能获如此殊荣,因为创新?因为代表了新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实力?更者是因为青蒿素能战胜疾病,保人民安康,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安康。1984年实现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至今青蒿素在非洲让数亿人受益。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政治学科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高中政治课堂中始终不要忽略了德育教育。
创新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思维,推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创新要维护民生,维护人民的利益。创新不管大小,能否获奖都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要面向未来,更要面向大众。高中教育应该顺应新课程教育理念,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在将来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贡献大小都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民生而创新。
二、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态度)
正如葛洪所说:“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得到硕果,就必须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地下工夫,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渐变的过程。
海伦·亚当斯·凯勒,美国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但是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导师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高中教学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使学生的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探究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把握,做自己的主人。这种精神是在教学中不断的磨炼而成的,创新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自主学习,首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教学(创新思维)
渔民用一定的手法编制渔网,只要线够长可以编织无限大的渔网,也可以编织各种样式的渔网。知识结构就像“渔网”,可以按规则或既定的法则进行延伸和发展,甚至可以突破该“法则”,沿用该法则创建新的“渔网”,或可以逆该“法则”。创新是一种突破,没有法则的突破是“梦想”,在一定“法则”和现实基础上的实突破或设想是“蓝图”。这个“法则”指的是思维结构。
例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思考: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不往上飞?这是一种反向思维。而正实这种反向思维就引发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思考和研究,也有了人类的重大发现。
从开放性思维看,教师要做教材知识网络的“对接着”和“整合者”。虽然高中学生谈不上思维领域的突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使用,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注意对教材中思维结构的教学,是学生透彻理解看懂教材的“法则”,最终是学生形成能力又能够教材中学到的结构分析同类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中对教材的知识点理解和把握的正确度,也为创新打下基础。
四、质疑求异精神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独创、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质疑和求异是创新思考的开始,高中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于质疑求异,从思辨的角度阅读和参与课堂学习,不能习惯于“接受”知识,要在“接受”中质疑,在质疑中“接受”。在思辨中深刻领会知识、在探究中运用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形成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甚至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等有自己的思维和主张。
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不是“接受”教材,不断在阅读中追问,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求实探究辩证思考的学习精神。
五、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个体出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秉性,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但是,集体授课的模式,要求统一的标准、进度和效率,甚至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要求学生问的答题的思路都要统一,不能与标准答案不同,导致人的价值和个性的色彩变得暗淡,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因为“与答案不同”是不能得分的。
现代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让给学生,因此,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体验,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需求,利用QQ或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进行一定程度的个体教学与引导。
高中学生总体上视野开阔,个性逐渐独立,个性的思维逐渐成熟和独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开展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教材中探究内容,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在课下,学生也会对某些社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讨论和思考,也就是说高中教师应当要抓住学生思维中闪光点,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言论与“答案”相比较,最终把学生变成高考的“机器人”,其实,这也是素质教学的要求。
而在高中,从另一角度说,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会用理论知识思考某些社会问题,也是就是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将来就有创新的可能性,一代一代延续。
六、注重传统知识的积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是屠呦呦在阅读《肘后备方急·治寒热诸疟方》一书发现,根据这句话,屠呦呦改变了中医常用的煎熬法取汁,而是用了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果然获得成功,从此,人类找到了有效抗疟的新方法。
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高中教学得一个重要方面,充盈的知识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能看懂和思考许多问题。但是墨守成规业是不对的。原有的理论是前人经过实践获得,并证明它的正确性。然而,实践无止境,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人类的认知水平一代一代也是永续发展的。创新是原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是原有理论的发展和飞跃。高中学生必须具备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学习阶段是处于基础教育,还谈不上创新,还是教授前人理论的阶段,但是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未来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教学中必须在教授课程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更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结语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须重视创新教育的培养。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实施基础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因此也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莉萍.浅论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14.
[2] 徐海霞.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
[3] 喻晓兰.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5.